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隊捐出自帶物資 在荊州感受東莞“溫度”

一方有難,八方支援。醫者仁心,大愛無疆。

我市支援湖北荊州疫情防控醫療隊在荊州,不僅僅以醫者的妙手來挽救生命,更用醫者的仁心來溫暖每一位患者。

每天,都有很多暖心的故事在發生。

剛來荊州不久,有隊員因為缺氧和疲憊暈倒了,而前一天,隊友們剛剛把指揮部給醫護們補充能量的蛋白粉捐給了病人。

為了給需要的患者提供營養支持,隊員們會在值班的時候,給患者帶上了一盒牛奶,幾個水果。

有時語言不通,那麼就堅持對患者慢慢說,聽不清就反覆地說。

醫療器械擺放不整齊,那麼就自己動手整理,很多輔助護理器材沒有,那麼就想方設法從後方調用。

而當得知駐地醫院部分物資緊缺時,隊員們又一致決定將自己備用的物資捐贈給“戰地”醫院,因為心中就有一個信念—更好地救助患者。

對於這些暖暖的情意,當地的“戰友”和患者們都看在了眼裡、記在了心裡。

医疗队捐出自带物资 在荆州感受东莞“温度”

把東莞的愛傳遞給荊州

記錄人:莫碧君

瞭解到我們所駐點的荊州市第一人民醫院部分醫療物資出現緊缺,隊長張豔紅就提議大家將自己的醫療物資整理出來一些,捐贈給醫院,支持他們的醫療救治工作。群裡一呼百應,當晚大家就將物資整理了出來了打包成箱。

3月3日下午,我們將整理好的物資搬了出來,一件一件,親手裝到了車上,送去了醫院。在打包好的物資箱上邊,還有我們隊員們所在的大朗醫院、第八人民醫院、市中西醫結合醫院、黃江醫院、東城醫院、寮步醫院、樟木頭醫院等醫院和“東莞衛生”的標牌。

清晰記得,在我們出征時,市衛健局和各家醫院都為我們備好了各種防護用品、各種消殺用品,也給我們帶上了可以想到的生活用品。甚至還成立了遠程後勤保障工作組,為我們提供各種保障。

到達荊州後,我們一件件地把它們搬到了駐點酒店,沉甸甸的,滿滿的都是對我們的“愛”。

這次,我們代表醫療隊和各自的醫院將自己節省出來的物資和醫院急需設備捐贈給了“戰地醫院”其中包含了防護服、N95口罩、面屏、隔離衣等各種緊缺醫療用品,就像愛心接力一樣。

雖然數量不多,但是這代表著我們的心意,只有團結互助,我們就能夠一起共克時艱。

一方有難,八方支援。我們剛剛進駐時,也曾給同一批的廣東隊友們轉贈過乾衣機等生活用品。自進駐荊州市第一人民醫院以來,患者的治療康復情況始終牽動我們心絃,很多隊友們都自發自覺得把自己攜帶的營養品和牛奶、麥片和水果等食品都拿出來給患者補充營養。

“有困難,吼一聲,大家齊幫忙;缺物資,說一聲,資源來共享;上下班,相互結伴同行;工作問題,相互提醒;做溫暖醫護……”就像我們的隊友仇敏怡所總結的,這就是我們隊的“東莞精神”。

医疗队捐出自带物资 在荆州感受东莞“温度”

今天的整理有效

記錄人:葉志威

市第八人民醫院兒童感染科護士長,主管護師,東莞首屆“最美護士”

我們分管的隔離重症病房是由原本心血管病房清空改建而成,突然變成病房後,新申領搬進去的物品沒來得及進行規範管理一切都顯得較為凌亂。

時常聽到護士們在問這個在哪裡?那個在哪裡? 怎麼找不到呢?

俗話說“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為了能更加規範科室管理,重症病房護理部的宋秀嬋主任、李琳護士長今天安排我負責對配藥室及儀器間進行五常法管理。

我利用僅有的資源貼紙、油筆、抹布,開始分類整理歸類放置,結果功夫不負有心人,花了整整幾個小時時間,已經將配藥室及儀器間進行了“改頭換面”,力求做到物品擺放整齊、放置井然有序。

在剛開始整理時護士們進出時都跟我開玩笑說:“志威,以後找東西得找你哦!”

不過顯而易見他們以後不用再找我了,整理結束後對每一個從配藥室及儀器間走出來的人詢問是否找到所需物品時,他們都回答找到了,這就證明物品擺放有序標籤顯而易見,今天的整理有效!所有的東西都變得一目瞭然,讓我頓感心情愉悅。

另外,今天還有一件事情讓我感到特別開心,那就是我們荊州一醫的李琳護士長上完今天的班明天就下線休息了。雖然近半個的共同戰鬥讓我頗感不捨,但看到她能夠下線隔離十四天後,就能回家照顧一個多月沒見將要參加高考的閨女我也替她興奮不已,祝願她家孩子金榜題名,一舉高中。

疫情無情人有情,同為“有情人”的我們都在一起共築美好的明天,期待無聲戰場的硝煙落下。

病人安全無恙,我心裡才踏實

記錄人:韓嘉雯

來到荊州10多天,已經慢慢適應這裡的工作,因為自己在ICU工作10年了,對於重症病人的護理工作還是比較熟悉的。

医疗队捐出自带物资 在荆州感受东莞“温度”

今天,我接到醫囑,要陪7床患者去做CT檢查。這是一位70多歲的老爺子,生活上不能完全自理,更不能下床,所以我在去做CT前備好氧氣筒,血氧儀等等,在另一位老師的帶路下,推著病床陪同他去樓下的CT室。

因為醫院規劃了特定的路線,去CT室的路程要比平時多了一半,幾乎是繞著醫院走大半圈。我推著病床,帶著幾十斤的氧氣筒來到樓下,才發現外面下著雨,而且路上是根本就沒有可以遮雨的地方!這可怎麼辦?!這樣走的話病人肯定會淋溼,要是導致病情加重可就麻煩了!

這時我就地取材,拿了一個大大的塑料袋,嚴嚴實實地蓋在病人身上,防止他淋雨。路上坑坑窪窪,而且床很重,這一路走得比平時要艱難,加上我穿著幾層的防護服,沒一會就有些氣喘吁吁。顧不上雨水打在身上,我只有推著床加快腳步。

來到CT室外一個斜坡,我有點吃力了,我停了一會,深吸了幾口氣,對另一位老師說:“千萬不能放手,要不然床會往下滑,非常危險!”同時在另一頭用力死死地頂著病床。大概停留了一分鐘,我們使盡全力才把病人推上斜坡,順利到達目的地,完成檢查。

病人回到病房,整理好後,我才鬆了一口氣,這才發現,在10來度的天氣下,我的防護服裡面,鞋子裡面,早已經溼透了。但是看到病人安全無恙,還對我豎起了大拇指,我心裡就踏實了,所有的艱難都不算什麼。

我們千里迢迢來到這裡,為的不就是你們的健康嗎!為了這個目標,我們必定竭盡全力!

不斷傳來好消息

記錄人:陳嘉怡

今天下雨了,顯得天氣格外冷。想想在這樣冷颼颼的陰雨天,最適合窩在被子裡看電視劇了,但革命尚未成功,抗疫的道路還在繼續,我要堅持到最後!

來荊州已經10多天了,漸漸地,我已經適應了這裡的環境,也適應了穿著防護服工作。

今天上班穿好防護裝備後,我走進了ICU病區,一眼望去看到病區已經空得只剩下幾個病人,再也不像剛來醫院時密密麻麻的都是病人,看到此情此景瞬間心情大好!病人少了,也說明我們的努力沒有白費,我們離抗疫成功越來越近了!

今天,12床的阿叔病情有所好轉,可以轉到普通病房了,我們都很開心,我還和阿叔拍照留念了。在病床前,阿叔握著我們的手說:“非常感謝你們廣東醫療隊,你們不僅幫我治療,還給我送藥和餵飯,謝謝你們的精心護理,讓我的病情逐漸好起來!”

這幾天,我看到了一條新聞,一位援鄂護士在防護服的背面寫上了“男神彭于晏”,還舉著“彭于晏老婆,加油”的紙張為自己加油,彭于晏知道後,居然和這位護士視頻連線,還暖心地隔空擁抱了她。看到新聞的我特別羨慕,也靈機一動地在我的防護服上寫上了最喜歡的愛豆的名字,真希望愛豆能看見呢!

這幾天還刷到了很多這種好消息!我們科的同事也去了支援市第九人民醫院,九院最近也撤掉了一個區!方艙醫院的C艙也關了!感覺我們距離戰疫成功又近了一步!但還是那句,希望大家能繼續做好防護,不要鬆懈,堅持到最後!

三月來了,武漢的櫻花就要開了,等疫情結束後我一定要去武漢看櫻花!願我們一起守望相助,共待春暖花開!

医疗队捐出自带物资 在荆州感受东莞“温度”

重新認識了自己

記錄人:黎秀娟

不知不覺中到荊州已經15天,這15天裡,有擔憂、有滿滿的幸福感、有我自己對自己的一些新看法……這是我第一次離家這麼久,本以為自己會忍不住想念家人想念朋友。

熟悉的朋友會知道我,我是一個執著的姑娘,有些多愁善感,有些害怕孤獨,也會久久不能釋懷那些想做卻做不到的事。

然而這段日子裡,我重新認識了自己,因為這裡有一群可愛又可敬的戰友們,她們從衣食住行上對我們照顧周到,碰到面會熱情和我們打招呼,即便戴著口罩,但也阻擋不了她們眼裡的關切的目光。

我從內心深處真切感受到,我們不是一個人在戰鬥,我們有遠在家鄉為我們免除一切後顧之憂的家鄉父老,卻也有在身邊因為戴著口罩“從未謀面”卻勝似親人的老師們,還有一群堅強勇敢的病患叔叔阿姨。大家一直在鼓勵著我,感動著我,讓我沒有一絲的孤寂。每天學習新的技能和知識,每天的生活過得充實而開心,感覺這裡已經是我的第二個家鄉了。

我能做的不多,只能儘自己的一份綿薄之力,好好吃飯、好好休息、好好照顧自己,努力工作,更好地照料病患。領隊紅姐常和我們說,懷著感恩的心,人生才活得快樂。知足常樂,親人們,朋友們,同事們,我在這裡一切都好,且每天過得充實,這次在異地救助患者的經歷,將是我人生中一段美好的回憶。

未來,要努力充實自己,不斷學習不斷進步,幫助患者,這才是我職業生涯中應追逐的目標!

ICU病人逐漸減少

記錄人:邱新賢

時光如流水般過去了,不知不覺已到荊州半個月。

今天回到崗位,我們按部就班地進入病區前的系列動作:先戴好口罩,帽子,手套,再穿上隔離衣,帶上,護目鏡,面屏,全副武裝,走過“層層關卡”(緩衝區),才來到我們工作的主場ICU。因為天氣轉暖,在厚重的防護用品的保護下,剛進病房就開始大汗淋漓,還好護目鏡未起霧,只是額上滲出了豆大的汗珠,不敢用手拂去,怕引起職業暴露。

很快組長給我們分管了患者,今天分管的是之前負責過的18床老爺爺,對他印象尤為深刻,因為他是我來到ICU值班時管床的第一位患者,他已經在這裡住了一個多月了。

記得剛接管他時,呼之不應,刺痛無反應,經口氣管插管接呼吸機輔助通氣,生命體徵也是在藥物的調控下才能維持在正常範圍內,深靜脈管道連接著密密麻麻的微量泵延長管。今天接班時明顯感覺到老爺爺精神狀態比之前好了:問答能點頭示意,我和交班的同事便鼓勵老爺爺要加油配合治療,老人家重重地點了點頭。飽含深情的目光彷彿在說著謝謝!

看著ICU病人逐漸減少,以及重症患者病情好轉至出院,我感到很欣慰。

同時也堅信“黎明那道光會越過黑暗,打破一切恐懼”。家鄉的木棉花已經開得紅豔豔啦,我們一定能夠戰勝疫情,帶著所有人的希望凱旋!

我們絕不可放鬆警惕

記錄人:楊小婷

時間匆匆,不知不覺已經來了荊州半個月了。

荊州的天氣對於一個廣東人來說是很漫長的冬天,特別是夜班時,寒風刺骨!

目前看來,我們的工作開展很順暢,前幾天有很多病人轉為輕症至普通病房,“患者的一隻腳踏進了鬼門關,被我們硬生生拉了回來!救回一條命的感覺真好!”

轉為輕症的患者身體都在慢慢恢復中。病人量的減少看到了希望,而隨著這幾天陸陸續續由其他區縣轉過來的重症病人,工作壓力也隨之增大,來到馬上搶救—插氣管、呼吸機、深靜脈、升壓藥……一切慌而不亂,有序地忙著,與醫生好像是一起共事許久,相互之間配合得很好。

今天經過兩個多小時的搶救,終於換來了一位患者心率、血壓、血氧的平穩,心裡輕輕鬆一口氣。看著病人的心電監護,上班人員都相互地豎起了大拇指,這是大家一起努力的結果!

朋友告訴我,虎門街頭街尾已經開始有堵車跡象了。這是好消息,疫情防控形勢整體趨穩,出現了積極變化,但隨著各類企業逐步復工復產,返莞人員不斷增多,周邊國家確診病例也在增加,我們絕不可放鬆警惕,切不可麻痺鬆懈,做好防護是我們一定要反覆給大家強調的。

此刻,我最大的願望,就是疫情儘快結束,大家恢復正常的工作生活,我們這支隊伍都能平安地回去。

全媒體記者 鍾晨/文

受訪者供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