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控新冠肺炎疫情下,口罩君的眾生百相


防控新冠肺炎疫情下,口罩君的眾生百相

一場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讓口罩君火了,火得一罩難求,火得千金難買,火得眾生百相。口罩君心裡五味雜陳。一罩之隔,隔出了兩樣的天地。然親痛惡快浮言亂世,終得有個真偽申辯,以警醒眾生。

防控新冠肺炎疫情下,口罩君的眾生百相

大小藥店和商場瞬間售馨,倒也是不足為奇。奇的是,各大城市連夜召集IT行業頂級人才,專門研製一種APP軟件,供廣大市民上網登記申購。這樣做的目的是,防止市民一窩蜂地湧到藥店或商場搶購,造成人員聚集引發次生病毒傳染。據說剛開通數秒,網絡就瞬間崩潰,幾經修復方能運行。說到這裡,不得不由衷地豎起大拇哥為我們的政府點贊,他們確實為了群眾的健康安全動了腦子,想了辦法,捨得投入。

奇的是,連原本是房子、車牌專屬寶座的搖號臺,此時竟然被小小的口罩君堂而皇之地捷足先登,正襟危坐地隔週一搖,搖中者雖然只有廖廖數片,但必需持本人身份證在規定的時間、規定的地點去領取。領取時要戴上口罩,自覺排隊,人與人間隔1米以上,且有警察、街道和社區的工作人員在場維護秩序。嘖嘖,原本黨員領導幹部方能受用的“雙規”政策,讓普通老百姓也享用了一波,足實調足了市民獵奇的胃口。

防控新冠肺炎疫情下,口罩君的眾生百相

更有離奇的是,“友邦”鄰國第一時間寄來了帶有櫻花香味的的異國口罩君,並送上“山川異域,風月同天”、“豈曰無衣,與子同裳”的“真情告白”。這一下子可傷透了不明真相的“愛國”人士的腦袋瓜子,由此在網上引發了熱烈討論。一些“愛國”網民認為,與國家官方媒體發佈的“武漢不哭”、“武漢加油”等老調重彈、耳熟能詳的口號相比,委實丟了我大中華上下五千年綿長厚重文化底蘊的輩份了。一隻口罩引發舊怨與新好、文化之比重的大討論,實乃不簡單,殊不知原是華人學子所為。欣聞此事被外交部發言人華姐姐點了名,可把這位網名為“青愛晚煙***”的在日北大學子樂壞了。開心乎?

防控新冠肺炎疫情下,口罩君的眾生百相

俗話說:打人不打臉。某種程度上可以說,臉代表了一個人的形象和尊嚴。戴上口罩後,臉的大部就被遮住了。不用說人臉識別系統肯定識別不了,就是大白天迎面的熟人也難以一下子辨識清楚。新冠肺炎疫情下,在口罩君的掩護下,人性的真偽、善惡和美醜原形畢露。

有的翫忽職守,工作失職瀆職;有的胡亂作為,干擾秩序增加基層負擔;有的不文明或暴力執法,不模範遵守禁令;有的空喊口號聲援,搞假大空的把戲;有的伺機哄抬物價十倍以上,甚至大量販賣假口罩;有的把關心愛護當行動束縛,抗拒執法或暴力抗法;有的故意隱瞞自身病情,造成無辜者聚集式傳染;有的竟然頂風作案,還在獵殺販賣野生動物。這些人呼吸著口罩君過濾過的清潔空氣,腆著半張臉,幹著不恥不法的勾當。

防控新冠肺炎疫情下,口罩君的眾生百相

還有一群人,在口罩君的護佑下,告別親人,不顧生死,衝鋒陷陣在防控新冠肺炎疫情第一線。除了國士鍾南山、李蘭娟和已逝的“吹哨人”李文亮醫生等廖廖數人外,其他絕大多數專家和醫務工作者的名字,大家都叫不上來。他們不求有人知道他是誰,但我們都知道他為的是誰?還有千千萬萬戰鬥在基層一線的街道、社區(村居)工作者和志願者,他們餐風露宿,風雨無阻。忍受的不僅是辛勞,少數群眾的不理解和惡語相對,同樣也面臨著被感染的風險。他們生死度外,責任在肩;不計名利,心繫百姓。

薄薄的口罩君,重量可忽略不計,大小也只能遮住大半部臉。家破國殤之下,本應萬眾一心,共克時艱。但小小的口罩君濾掉的是病毒,隔障的卻是截然不同的人生百態。沉痛乎?

防控新冠肺炎疫情下,口罩君的眾生百相

萬人網購,萬城空巷,這種一熱一冷的強烈反差,寓示著口罩君的火熱,有著別樣的隱情。

在我泱泱大國,五千年文明文化涵養的國人中,大街上能見到口罩君者少之甚少。在國人的心裡,一致認為口罩君是醫護人員、一些特殊工種崗位的標配。一些時尚男女尤其青年演員戴上花式口罩君實屬矯情,一般均投以不屑的目光。

防控新冠肺炎疫情下,口罩君的眾生百相

自信滿滿的國人總是喜歡爭老大,擺資歷。自然連口罩君也不會放過。讓民眾知道口罩君的是老外馬可·波羅說話之“言證”,並且還有古書記載之“物證”。《禮疏》:“掩口,恐氣觸人”。

雖然那時還不能稱之謂口罩君,只是一塊紗巾而已,功能也只是防止粉塵和口氣。但有老馬可說的話,有鉛字記載,那便是了,即便只是個雛形,也能讓國人驕傲一回回。伍連德醫生髮明的“伍式口罩”更讓國人自豪滿滿。

健忘的國人總是選擇性地記憶美好,常常忘卻口罩君走向普通人群的原因是流感,是在一次次大規模流感奪走千萬人生命之際。然而,在2003年“非典”,2004年“禽流感”,以及之後的“甲型H1N1流感”和PM2.5空氣危害概念的出現,口罩君依然一次又一次成為熱點暢銷。但每次災害過後,口罩君又消失得無影無蹤,裸露在外的國嘴又開啟新一輪的貪婪暴食之旅。

防控新冠肺炎疫情下,口罩君的眾生百相

目前,口罩君的家族種類多樣、功能強大,尺寸規格細心到區分成人和兒童;用途區分到醫用和非醫用;平面材質從棉布發展成無紡布、高分子材料、活性炭粉濾芯、活性炭纖維氈墊等;種類也細分為N、R、P系列,區分了供氣式和空氣過濾式。愛美人士還把口罩君打造成時尚潮寵。然而,口罩君的日常普及率仍然是一個任重道遠的指標。文明乎?

防控新冠肺炎疫情下,口罩君的眾生百相

病從口入!病由心生!

罩者,遮也,濾也。罩住嘴,是勸戒少貪吃,少說話。過濾口鼻,是阻止病毒,送你一個健康的空氣。

尤瓦爾•赫拉利在他的《人類簡史:從動物到上帝》一書說到,所謂的“智人”呢,其實一點也不明智,相反是一個非常糟糕、令人失望的物種。不可否認,自從人類爬上了食物鏈的頂端,這隻潑猴似乎有些忘乎所以、為所欲為了,獨霸全球的孤獨求敗和濫伐濫殺的劣根性日漸膨脹。

防控新冠肺炎疫情下,口罩君的眾生百相

恣意地破壞生態環境大搞建設,任性地捕食野生動物,夢想著欲把宇宙中所有的星球都佔為己有,把未馴化的動物都變成口中的美食。沒有想不到的,更沒有做不到的。但是,隨伴著所謂的文明、進步和繁華,週期性毀滅性的天災人禍似乎都如期而至,從未缺席。

2003年“非典”,有人把罪名推給了無辜的果子狸;當前的新冠肺炎疫情,又想把罪名扣在一頭霧水的蝙蝠頭上。這些大自然的精靈早已遠遠地躲避著人類,就是防止有朝一日慘遭無辜地捕殺,還被扣上莫須有的罪名。越發膨脹的人性卑劣和貪婪最終腐蝕掉潘多拉盒蓋,自作的罪行同樣也沒饒恕過誰!

每當災難降臨,我們死抗著“勝天半子”的超現實理論,一邊鼓吹著“人定勝天”英雄豪情,一邊又掩面涕淚一個個同類無辜死去。不過七秒鐘的記憶,註定歷史的悲劇在“偉大的勝利”之後,會一次又一次輪迴上演。還有那些魑魅魍魎在網絡背後的鼠輩之流,假借著民主自由之名,端起碗吃飯放下碗罵娘。生你養你的祖國正遭受著歷無前例的病痛,應積極地去盡一分人事,發一份光熱,護佑他人,溫暖自己。豈不快哉?

防控新冠肺炎疫情下,口罩君的眾生百相

“天人合一”是一種思想,一種狀態。其實未必有真正的合一,更多的是互相呼應,是一種永久的追逐。

著名女作家方方指出:“時代中的一粒灰,落在個人那裡,可能就是一座山。”

人類是自然整體的一部分。改造自然,利用自然,建設人類命運共同體要服從自然、尊重自然,認真傾聽自然的聲音,謹記歷史的教訓,不要讓人間的悲劇再次上演。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