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醫眼中的“發物”

北京東單九號院,是著名的北京協和醫學院的所在地。百年來,從這裡畢業的莘莘學子,已成為中國醫學界的脊樑。現在,他們又彙集在這裡,為每一位中國老百姓,用平實簡單的語言,做負責任的醫學科普。

西医眼中的“发物”

什麼是“發物”

絕大多數西醫是不知道“發物”是咋回事的,畢竟這是一個包羅萬象的民間概念。可是在工作中,西醫們有時也會被病人問:“大夫,我是不是不能吃發物?”,西醫們是怎樣回答的呢?

西医眼中的“发物”

嗯...…並不知道什麼是“發物”

佛 系

一般病人問不能吃啥的時候,我都告訴他們,啥都能吃!人生這麼短,啥都不吃多可憐!

黃曉明大夫

西医眼中的“发物”

憤 青

但凡乾淨的,不過敏的,隨便吃啊!

——同濟大學附屬第一婦嬰保健院

宮頸科 趙棟大夫

西医眼中的“发物”

回 避

我個人不關心發物,如病人確實擔心,請徵求中醫意見,但是避免過度導致營養不良。

心血管內科 尚雲鵬大夫

西医眼中的“发物”

否 認

我不懂,沒有這個概念。我們術後沒有飲食禁忌。

茅楓大夫

作為西醫大夫,並沒有確切關注什麼是發物,而且骨科手術對胃腸道要求很低,所以愛吃啥吃啥。

錢軍大夫

西医眼中的“发物”

尊 重

金永明大夫

西医眼中的“发物”

無 關

這個分類是不科學的…與內分泌無關。

李乃適大夫

西医眼中的“发物”

審 慎

西醫對飲食的限制不大,除非少數情況下需要避免一些特定的食物。

李德志大夫

西医眼中的“发物”

忠 言

我不知道什麼是發物,因為現代醫學沒有這個概念。但我可以明確的告訴你飲食上需要注意什麼或做到什麼。

蔡建芳大夫

西医眼中的“发物”

以上是一些“簡單粗暴”的答法。西醫體系裡面完全沒有“發物”這個說法,也確實夠難為他們的。也有一些醫生把“發物”近似地理解成“導致過敏的食物”。

也許是……“導致過敏的食物”

中醫的發物,應該是西醫的食物過敏吧。

——新澤西大西洋醫療系統營養中心

肖丹華博士

如果患者有過敏性疾病,我會告訴病人不要吃發物。

陸菁菁大夫

西医眼中的“发物”

變態反應科對“發物”的解釋

變態反應科對“發物”的解釋

西医眼中的“发物”

王良錄 副主任

有些病人,比如慢性蕁麻疹的病人,一些食物他們雖然不過敏,但是在疾病發作期間還是要控制的。這類食物我們叫刺激性食物,比如說像酒精、辛辣的食物、羊肉、冷凍的海鮮等。吃完這類刺激性食物之後蕁麻疹會加重,這些食物實際上引起的是一種化學性刺激,只不過我們不太用“發物”這個詞。

西医眼中的“发物”

進一步解釋~

西医眼中的“发物”

由食物引起的反應我們統稱為食物不良反應,有免疫性的(包括過敏反應)和非免疫性的。

真正的食物過敏,成人其實不多見。有人說“我喝酒身上發紅,我對酒精過敏”,也有人說“我吃魷魚胃疼,我對魷魚過敏”。事實上,說酒精過敏那位肯定不是過敏,說對魷魚過敏那位也很可能不是過敏。但對於處理措施來說,只要是明確的相關的不良反應,就應該避免接觸

,不管是不是真正的過敏。

海鮮、辛辣、酒,是自然界食物中引起食物不良反應相對最常見的。這些食物要麼富含組胺,要麼本身就可以直接刺激血管擴張,引起潮紅或皮疹。還有很多食物添加劑,比如一些香精、色素、防腐劑等,也易引起刺激反應。

由此可以看到,西醫在變態反應科專科比較關注飲食當中的“食物過敏”和“刺激性食物”,但是其他專科的大部分病症與“發物”的關係並不突出。對於術後康復、腫瘤防治等需求,大家不必太過“談發物色變”。實際上,大多數“發物”屬於蛋白質類,是腫瘤病人身體恢復需要的重要營養元素,如果沒有食物過敏,應該鼓勵多進食高蛋白質的食物。

而對於有些疾病,例如糖尿病、高血壓、高血脂、痛風、腎臟疾病,是有相應的飲食方面的注意事項的,但是能夠遵從這些飲食禁忌的人還是少數。如果有一天,這些人能夠像避免“發物”一樣,相應地避免“高鹽、高糖、高脂、高嘌呤”等對身體有害的食物,該多好啊!作為臨床醫生,在健康宣教方面,可真要下一番功夫呢!

西医眼中的“发物”

東單九號院

面向大眾普及的醫學資訊

來自東單三條九號的校友

長按下方二維碼關注

出品人:九號院健康理事會

文字整理:李晗歌

特別感謝:金館長表情包

聯繫郵箱:[email protected]

歡迎轉發給親朋好友及朋友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