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念湘西凤凰沱江河边嬉戏的童年

我的童年是在凤凰沱江镇度过的,那时凤凰还只是偏僻湘西的一个无人知晓的小镇,一条每天只有一班班车的公路和蜿蜒的沱江成了连接外面世界的唯一纽带。生活在那个小城的人们不太关注外面的世界,自得其乐地过着慢悠悠的生活。也唯如此,我还算有着一个快乐的童年,我已经记不起有多少次在上学的路上把书包藏到路边的石缝,和玩伴度过沱江河边嬉戏游玩的一天了,但我至今清楚地记得,每当家家户户烟雾缭绕,夕阳斜照在沱江河水波光粼粼的时候,那就是我该回家的时候了。


怀念湘西凤凰沱江河边嬉戏的童年

上世纪六十年代的凤凰沱江及河边嬉戏的儿童


直到后面读书离开了家乡,只是在寒暑假还是会回到故里。但那时有许多梦想,就像当年沈从文投身行伍,从沅水河边走向外边的世界一样,生长在闭塞小城的孩子总是有着闯荡世界的愿望,我的目光也总是关注着学业和外面的世界,匆匆的故乡之行已经很少有兴趣瞥向童年嬉戏的沱江河边。及至后来毕业工作、结婚生子,其间父母去世也只匆匆回家奔丧,来不及细看故乡一眼,然后又回到城市,家乡古城早已在脑中模糊,那只是偏居一偶的一个落后湘西小城罢了。

随着时光的流逝,在“外边”的我,早已在庸碌的生活中归于沉寂,早年在那座边远小城装满人生信仰的心里现在填满着股票代码和K线图。对此我并没什么抱怨,生活的磨砺已经足以使我对任何太过严肃的命题轻松地付之一笑了,年轻人的抱负无外乎想证明自己在这个社会多么的重要,谁重要?帝王将相、贩夫走卒都一样如过眼烟云,人世间的喧嚣在宇宙中连蚊子的嘤嘤嗡嗡都不如。这个社会似乎都不重要了,一个渺小的个体还会重要吗?

日子还得要过,在平淡的生活中追求自己的一点点快乐吧。但在忙忙碌碌的间歇中我还是免不了要扪心自问,这就是我想要的生活吗?我还有童年沱江边上嬉戏的快乐吗?我的内心有儿时坐在吊脚楼的窗前望着天上的星星时那么平静吗?随着这种自问的频繁我也越来越在不禁中想起童年生活的那座小城,想起父母那已长满青草的坟堆,想起仍然生活在那里的亲人故里。有时我也对自己这种情绪感到羞愧,怀旧是一种与时代的竞争精神不符的品格,是一种懈怠的情怀,我怎么会有如此老人的心境?

不管怎么样我渐渐地总在每天浩瀚的资讯中留意起家乡改变的一点一滴——随着家乡旅游的兴起,这些变化着的资讯随着网络的兴起铺天盖地。我不喜欢这种改变,因为我的故乡记忆不是一个空洞的家乡名称,而是伴随着往事的许多细节情境:我常藏书包的那条石缝,河边摸鱼的那块水滩,戏水游玩的那座小水坝,这些改变让我看着它们一点一点地消失。我常常对要去凤凰旅游的朋友提出建议,别跟团去,别跟在熙熙攘攘的人流中跑得汗流浃背,凤凰主要并不是一个自然景区,这座小城的出名更是由于其历史的,文化的因素——这个小城的悠久历史,在这漫长历史中生产出来的民族习俗、独特建筑以及历史文化名人,在于沈从文描绘的民国初期湘西边城的那幅悠然自存的自然和人文画卷。


怀念湘西凤凰沱江河边嬉戏的童年

上世纪六十年代凤凰沱江沙湾鸟瞰图


一个作家和家乡的关系从来没有沈从文和凤凰的关系那么密切。沈从文主要作品大都与湘西那片穷乡僻壤有关,从他的著作中,我们不难看出沈从文对家乡的人和事的一股脑的溺爱,甚至沅水河边的妓女在沈从文的笔下也是身材丰腴,有情有义。也许就是这种对故乡的过分溺爱衍生了沈从文思想的独特品格。有位文学评论家的评论一语中的,沈从文创作的高峰期是上世纪的二、三十年代,受“五四”精神的影响,当时大多数新文学作家以新的、西化的、现代的、中心的、精英的、都市的文化眼光去批判旧的、中式的、传统的、边缘的、民间的、乡村的生存方式的时候(当时的著名大师级作家鲁迅、巴金、茅盾等大都如此),沈从文做出了几近反方向的文化选择:非都市而崇乡村、抑现代而扬传统,这种对于边缘的、民间的文化立场的坚守使得上世纪四十年代后沈从文宁愿退出文坛钻入故纸堆,也不愿意献媚于那个激进年代对传统文化的一概颠覆,虽然其后几十年我们在中国文学史上看不到他的哪怕一点蛛丝马迹,但是历史是公平的,上世纪八十年代后但人们去除思想禁锢,回眸二十世纪的中国文学时,沈从文这个“乡下人”给我们树立的这个精神家园仍然那么孤傲地矗立云端,这一高度迄今仍然无人能够企及。人们对湘西,对凤凰的追崇也很大程度上是由于这座精神的伊甸园。


怀念湘西凤凰沱江河边嬉戏的童年

青年时代的沈从文


在忙忙碌碌的生活中,拣一个人烟稀少的雨季,在沱江边找一个客栈住下,搬上一张椅子靠着面向沱江的窗口坐下,就着窗外淅淅沥沥的雨滴声,拿着一本沈从文的选集,看看《边城》、《湘行散记》,间或放下书本,对着窗外烟雾缥缈的沱江,发发呆,想想心事;或者打着雨伞来到河边码头,吊脚楼下漫步倘佯,在青石板铺成的狭长而弯曲的老街闲逛,在古城墙下留下你的倩影,在桥边小摊旁寻寻纪念物品;如能邀二、三好友一起,于月挂中天,在吊脚楼的酒肆里,就着桨声灯影,小酌两杯,感叹一下人生的况味,此情此境,其乐难觅。


怀念湘西凤凰沱江河边嬉戏的童年


也许你还会就此心生出一丝莫名的惆怅和感慨。你会觉得时光像沱江流水,挟裹着我们蜿蜒而去,人生的喜怒哀乐在其中都轻如鸿羽;你会在斑驳的吊脚楼里觉得人也可以过一种简单的日子,过于孜孜追求的物质生活其实与人生的快乐并没那么紧密的联系;你会在青石板路上的悠闲漫步中,突然间发现其实前面并没有那么多事等着你去做,我们尽可以停下脚步,享受生活的此时此地。你甚至会不想再回到你的那个城市,回到那种千篇一律的生活,就这这沱江河边闻鸡鸣而起,粗茶淡饭,悠然自得,过此一生。

当然对于许多到凤凰匆匆一游的旅行者来说,不一定有这么多的体验,但这肯定是你生命中一段能给你留下记忆的历程。由此你可以关注那个小城,小城曾经发生的悠久往事,往事中那些名人,这些名人留给凤凰的文化遗迹和沉淀;那沱江,沱江中边上的吊脚楼,吊脚楼下被挑担子的小贩踩踏得光溜溜的石板路,石板路尽头的古城墙和城门楼;苗家边边场的男女对歌,歌声把我们引入的苗家山寨,寨中老人唱起的叙事曲,曲中那些避走村庄的赶尸队伍、不能招惹的草蛊婆,还有丧礼当婚喜的落花洞女。这座边城的文化遗存显示着悠久的历史和神秘的魅力,虽然这不是你个人往昔的生活体验,但它一样能激起你对家乡、对亲人、对童年、对故去往事的回忆,它能触及到你心底最柔软的部分。


怀念湘西凤凰沱江河边嬉戏的童年


我怀念,怀念在沱江河边嬉戏的童年。

�t="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