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者:新冠病毒出現變異 在歐洲或導致更高的死亡率

世衛組織研究人員發現新冠病毒出現了變異。這種突變會產生什麼影響呢?

意大利衛生部4日發佈的最新數據顯示,意大利研究人員發現,首個病例與德國發現的病毒更相似,而第二例與英國發現的病毒更相似。據報道,這兩名患者今年二月在德國被感染後返回意大利。

學者:新冠病毒出現變異 在歐洲或導致更高的死亡率

聖保羅大學醫學院的研究人員說,病毒突變是該疫情在相關地區傳播所留下的標記,研究人員可以利用它們來追蹤病毒的傳播途徑。但是,專家說,這兩個案例與中國的案例也有所不同。

在新加坡,同樣有研究人員聲稱該病毒正在變異。根據報道,新加坡科學與工業研究組織(DFIRO)表示該病毒名為SARS-CoV-2,正在發生突變。

學者:新冠病毒出現變異 在歐洲或導致更高的死亡率

由中國科學院主辦的《國家科學評論》》3日發表了一篇題為“關於SARS-CoV-2的起源和持續進化的論文”,中國科研團隊最新發現顯示:新冠病毒已於近期產生149個突變點,進化出L亞型和S亞型。研究發現,這兩種亞型在地理分佈和人口比例上顯示出很大差異。 S亞型是一個相對較老的版本,而L亞型則更具有侵略性更具傳染力。

該論文說,對不同亞型的深入瞭解將有助於區別對待和預防新冠肺炎。該論文的作者認為,根據新冠狀病毒的進化,L型和S型在傳播的嚴重程度上可能會有很大差異。

武漢大學醫學部病毒研究所教授楊教授在5日對記者表示,兩名意大利患者的病毒樣本與英國和德國的相同,表明在歐洲傳播的新冠狀病毒可能就是這幾個亞型。楊教授說,突變後,不同的新冠狀病毒的致病特性會有所不同。例如,該病毒在中國的致死率是2%,在歐洲可能會導致更高的死亡率。病毒的突變確實有助於追蹤傳播途徑和來源。 例如,如果鄭州患者的病毒不同於武漢的病毒,則可能不是從武漢傳播的,而該地區本身就存在病毒,與武漢無關。如果與武漢相同,表示它是從武漢傳過來的。

學者:新冠病毒出現變異 在歐洲或導致更高的死亡率

楊教授還表示,新冠狀病毒的突變對疫苗設計具有重要意義,對疫情的診斷也很有價值。 “如果歐洲病例的基因序列與武漢的基因序列不同,從中國獲得的診斷數據來檢查歐洲國家的患者將無法檢測到它。”疫苗也是基於這一原則。它不是同一類型,即使把中國疫苗給他們注射,也沒有用,也無法提供保護。

據聯合通訊社報道,韓國化學研究所4日表示,由該研究所牽頭的新型病毒融合研究小組發現了可以對抗新冠病毒的抗體。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