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多岁的老教师,为了评高级职称再去上课,当班主任到底值不值得?

睿妈教育在线


四十多岁,正是年富力强的时候,大好年华,不登讲台上课干嘛?我觉得现在人们老是把功利看得如此之重,师范院校培养我们的八字校训大家都忘了吗?师德也是做人的品德。就我个人而言,站在讲台上,我个人觉得宠辱偕忘。不因为自己的学生是普高类的学生,底子差,自学能力差,自控力差而歧视他们,挖苦他们,更不能因为他们差,我们就消极怠工。更不能因为自己教龄快30年,就倚老卖老。我工龄29年了,岁数五十岁了,女同志,也是最近才评上高级职称的。但这些年了,我一直积极参加教师的各种职业技能培训和继续教育培训。我基本上年年代高三,而我只是一个普高学校的教师,我也没有什么不忘初心这样的豪言壮语。我39岁那样,我们当地重点高中调我去他们学校,但我当时的校长不放我走,当时的教导主任和主管高中的副校长说,校长不放你走就好好在咱们学校教吧,你又不是人际关系不好处了,非得走。我当时调重点高中也是去试讲了一下,人家当时的校长就公开说,他们学校很少能找出我这样激情飞扬,语言优美的语文教师。我当年试讲的目的是觉得自己还年轻,还想在讲台上能实现更大的个人价值,毕竟教重点高中的学生,教师也能更快的提升自己,当然,学生家长也能更快的传播我的名气。当我校长不准我调离时,我也不怨不怒。还是一如既往地按学校的安排,要不年年高三,要不高一到高三循环。由于这几年高中扩招,和私立学校的抢生源,我们这个普高学校招生的学生,入学成绩是越来越低,基本上他们的学习天赋和学习习惯是越来越不尽人意。可我觉得,对于咱们教师,可能接的班是一个群体,可对于每个家庭来讲,她们父母对他们倾注的也是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爱心。因此,我还是超工作量工作,代俩个班的语文,一周连早晚自习一般是18-20节。前三年到今年正月,女儿高考陪读做饭,儿子高考陪读做饭,父亲重病陪侍,自己哪一步不得亲自到位,尤其我父亲生病后期,早晚不敢离开。而学校的工作咱也不好意思请假,因为一请假学生就得上自习,没有多余的能代高三的预备老师。这样,我只能没课时,请假去陪侍父亲,有课就是弟弟妹妹一直陪着,晚上我一刻不敢离开的陪着。在讲台上,我还是饱含深情地给学生讲课,我一直对自己的要求是,虽然学生不是重点高中的学生,但我要拿出对重点高中学生的授课态度和知识结构给他们授课,因为语文教学是渗透德育和美育的课程,我希望通过我的潜移默化的教学渗透,让他们爱读书,会审美,知礼仪。至少在我教他们的一年或者三年,让他们知识体系扩大、挖深,让他们懂得原来学习并不枯燥,学校并不这么乏味,老师原来可以这么亲近,语文原来这么优美。因为我的出发点是日后他们也都是要做家长的,不能因为我们对他们的疏于管理,让他们日后后悔自己大好年华蹉跎了岁月。去年秋天一开学我接了俩个高三班,当我拿到课程表的时候,自己都无奈的笑了,一星期六天的课,我四个上午最后一节,三个下午最后一节。我问教导主任这课怎么排的,不合理吧。教导主任说,这原来是俩个年轻教师代的班,年轻人没结婚不用做饭,其他老师们就和人家换了课了。我说我需要做饭呀,教导主任笑着说,不好换了,你俩个孩子都上大学了,你和你老公迟吃一会饭就行了。我知道领导的为难,也没在说什么。不是照样四个中午十二点二十多才回家买菜做饭?不照样冬天七点二来分下课?冬天晚上七点二十下了自习,开车去医院陪我爸,路上行人很少,自己都一下子觉得我这样忙忙碌碌,是能多挣个钱还是图个名?一个五十岁的女人用得着这么劳累吗?又想到我父亲的病时,在路上也是百感交集,也是情不自禁留下眼泪,也是在等红绿灯时,思想走神到绿灯放行了十来秒,我也没回过神来。可是,到了该上课的时候,站在讲台上,一切的一切全部忘记了,就是全力以赴,想把自己最好的状态,最美的语言,最规范的答题技巧教给学生。今天我回答这个提问,就是觉得教师只要站在神圣的三尺讲台,只要是选择了教师这个职业,我觉得就不能误人子弟,更不能做一切都斤斤计较,和名利挂起钩来。这样,自己也于心不忍。我评上高级职称了,按说应该60 岁退休,我想的是,今年我还是按照俩个班的工作量代,当然学校觉得我老了,让我代一个班也没意见。一切听从领导安排,领导觉得我55岁可以退休,我就退休。需要给年轻人让位就让,需要代年轻教师成长就帮。去年全区高三考了一次试,全区统一判卷,然后统一排名,我代的其中的一个班全区第十五,全校第一,正好我们新换了个校长,在质量分析会上,领导说,我这么大岁数了(比现任校长岁数大),普通话教学那么标准,上课他经常楼道各个班转,从后门玻璃看见我上课学生不睡觉,再看成绩到底考的那么好,校长还说,要是一个班某一科考的好,可各科第一不是密集在一个班,这就说明,老师们每个人的教学经验和手段还是有差异的。特别举了个我的例子。我觉得领导越这么信任咱们,咱越得尽职尽责,我也不会呕心沥血,但至少内,无愧于心;外,无愧于生吧!不知道我说的在不在理。



花好月圆(布匹床品)


对于这个问题,我身边的很多老教师给出了他们的答案:宁愿少拿一点钱,也不会去为了晋级而当班主任!

教师职称是广大教师最关心的问题。

我是湖南的一名小学数学教师,从教二十多年,工资3606,另加一个月的绩效工资700左右,工资仅能够维持勉强维持基本的生活。而职称的晋升能明显提升我的工资收入水平。我在七年前已经评了一级教师,到现在还在拿着十级工资,要想将工资提升到九级还不知道要排到什么时候。但如果能评上高级教师,我拿到手的工资就能直接跳到七级,工资从十级跳到七级是什么概念,身为圈外的人可能不知道,上涨一级工资,每个月要多两百多的收入,涨三级,那就是将近七百元一个月。如果再算上其他多出来的各种隐形的收入,如公积金、医疗保险、社保等,基本上可以让我在现有的收入的基础上增长五分之一。试问有哪个当教师的不心动。

可如果为了晋高级而让我去当班主任,我是不愿意的。

现在的班主任工作很少有教师愿意做。为什么不愿意,答案只有一个,那就是“心累”,

应付学生心累。

从早上7:00开始,班主任就要开始迎接学生的入校、入班、进行早读或打扫卫生。班主任每天都在和不同性格的孩子打交道,很多“不可控”的因素必然存在,特别是对于“问题学生”的管理,所花费的精力是超乎想象的;现在的家庭,独生子女、留守儿童、打工子女、单亲子女等越来越多,一些家长把孩子送到学校后,不理不睬,不闻不问,全都指望着班主任来管教,管出了效果还好,管出了一点点 小问题,随之而来的就是各种指责。

应付各种检查心累。

除了各种学生的问题,来自上级的各种行政命令,也让班主任疲于应付,无论是正常上班,还是可以好好休息的节假日,上面来了各种检查、评比,学校领导首先想到的就是联系班主任。他们不会考虑班主任是否愿意接受,只一句:所有的材料都要无条件完成的。现在上级各个部门,不同科室的检查又都种类繁多,这样周而复始,岂会不心累。


吴斌老师讲数学


我是李说九道,高级中线一线教师。看到这个问题,我想说点我的看法。


题主的问题可以说有三个方面,40多岁的老教师,评高级,当班主任。我分别来说下。

首先先来说下40多岁的老教师。


很多人都对这个说法不认可,说你看钟南山院士八十三岁还拼在一线。这不一样,听我慢慢来说。


先来说下我的情况,我是中部省份十八线小县城里省示范高中的一线老师,教龄11年。按照年龄,学校里的一线骨干教师基本上都应该在三十到四十五岁之间。这个年龄段的老师,年富力强,教学经验丰富。

但实际情况是,县城高中里四十多岁的教师说自己的老教师,是没有问题的,这个主要是从人体的生理机能消耗上来说的。我所在的学校,班主任早上5点30和学生一起到学校,晚上10点半学生就寝后班主任才能离开(班主任查寝有排班)。作为不是班主任的老师,语文英语老师六点二十前到教室,其他老师上午上课。这样一天下来的工作时间和工作强度,没有经过的人很难体会,而且这样的生活是长年累月的。


不要拿高中老师和大学老师比,完全没有可比性。无论是工作强度、福利待遇、社会认可和自我实现等方面,高中老师要完败。

接着我来说说评职称这个问题。


职评可以说是目前高中老师不能言说的痛,中间有不甘心,有无能为力。我是18年评的中级,和我一起参评的有一个老师已经小五十,而类似这个年龄没有评上中级的老师我们学校还不少。


为什么非得去评职称?当然是经济利益决定的。在一个单位,干一样的活,别人拿的工资要比你高那么多。举个例子,中二教师拿12级工资,中一教师拿10级工资,差一级工资大概差200,中二和中一的工资差距在五六百块钱。


最近这几年国家不断提高教师工资,但大都是以支撑为依据。比如人均三百的话,中一大概三百,中二大概两百五左右,中高则要在三百五左右。关键这个差距不是一次性的,而是往后去终身的。


如何不心动!

然后我再来说说为了评职称当班主任这事。


根据现在的职评要求,要晋升职称,必须要有一定年限的班级管理经历。这也是很多老师去干班主任的一个重要动力,我爱人就是因为没有班主任经历一直耽误着。


前面说了,高中的班主任工作对人的身体消耗是相当厉害的。题主所在的地区不清楚,不知道具体是什么情况。不过已经四十多岁的老师,在学校里应该和领导们都比较熟了,应该可以争取到一些照顾。


那年升高二,领导把我从实验班调到年级成绩最差的普通版当班主任,那时候咱刚参加工作,没有发言权。而把那个快五十岁的普通班班主任调到实验班任课并带班主任。只一年,优秀班主任有了,教学积分也有了。第二年,评了高级后就离开教学一线去了后勤。

最后,针对于这个老师说的问题,我的建议是结合当地学校的实际压力和自己的身体状况,综合考虑。不要只看中那一个月几百块钱,多活一年什么都有了。


针对于这个问题,你怎么看呢?欢迎点击关注+留言交流。


李说九道


呃。。。。。。我今年41了,我怎么没觉得应该退居二线啊,我2000年参加工作,一直是班主任啊,开始在中学,现在在小学,几乎跟包班一样啊,我没觉得自己老啊,重要的是我们学校数我年轻[捂脸][捂脸]。那些老教师都要退休了,还做着和我一样的工作,我也没有见到他们抱怨过。


23080276


这个谈不上值不值,在大学里教书育人是根本,班主任是与学生接触最多的人,也是最能够直接影响学生的人,是学生成长道路上的一班引路人。一个称职的班主任,会给学生的价值观、人生观和学业生涯具有非常重要的影响;我干过两届班主任,前后差不多8年,带出来两届学生,现在都干的不错,经常会给我打电话问好,有时候回校小聚一下,我也经常关注他们事业的成长;我自己感觉,特别有成就,尤其是学生取得好的成绩,自己非常欣慰和高兴;曾经有个班,27人,有18人硕士毕业,12人最后博士毕业;干企业,公务员的,高校当教师的,各个干的不错!


邻居家的叔叔


46岁女高中班主任来报个到,我是我们学校唯一过40的女班主任,高级职称也过了。每个学校的班主任工作量不一样,不能一概而论。像我们学校这样每天不到5点起床上班的极其少,一般人都想象不了。工作时间超长,16个小时在校工作,没有周六周日,所以有太多刚过40就累挺的,想休息的。越是名校班主任越轻松,首先学生好,不需要班主任操心班级,一切放手让学生去做,越差的学校班主任也好干,没有那么大升学压力。最难的就是二类高中。


璨然6


我喜欢从幸福指数的角度,把教师分成四个层次:

最高层的是那些名实相副的优秀教师,他们既认真工作,也适应社会,获得了应有的荣誉,得到了同事的尊敬,受到了学生的爱戴。他们很伟大,也最幸福。

其次,是那些有真才实学、认真工作的老师,他们虽没获得荣誉,但从工作中获得了乐趣,是身边同事和学生眼中的真正名师。他们淡泊名利,在工作中获得心流的感觉,一样幸福无比。

再次,是那些精致的利己主义者,他们想方设法攒材料,走关系,得到了一切想得到的,但就是得不到身边人的承认。他们得到了荣誉和职称之后,工作中能混就混,拔一毛利天下而不为。这些人,表面上春风得意,内心却无聊空虚,稍微达不到目的就心理失衡,连静下心来读一本书的能力都没有,幸福指数能高到哪里去呢?

你看深圳那位名师,被曝光后,竟然说:“小女子不知抄袭是错,所作所为皆为公益,大人们若不能原谅,妾身只有以死明志。”能说出这样的话,真让人避之不及。

但最惨的是那些没有得到名利却又耿耿于怀的人,他们因为社会的不公而讨厌起自己的工作和生活,从而失去了进取心,找不到幸福感,得过且过,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又可怜,又可恨。

但愿评上职称、得到荣誉的人,不管是怎么评上的,都对得起那份名誉。也祝愿那些不能、不愿、不屑参评的人,能在工作中自得其乐,获得充实的幸福感。



中学生读写


只是想问一下,你是什么地方的人?那边40多岁的教师都不上课吗?你们那边老师退休很早吗??怎么四十多岁就老了呢?我们这里高级职称的教师不少,都在上课呢。我也接近五十,还是正常上课,每年带毕业班。难道上课不是一个老师的职责吗?难道上课就是为了评职称吗?难道不评职称的时候就不上课吗?不上课也把自己叫做老师,这样不会觉得很惭愧吗?



彩凤双飞


40多岁的“老“教师?“老“教师?Omg,真是刷新了我对老这个字的理解。现在这个社会,对教师这个职业的要求越来越高了,最低学历至少要大专吧,普遍是本科,很多大城市要求教师学历,至少是研究生吧!20多岁参加工作正常研究生读出来最快速度25。那么刚出来的大学生有文化知识学的扎实,但是经验不足,等到有一定经验的时候可能结婚生孩子等家事太多精力又不一定跟得上,到了40岁左右壮年期,教学理论结合实际,经验积累的差不多,私人杂事相对不多,是不是应该算是教师职业的黄金时期,难道这就老了不应该上课吗?

再则这个问题还刷新我对教师这个职业的认识!为了评职称“再“去上课?难道这位教师之前不用上课的吗?教师的职称有指标的,这位是否占级中职称的指标,享受着中级职称的待遇却不用上课的吗?很多学校的校长都还兼带课堂教学任务,并且还教得非常好,这位40多岁的同志得牛啊!既然为了评职称而上课说明国家对教师评职称对其教学能力和成果是有要求的,显然这位只是想拿上课作跳板去占真正在一线真心付出劳动的教师的指标!没打算做一个称职的高级人民教师!


法购天使


不要埋怨生活,职业是自己选择的,最平凡的事,认认真真做,就是不平凡的事!感谢党和政府,在我即将退休的时候,2018年底被聘任为高级教师(82年参加工作),满三十年教龄,乡村教师,不受编制限制,直接评,但条件还是要具备如学历达标,论文发表,赛课获奖等,想不到的幸福,谢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