挑戰沙漠:苦難中的歡樂、智慧和情感(殷玉珍的故事之四)

(接上文)

在殷玉珍家的牲口圈裡,我們看到了一頭衰老的騾子。殷玉珍說,這是她1988年買的。十幾年裡,這頭騾子跟著殷玉珍爬遍了井背塘周圍方圓幾百裡的每一道沙梁和溝壑。早些年,草料比較缺乏,騾子餓著肚子揹著幾捆樹苗在鬆軟的沙漠中掙命,在多少次爬坡時,騾子前腿跪在沙坡上,渾身顫抖著,眼珠竟然崩出了血絲。有一次狂風,將騾子從沙樑上吹倒。翻滾到坡底後,頭部和身體。扎進流沙中。是殷玉珍用雙手將它扒了出來。十幾年中,殷玉珍家已經換了幾次牲口,可唯有這頭騾子,殷玉珍不捨得殺,不捨得賣。更不捨得再讓它幹活兒。1999年。殷玉珍將她從伊克昭盟勞模會上帶回來的紅花戴在騾子的頭上,她說。騾子為植樹遭了罪,它才是真正的功臣。

挑戰沙漠:苦難中的歡樂、智慧和情感(殷玉珍的故事之四)

殷玉珍和她的騾子

1993年,要強的殷玉珍在井背塘建起了她家的第三座房子,就是這座被當地人俗稱為裡生外熟的磚房(裡面一層是土坯,外面一層是磚),建房子用的1萬多塊磚,是殷玉珍和丈夫一趟趟背進沙漠的,從1990年開始,整整背了三年。

我們發現,人類這種最原始的勞作方式:“背”,被殷玉珍夫婦用到了極致,他們背出了自己的房子,背出了方圓幾萬畝的樹林,這一對瘦削矮小的夫婦身上究竟蘊藏著多少驚人的力量。

直到1999年,河南鄉人大主任周子文到爾林川村蹲點兒,殷玉珍還在拼命的背樹苗。周主任有一次忍不住對她說,你不能再背了,再背連命都沒有了。

挑戰沙漠:苦難中的歡樂、智慧和情感(殷玉珍的故事之四)

冬天裡依然要勞動

殷玉珍的樹林向周圍擴展著,對於外界來說,沙漠中突然湧出這麼一大片綠洲,讓多少人驚愕。其實,早在1992年,前面提到過的盛萬忠老人就曾向別人介紹過殷玉珍,當時,烏審旗河南鄉也曾派人深入沙漠瞭解過情況,只是當時林區面積還小,沒有引起人們的重視。1996年,時任河南鄉鄉長的曹文清考核轄區植被情況,也曾徒步到過殷玉珍的林區。

直到1999年,毛烏素沙漠中,一個女人十幾年治沙造林的故事才終於展現在世人的面前:中央電視臺獲得線索後,專程趕赴烏審旗,用攝像機記錄了這一段出綠色傳奇。

無數的人感動了!

挑戰沙漠:苦難中的歡樂、智慧和情感(殷玉珍的故事之四)

在沙漠裡,一碗飯裡有半碗是沙子

2000年8月,一個新疆的小夥子不遠千里趕到殷玉珍的住處。提出義務為殷玉珍勞動,順便學習治沙的經驗,這個小夥子一干就是兩個多月。當年11月離開時,粗壯的身體變得又黑又瘦。有一位從北京航天部退休的女幹部,1999年到2000年,曾經5次來到井背塘,每次來都要和殷玉珍共同勞動幾天。

江西省的一名解放軍戰士利用休假時間趕來,70年代的全國勞模寶日岱也曾趕來,還有天津、上海、廣東的許多人全都是滿懷熱情的到來,義務參加植樹治沙,或者幫助殷玉珍幹農活。這其中還有一段非常感人的,殷玉珍給當時的伊克昭盟(注:即鄂爾多斯市)盟長(時任)雲峰送西瓜的故事:

2000年7月伊克昭盟盟長雲峰到烏審旗視察工作,專程趕往井背塘看望殷玉珍,並對殷玉珍植樹治沙的行為給予高度評價,後批示,伊盟行署獎勵殷玉珍一萬元現金和一臺泰山30拖拉機。後來殷玉珍為感謝雲峰盟長,她帶著自己種出的兩個最大的西瓜,一顆26斤。一顆25斤,步行穿過十幾公里的沙地,又在公共汽車上顛簸了六七個小時,親手送到盟長面前。

挑戰沙漠:苦難中的歡樂、智慧和情感(殷玉珍的故事之四)

沙地裡的午餐——野火烤饃

提到這一樁樁的往事,殷玉珍和丈夫白萬祥百感交集。這些熱情的雙手和目光,讓他們明白了自己所從事事業的偉岸,明白了這條路上,他們不是孤單的。

(未完待續)

本文原載於《這一代》雜誌2002年9月號,系本人早年的原創。網絡首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