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曾是红军的军团长,抗战初期就是师领导,其潜逃造成一严重后果

据《彭德怀全传》记载,彭德怀从汉口返八路军总部,途经临汾,遇到了刚参加完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组织的参谋长会议的八路军115师参谋长周昆。在向彭德怀报告会议情况后,周昆发起牢骚来:“我到办事处要几个零用,才给了我两块钱!人家的参谋长坐的是小汽车,住的是小公馆,下的是小馆子。咱们光打鬼子,身上连个小钱也没有!”

“胡说!”彭德怀大吼一声,“那是国民党,你是共产党!”“要碰上我,一个铜板也不给你!”

周昆还不住嘴,彭德怀怒不可遏,拍桌子痛骂周昆无耻。

周昆是湖南平江人,是资深老红军,参加过秋收起义,之后他跟着毛主席上了井冈山,又转战赣南苏区。

红军时期,周昆担任过中央红军五大军团长之一红八军团的军团长,还任过红一方面军参谋长,地位很高了。

他曾是红军的军团长,抗战初期就是师领导,其潜逃造成一严重后果

周昆

1937年抗战全面爆发后,8月9日,中共中央随即派朱德、周恩来、叶剑英飞赴南京,共商国是。

由于日军全面侵华,蒋介石急于调遣红军开赴华北对日作战,不得不放弃一些苛刻条件,同意红军的作战任务是充任战略游击队,执行侧面作战,协助国民党军“骚扰与钳制日军大部并消灭其一部”。

8月18日,南京国民政府同意将红军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下编3个师,设立总指挥部,任命朱德,彭德怀为正副总指挥。

一方面军第一军团、十五军团及七十四师合编为陆军第一一五师,以林彪为师长,聂荣臻为副师长,周昆为参谋长,罗荣桓为该师政训处主任,肖华为副主任。

二方面军二十七军、二十八军独立第一、第二师及赤水警卫营前总直之一部等部,合编为陆军第一二跂师,以贺龙为师长,萧克为副师长,周士第为参谋长,关向应为政训处主任,甘泗淇为副主任。

四方面军二十九军、三十军陕甘宁独立第一、二、三、四团等部,改编为陆军第一二九师,以刘伯承为师长,徐向前为副师长,倪志壳为参谋长,张浩为政训处主任,宋任穷为副主任。

他曾是红军的军团长,抗战初期就是师领导,其潜逃造成一严重后果

左五,就是周昆

八路军115师参谋长周昆,成为了师长林彪的得力助手,并且是中央军委23个委员之一。

周昆智勇双全,在115师初渡黄河旗开得胜的几次战斗中,充分表现了他卓越的军事指挥才能。

周昆最擅长的战法是在敌强我弱的战役中,能因势利导争取在局部战斗中快速形成相对优势,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对敌实施分割围歼,往往使敌方正规军精锐部队都难以形成整体作战能力。

就在抗战初期的这个时候,周昆的革命意志发生了动摇,竟然携带国民党政府发给115师的3万元经费潜逃了。

当时师部工作人员把此消息报告师长林彪,本来就沉默寡言的林彪,更是面无表情,一言不发。

这是林彪第二次遭遇部下卷款潜逃了。

这一次卷款潜逃的,是林彪的表弟,发生在林彪当连长的时期。具体情况,陈毅后来曾这样回忆:1927年南昌起义后,8月10日左右,周总理要我到七十三团当团指导员。那时候不叫党代表,也不叫政治委员,还是按国民党军队的编制,叫团指导员。临走时,周总理对我讲:“这个团是我们党最早建立的一支武装,在北伐战争中有‘铁军’之称。现在有2000多人,你要好好地去工作,不要嫌官小。”我说:“什么小哩,你叫我当连指导员我都干,只要搞武装我就干。”

当时七十三团的团长是黄浩声,叶挺的老部下,共产党员。参谋长是余增生,我们一起留法勤工俭学时的朋友。到团部那天,黄浩声和余增生都在,看到我来了就打招呼说:“你来得正好,我们的政治工作正没人搞啊!”就在这时,我看见一个青年人急忙跑进来说:“报告团长,我们连120块毫洋的伙食钱给勤务员背跑了,我连的伙食钱现在发不出去。”黄浩声听后就大发脾气:“你怎么搞的?自己为什么不背伙食钱,现在经费这么困难!”他回答说:“这个勤务员是我的表弟,以为可以相信,不料却拐款逃跑。”

黄浩声在训他时,余增生对我说:“你这个指导员刚到,这件事情你的意见怎样处理?”我说:“他已经把钱都丢掉了,现在要准备打仗,只好由公家给他补发算了。不然,他这个连长到哪儿去搞钱呢?一连人总得吃饭啊!”黄浩声听了我的话后就说:“那好,叫辎重队补发他120块毫洋。”

这时我问他,你叫什么名字?他说,我叫林彪,是七连连长。我就批评说,你既然当连长,以后无论如何要自己背伙食钱,你自己不背,让人再拐跑了怎么办?林彪对我的批评感到反感,什么话也没说就走了……

他曾是红军的军团长,抗战初期就是师领导,其潜逃造成一严重后果

周昆这次的卷款潜逃,自然对林彪的打击很大。他常常一个人独自去散步,对周昆出逃一事难以释怀,直到半个月后酿成了悲剧:阎锡山手下一个名叫王潞生的哨兵,看到身穿日军大衣(平型关战斗缴获的战利品)骑高头大马的将军,以为是日本鬼子,便举枪射击,此人的枪法还真准,枪声一响,林彪应声落马。

林彪只好离开前线去苏联治病,导致此后的抗战他一直缺席。不得不说,周昆潜逃造成的这个后果,真是严重啊。

那么离开队伍之后,周昆究竟去了那里?组织上对他进行过多次深入调查包括在平江家乡,都杳无音讯,也从未发现周昆参加过什么组织,更未发现他此后有过任何不良行为。很有可能是隐姓埋名了其一生了,日后再无任何消息。

以周昆的资历和能力,若不当逃兵的话,1955年授衔时评个上将应该不是问题。(刘继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