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神話到笑話,六小齡童的人設重建之路

他是幾代人心中的美猴王,難以超越的經典孫悟空形象,甚至在海外市場也有巨大的影響力。可以說你去問十個人心中的孫悟空是什麼樣子,大部分都會回答是下圖這樣:

從神話到笑話,六小齡童的人設重建之路

以他為主演的83版《西遊記》,雖然現在看來各方面都很粗糙,服化道具特效都不值一提,而且各種穿幫滿屏飛,一個唐僧有三個外表完全不一樣的演員擔當。但正是這種不完美,恰恰成就了一個特殊年代的經典。而且是在80年代大陸所有文藝界都面臨大爆發,搖滾音樂、諷刺小說、傷痕文學、實驗派電影等紛至沓來,而四大名著改編也是響應了那個特殊的年代,而《西遊記》可以說是其中的佼佼者,因為它算得上中國第一部大型魔幻、神話、武俠等元素雜糅的電視劇,在視覺觀感和敘事結構上,都是領先時代的。

以楊潔為首的主創團隊功不可沒,而六小齡童憑著出色的表現,成為了整部電視劇中最耀眼的存在。

從神話到笑話,六小齡童的人設重建之路

正是因為這部電視劇的輝煌成就,讓所有演職人員都得到了空前的殊榮,尤其是孫悟空扮演者六小齡童,以現在的眼光來看,六小齡童就是那個時代的頂流。各種優質資源紛至沓來,在《西遊記》之後,六小齡童也接拍了很多影視劇,其實表現都可圈可點,個人覺得從演技的角度來說,六小齡童後來塑造的大部分角色,其實都比孫悟空要出彩很多。或者這麼說,六小齡童是一個非常難得的好演員,演技跟塑造人物都是一等一的。

從神話到笑話,六小齡童的人設重建之路

但現實非常殘酷的一點就是,當你塑造了一個經典無比的大IP,等跳出這個形象去做別的挑戰,哪怕在專業角度來說你其實進步明顯。但在大部分人眼中,你永遠是那個沾滿金色毫毛的美猴王。

這種窘境不光是六小齡童,大部分天賦滿滿的演藝界人士都遇到過,比如崔健最噁心的事情,就是到哪裡別人都讓他唱《一無所有》,以至於後來他要用罵街來回應這些商家的程度。這是很無奈也是很現實的,觀眾永遠有一個審美舒適區,他們會停留在你的好作品裡面,拒絕去接受你新的努力成果。

從神話到笑話,六小齡童的人設重建之路

和崔健拼死反抗這種境況不同,六小齡童選擇了跟觀眾一起,進入美猴王的舒適區。他跟自己的團隊開啟了一條吃相難看的猴戲之旅,直到今天還在裡面繼續前行。

從神話到笑話,六小齡童的人設重建之路

2016年,六小齡童為某飲料拍攝了一條情懷滿滿的廣告,重新喚醒了大部分8090後的青春回憶。隨後在微博上發起了一股“讓六小齡童上春晚”的網絡運動,春晚導演的微博被刷爆,各種熱搜頭條掛不停。雖然後來六小齡童仍然沒能登錄春晚,但他的人氣在那一年達到了頂峰。

就在這個巔峰後不久,一股暗流開始醞釀,並最終撲向了六小齡童。從六小齡童之前公開抨擊其他孫悟空扮演者開始,到各種演講言論,比如“戲說不是胡說改編不是亂編”等,順道翻出了六小齡童參與拍攝的《吳承恩與西遊記》,這部電視劇至今還在B站被大V不斷吐槽,因為確實太雷人而且反智。

從神話到笑話,六小齡童的人設重建之路

這場暗流爆發到巔峰之後,所有跟六小齡童相關的言論和行徑,都變成了群嘲的對象,從他的籤售會,以及承諾了十幾年也沒開始拍攝的“中美合拍大電影”,再到他掛網友製造網絡暴力,還有那張得過無數大獎,但被證實是PS的經典照片。

一個名為“六學”的無形團體,成為了段子界和惡搞界的時尚代名詞。

從神話到笑話,六小齡童的人設重建之路

一個原本萬人敬仰的藝術家,變成了一個沽名釣譽的嘴炮老頭,從神壇跌落谷底,六小齡童只經歷了不到一年的時間。而這股暗流的餘波至今仍然沒有過去,哪怕六小齡童前段時間已經在微博上公佈了中美合拍大電影的進度,表示已經完成了動作捕捉,並且更新了進度海報,但仍然有大多數人當成笑話看。

從神話到笑話,六小齡童的人設重建之路

而這部電影的上映,可能會是六小齡童真正口碑逆轉的第一槍,但這一天到底會不會到來,至今也是未知數。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