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重新定调楼市,房价可能下跌30%吗?

刘全战略研究


其实像取消公摊面积和不放松调控这类消息,已经不足以成为房价下跌的主因。调控对于很多大城市而言已经进行了近两年,期间起起落落早已经是常态。不可能因为管控没有放松就解读为利空。而取消公摊则更不可能成为房价下跌的主要缘由。

很多人把近来传出的有关取消公摊面积的消息当做房价即将大跌的引信,这显然是过度乐观了。房产本身的价值在于它总价是多少,而不是单价多少。总价100万的房子,加公摊100平,那么他就是1万一平,如果不加公摊80平,那么他就是1.25万一平。总价不会因为你少了20平公摊而从100万暴跌至80万,这是异想天开。就像买花生,带壳带泥5块钱一斤,难道剥皮后的花生仁也是5块一斤吗?

还有人说那么物业费总该有实惠吧,殊不知,各小区物业费都不一样,甚至于同小区一期二期价格都不一样,难道取消公摊之后,物业公司还死咬着之前价格不涨吗?

说白了,真要是取消公摊,接下来不仅不会跌,而且会根据取消公摊面积所占比值去涨单价,直至和之前总价保持平衡。即使调控不放松,也无法因取消公摊这类不可抗力因素而导致的涨价,何况总价和税费没什么变化的前提下,也不会去过渡干涉市场行为。

如果没有取消公摊,那么以目前的调控力度,也不足把房价下杀三成。因为调控的初衷是抑制过快上涨,并不是为了打压单价。何况各个城市经济基础不同,人口密度不同,发展速度不同,房价基数不同,涨幅也不同,怎么可能齐刷刷的照着同一比例去下跌?人口净流出的经济弱市会和人口净流入的经济强市的楼市一样吗?当然也不会。所以过去几年楼市普涨是正常的,而普跌只能一时,不可能长久。就像现在,已经有些城市开始逆势上涨,这是人口和市场情绪推动,并非谁能主动去左右的。当楼市回归理性,回归涨跌不一的常态,行情就会开始分化了。


城市发展报告


提问者心情可以理解,但国内房产下跌30%是不可能的。在国家解决增发货币问题前是不会让房地产出问题的。现在需要大宗物业来稀释增发的货币,平衡国内物价。如果国内物业下跌30%,就意味着其他商品大幅涨价,且最容易体现在柴米油盐酱醋茶上面,试想一下,一夜醒,房价下降30%,你正开心,决定中午吃面不二两了,来个3两。结果发现原来15元3两的面变成了35元。这时候你心情还会愉悦吗?

个人看法,如货币不在增发,则在2028年前房产整体向上是趋势。


黄略Ken


国家重新定调楼市后,我认为房价近几年是不会下跌30%的。

首先,国家拍卖出去的地皮价格逐年上涨,土建中水泥、黄沙、石子等也在上涨,加上开发商自身的开发成本以及后期广告推销成本,房子下跌基本不可能,就算有也是局部地区,也不会下调30%。

其次,房地产业在我国的GDP中还是占据着主导地位,通过房产开发收税、贷款吸入财政,目前还没有能够替代房地产业这个大支柱。

另外,国家放开二胎生育政策也是积极去房地产库存,目前房子很多但开发商还在造,需要更多的人去买房去库存以缓解财政压力。后期还会逐步收房产税。

所以说,国家重新定调房产也只是能够逐步稳定房价而不会下跌太多,也祝愿刚需房子的朋友们能够早日拥有自己的家。






小壶茶人


首先,举个例子,最近看了一则新闻,把杭州萧山和周边几个区以及临近的诸暨、柯桥对比,体量仍在,但是增长速度已经被远远甩在了后面,曾经的萧山可是不屑于加入杭州的啊,如今成了这个局面。根据自己近几年的见闻,萧山很多工厂被拆迁掉,盖成了房子,你想,大量持续创造增长价值的工厂变成了钢筋混凝土,现在国内的环保安全形势对新建小工厂是消极的,被拆迁的老板拿着钱只能往房子上投,钱都被锁死了,哪里还有流动性和增长。

其次,房价可能无限上涨吗,不可能的啊,总要回归到理性价位的,无论市场如何炒作,目前特别是在三四线城市,房屋供大于求是不争的事实,这样的情况下,如果没有宏观调控,房价稳不住的,只能一泻千里,对于开发商来说银行贷款总是要还的。而一二线城市来说,有价无市,价格一直在高位,但是对于买不起房子来说,比如杭州,房价降5000这部分人就买得起了?依然买不起啊,所以价格在那里,很有喜感,但没有接盘侠了。

再次,一个城市和地区的发展是要人的,大量拆迁,房价上涨,坐办公室的已经够吃力了,做底层工作的人呢,住不起了还留在这里干什么,或者给他们涨工资,但企业承受的了吗?没人还谈什么发展和未来。

还有,有些断子绝孙的专家叫嚣着还有8亿农民没进城,中国城市化还很低。只想问一句,你给了农民什么让他们进城?比比城市农村的各种福利,一般农民连城市退休工的零头都不如,你让他进城做什么?在农村他们有土地,至少可以吃饱穿暖,来了城市衣食住行都需要钱,家里的地也给荒废了。最终必然会乱套的,想死就找他们接盘,8亿农民才是中国稳定的基础。

最后,好多年没听到过温州炒房团的声音了吧?嗅到危险的人已经上岸了,还在游着的暂时还上不来,等这一轮2年5年的限卖集中到期了好戏就要加码了。


当爱已成往事121960796


短时间来看,不会一下子下跌30%,长时间来看跌80%也不是没有可能。为什么?

一、接下来商品房将不是住房主流了,对于农村出来工作穷人而言,大量保障性住房、公租房将会是刚需聚集地。商品房已经让缺少房子高攀不起,变成少数人市场。买不起房子就等保障性住房和公租房吧。

二、中国城镇发展趋向欧美模式,土地不再单独国有后出让再放出来。农村集体土地直接入市、宅基地开放,富人和富有企业会在郊区和城乡结合部聚集。自己拿宅基地然后装配式建筑或者青钢别墅套上去。企业自己拿集体土地不止造办公楼,还会造员工住的楼,不止宿舍那么简单,套间也会造。未来城市形成郊区和城乡结合部包围城市形状,富人和企业把城市包围起来。就地城镇化加上市区配合,城市再放大一倍不是不可能。

三、商品房和商品房造房模式将会慢慢退出我们视线,跌多少对经济和社会不会造成巨大冲击。我们以后经济科技发展为主。资金会流入各行各业但是绝对不是房地产开发商。以后要赚钱还是踏踏实实做实业、做科研、依赖本事吃饭,不要一天拿块地和一套房子等升值坐起来吃,现在科技还没有发展大家坐起来就可以当富豪。


刘华银mark


国家和政府的态度很明确,房子是用来住的。所以说,大幅度涨价?政府不可接受,同样大幅度降价?政府也不可接受的。保持平稳,有适当的波动?才是政府认可的行为。在中国大陆政府要想让房价上涨或者是下跌?有太多的办法啦!随意拿出来几条?都可以对房市进行抑制或者是哄抬起来。你要是住房子?就不必担心价格的跌涨。因为是为了居住的,房子的涨跌?都与你无关!毕竟高价出售了住房?再次买进时也的是高价买进来。想要玩房地产?资金够用嘛?投资眼光够用嘛?房地产?不是小投资者的玩具熊,我们普通老百姓玩不起的。投资=投机,投机就要做好失败的准备!


爱看爱思考


非常高兴回答您的这个问题,我也是一名房产领域创作者,从事相关领域工作也有10多年了,对于房产业的一些事还是比较了解的,对这个问题非常感兴趣,在这里发表一点自己的理解和看法,欢迎大家一起讨论,接下来我们一起来看看:

国家重新定调楼市后,我认为房价近几年是不会下跌30%的。

首先,国家拍卖出去的地皮价格逐年上涨,土建中水泥、黄沙、石子等也在上涨,加上开发商自身的开发成本以及后期广告推销成本,房子下跌基本不可能,就算有也是局部地区,也不会下调30%。

其次,房地产业在我国的GDP中还是占据着主导地位,通过房产开发收税、贷款吸入财政,目前还没有能够替代房地产业这个大支柱。

另外,国家放开二胎生育政策也是积极去房地产库存,目前房子很多但开发商还在造,需要更多的人去买房去库存以缓解财政压力。后期还会逐步收房产税。

所以说,国家重新定调房产也只是能够逐步稳定房价而不会下跌太多,也祝愿刚需房子的朋友们能够早日拥有自己的家。

以上就是我对这道问题的所有理解和看法,谢谢大家阅览,如果对小编的回答感兴趣可以关注我!大家一起讨论研究。

最后祝大家:

心想事成!天天开心!事业有成!

在头条渡过一段难忘的快乐时光!谢谢!


钢条葫芦娃


这些年我们对楼市房价的讨论实在是太多了。上班,地铁,家庭聚会等,都离不开对它评论两句。

有人说国家重新定调楼市,房价可能会下跌30%,你觉得有没有这样的可能呢?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聊一聊,面对最新的国家楼市定调房价,未来到底是怎么样的走势?

一,楼市的定调有哪些?

这些年国家对楼市的调控特别的多,尤其是重新的定调,让我们感受到了楼市,可能在未来会和之前不太一样。

这一轮去库存,我们经历的楼市调控特别的多,从17年开始逐渐的升级。

首付比例的提高,贷款利率的上浮,限售限贷,限购等等一系列的楼市交通管制,让这一轮上涨的趋势彻底被压制。

到了2019年,各个城市都发来了楼市宽松的信号,以前的严格调控逐渐开始有了新的动向,慢慢的有了松动。

各地人才落户的宽松,限售的时间调低,贷款政策的逐渐宽松等等。

而最重要的是在2019年底左右的时候,进行了固定贷款利率向lpr利率转向的一个政策。实际上在更早以前,我们就收到了lpr政策的一个调整,并且迎来了4年之久的首次降5个点。

可以说这样的一个楼市定调变相的放松,对未来楼市的预期,我们还是非常看好的。

在以往楼市三年一个小周期,五年一个大周期,都会迎来价格翻天覆地的变化。那么接下来在这么多定调不断反复松紧的节奏下,房价到底会不会下跌30%呢?一起往下看。

二,房价可能下跌30%吗?

楼市天天都有大消息,但是真正有哪一个消息能够与我们购房者息息相关呢?

对于楼市我们总是不断的去假设,任何一个政策的风吹草动都去猜想它是不是要上涨了,或者可能下跌30%,这样夸张的预期。

其实房价在未来也不可能下跌30%,原因如下:

第1个原因,风险的控制。

我们都知道,大部分的购房者买房都是通过首付+贷款实现的。而大部分的城市,都是以首付30%+7成的房贷为主。

换句话说,绝大部分的购房者只需要出房价30%的资金就可以买入自己的一套房,而另外的70%都是由银行由国家来为他承担。

基于风险的控制,我们也不会让房价下跌30%,达到银行的警戒线或者泡沫破裂的底线。因此我们常常看到一旦房价出现下跌,达到了10%的时候,就会出相应的政策来维护它的市场,防止它继续下跌。

第2个原因,“三稳”。

三稳政策-即稳地价,稳房价,稳预期。让房地产市场回归健康平稳的发展之路。

说到底,我们都知道房地产对我国的重要性,既不能让它大涨,也不能让它大跌。

因此,下跌30%这样的可能性几乎为0。

第3个原因,成本决定市场价格。

大家可以结合自己所在城市的实际情况,去多方收集消息或者打听一下。从2019年初开始,开发商的拿地成本翻倍了,融资成本也增加了,建筑材料也涨价了,建筑工人的成本也增加了。

这样通过高成本再建的房子怎么可能便宜?开发商是商人,他是不可能去做亏本的买卖的。

就拿重庆来说,以前的主城区楼面价只有3000块钱一个平方,而2019年上半年大部分的板块楼面价都达到了1万出头一个平方。

……

的确如此,无论从哪个方向,哪个原因,哪个影响因素来看,未来的房价都不可能下跌30%。

毕竟,房地产关乎着很多的行业,它是一个循环体,并不能单纯的去看待房地产这个行业,一定要结合起来看它的重要性。

三,小结

总的来说,这一轮去库存更大的小小的城市,房价的确涨幅特别大,这些年国家也重新的定调了楼市,但是房价在未来也不可能下跌30%。

即便从小的方面来说,房子占据了我们普通老百姓70%-80%的资产,可以说它非常的重要。而且房子绑定了你的户口,婚姻,子女教育,父母养老以及个人的发展空间。

房子真的下跌30%,不仅仅是整个行业的影响,甚至影响了我们绝大部分家庭的财产。

最后,要提醒广大的购房朋友,一定要理性的去看待我国房价未来的走势,下跌30%是不可能的,但是要想再次迎来本轮楼市这样的暴涨行情也是极小概率的事件。

因此,在接下来买房一定要规划好自己的现金流,而且要做好一个长期持有的准备。最好去买入优质的二手房,可以即买即租,减少自己的月供支出。

我是 重庆楼市老司机,十余年房产投资经验,熟悉重庆各区房产价值,板块轮动,购房贷款政策,购房知识,时常还要分享重庆楼市一线动态,我们一起交流,一起成长吧!


重庆地产视野


这个问题吗?影响房价的主要因素很多,如国家政策,经济发展、地理位置、自然环境、土地供应、人口状况、城市规划、公共建设等。当前房价总体平稳,房产价格泡沫逐渐减少,回归本身价值。部分城市房价价值回归过程中有所波动,房价下跌30%的可能性是存在的,上涨30%以上的可能性同样存在。

由于政策调控,各地房价将有跌有升,这与国家政策、经济发展、人口状况、土地供应这4个因素关系密切。

一是东北、西北、中部等省份大部分二线以下城市人口负增长,经济发展滞后,缺乏可持续发展动力,房价长期看跌,有些在2017年间房价出现暴涨的城市将会有持续大幅下跌可能。

二是一线或准一线城市由于区位优势得天独厚,发展潜力较多,房价将缓中有升,房租也稳步上扬,尤其是深圳,广州,上海等核心城区或重点发展区域,土地资源有限,近期升期空间较大。深圳核心区的房价均价去到每平方米8万元以上,尽管如此,深圳南山、福田、龙华、前海等区域新房一房难求,若限价放开,未来长期看涨,房价将接轨香港。

三是国家重点发展区域,如粤港澳大湾区,是国家未来经济发展引擎,重点发展区域,房价可持续上升空间较大,尤其是东莞和中山,是深圳产业外溢的主要目标。由于中山在大湾区得天独厚区位优势,原有发达经济条件、良好的自然环境,是深圳产业外溢的主要地区之一,占尽天时地利,未来两年30%以上的上涨空间可期。以上是个人观点。希望对您有帮助。


小陆看房


把房价定在下降30%,不准确。

有的城市经济发达,人流涌入,房价自然上涨;有些城市经济不见起色,闲置房过多。前几年来个去库存,的确到了炒房客手中,但在炒房客手中就不会闲置了吗?何况开发商一激动,又一拨,又库存了。

说含政治因素,这点不可否认。但操作起来,效果如何,也是根据事物的变化而变化的。当人们看清楚了梦醒了冷静了,认识就会改变;当人们囊中羞涩时,物质条件限制了人们的思维时,又是一番行为。下结论,必须站在全方位思考,还得符合逻辑,不然就会大相径庭,甚至差之毫厘谬以千里。

房价不用定价,预测怪费脑子的;也别听他人忽悠,买就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