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溼科醫生所說的"發物"到底是什麼?


風溼科醫生所說的

開欄語:

人們常說的風溼,中醫稱之為“痺病”,其發生與人體正氣不足,感受風、寒、溼、熱之邪密切相關。如何顧護正氣,有效避免外邪的入侵?“風溼亭”將定期推送有關風溼防與治的科普知識,教您遠離風溼,為筋骨強壯保駕護航!

大家都知道,合理的食物調理能為風溼患者增益不少,反之不合理的飲食習慣極易使長期的治療半途而廢,加重病情。有時候,患者往往因誤吃了某種食物而出現病情加重,因此,風溼科醫生常常會囑咐患者不要吃發物。

風溼科所說的發物,是指吃了容易加重原來病情,或誘發疾病發作的食物,如老百姓熟知的痛風患者吃了老火湯或海鮮後引起痛風發作。

海鮮只是風溼患者所有發物中的一種,那發物有多少呢?今天小編就帶大家一起見識見識風溼科的發物。

一、助升發類

有蝦、螃蟹、羊肉、鵝肉、辣椒、胡椒、木耳、香椿、菠菜、菇類、花生、韭菜、酒等,此類食物性善走,流竄周身,像自然界的風一樣,無處不到,過食這類食物可引起局部的邪毒走竄導致病情加重,或擾亂人體氣血導致病情難癒合,或"風乾"人體津液導致口乾、皮膚乾燥、上火等表現。風溼疾病處於活動期,這類食物應當絕對禁止食用。

風溼科醫生所說的

二、助痰溼類

主要有動物內臟、魚卵、沙丁魚、鳳尾魚、驢肉、獐肉、狗肉、鵝蛋及一些煎炸、油膩食物等,此類食物屬於肥甘厚膩之品,易聚溼生痰,痰溼痺阻經脈,引起關節疼痛。對於這類食物,痛風患者尤需謹慎食用。

風溼科醫生所說的

三、助溼熱類

主要有桃子、芒果、楊梅、荔枝、菠蘿等,此類易助溼熱 ,對於風溼患者來說,溼熱流注關節會引起或加重局部紅腫熱痛。平時身體自覺困重,舌質紅苔黃膩,大便黏黏的患者,屬於溼熱體質,你的身體已經在報警了,這類患者不宜過多食用。

風溼科醫生所說的

四、助寒涼類

主要有冬瓜、西瓜、苦瓜、綠豆、山慈姑、莧菜、竹筍、四季豆、豆腐、柿子、梨等,此類食物性寒涼,能損人體腎陽脾陽而生寒,影響臟腑運化功能。平時畏寒肢冷,天氣變化易感冒,吃了生冷東西容易拉肚子患者,不宜吃寒涼食物。慢性風溼患者多屬於寒性體質,應該儘量少吃或不吃這類食物。

風溼科醫生所說的

【風溼亭寄語】

俗話說,病從口入,病情處於活動期的患者應當清淡飲食為主,牛奶、雞蛋、雞肉、河魚及其他蔬菜等就是不錯的選擇,控制疾病應該從自己做起,從舌尖上管理好自己的健康。



專家介紹

【何羿婷】

醫學博士,主任醫師,教授,博士生導師,全國名老中醫焦樹德教授學術繼承人,廣東省中醫院名中醫,廣東省中醫藥學會風溼與關節康復專業委員會主任委員。擅長:中醫藥及中西醫結合防治風溼免疫系統疾病,如強直性脊柱炎、類風溼關節炎、痛風性關節炎、骨性關節炎、骨質疏鬆、乾燥綜合徵、系統性紅斑狼瘡等。出診時間:週一下午、週四下午(廣東省中醫院大德路總院),週三上午(康美中醫館(獵德館))

【潘 峰】

副主任中醫師,博士。出生中醫世家,國醫大師朱良春教授學術繼承人。廣東省中醫藥學會風溼與關節康復專業委員會常務委員。廣州市醫學會風溼病學會委員。擅長:擅長以蟲類藥治療類風溼關節炎、痛風、乾燥綜合症等各類風溼專科疾病,療效顯著。出診時間:週一全天,週四全天,週五全天(廣東省中醫院大德路總院),週二全天(廣東省中醫院芳村醫院內科門診),週三全天(廣東省中醫院羅衝圍門診部)

【何曉紅】

副主任醫師,碩士,廣東省中醫藥學會風溼病專委會常務委員。擅長:類風溼關節炎、強直性脊柱炎、痛風、系統性紅斑狼瘡、骨質疏鬆症、骨關節炎、銀屑病關節炎等風溼免疫病的中西醫結合治療。應診:週一上午(廣東省中醫院大德路總院),週三下午(廣東省中醫院大學城醫院)

【徐偵雄】

主治醫師,碩士。擅 長:類風溼關節炎、強直性脊柱炎、痛風、系統性紅斑狼瘡、骨質疏鬆症、骨關節炎、銀屑病關節炎、痛風等風溼免疫病的中西醫結合治療。

【周穎燕】

住院醫師,醫學博士,博士後,廣東省中醫藥學會風溼病專委會青年委員。擅長:中西醫結合診治強直性脊柱炎、類風溼關節炎、痛風、骨關節炎、乾燥綜合徵、血管炎等多種風溼免疫病。應診:週四上午(廣東省中醫院大學城醫院)

關注風溼亭,教你遠離風溼~~

(以上圖片源於網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