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看清末德國在青島的投入,才知道德國人下了多大的本錢

看看清末德國在青島的投入,才知道德國人下了多大的本錢


青島,位於山東半島東南部,瀕臨黃海,是我國著名的港口城市,是山東的經濟龍頭,其經濟總量佔到山東GDP總量的15%以上。


在民國時期,青島的地位更高、實力更強,曾一度是北方最大的港口,其繁華程度不遜色於上海。


不過讓人意外的是,在清朝末期,當時的青島不過是個不知名的小漁村,青島的崛起是德國人到來之後的事。在德國統治青島的17年中,青島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從一個不知名的小漁村崛起為“東方的瑞士”。


毫無疑問,青島的崛起離不開德國人,更離不開德國人的鉅額投入。看看德國人在青島的投入,才知道德國人下了多大的本錢?

看看清末德國在青島的投入,才知道德國人下了多大的本錢


我們先來說說德國人和青島的淵源。德國是列強中崛起比較晚的一個,在19世紀末德國在第二次工業革命中突飛猛進,一躍成為僅次於英國的世界第二大強國。隨著實力的膨脹,德國人也加入到殖民地爭奪的行列,中國成為德國人殖民的重要目標。


實際上,早在19世紀60年代,日益崛起的德國就對中國表現出了濃厚的興趣,試圖在中國建立一個穩定的拓展基地。他們派人多次到中國沿海進行實地考察,經過多次考察,他們看中了山東東南部的膠州灣。當時膠州灣非常荒僻,只有幾個零星的小漁村。但德國人卻認為膠州灣條件優越,非常適合做海軍基地和貿易港口。


看看清末德國在青島的投入,才知道德國人下了多大的本錢


甲午戰爭後,列強掀起瓜分中國的狂潮。1897年,德國人從清政府手中強租膠州灣,建立了膠澳租借地。1898年,德皇威廉二世正式命名膠澳租借地的市區為青島。


德國人獲得青島後非常興奮,他們把青島視為德國在遠東的橋頭堡,在當地進行了大規模的建設。為了和英國人較勁,德國試圖將青島建設成所謂的“模範殖民地”,因此對青島的建設可以說不遺餘力。


看看清末德國在青島的投入,才知道德國人下了多大的本錢


德國人在青島興建了港口、公路、車站、醫院、教堂、學校、銀行、造船廠、水廠等一大批現代建築和公共設施。在13年的時間裡,德國人在青島投入了數億馬克的鉅額資金,僅僅用於青島港和市政建設的投資就高達1.82億馬克。這在當時來講,是一件不可想象的事。因為當時沒有一個國家像德國人這樣瘋狂建設殖民地。


看看清末德國在青島的投入,才知道德國人下了多大的本錢


青島從一個不知名的小漁村到東方的瑞士,是德國人用錢砸出來的。德國人在青島的建設標準比本土都高,德國人甚至把當時歐洲最先進的雨汙分流理念和技術都運用到了青島,這也是青島能夠成為全國唯一一個沒有洪澇的城市的一個重要因素。可以想象德國人對青島的重視程度。


除了建設青島以外,德國人還在自己的勢力範圍山東境內投入了鉅額的資金,僅僅膠濟路的投資就高達5400萬馬克,津浦路北段投資更是高達1.2億馬克。可以想象,德國人在青島及山東下了多大的本錢。


看看清末德國在青島的投入,才知道德國人下了多大的本錢


1910年,青島超過天津,成為中國北方第一大港口、全國四大輕工業和金融中心之一、全國五大工業城市之一,一個青島的工農業產值竟然是整個山東省的好幾倍,其風頭甚至蓋過了上海和香港,青島在國際上聲名鵲起。


“日耳曼風格”的青島因此有了“東方瑞士”、“東亞最完美之商埠”等美譽。不得不說,德國人對青島的貢獻是非常大的。如果不是德國人在一戰中戰敗被逐出青島,青島或許會更繁榮,甚至可能超過香港甚至日本的東京。


當然,德國人花費了那麼多心血,投入了那麼多資本,最終竹籃打水一場空。一戰後由於德國戰敗,德國人丟掉了青島。不過儘管德國人被逐出了青島,但德國人留下的痕跡在青島隨處可見,比如著名的青島啤酒。如今的青島啤酒已經成為了青島的一張名片。可以說,德國人對青島的崛起和發展是有很大貢獻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