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佛大學教授:孩子3歲前人格形成關鍵期,對孩子一生影響大

俗話說的好:”三歲看老。”這句話就能看出孩子在三歲這個階段是有多麼的重要。其實這句話也是有科學依據的,因為孩子從出生到三歲這段時間,叫做“嬰兒期”,無論是生理發育,還是心理發展,都是最迅速的時期。

倫敦精神病學研究所卡斯比教授和其他數十位精神病學專家對1000名3歲幼兒做了實驗,研究3歲前智力發育對孩子今後智商的影響。研究結果顯示,3歲幼兒的言行就能看到孩子今後的性格,這為3歲看大提供了科學依據。

哈佛大學教授:孩子3歲前人格形成關鍵期,對孩子一生影響大

可以說0~3歲這一階段是孩子性格發育的黃金階段,把握好這一時期對孩子以後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是非常關鍵的。

哈佛大學教授伯頓在《從出生到3歲——嬰幼兒能力發展與早期教育》書中坦言:“在經過了38年的研究之後,我仍然堅信,沒有任何問題比人的人格問題更加重要,而一個孩子出生後頭3年的經歷對於其基本人格的形成有著無可替代的影響。

只要瞭解這幾個方面,就能夠輕鬆應對孩子關鍵的黃金時期,也會讓孩子受益匪淺。

1、 經常誇獎孩子

中國式教育裡,抨擊的方式會比鼓勵的方式更受歡迎,這就是很多家長存在的一個誤區。認為自己的抨擊會讓孩子不斷地前行,鼓勵則會讓孩子變得驕傲,就是這樣的思想,讓很多孩子都活在家長的批評和打擊下。

抨擊對於絕大多數孩子而言是一種打擊,不會讓他們砥礪前行,只會讓他們變得越來越自卑,變得沒有自我,覺得自己做不好任何事情。

哈佛大學教授:孩子3歲前人格形成關鍵期,對孩子一生影響大

希望得到肯定是人的本性,尤其是孩子。第一次面對這個陌生的世界,孩子需要家長的肯定來給予他們自身需要的安全感,你的鼓勵還能讓孩子感受到你對他的愛,讓他覺得自己是一個被愛的孩子。

所以在我們的生活中,對孩子該有的誇獎是少不了的。

2、 為孩子制定規則

有一話是這樣說的:”沒有規矩不能成方圓。”很多家長講究對孩子實行快樂教育,不會去束縛孩子的玩樂,也不會給孩子制定什麼亂七八糟的規矩,只要孩子能夠快樂長大就夠了。

可是,這樣的快樂只會讓孩子變得越來越沒有規矩,越來越不懂禮貌,這類孩子在將來也不會受到歡迎的。孩子的快樂不是建立在放縱的基礎上的,我們生活中該有的規矩是必不可少的。

哈佛大學教授:孩子3歲前人格形成關鍵期,對孩子一生影響大

對與錯,是與非我們家長要教會孩子去辨別,讓他們在未來的生活中能夠自己辨別對錯,這樣他們才能成為一個有原則性的大人。

3、 注意自己的行為舉止

我國古代教育家顏之推說:“人在年少,神情未定,所與款狎,燻漬陶染,言笑舉動,無心於學,潛移暗化,自然似之”。

這是說人們從小就生活在家庭裡,家庭成員的言行舉止會潛移默化的影響,自然而然地受到薰陶。

孩子是通過模仿其他人的行為習慣去探索和認識這個世界的,所以說家長是孩子的榜樣這句話一點錯都沒有。但是家長是作為好榜樣還是壞榜樣的存在取決於家長們自己的行為習慣。

好的行為習慣給孩子帶來的自然就是積極的影響,壞的行為習慣給孩子帶來的自然也就是不好的行為習慣了。所以在平時的生活中,家長不要說自己不拘小節,做出一些不雅的行為潛移默化的去影響自己的孩子。

餐桌禮儀在我們的生活中最能夠直接去判別一個人是否有教養的標準,我們小時候的餐桌禮儀是非常的嚴格,不遵守的話就被打手掌心。

今天親戚到梅梅家裡做客,正好這家人帶了一個孩子,這孩子在和別的小朋友玩耍的時候就表現的非常的強勢,把自己想玩的好玩的都拿到自己的旁邊,別的小朋友碰都不能碰。

這樣的情況延續到餐桌上,梅梅私下跟我說:”我從來沒有見過這麼沒有規矩的小朋友。”這樣的話要不是小朋友非常過分的情況下,大人是不會這樣評判他們的。

一大桌子人正準備吃飯,親戚家的小朋友在大人沒坐下的情況下,就開始吃了起來。這樣的情況我們能夠理解為孩子太餓了,就沒怎麼注意。但是過了一會,這個小朋友開始扒拉桌上的菜,每個菜翻了一個遍才夾起自己喜歡吃的菜。

哈佛大學教授:孩子3歲前人格形成關鍵期,對孩子一生影響大

這讓一桌的人都對這個小朋友有點不好的印象了,可是梅梅親戚卻不以為意的說道:”孩子還小,不用管他。”

其實最基本的規矩和禮儀我們的家長是需要教會孩子的,不能因為孩子年紀小就任由孩子犯錯,這是一種極其不好的行為。

4、 多帶孩子進行戶外運動

很多家長不喜歡帶自己的小朋友到戶外去玩耍,第一個是太過於麻煩,在一個就是戶外的風大太陽大,不是怕孩子著涼就是怕孩子被曬傷。家長這樣的想法就是在間接阻礙孩子的成長。

其實大自然總有一種神奇的力量,讓人不自覺地放鬆、成長。帶孩子到戶外活動不僅僅能夠呼吸到新鮮的空氣還能夠提高孩子的觀察力、社交能力、主動學習能力和自我保護能力,這不就是孩子自我成長的過程嗎?一味地把孩子困在家裡,不讓孩子出門活動只是在阻礙孩子成長的步伐。

哈佛大學教授:孩子3歲前人格形成關鍵期,對孩子一生影響大

所以家長在有時間的時候一定要多帶孩子到室外活動活動,不要害怕麻煩,因為大自然將會是孩子最好的老師,它能夠促進孩子的成長。

5、 不要嚇唬孩子

孩子不聽話的時候家長總是喜歡以一種恐嚇的口吻去對待孩子,比如說孩子不聽話的時候,家長就會說道:”你再這樣不聽話的話我就丟你在外面,不要你了。”當孩子哭泣的時候,家長就會說:”你在哭,你在哭我就讓收破爛的爺爺把你抓走。”………等等一系列,這些話我們再小的時候肯定沒少聽。

在菁媽的印象中,小時候最害怕的就是收破爛的老爺爺,因為小時候媽媽告訴菁媽說:”收破爛的爺爺手裡有一個會響的喇叭,他看到小朋友就會把小朋友抓走。”那時候的菁媽對這件事情深信不疑。

哈佛大學教授:孩子3歲前人格形成關鍵期,對孩子一生影響大

有一天家裡一個人都沒有,菁媽突然聽到收破爛老爺爺的喇叭響了,我害怕到不敢呼吸,立即就把家裡的房門鎖了,爬到床底下,等到老爺爺徹底的走遠之後我才敢自己爬出來。

這件事情在菁媽的童年記憶中是一件非常難忘也是非常”刺激”的事情,也就是這件事讓我在小時候非常的沒有安全感,甚至連爸爸媽媽的話都不太信了。這樣的狀態能夠得到好轉是隨著年紀的長大,懂得事情更多了。

但是,現在的菁媽還是一個非常沒有安全感的人。所以在我們的生活中,教育孩子的方式多種多樣,我們家長不應該採取最極端副作用最大的方法去教育孩子,即使是孩子真的過於調皮,家長也不要去嚇唬孩子。

6、 適當放手

龍應臺在《親愛的安德烈》中說過: 所謂父母,就是那不斷對著背影既欣喜又悲傷,想追回擁抱又不敢聲張的人。在孩子的生活中,家長總是會有徹底放手的一天。

很多家長在孩子的方面擁有一種超級強烈的佔有慾和控制慾,這樣的佔有慾和控制慾會導致家長想要干涉孩子生活中的每一件事,無論是大事還是小事,總會有家長的身影出現。

即使是有人勸這樣的家長要放手,這些家長也會理直氣壯地說:”孩子還小,什麼事情都不會做,我不幫著她她自己做不好。”

哈佛大學教授:孩子3歲前人格形成關鍵期,對孩子一生影響大

就是這樣的想法讓孩子失去了自己動手的能力,在孩子長大之後也會變成那種生活難以自理的孩子。我相信這樣的情況是所有家長都不願意看到的,所以在生活中,家長應該學會適當的對孩子放手,因為有一些路終歸是需要他們自己走的。

菁媽寄語:三歲看大,七歲看老。孩子在三歲這一階段是非常的重要的,家長應該更加重視孩子這樣一階段的教育問題,現在養成的好習慣會伴隨他們一生,這對他們來說是受益匪淺的。

我是菁媽,一個女孩的媽媽,母嬰行業培訓師,多平臺原創作者,混跡育兒界的醫師,藥師,營養師,心理諮詢師,為上千家長提供育兒諮詢。希望我的一點建議能有助你解決帶娃過程中的困惑與煩惱!

更多育兒母嬰知識請關注我們,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點贊或分享給更多的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