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用一个月了解近千个家庭,终于知道为什么“鸡娃”的总是妈妈

整个2019年,我一边在帮助近万家庭指导英语和通识教育启蒙,一边都在深深的感叹我们女人们的不易。


一个课程班级群100人左右,几乎百分百都是妈妈,甚至还有奶奶姥姥!偶尔碰上个别一起学习,愿意交流娃教育成长的爸爸,那算是凤毛麟角。妥妥的“别人家的爸爸”。娃妈绝对是一众妈妈羡慕嫉妒恨的对象!

我用一个月了解近千个家庭,终于知道为什么“鸡娃”的总是妈妈


要知道,夫妻同心!其利断金!两口子三观端正目标一致,就没有带不好的娃!


然而我知道,太难。

我的一位小助理Seven妈,在加入团队以后,接触不同家庭的众生百态,也因为自己的家庭关系而遗憾退出。

我和她在谈起这个事情的时候,总会不无叹息:

大多数妈妈们为了孩子而改变和学习,而大多数爸爸依旧停留在原地,并抱怨生活就此而发生的改变。


是的,这也许是会让一众自己觉得很爱孩子很爱家的爸爸们,觉得很不满的一篇文章。但实际上,最好的爱,是愿意为了孩子和家庭,而改变和自我成长。


我用一个月了解近千个家庭,终于知道为什么“鸡娃”的总是妈妈


文:我曾经的小助理,Seven妈妈,任期一个月

---------------------------------------------------------------

我从娃八个月大的时候开始跟着先妈学习怎么给孩子做英启蒙,娃目前一岁五个月,基本中英文同步。一岁以前能明白各种英文指令,一岁后开始输出简单的英语词汇。


先妈别具一格却又行之有效“玩中学”的育儿方法,吸引了很多想给孩子做好启蒙的家长,她提倡在良好亲子沟通前提下,从生活中自然习得英语,同时又融入了大量的通识教育思维,不仅让我的孩子比同龄孩子更早也更容易的接触到第二语言。也彻底打开了我的思路和眼界。


所以当得知她要壮大团队需要增加一名小助理时,我毫不犹豫的报名,并从一众妈妈中获得了加入这个专业度极高,又充满激情的温暖家庭里的机会。然而不幸的是,小助理这个任务时长只持续了短短的一个月。


为什么呢?


每一个问题的背后都有与其匹配的原因。我的原因其实有很多,但是每一个原因几乎都绕不开一条:“家庭关系”。

我用一个月了解近千个家庭,终于知道为什么“鸡娃”的总是妈妈


同时,在我做小助理的这段是时间里,经常也会遇到妈妈们这样讲:


“先妈的育儿理念特别好,尤其听了先妈的春天的试听课后,怎么能把一本简单的绘本给孩子讲的那么生动,还可以涉及到那么多的常识,我想和先妈继续学,给孩子做好启蒙,可是我们家爸爸非常不赞同,觉得孩子学习的事就该放到机构去。”


或者:“我是偷偷报名了先妈的启蒙家长课,我家队友都不知道的,不能让他知道,会说我瞎折腾。“


或者:“队友说,我们的父母都没给我们做过什么启蒙,现在不也是没学过的都会了吗?”


或者:“我家老公说我现在给孩子教的太超前了,孩子们应该玩才对。”


再或者:“我家队友经常拖后退,根本不陪孩子一起读书。“


再或者:“我家队友从来都不看书,每天刷手机,从来都不关心孩子的学习。”


再或者:“我家队友很忙,总是加班,根本没有时间陪孩子。”

……


诸如此类,不胜枚举。每次我都和大家一样,有深深的无力感。我也和大家一样,想着尽量不要去要求对方改变,既然我想带娃一起进步,那就我自己努力好了。


我家爸爸对我学习启蒙这件事情上,一直保持不反对也不支持的态度。就是你学你的课,要做什么启蒙你就给孩子做吧。

但是呢,爸爸依然还是那个没有孩子时候的状态,每天精神饱满的去上班,下班回家刷着手机看着剧,偶尔多抱两下孩子,玩上五分钟,又继续去忙碌自己的喜好了。

我用一个月了解近千个家庭,终于知道为什么“鸡娃”的总是妈妈


你要说,我们读者群里的某个宝宝特别棒,你过来看下,队友会说“好的,等下” ,你说:我们课群今天学的某句话特别好:队友会说“哦,那挺好的,你学会了教孩子”,我问“你呢?”队友答“我们家你学会就行了啊 ,我就不用学了。”

我的内心充满了无奈。

于是,很多时候我和队友也没有什么好的态度去沟通问题,话不投机的时候,还会再多拌几下嘴。就这样不和谐的沟通方式终于在某天外出午饭的时候爆发。队友一番咆哮之后拍桌子走人了,留下了我,孩子还有不知所措的我的爸妈……


在现如今我们这个年龄,几乎每个家庭都把育儿做为家庭生活的头等大事。那么到底该谁来负责育儿呢?

起初我认为,孩子是小两口的事情,结了婚有了孩子,孩子的爸妈都要对孩子负责;后来发现实际上很多都是妈妈在带孩子,实在忙不过来就带上姥姥或者奶奶,孩子爸妈的事情成了妈妈一个人事情,然后又发展成一大家子的事情了。

照顾孩子的人越来越多,大家的意见也就越来越多,矛盾和芥蒂也随之而来。那么怎么育儿,怎么才算教好孩子这样的问等等又产生了一系列新的问题。从一开始的育儿问题上转变到处理家庭冲突和矛盾上来。

在和队友吵架之后,双方冷战了长达一周之久,中途有亲朋好友的劝导,但谁都觉得自己没有错,不愿意出面低头和对方打招呼。

我用一个月了解近千个家庭,终于知道为什么“鸡娃”的总是妈妈


那么到底问题出在哪里呢?如果真的是几句不着边的话,几件鸡毛蒜皮的事,也不用把夫妻关系搞得这么僵吧。毕竟孩子还那么小,家里还有老人在,我们图什么呢?


这期间,我自己想了很多很多,从我们相识到结婚生子,一起努力从异地分居到一地生活。也看到群里妈妈们的吐槽队友各种不配合或者不赞同给孩子在家做启蒙的事,同时还看到了还有那么多也愿意陪着孩子一起成长支持妈妈学习的爸爸,还有年纪都有五六十岁的奶奶姥姥也愿意报课学习和孙子一起成长的事实。

让我深深感觉到,育儿是一件关乎“家庭成员共同成长的“事情,更是关乎”家庭关系的“的事情。不是某一个人就能妥妥全部搞定的。

我们让孩子去学习去接受新知识的洗礼,希望他们以后能有所成就,但是,我们家长也不能只站在原地守望督促着孩子,自己不付出行动的。有句话说的特别好:“只有你知道的越多,孩子才能占到你的肩上看的越远”,这意味着面对日益变化和进步的社会,要不断学习的不仅仅是孩子,更是他们父母。


如果我的队友也意识到了有孩子后,我们必须接受原有生活方式的改变,接受新的知识愿意尝试新事物,和我一起有进步的心态,成为孩子成长路上的好伙伴,一起学习一起进步。我想我们之间也不会出现上述的的矛盾和冷战,也不会让和谐家庭关系变得摇摇欲坠。

明确的目标,丰富的学识和超前的认知还有对未来的洞察力,真的不是每一个人,或者每个家庭都具备的。

但这些素质往往却是新时代孩子成长中必须具备的成长要素,哪个家长或者是哪个家庭首先意识到,那么肯定这个孩子就先拿到了在未来占有一席之地的号码牌。


现在在众多育儿圈里,各家大势力圈地各种讨好家长,说自己教学有多好多好,能培养出优秀的孩子,可是最终学有所成的寥寥无几,往往是有着良好家庭教育的孩子在各方面略胜一筹,这样的列子举不胜数。这也表明了现在教育回归家庭,再高明的教育机构,也比不上快乐和谐,积极向上的家庭。

而我在上了先妈的家庭英语启蒙课后,深深意识到:


表面上看,这是在教家长怎么做家庭英语启蒙,实际上是在传输一种更容易轻松让孩子和未来接轨的教育方法。


但这种意识打破了很多人和家庭原有的思维习惯模式和行为方式。需要爸妈和家庭成员先行一步学习,不仅仅是学习语言本身,更是接受新思维,新方法。毕竟家长前进一小步,是孩子前进一大步。


我虽然只做了一个月的小助理 ,但是会时不时遇到有家长会强调自己的困难,而不去学习行动。其实就像我家队友没有意识到未来社会的变化,以及对孩子的要求,不明白现在育儿的重要性一样。都是“意识”问题。


如果家长们能够接受信息爆炸时代带来的的思维转变,打破原有的生活习惯,认识到家庭教育可以让孩子在生活中玩中学,父母持有和孩子共同成长进步的心态。那么孩子才能在温馨和谐的家庭环境中及良好的家庭关系中身心健康全面发展。


到目前为止,我家队友还在慢慢接受父母和孩子需要一同学习进步这个思维以及生活习惯上的改变。


我希望我的队友不久后真的能明白的,作为新时代的父母,家庭教育真的不是说教,而是身体力行,成为孩子的榜样,孩子最终能够为他自己想要的样子和被社会需要的人。


我也希望和我有着同款队友的妈妈们不急躁不抱怨,接受偶尔三观不合的状态,只要自己明确未来时代所需,有着和娃一同学习成长的决心,用孩子真正的变化告知队友,进步都是在不断变化中产生的,没有不变的社会,只有不改变的心态,一家人步调一致才能大步向前走。

我用一个月了解近千个家庭,终于知道为什么“鸡娃”的总是妈妈

最后想说,虽然我不再担任小助理一职,但依然是先妈大家庭中的一员,我依旧在继续学习和进步,也希望更多志同道合的人可以加入到这个富有激情和进步心态的大家庭里,先妈读者群不仅欢迎妈妈,还特别欢迎各位爸爸,以及奶奶和姥姥们一起加入,我们抱团一同进步。


我用一个月了解近千个家庭,终于知道为什么“鸡娃”的总是妈妈

先妈有话说


Seven妈妈的这篇文章让我也颇有醍醐灌顶之感。


为什么“鸡娃”的总是妈妈?原因很简单,因为妈妈们更愿意为了孩子而进步和改变。而不少爸爸会停留在舒适区,拒绝因为有孩子以后带来的变化。


这个变化不仅仅是生活,更是思想。改变思维方式,是一件不容易的事。


而一个家庭,一定是要一起成长的。只有一起往前走,不停的学习,才会有持续的幸福感。这个学习不仅仅是学知识,更是去开阔眼界,去有更多思考。


因为成长从来不是一个静态的节点,是每个人都需要持续一生的状态。


妈妈们为了孩子在不断的思考和学习,其实也是在一步步完成自我成长。就比如我自己,在有了孩子以后,在开始系统和越来越多的妈妈们一起携手前行后,深深的感受到思考和学习带来的愉悦和成长。


Seven妈妈把这篇文章给我的时候,我问她:如果爸爸看到了会不会不好?


她告诉我说:没关系,这些都是我们迟早要面对的问题。我们希望日子越来越好,那这个就是一定要去沟通解决的。

所以各位爸爸,并不是妈妈们一定要“鸡娃”,而是我们都在和娃一起成长,也许有不得法的时候,但这也是两口子探讨的好机会。所以,与其抱怨生活因此带来的不可掌控感,不如潜心和妈妈,和孩子,一起成长,毕竟,这也是成就更好的你自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