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成了“破坏王”,背后原因不能“忽视”,父母别盲目阻止

经常听到很多宝妈说,孩子1岁多在家里就喜欢随便乱翻东西

,刚收拾好的地方一分钟不到又给弄乱了。

越是告诉他不要动的东西越是要动,一方面增加了家长收拾的烦恼,更重要的是害怕宝宝一不小心碰到了危险的东西伤害到宝宝,这样的问题的确让很多宝妈们心情烦躁、束手无策。

孩子成了“破坏王”,背后原因不能“忽视”,父母别盲目阻止

是什么原因导致宝宝喜欢乱翻东西的呢?

心理学研究表明:1岁左右刚好是宝宝学会走路的阶段,宝宝能够自己支配自己去探索让自己感兴趣的东西,宝宝对所有的事物充满好奇心,看到什么都想打开看看。

所以在这个阶段宝宝喜欢翻看东西是正常表现,这也说明宝宝发育健康求知欲强

孩子成了“破坏王”,背后原因不能“忽视”,父母别盲目阻止

而且宝宝在成长过程中,各个阶段会有各个阶段的爱好,1岁左右这个阶段正是宝宝认知世界、眼力脑力发展的黄金阶段,宝宝对世界充满很强的认知欲望,所以宝宝对于周围一切事物都想一探究竟

宝妈们应对这些不要过度反应,或者刻意去控制宝宝,耐心的引导宝宝养成看完后放回原处的好习惯即可,但一定要确保安全第一。

孩子成了“破坏王”,背后原因不能“忽视”,父母别盲目阻止

改善宝宝乱翻东西,可以考虑从以下4个方面着手

  • 保持心态平和,多一些耐心和细心

如果发现宝宝乱翻东西,不要立马生气或发火,如果是翻衣柜抽屉等,可以让宝宝自己打开,先观察他的行为,看他是对什么感兴趣

如果宝宝对这些东西好奇,那就趁机告诉宝宝这些是什么东西,哪些是宝宝自己的东西,哪些是别人的东西,哪些是可以的,哪些带有危险,下次不能乱翻。

孩子成了“破坏王”,背后原因不能“忽视”,父母别盲目阻止

如果是宝宝要去翻一些危险的或者不卫生的东西,要及时制止告诉他这些行为的危险性,也可以用玩具等别的东西来吸引他的注意力

总之,做为家长一定不要不分青红皂白就生气,甚至出现语言暴力行为,否则会对宝宝的身心健康造成不良影响。

孩子成了“破坏王”,背后原因不能“忽视”,父母别盲目阻止

  • 保持家庭整洁,远离危险源

其实对于家长来说,最担心的是宝宝乱翻东西造成危险,那在平时就要注意将家里的易碎的、零散的、带危险的物品尽量放到带的收纳柜里,不要放在宝宝容易接触的地方。

其次最好是能给宝宝创造一个相对宽阔的空间整理干净,不要放太多的东西在宝宝身边,暂时用不到的东西随手收起来,只留下一些不容易发生危险又容易收拾的东西,东西少了自然宝宝就不会去动了。

孩子成了“破坏王”,背后原因不能“忽视”,父母别盲目阻止

  • 保持丰富多彩的日常生活,避免过于单一

既然1岁多的宝宝是闲不住的,那家长们应该尽可能多的跟宝宝互动,平时多培养宝宝的兴趣爱好,可以多陪宝宝读一些绘本唱歌讲故事玩乐高等,让宝宝能坐的住,专注于一件事情,宝宝有事情做了,自然无暇到处乱翻

平时也可以考虑多到户外走走,接触一下大自然,对宝宝的身心发育也有好处,宝宝生活丰富多彩了,对外界世界认知

多了,分辨能力就会提高,家里乱翻的现象就会减少

孩子成了“破坏王”,背后原因不能“忽视”,父母别盲目阻止

  • 从小注意好习惯的养成

平时在跟宝宝互动的时候,要多一点耐心

,可以有意识的给宝宝灌输不要随便乱翻东西理念、让宝宝参与到取放的过程中,东西从哪里拿的,用好之后放回到哪里。

家里的玩具最好能放在指定的位置,每次玩完之后跟宝宝一起放回原处,或者规定好玩玩具的区域,玩具只准放在某个固定的区域内玩,不可以随便乱放等。

一开始宝宝可能并不能做好物归原处,但随着宝宝的认知能力的提高,自己会意识到东西不能随便乱放随便乱拿,好习惯自然也就养成了,凡事都需要一个过程,宝妈们不可操之过急,需要循序渐进

孩子成了“破坏王”,背后原因不能“忽视”,父母别盲目阻止

淘淘妈为6岁前的宝宝们推荐一套非常棒的早教绘本,《陪你长大》共30册,里面包含社会、健康、语言、科学、艺术五方面的启蒙。科学中有关于让孩子认识季节的科普内容,树立孩子时间观的基础。还有引导孩子良好行为习惯,促进语言发展,让孩子学会社交,增强想象力

多个方面。个人认为这套早教书籍很全面

孩子成了“破坏王”,背后原因不能“忽视”,父母别盲目阻止

还有一套《德国幼儿自我管理图画书》也值得推荐,儿童绘本故事宝宝情绪早教,2-5岁宝宝一站式生活养成,让孩子从懵懂无知到自理懂事,帮助宝宝养成良好的习惯,塑造健全的人格。

孩子成了“破坏王”,背后原因不能“忽视”,父母别盲目阻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