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建统治的症结在哪里?

鹏友程


封建制度现在有两种含义,狭义上指分封制的社会结构,这种提法最早是指西欧中世纪的国家结构,中国夏商周先秦时期也存在类似的制度。而广义上的封建社会则是由马克思定义的,指的是以地主阶级剥削农民为经济基础的社会形态。

一般我们认为的封建社会都是后者,即中国从战国时期开始,随着农耕和铁制工具的普及,井田制逐渐瓦解,越来越多的土地私有化,新兴的地主阶级开始出现,中国开始迈入封建社会时期。

尽管封建社会在中国一直持续了两千多年,但是我们发现,如果将西汉和东汉、北宋和南宋分开计算,没有一个朝代可以超过300年。中国历史一直处于封建王朝兴衰的轮回之中。那么,封建制度到底有哪些症结呢?

一、 小农经济的脆弱性

封建制度体现在经济上就是以家庭为单位的小农经济。男耕女织的小农经济,虽然可以拥有自给自足,劳动者的生产积极性高等优点,但是也有不可忽视的缺点。

首先就是分散程度高,无法发挥大规模生产时的规模经济效应,生产效率低;其次封闭性高,以家庭为单位之间的生产无法相互交流,造成技术、劳动力等因素无法得到有效地传播或配置。

最致命的缺点就是其脆弱性,每家每户的体量小,抵御风险的能力很差,一旦遇到灾年,就会有无数人挨饿受冻,流离失所,为求活命只能卖地甚至卖儿卖女。大量的流民往往形成农民起义的源头,而灾年也助长了土地兼并,威胁着封建王朝的统治基础。

(清末灾民衣不蔽体)

二、 生产力的限制和不断增长的人口之间的矛盾

翻看中国历史,任何朝代开国之初,由于战乱之后人口大幅减少,每个人都能分到很多土地,老百姓日子过得都不错。

但是随着时间推移,有限的土地逐渐跟不上人口的增长速度,就会引发饥荒。老百姓吃不饱饭,还要交各种苛捐杂税,活都活不下去,当然要发动农民起义了,企图推翻旧王朝。

另一方面,伴随着土地不断地兼并,国家税收的主要征收对象自耕农不断减少,从而导致国家税收减少。

为了弥补损失,国家只能继续加派赋税,加速了剩下的自耕农破产,土地兼并更加严重,封建王朝陷入恶性循环,这也是王朝末期起义频发的原因之一。

清以前的读书人,秀才以上就有特权,甚至举人不用交税,这种无脑操作的规定,导致有田的农民把田契挂靠在举人等,有功名的地主豪强名下避税,进一步加剧土地兼并。

(李自成农民起义)

经过战乱和饥荒后,新王朝人数大幅减少,土地矛盾得到缓解,社会就会继续稳定发展,人口又开始逐渐增多,又会陷入怪圈,从而周而复始。

虽然整个封建时期,人口长远看是逐渐增长的,但是主要是因为生产力的进步,比如化肥的使用和土豆地瓜这些高产作物的引进。但是这些只能缓和矛盾,不能根本解决这个怪圈。

打个比方就是生产力是个蓄水池,不断增长的人口就是池子中的水,池子扩大一些,也只是容纳的水多了一点,只要人口没有达到增长极限,池子早晚还是会被撑破。所以,清朝时期已经有四亿人口之多,但是民众的生活依然困苦。

只有技术的进步与人口增长同步,才能彻底解决这个怪圈,现代农业的优质杂交水稻,强大的耕种机械,养活了14亿人口。

三、 皇帝不受约束的权力

封建社会是中央集权的专制社会,皇帝拥有至高无上的绝对权力。任何不受控制的权力都是放出笼子的猛虎,更何况以世袭制为基础的皇帝接任制度,根本无法保证继任者的能力可以胜任治理国家这个重大使命。

(清雍正剧照)

于是乎,我们常常看到有能力的皇帝在位时,励精图治,休养生息,开创一时之盛世;昏君暴君当道,或横征暴敛,或沉迷享乐,以至于民不聊生,天下大乱。因此,国家能不能兴盛,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皇帝是不是靠谱。

本来,储君的选择范围已经有限;为了减少皇位争夺,封建社会大部分又提倡以嫡长子制度为主的宗法制度,而不是选贤立之,更加不能确保新皇帝的治国能力。

历史上,战国时期秦国连续出了七个明主,终于在秦始皇时期一统天下,建立不世之功勋,这是非常难得的现象。但就算是这么多代的积累,也敌不过一个暴君胡亥的折腾,结果大一统的秦朝二世而亡。

(胡亥剧照)

最极端的负面例子就是北齐,连续六个皇帝都是疯子,让后世史学家高度怀疑这家人有精神疾病。而明朝尽管有成熟的内阁集团处理政务,但是嘉靖和万历两个懒政的皇帝多年不上朝,还是极大地损耗了明朝的国力。

所以,封建社会一个很大的症结,就是皇帝的个人能力与其不受限制的权力之间的矛盾。以人治代替法治,必然会成为封建社会发展的极不稳定因素。

为消灭这种不稳定,近现代有人提出分君权的君主立宪制,把君权从一个人手中解放到一部人手中,选一个最出色的人做首相,并规定任期,一旦这个首相在任期表现不佳,可以赶他下台。所以现在的英国、泰国、日本等国家就是历史上遗留的君主立宪制。

四、 腐败现象屡禁不止

腐败现象一直是各个朝代头痛的问题,历史上很多皇帝都曾整顿吏治,设立各种监察机关,但都收效甚微,贪官污吏很快又死灰复燃。

明朝的朱元璋因为草根时期的亲身经历,极度痛恨贪官。等他当了皇帝后,规定所有官员贪污超过60两银子就要被处死。在位31年,朱元璋总共杀了15万贪官,其中仅郭桓一案,就杀了好几万人。

《明史》:“郭桓者,户部侍郎也。帝疑北平二司官吏李彧、赵全德等与桓为奸利,自六部左右侍郎下皆死,赃七百万,词连直省诸官吏,系死者数万人。”

虽然朱元璋的杀戮起到了一定的震慑作用,但是远未从根本上起到反腐的目的,贪官简直是野火烧不尽,钱风吹又生。

(贪官剧照)

究其原因,还是封建社会以人治代替了法治。虽然有吏部负责官员的考核,但是很多高级官吏的任免和升迁完全依靠君主个人的认识水平及其好恶喜怒,进而影响整个考核制度的公正公平。

因此,我们常常可以看到,皇帝比较开明时,考核制度常常能得到较好地执行,吏治就比较清明;反之,当皇帝昏庸无能时,考绩制度就形同虚设,吏治就比较腐败。尤其是党争横行,朝堂上乌烟瘴气之时,下层官员更是肆无忌惮地贪污受贿。

比较典型的例子就是乾隆与和珅。因为和珅办事能力强,又善于揣摩乾隆的心思,乾隆对他贪污的事情就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后来更是同意了和珅弄出的“议罪银”制度,允许官员用银子折罪。结果就是吏治崩坏,官员大肆贪污受贿。

堵不如疏,贪欲是人类根性,是不可能根绝的,所以香港等相关地区,采取设立廉政公署监督,也有些设立养廉银制度,但是依然不可能解决真正的问题。鄙人以为,所有财政清单透明,全民监督才能真正根绝腐败。

五、 思想的局限性

封建社会时期,为了便于统治,统治阶级常常对思想进行管制。从秦始皇时期的“焚书坑儒”,再到汉武帝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都是加强思想、文化控制。

而清朝时期,为了制造恐惧,防止汉人反抗,更是大兴文字狱。据《清代文字狱》一书统计,清朝光乾隆一朝就有约140宗,严重禁锢了当时人们的思想。造成鲁迅笔下麻木的清末民国人形象,搞得他愤慨的弃医从文。

所以,整个封建时期,再也见不到春秋战国时期百花争鸣的盛景,中国近现代的思想启蒙运动也落后于西方。

时代在进步,民智进一步开发,不断推动技术进步,旧有的体制不断推陈出新,以适应更好的时代,从石器时代的原始社会、青铜时代的奴隶社会、铁器时代的封建社会、到工业时代的现代社会,无不是为了适应时代。

《易经》说:变则通,不变则死。万古不易!

歪眼小史


刚日读史


这其实是一个很大的问题,一般人很难回答,但是有一个人,他没有正面回答过这个问题,但是在多次谈话和著作中都从不同层面谈及这个问题,或许从他的语言中我们能找到最终答案。

这个人就是中国人民的伟大领袖毛泽东。

从革命一开始,在大部分高层人士都认为应该复制苏联“十月革命”模式进行革命、在城市发展革命的时候,只有毛泽东把目光放到了农村,放到了农民的身上。

与其他留学苏联的同志不同,在解放之前的毛泽东从未离开过中国,他在求学期间曾经走遍中国很多个省份和县城,再加上从小喜欢读历史,没有哪个人比他更了解中国,也没有哪个人比他更懂得如何让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大地上生根发芽。

在1919年,在《民众的大联合》一文中年轻的毛泽东就用通俗的话语揭示了封建王朝的问题所在:“种田的诸君!田主怎么待遇我们?租税是重还是轻?我们的房子适不适?田不少吗?村里没有没田作的人吗?这许多问题,我们应该时时去解答。”

农民问题,就是当时整个中国的革命者和知识分子都没有关注到,而只有毛泽东关注到了的大问题,也是几千年封建王朝一直存在的症结问题。

毛泽东曾经指出,“历代的造反和革命,每次都是以农民暴动为主力。”深谙历史的毛泽东非常了解封建统治的发展规律,一个王朝结束了,是农民打败了地主阶级,而战胜的农民阶级迅速成为新的地主阶级,一切都没有根本性的变化,所以中国也一直在固步自封,沉醉在自己的强大之中,直到清朝末年西方列强用大炮敲响了我们的大门。

1936年,毛泽东在延安会见《西行漫记》的作者斯诺时说:“谁赢得了农民,谁就会赢得中国,谁解决了土地问题,谁就赢得了农民。”

正是由于具备这样对祖国深入的理解和超凡的抽象能力,以及对整个历史发展变化的高瞻远瞩,毛泽东从革命一开始就抓住了中国的重点,农民和土地问题,他把农村作为革命的主战场,把土地问题当作革命的根本问题,他致力于铲除中国几千年的封建专制统治的社会基础——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

星星之火,何以燎原?抓住了中国历史的症结,才能把握革命的根本。从未留过学的毛泽东,他的眼界超越了任何一个在苏联和法国近距离接触马克思主义的马克思主义者,因为他更加了解中国。

所以,对我们而言,首先要了解我们的祖国,这个有着几千年文明历史的伟大国家,与任何一个国家都不同,也是任何一个别的国家所不可能真正理解的。

作为一个中国人,如果连自己的祖国都没看懂,那么又怎么去懂这个世界呢?


历史有趣儿


封建的内核是专制,即权力者就是法律,规章。就算制定好了法律规章,权力者眼一撇,就执行不下去,而他眼一瞪,没有规章的也是规章。

没有权利制衡,权力者天马行空般的随意,这就是封建。


落地的果子


认为领导是好人,没有制度监管。结果,领导全部变坏人,社会全面腐败,走向灭亡!


依红偎绿61087256


不用多说,症结就是家天下,独揽权力,违背文明发展,所以,必然消亡。只有把国家权力给予人民,让人民选择,那么,国家才能持续健康发展。


和好和好


关键的问题就是所谓的恩出自上,直白点就是皇帝有绝对的人事任免权,也就是所有大臣的前途甚至生命都掌握在皇帝手里。

既然有了绝对的人事任免权,就是说皇帝任免大臣不需要听取任何人的意见,必然导致他的官员选拔不是基于官员的能力,而是基于皇帝的需要或者说喜好。稍微清醒一点的皇帝除了大量提拔听话拍马屁的官员,还知道要提拔一些有能力的官员为他做点实事,不至于天下糜烂。而昏庸的皇帝则提拔官员完全是按心头所好。

这样就导致一个问题,大部分的官员,他们的首要任务不是作出优秀的业绩,因为业绩再好,皇帝不待见你,那也没用。运气好一点,原地踏步,运气不好,只有完蛋了。他们的首要任务,就是得到皇帝的赏识,让皇帝满意,否则工作再好也是白搭。


百看红楼


一个官要娶10个媳妇,100个长工伺候,1000个农民养活,他们很会生娃,子女还世袭罔替,各有封赏,试问这样的王朝和平个两百年,统治阶级群体越来越庞大该怎么养活?这就是症结。


风雷云羽


题主说封建统治的症结,应该是指这种统治制度的弊端吧,封建统治的弊端有很多,主要是以下几点:

  • 皇权专制

封建社会是中央集权的皇权专制制度,权 力主要集中到皇帝一个人手中,导致很容易形成暴政和腐败,阻碍历史的发展。我国古代的几次大规模农民起义无一不是由于专制腐败造成的,秦朝的暴政致使陈胜吴广农民起义,宋朝的腐朽引发浙江方腊起义,清末的专制与腐败引发了太平天国运动。

  • 思想上的专制

封建统治下的思想统治更是严苛,表现为独尊一家,如秦朝时期焚书坑儒,独尊法家。汉武帝则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明清时期用文字狱、八股取士等禁锢人们的思想。这无疑都是为了集中皇权,严重阻碍社会的进步发展。

  • 阻碍资本主义萌芽发展

封建社会末期产生新兴资本主义萌芽,专制的封建统治毫无疑问会阻碍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以维护统治阶级的利益,这使得经济发现缓慢,民族资产阶级压力巨大,社会向前迈进艰难。

封建制度的弊端主要表现在以上几点,但归根结底是皇权专制的结果,由此,封建制度的症结可以由两个字概括――专制。


观今昔


不请自来

个人认为,封建统治的症结主要在三个方面。

首先,封建土地私有制。我们经常讲,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中国封建社会自秦朝以来,皆是建立在小农经济之上的。由一家一户的小农家庭,从而构成了中国最底层的社会单位,再由点到线最后构成面。在基层当中,还有族长或者有威望的老人负责征收徭役,解决邻里纠纷以及人口普查。

这个看似平稳的机构,有其最根本的问题。小农经济最基本的生产资料是土地。而土地私有制度的确立,便会出现大量的土地买卖。在土地买卖进行到一定程度之后,土地兼并问题就会发生。伴随着土地兼并,社会上会出现“富者连田阡陌,贫者无立锥之地”的现象。当然,历朝历代也才去过很多抑制兼并的政策,但终归不能扭转这个趋势。每到王朝末年,便会出现大的农民起义。实则就是这个道理。新王朝建立,土地便会重新分配,再之后又买卖,兼并。这看似是一个难解的循环。

第二点,皇权专制。国家大事皆出于上。但是,一个人的精力到底有限,无法去面面俱到的解决国家所有问题。因此,秦朝设立三公九卿,丞相帮助皇帝处理政务。丞相,成为了国家里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二号人物。但是,权力的诱惑实在太大,既然做了二号人物,谁又不愿意去试着做一号人物呢?因此,贯穿秦朝到元朝的政治症结主线,是皇权与相权的矛盾。

“乱臣贼子,不可窥测神器”,历史发展的主线则是不断的削弱丞相的权力。从汉武帝的内外朝,到隋唐三省六部制,皇帝都在极力的将国变为家,成为自己的私产。以致于道明清时期废相,明朝设内阁,清朝设军机处。实际上,军机处和汉武帝的内外朝制度,殊途同归,都是用临时官和亲密的人来帮助皇帝处理政务。这看似又是一个循环。

“万方有罪,罪在朕躬”,这种模式在工业时代到来之前还可以勉强处理,但1840年以后,当工业革命后的欧美人踏入中原之后,皇帝明显招架不住了。茅海建教授《天朝的崩溃》里,曾记录过道光皇帝一天所处理的政务。其对英政策的判断与制定,可能也就是在很短的时间里就完成了。这是封建王朝的问题之二。

其三,中央和地方的关系。在古代,交通与通讯极不畅通的情况下,地方官俨然就是地方的“父母”,尽管自秦汉以来,不断的加强中央集权,但是地方问题依旧是历朝历代所头疼的问题。尤以唐朝为重。封建王朝希望用差遣官的方式来弱化地方官对于地方的权力,但这种临时官往往在时间的蔓延中有成定制。同时,造成大量冗官冗费,也是国家开支的一大项。

当然,威胁王朝统治的还有游牧民族,女宠,阉寺以及外戚,但这些都没具有普遍性。以上三点,个人认为才是封建王朝的症结之所在。


月晓YB


抛头颅,洒热血,打江山,坐江山。将所有取而代之的企图扼杀在萌芽中,追求江山永不变色的万世一系。于是,乱世—盛世—乱世……周而复始,不断循环。唯有江山永不变色的万世一系成为历史的笑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