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末“外交英雄”如何爭回庚子賠款

所周知,成立於1911年的清華大學是以美國退回的庚子賠款作為經費開辦的。鮮為人知的是,當年反覆交涉、據理力爭,從而促使美國退回多出的賠款,並提出將此款開辦清華大學的,是時任中國駐美公使的梁誠。


清末“外交英雄”如何爭回庚子賠款


梁誠(1864-1917年),原名巫旭,字一衷,廣東番禺人。自幼受到良好的家教,1875年隨清廷所派第四批留美幼童生赴美留學,時年僅12歲。1878年,入麻省安度華學校及安姆赫斯學院就學,後因清政府的留美幼童計劃停止提前回國。

抓住時機索庚子賠款餘額

《辛丑條約》規定,“八國聯軍”侵華中所得的庚子賠款原以白銀(兩)為單位,而實際償付時,多數國家要求折成黃金償付(這樣對受款國有益,但勢必加重中國財政的負擔)。美國本來答應中國的要求,想帶頭允許清政府以“關平銀”(清代虛銀的一種,是海關征收進出口貨物稅時稱量銀兩的標準)償付餘額,但遭到其他各國普遍反對時,又變了卦。


清末“外交英雄”如何爭回庚子賠款


1904年底,清政府令梁誠向美交涉,要求以“關平銀”償付賠款。為此梁誠多次走訪美國國務卿海約翰,曉以利害。海約翰被他打動,但仍以各國須保持一致為由予以拒絕。

因海約翰談話間說出“賠款原屬過多”的話,梁誠抓住時機,一面要求美方帶頭核減賠款數目,一面馳報清政府,建議全力向美交涉,要求他們把所謂多餘的部分予以退還。1905年1月19日(光緒三十年十二月十四日),清政府外務部接到梁誠的呈文,備述關於還銀交涉的困難,並且告以美方有“庚子賠款原屬過多”的表示,建議與其無休止地在“還金還銀”問題上作無望的交涉,不如“因勢利導,趁風收帆,乘其一隙之明,借收已失之利”。

從這時起,梁誠便把其活動的重點轉到要求美國減收賠款上。但在所謂“還金還銀”問題上,仍伺機待進。

節外生枝美方干涉賠款用途

經過近3個月的努力,“退款”一事似乎有了眉目。5月13日,清政府外務部接到梁誠的一封呈函,其中首先告知退款交涉“似可圖成”。他透露:在交涉過程中,美方曾探尋,一旦把款退還中國,中國將作何用?梁誠當即說:“減免之項如何用法,則是我國內政,不能預為宣告。”美方提醒:一旦交涉成功,鉅額款項退回,朝內乘機巧立名目、中飽私囊者肯定大有人在。所以他忠告清政府,確實應該在錢到手前即明確宣告此種退還之款的用途,並具體建議只能用作“設學遊學”(即後來所說的“興學育才”)之用。梁誠隨即回覆美國政府:此項賠款一旦歸回,將作為廣設學堂、遣派遊學之用。

當時位居北洋大臣(分管外交)要職的袁世凱看到梁誠的呈函後,立刻提出利用退回之款“整飭路礦”問題。但清廷外務部似乎是識破了袁氏的真實意圖,但又不好力駁其議,於是在6月1日,分別給袁世凱及梁誠各發了內容相當的覆函。大意是,袁的意見雖有道理,但限於當時的種種原因,不能貿然向美方提出此問題,以免“因疑生阻”。


清末“外交英雄”如何爭回庚子賠款


這期間,海約翰病逝。接著,美國務卿一職由路提繼任。路提也是“同情”中國的美國要員之一,與梁也有私誼,接任後“退款”交涉繼續進行。但中美之間又發生了許多不利事件,羅斯福總統遂擱置退款之事,直至1907年初,仍無消息。

其間,梁誠繼續多方活動,招待記者,到處演說,遊說國會議員,請求他們支持中國的合理要求。據說在輿論壓力之下,路提十分不滿,態度竟大幅度改變,堅持不肯退款。

功成圓滿梁誠卸任回國

於是梁誠又繞開路提,疏通與其交厚的新任內政部長格斐路與工商部長施特勞斯,向總統密申前議。該二人於1907年4月請羅斯福總統重核美軍實際費用。羅斯福與梁誠及路提會商後,同意重核,並答應不久即可有結果。

正當梁誠極力交涉的關鍵時刻,事情卻突然出現了逆轉:由於梁誠在交涉“退款”過程中始終隻字未提袁世凱的主張,袁的圖謀最終沒有實現,遂遷怨於梁。1907年四五月間,梁誠突然接到外務部來電,召他“迅即回京供差”。但梁不忍事情功虧一簣,以回函拖延。

6月15日,梁誠接到美方正式照會,說中國最後應賠款之數,基本上已有結論,即“僅照收美金十一兆(按即一千一百萬)六十五萬五千四百九十二元六角九分,……其餘原定所開之數,即行減免,毋庸貴國擔任付給”。

可能是梁誠認為事情已有了基本的把握,他應該在回國前把在美交涉的前後經過直接向清廷最高當局——慈禧太后和光緒皇帝做出歷史性的交代,於是直接向他們上了奏摺,實際上也是把他此前在美所作的交涉作了一個總結。

在梁誠離開美國的當天,國務卿路提通知他參加會談,從中得知羅斯福總統已決定將美方所得的半數庚子賠款退還給中國。

(摘自美國《僑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