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國時期的兩幢三層樓,黃岩澄江街道“高屋”下的餘家嶼

民國時期的兩幢三層樓,黃岩澄江街道“高屋”下的餘家嶼

劉宅大門緊閉,目前仍住著一戶人家。

每個地方都有標誌性建築。在黃岩澄江街道餘家嶼村,就有一個標誌性建築——兩幢三層樓的民國建築,當地人叫它“高屋”。在當年,出黃岩西鄉,這就是最高的樓房了。

這兩幢建築為劉祖舜(1891-1954)所建。他是國民黨高級將領,抗日戰爭期間,先後出任冀察戰區參謀長、第十四集團軍副總司令、第二十六集團軍副總司令、第三十八集團軍副總司令等要職。

當年,劉家在當地頗有名望。劉祖舜的父親劉春煦(1863-1919,字恩度)是清末廩貢生,在福建當官;他能詩善畫,生前著有《適廬詩集》,尤以《採橘謠》著稱。1908年,村民劉春熙和清末榜眼喻長霖等創辦了“保粹兩等小學堂”(今黃岩澄江中學)。後來,出生於黃岩大寺巷工商之家的李志平(1896-1979),經營的商號“李陽春”,在當地赫赫有名;他娶劉春熙之女志筠為妻,舉家遷到餘家嶼居住。

出生於1926年的陳嶽東老先生回憶,劉祖舜常年在外,只有偶爾才回家,老婆、孩子都在家裡生活。他還記得,自己14歲的時候,劉祖舜回家,營建了這座宅子。

陳嶽東說,劉祖舜回家都穿著便裝,“一身長褂,人胖乎乎的,有1.7米左右高”。

以前,農村的房子大都是磚木結構的二層樓,而且都不高。劉祖舜的新宅,是三層樓,而且地基高、層高高,宅子最高處有十四五米,在村子中顯得“鶴立雞群”。他的宅子大門是朝東開的,一條小溪從門前繞過;溪上架橋,聯通宅裡宅外。宅子的主體是兩幢坐北朝南的磚房,磚房前面是一個大院子。前一幢磚房是主樓:一樓中間為大堂,東西兩側各有兩間房;東西兩側靠牆位置,專門設置有樓梯間。後一幢是輔樓,作為廚房、傭人房間、庫房等使用。前後幢樓的二樓之間,架著一個弧形木梯,樓上的人,不必下到一樓,可以直接通過木梯往來。

關於這座宅子,當地有許多傳說。比如,它的外牆牆磚,光滑如冰——村民深信,這是用銅錢磨出來的效果。

1949年,劉祖舜出走臺灣後,宅子空出來,分配給其他村民居住。期間,在宅子裡還辦過繡花廠,辦過學校。

近幾十年,新農村建設如火如荼,普通農家的房子一蓋就是四五層,當年鶴立雞群的劉宅已經被周圍的高樓遮擋在背後;劉宅門前的小溪,也被填平了,橋也拆了。

餘家嶼村黨支部書記陳嶽強認為,劉宅作為“高屋”的地標功能已經消失,但是,作為民國建築,它仍有其研究價值。他介紹,劉宅總體結構基本完好,每處精巧的設計,都凝聚著能工巧匠們的心血。但是,隨著時間的流逝,房屋破損,急需修繕。村裡正積極聯繫相關部門進行保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