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局外人》揭露人性真相:保持本真,积极挑战荒诞的人,才会幸福

法国作家加缪是荒诞文学的代表人物之一,他的作品《局外人》以第一人称的口吻、冷漠的语调,讲述了主人公默尔索从母亲去世,到他因过失杀人,被判死刑的故事。


小说创作于二战期间,那时西方国家的人们,因为迷茫,而每天在孤独、悲痛中无助辗转。默尔索就是这样一群无助群体的象征,在现实面前,他们选择了“局外人”的身份,并决定以挑战的姿态,用“荒诞”去反抗荒诞。

小说中,作者加缪借由主人公默尔索,种种“荒诞”的行为,向读者传递了自己的主张,即无论社会有多么荒诞,都不要丧失自我,或是拒绝追求本真,而是应该以挑战的姿态,去反抗荒诞。

《局外人》揭露人性真相:保持本真,积极挑战荒诞的人,才会幸福

1. 默尔索表面上是“冷漠的局外人”;实际上是追求本真的先觉者

小说的开篇,加缪就用一场丧事,展现了主人公的“冷漠”。主人公默尔索是公司的普通职员,他的母亲生活在乡下的养老院里。母亲去世后,他的生活也没和平常有什么不同,甚至他在整个丧事期间,连一滴眼泪都没有落下。

默尔索事不关己的“冷漠”,让自己成为了整个丧事的“局外人”。因为他既没有向养老院确认,母亲去世的具体时间,也不愿意看看母亲最后的遗容,而且在守灵的夜晚昏昏沉沉,不停用烟和咖啡为自己提神;甚至在葬礼结束后,默尔索立马就能倒头大睡,睡醒后更是能和同事玛丽,一起欢快地游泳、看电影。

所以,世人看到默尔索在丧事期间的表现,都会觉得他冷漠。但其实,加缪的目的却并不是要揭露默尔索的冷漠,而是要透过默尔索表面的冷漠,让读者发现那颗藏在冷漠背后,热爱生活、并积极追求本真的心。

事实上,默尔索是爱母亲的,因为他知道人固有一死,比起衰老和病痛给母亲带来的痛苦,死未必是一件坏事,所以他才没有落泪。他对母亲的爱趋于平淡,而这种

平淡却也是最真实的爱;至于默尔索在葬礼期间,表现出的“渴、热、累”,以及在葬礼后,与玛丽的鱼水之欢,则是基于他活着的生理需求;因杀人被判死刑后,默尔索的逃避和紧张,也同样是出于他求生的本能,和对生活的热爱

根据马斯洛的需求理论,分别是生理需求、安全需求、情感需求、尊重需求、自我实现需求。而生理需求又包括呼吸、水、食物、睡眠、生理平衡、分泌、性。

默尔索是真实的,他的真实就在于,无论生活中遇到多少困难,都始终保持本真,真实地追求明媚的阳光和美丽的大海;并真实地享受活着带给他的快乐。但是,想要在嘈杂的社会中,保持本真,却并不容易,因为它需要很大的勇气和力量。而默尔索对本真的追求,和对生活的热爱,同时也让紫陌想起了作者加缪的个人经历。


《局外人》揭露人性真相:保持本真,积极挑战荒诞的人,才会幸福

17岁时,加缪初次被诊断出了肺结核,这在当时属于不治之症。

病理心理学研究表明,“不治之症”很容易在病人的心理上产生预演死亡全过程的心理描绘。

所以,大部分的病人就会在生与死的相互拉扯中,慢慢走向死亡。因为努力反抗,却毫无生机的日子令人绝望。但是,加缪却并没有自暴自弃或是安于病态,因为他觉得追求生命的意义,才是面对死亡的实质。所以,即使结局注定悲剧,加缪也想要遵从自己的本真之心,积极地活下去。也正因如此,他才有机会,成为法国著名的小说家,并有机会获得诺贝尔文学奖。

正如加缪自己所说,“我现在知道的死亡之感是:痛苦对自己毫无作用,痛苦已停泊于现在。它要求人们进行一场殊死搏斗。如果真有灵魂,灵魂在这里创造着自己,与生命相始终。”

加缪不惧死亡、违拗命运的不公,追求本真、积极活在当下的精神,令我们佩服,也值得我们学习。其实,

无论是加缪还是默尔索,他们都对世俗生活有着非常清晰的认知,也对未来有着先觉性的感知,所以才会无所畏惧,坚守自己的本真不放弃。

《局外人》揭露人性真相:保持本真,积极挑战荒诞的人,才会幸福

2. 默尔索并非“荒诞的局外人”,他是在以挑战的姿态,反抗社会的荒诞

如果社会发现有一些棋子,对于制定的制度并不遵守的时候,就会彻底将之排除棋局外,使其真正沦落成一个局外人,就好像本文的主人公默尔索。---加缪

母亲刚过世,马上与女友行云雨之事;不爱女友玛丽,却愿意娶她;拒绝别人梦寐以求,去巴黎工作的机会;杀人被判死刑后,居然会说出,“我还希望处决我的那一天有很多人来看,对我发出仇恨的喊叫声”的独白。回顾整个故事,默尔索的行为,都是违反社会准则和道德标准的,所以才会令人觉得“荒诞”,才会不被群体理解和接受。但其实,并非默尔索“荒诞”,因为荒诞的是当时的社会。

法庭审讯时,大家几乎不讨论杀人案本身,而是想方设法把杀人者与母亲的死牵强附会;默尔索本想替自己辩白,但他的律师却让他别说话,因为不说话会对他更有利;最后把默尔索送上断头台的,不是证据确凿,而是那些与杀人无关的事情。

所有的一切既荒谬又荒诞,而更荒诞的是,默尔索竟然连发言的权利都没有,只能任人鱼肉。默尔索不甘沉溺于荒诞中,所以,才用“荒诞”的行为,去反抗荒诞。而他的“荒诞”行为,也构筑成了一幅人类生存的荒诞意象图式

所谓意象图式,认知语义学者约翰逊这样定义:是人们在与周围环境互动中产生的动态的、反复出现的组织模式,因此能经常在人们的基本感觉运动经验中表现出来。而荒诞意象图式则是一种对周围环境冷漠、荒诞的认知方式。

所以,荒诞成了人类的一种认知方式和生存状态。与此认知方式对立的人,就都成了“荒诞的局外人”。出于群居意识,也为了避免与“局内”对立,大部分的人表里不一,宁愿丧失自我意识,也甘于沦为荒诞的一员。

但是,默尔索却拒绝被荒诞的社会异化,而是以挑战的姿态,去反抗荒诞。虽然在荒诞面前,默尔索犹如蚍蜉撼树不堪一击,但“人固有一死或轻于鸿毛,或重于泰山”。他的牺牲,如果能唤醒更多人,察觉到荒诞,甚至能以“荒诞”去反抗荒诞的话,那他即使牺牲,也是有价值的。

虽然反抗荒诞,令默尔索痛苦,但默尔索却也是幸福的。正如加缪所说,

“幸福和荒诞是同一块土地上的两个儿子”。默尔索的幸福,就在于虽然他个人的主观感受,无法突破坚硬的社会外壳,但是他却可以在面对荒诞社会及荒诞秩序时,用自己的方式,对自己的命运负责。

其实,默尔索以挑战的姿态,积极反抗荒诞,也是无路可走时的必然选择。因为他想要坚守自己的本真,不愿与荒诞为伍,更不想成为被荒诞操纵的木偶人。在默尔索的身上,读者既可以看到加缪的坚守,也同样可以唤醒我们自己的渴望。

《局外人》揭露人性真相:保持本真,积极挑战荒诞的人,才会幸福

3. 零度写作风格,力求接近真实,唤醒人类内心渴望

《局外人》这部小说之所以可以打动人,并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与加缪力求还原主人公的真实状态分不开。为了减少作者的干预,让读者有更多的空间,去接近主人公真实的状态。加缪站在客观的立场,用“零度”的笔触,从人物形象、语言结构、人物话语方面,实现了作者的“不在”。

零度写作,来源于法国文学理论家罗兰·巴特1953年发表的一篇文章《写作的零度》。现在零度写作方式多指作者在文章中不掺杂任何个人的想法,完全是机械地陈述。零度写作并不是缺乏感情,更不是不要感情;相反,是将澎湃饱满的感情降至冰点,让理性之花升华,写作者从而得以客观、冷静、从容地抒写。

·“零度”刻画人物形象

一般在塑造角色时,作家都会对主角的外形、性格,直接用语言定义,让读者读完后,便会与作者“心意相通”,并瞬间在脑海中跳出主角的形象。但是,在《局外人》这部小说里,加缪对默尔索的外形、性格描写得却并不具体,目的就是为了让读者不被作者影响,并通过默尔索的行为逻辑,用自己的想象,去无限接近默尔索最真实的状态。

·“零度”构筑语言结构

小说中,60%~70%的句子是短句,句型也很简单。大量采用短句的原因,是为了让表达变得更客观。尤其是在描述默尔索与玛丽的情人关系时,作者用到的词,几乎不带有任何的感情色彩,比如,“他问我是否爱她,我告诉她,这样的问题没有任何意义。”整句话里并没有提到我对玛丽的内心感受,只是用理性的语言,表达了自己对这个问题的看法。这样的写法,就是为了让读者,可以自己判断,而免于被作者干预。

·“零度”设计人物话语

小说用了大量的“自由间接引语”,即用自己的话来转述别人话,且不能用引号。

自由间接引语被杰拉尔德·普林斯定义为 “一种用来呈现人物话语或思想的方式,这种方式就好像是人物自己在说话,没有任何的叙述干预 (如小句和引号等)”。

比如,默尔索入狱后,见到律师时的一段描写,就是在用自己的话,转述别人的话:“他说他仔细阅读过我的卷宗,这是个很棘手的案子,可如果我能信任他,他依旧有把握胜诉。”

这种引语很好地配合了“零度”写作的要求,用一种淡漠、不介入的态度,对待所描绘的事实,目的就是为了能更接近真实。

虽然在整部小说中,加缪都采用“零度”的笔触,用最理性、不带任何感情色彩的语言,突出了“非感情化”的叙事。但是,却依然能激起读者强烈的情感共鸣,这是因为默尔索代表了一种普遍的存在,而越是理性、冷静的笔触,也越容易让读者接近真实的“默尔索”,并唤醒人类内心深处真实的渴望。

《局外人》揭露人性真相:保持本真,积极挑战荒诞的人,才会幸福

4. 生活中需要以挑战的姿态,积极追求本真,并勇敢反抗荒诞的人

大部分人做的事,并不是自己真正渴望的,所以他们成为了《局外人》里的法官、律师、甚至是平民,所以他们甘愿丢了自我意识,也要与荒诞的社会保持一致性。但默尔索却不同,因为他不愿被世俗的荒诞束缚,也不愿被社会异化。所以,即便结局悲惨,他也要勇敢地追求本真,并唤醒更多人内心的渴望,去一起勇敢地反抗荒诞。

默尔索的勇敢,让我想起了《庆余年》里的范闲。范闲去赴二皇子邀约的途中,遇到了北齐死囚程巨树的攻击,在对战中,滕梓荆不幸丢了性命。范闲悲痛不已,并发誓要还滕梓荆一个公道。在调查真相的过程中,范闲屡屡受阻,因为没有人愿意为了滕梓荆这样无足轻重的护卫,说出真相。甚至所有人都觉得范闲为护卫报仇,本身就很“荒诞”。

但其实,范闲以挑战的姿态,反抗荒诞的行为,却并不“荒诞”,因为真正荒诞的,是整个庆国,是他们被三六九等洗脑、被权贵地位异化的价值观。当庆国的子民,将这种荒诞的价值标准合理化后,他们便丢了真实的自我,也停下了对抗荒诞的脚步。


《局外人》揭露人性真相:保持本真,积极挑战荒诞的人,才会幸福

生活中,需要以挑战的姿态,积极追求本真,并勇敢反抗荒诞的人。因为只有不被异化,才能免于随波逐流,并活出自己真实的样子,获得真正的自由。当我们在既定的荒诞规则下,面临被异化、还是被审判的选择时,能活成范闲和默尔索这样,忠于自己内心、追求本真、挑战荒诞的人并不多,因为世事变幻、人类的命运总是不可控地被裹挟着。

所以,许多人才成为了“局内人”,因为他们不愿跳出既定的错误模式,所以甘愿在荒诞中丧失掉自我意识。人类最大的悲哀,不是不能做自己想做的事,而是不敢做自己想做的事。虽然与芸芸大众保持一致,可以免于被排斥,但是由此你也会失去“灵魂”,并会失去本真的心,并最终沦为行尸走肉,迷失在荒诞中,永远告别最初的自己。

“不忘初心,方得始终”,生活中需要坚守自己,并积极追求本真的人。因为不随波逐流的人,才能真正在心灵上获得自由,也能遵从自己的本心,真正做些自己喜欢做的事,并将喜欢发挥极致,为社会做出贡献;“蚂蚁虽小,力可擎天”,生活中同样也需要勇敢挑战荒诞的人。因为勇敢跳出既定的错误价值标准,并敢于挑战荒诞的人,才是真正大智大勇的人,也才能真正地获得自由。

生活中需要以挑战的姿态,积极追求本真,并勇敢反抗荒诞的人。因为如果你我都能勇敢反抗荒诞,整个社会也不会沦于荒诞,同时也会因为少了荒诞,而让整个社会变得更加温暖。

《局外人》揭露人性真相:保持本真,积极挑战荒诞的人,才会幸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