權力的天平:從黃巢起義的角度淺析五代十國割據政權形成的肇因

導語:

“安史平而藩鎮之禍方始。”自安史之亂爆發,盛唐光景不復,取而代之的是逐漸各自為政的藩鎮割據。難以為繼的唐朝中央政權在藩鎮割據的夾縫中生存了近一個半世紀,然而一隻蝴蝶翅膀的振動卻打破了唐朝百年來形成的權力平衡。

權力的天平:從黃巢起義的角度淺析五代十國割據政權形成的肇因

盛唐萬邦來朝

憶昔開元全盛日,曾經威加海內、雄風萬邦的大唐是如何讓這場看似弱小的農民起義運動擊垮了統治根基,在藩鎮割據的泥沼中越陷越深,最終造成了五代十國割據政權輪番上位的亂局。蚍蜉雖不可撼大樹,然朽木之軀欲傾之久矣。敗局之源往往隱藏在歷史的長河之中,探尋唐末亂局形成的因由之時,黃巢起義是不可忽略的重要切入點,今天我們就從黃巢起義的角度淺談五代十國亂局形成的真實肇因。

權力的天平:從黃巢起義的角度淺析五代十國割據政權形成的肇因

黃巢起義

一、天平的兩端:中央皇權與地方藩鎮的權力博弈

1、安史之亂:皇權跌落,藩鎮跋扈,不受朝命

唐玄宗時期,社會矛盾異常尖銳,而統治階級內部不斷擴大的嫌隙則徹底撕開了王朝的本來面目。八年的戰亂,使原本繁榮的故都長安飽受摧殘,西南避禍的皇權也猶如殘垣遍地的長安風光不在。毫無威嚴可言的唐朝中央不得已倚靠節度使來戡亂止戰,然而無異於飲鴆止渴,嘗得權力滋味的藩鎮割據者自是恃寵驕橫。

權力的天平:從黃巢起義的角度淺析五代十國割據政權形成的肇因

藩鎮割據

安史之亂的爆發使盛世之景掩蓋下的權力鬥爭走向前臺,原本受中央節制的節度使也開始心生異念,如河北三鎮的藩鎮雖名為唐臣,實為地方諸侯。飽經戰亂洗禮的唐王朝徹底暴露了自身的實力,蠢蠢欲動的藩鎮自此走向了不輸貢賦、不受朝命的地方割據之路,然體量巨大的唐王朝依舊掌控著南方大部的歲賦及人口,老邁之軀尚可維持皇權剩餘的尊嚴。

權力的天平:從黃巢起義的角度淺析五代十國割據政權形成的肇因

安史之亂

2、涇原兵變:綏靖姑息,飲鴆止渴,分庭抗禮

安史亂玄宗遁,吐蕃犯代宗避,涇原變德宗逃。不知是歷史的巧合,還是時代的必然。自安史之亂唐玄宗遁逃四川以來,凡是國難之時,皇帝必狼狽出逃。涇原兵變本是唐朝內部誅殺藩鎮叛亂的正義之戰,卻因朝廷的不公待遇導致士卒反叛,而最終導致唐德宗的倉皇出逃。

權力的天平:從黃巢起義的角度淺析五代十國割據政權形成的肇因

唐玄宗李隆基

涇原之變雖最終得到平定,但卻讓尊嚴僅存的唐王朝徹底威嚴掃地,取而代之的是地方藩鎮不斷崛起的割據勢力。中央皇權的削弱直接導致皇帝對地方控制權的喪失,懾於對地方藩鎮的恐懼,自知毫無還手之力的唐德宗放任了藩鎮的坐大,從而導致藩鎮割據的局面不斷擴大。至唐穆宗時期,連年的戰亂及藩鎮的割據導致國庫的極度空虛,飲鴆止渴的唐王朝只能通過不斷的授以節鎮來維持皇權的延續。

此時的唐朝已出現明顯的權力下沉現象,皇權遭到藩鎮的嚴重削弱,但藩鎮內部權力的不對等以及防範朝廷的削藩政策(唐憲宗時期曾短暫的實行過伐鎮削藩政策,但最終導致藩鎮反叛),從而導致諸鎮形成了新的利益聯盟。諸鎮聯盟的存在使各藩鎮間雖相互攻伐不斷,但為了維護地方割據,對抗中央皇權,諸鎮地方政權與中央皇權之間達成了政治的生態平衡。

從皇權的一邊傾倒,到天平的兩端平衡,中央皇權與地方藩鎮的權力博弈不斷升級。但由於二者的政治生態平衡,藩鎮與皇權一直處於無法兼容但又無法割裂的尷尬境地,直到“堪於百花為總首,自然天賜赫黃衣”的黃巢出現,中央與藩鎮的政治生態平衡遭到了嚴重的破壞。

二、傾覆的砝碼:黃巢起義四兩撥千斤的致命稻草

瘦死的駱駝比馬大,但壓死駱駝的卻是最後一根稻草。如果沒有黃巢起義的爆發,腐朽的唐王朝也許還能存在些許光年,但是這場突如其來的疾風驟雨徹底摧毀了王朝的統治根基。

權力的天平:從黃巢起義的角度淺析五代十國割據政權形成的肇因

黃巢起義

翻開歷史的長卷,黃巢起義雖亦攻陷國都長安,但並非漢王劉邦直入咸陽那般可歌可泣,而更像是一場走馬觀花式的鬧劇。我們不妨從黃巢起義的經過來分析這場攪動唐末風雲的農民起義究竟有何歷史意義?

1、天平傾倒:中央與地方權力的重新洗牌

黃巢起義本是唐末王仙芝起義的軍事延續,由於農民起義的內部矛盾及王仙芝的兵敗被殺,黃巢後期實際領導了起義軍的對唐作戰,但是由於起義軍本身的侷限性,黃巢起義並非直接與朝廷決戰,而是輾轉各地,伺機殲敵。

那麼實力與朝廷根本不在一個等級上的黃巢起義軍又是怎樣在中央與地方博弈的夾縫中輾轉生存的呢?其實黃巢起義軍更多的被當成了二者博弈的棋子:

  • 於皇權而言:起義軍的發展雖然動搖了王朝的統治基礎,但卻是皇權削弱藩鎮的重要機會。起義軍的不斷壯大,勢必蠶食藩鎮的勢力範圍,二者的相互攻伐則使朝廷坐享漁翁之利。
  • 於藩鎮而言:藩鎮與起義軍有共同的敵人,而朝廷期切藩鎮鎮壓起義的命令根本就是一紙毫無效力的文書而已。因此各地藩鎮初期對黃巢起義的態度幾乎是默認的狀態,任其輾轉各地而不聚而圍殲,從而導致黃巢起義軍一路攻克長安。

黃巢起義勢如破竹的攻擊速度,讓唐朝再次出現皇帝倉皇出逃的戲碼,瓦解了中央政權的統治,從而打破了皇權與藩鎮的政治生態平衡,使暗中蓄積力量的藩鎮趁勢擴大自己的範圍,導致天平傾倒於藩鎮一端。

2、五代雛形:藩鎮軍事集團的出現

伴隨著唐朝中央政權的失勢,藩鎮割據政權大肆爭奪剿滅黃巢起義的戰功,繼而擴大自己的勢力範圍,促使五代時期王朝頻繁更迭的代表人物也在此時逐一登上歷史的舞臺。如代唐稱帝的朱溫節制汴州軍事集團、後唐奠基人李克用轄制沙陀軍事集團等等。

權力的天平:從黃巢起義的角度淺析五代十國割據政權形成的肇因

朱溫畫像

中央政權的覆滅,促使藩鎮割據政權真正的開始了兼併戰爭,最終導致藩鎮軍事集團演變為五代十國政權,開啟了封建王朝最為黑暗的混戰時期。

權力的天平:從黃巢起義的角度淺析五代十國割據政權形成的肇因

五代十國地圖

三、結語

綜上所述,持續百年之久的藩鎮勢力,在與中央皇權的對抗中一直處於互不能滅的平衡局面,然而黃巢起義的出現卻打破了權力雙方的平衡狀態,為後來五代十國的形成起到了推波助瀾的作用,嚴重破壞了社會經濟的發展,將社會發展引向了黑暗的深淵。

水能載舟亦能覆舟,黃巢起義的出現是唐末腐朽政治的集中爆發,是歷史發展的必然現象。這場攪亂唐末風雲的農民起義,在一定程度上撼動了唐朝的統治基礎,加速了封建王朝的歷史進程。

個人所見,還請斧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