量子为什么会纠缠,本质原因是什么?

麦田海洋


量子纠缠是微观粒子间的一种特殊物理现象,已经被实验观测所证实。

很多人不能接受量子纠缠,其实有以下几个原因:

一、量子纠缠这个名字起得不好

这个名字不能真正表达这个微观粒子之间现象的本质。纠缠一词,弄得好像粒子之间会有意识,有感应一样。不明白,当初物理学家为什么要给这个现象起了这么个名字。

二、量子力学小白

这就没什么可说的了,对量子力学完全不懂的人,而量子力学又没有经典的经验可以与之相对应,我们怎么解释也都是没有用的。

三、科普人的“误导”

其实这也是无心之过。科普本身就是为了要用通俗的语言把一件不好理解的事情说明白,而科学是严谨的,需要用数学语言进行精确描述。这样科普为了能让吃瓜群众好理解,必然失去科学的严谨性。

那么究竟什么是量子纠缠呢?

首先我们需要了解什么是量子。

那些普朗克常数能发挥明显作用的现象叫做量子现象,这些具有量子现象的微观粒子都可以看作是量子。所以量子不是某种粒子的称呼,而是具有量子现象的微观粒子的统称。

其次我们需要明白,微观粒子具有波粒二象性。

这个性质毫无疑问已经被大量的实验观测所证实。微观粒子跟我们宏观经验世界的物质不同,它们既是物质又是波,不是我们看到过的任何东西。

第三,全同粒子。

这是量子力学里面对同一类粒子的定义,比如所有的电子是全同粒子;所有的中子是全同粒子;所有的质子是全同粒子。

第四,全同粒子有一个特性叫做叠加态原理。什么意思呢,就是说,微观粒子我们不能把它们看作质点,它们的状态只能用波函数来描述。两个粒子的波函数是可以叠加的,道理就跟声波水波的叠加是一样的。

当两个全同粒子形成叠加态的时候,我们无法区分它们是哪个粒子。这个特性也来自波粒二象性。所谓的量子纠缠就是形成叠加态的两个全同粒子的状态。

由于波函数可以覆盖很广的区域,也就是说,即使距离几十公里,甚至是几光年以外,两个全同粒子也是有可能进入叠加态的。

就简单写到这里吧,由于不是写教程所以没有使用任何公式,难免也不够严谨,但是作为科普应该是够了。您需要记住一点,量子纠缠的关键点不是什么有意识参与,而是叠加态原理。

欢迎您点赞、转发、评论,关注,谢谢。


郭哥聊科学


量子纠缠,我来通俗解释一下,抛一个硬币,你的手没有接收之前,不可能知道正反面。一旦硬币落到手掌,眼睛看到正面,立刻知道另一面是反面,不需要时间!
观想纠缠中的两个粒子,是硬币的正反面,不管这两个粒子相距多远,厚厚的硬币在大眼睛面前,与普通硬币无异。

大眼眼就是人的意识,如果用大海比喻意识,即使几百公里厚的硬币落到海里,大海也立刻知道正反面,不需要时间!只要大海不去接硬币,硬币永远在空中晃动,不可能知道正反面!


能量加持


量子纠缠其实是一个很脆弱的联系。

首先,为什么会有量子纠缠?这个是因为,如果有两个粒子,它们一起诞生,那么作为一个整体,他们两个的整体的波函数可以描述它们作为整体的行为。但是,作为个体,它们又有各自的波函数,于是,这就产生了纠缠。我给你打一个比方,比如一男一女,当这男女组成家庭的时候,在外部交往过程中,这个家庭就是一个单元——比如说夫妻两去参加婚宴,可以只拿出去一个红包,收红包的人都会明白这就是这两口子给的钱。比方说吧,这两口子给了2000元的红包。但是呢?这2000元怎么来的?可能是女方出了1300,男方出了700。这个时候,对夫妻两个人来说,情况就是纠缠的,男方会觉得自己至少欠了女方300——当然因为是两口子,这个事情说不太清楚,所以,这就是纠缠。

其次,为什么量子纠缠在很远的地方都有效?这个是因为,量子纠缠建立的波函数它并不是两个粒子距离的函数,而是两个粒子的动量或者自旋的函数。所以,量子纠缠本质上与粒子之间的距离无关。比如函数f(x)=3x+1,你说f(x)为什么跟y无关?那我的回答是:f(x)本来就与y无关啊。当然,目前有一个新理论,认为量子纠缠的建立背后是通过虫洞联系起来的,而虫洞连接的两个空间点的相互之间的距离是可以非常遥远的。无论怎么样,量子纠缠虽然在长距离上有效,但本质上这个纠缠非常脆弱,刮风下雨甚至气温稍微升高一点点这个纠缠就会被破坏。


轩中科技评论


好吧!我就用我的极性对应学解释一下这个问题。

量子纠缠源于性体分化中的左右对称性分化。极性对应学中的震艮3-8的正反组合,象征质子正电性的左右对称,巽兑7-2的正反组合,则象征电子负电性的左右对称性。由于性体的左右对称性如人的双手、双足一样,不但结构对称,而且发挥功能需要配合;量子纠缠,就是左右配对的一对量子的结构和功能的必须配合(注:左右配对产生磁性作用力及其功能)。

不过,极性对应学揭示的左右对称结构就只是象征人的双手和双足的巽兑、震艮两对。具体体现的就是正负两个电子对。

至于光子,本属于9-4性体。由于9-4性体在洛书中是中性的离性体,所以9-4性体开始挥发时表现的是中性的热能。但9-4性体在河图中表现的是属于电磁性的巽兑,所以9-4在热性能量的挥发过程中也会表现为一对互相纠缠的光量子。

但由于河图是性体是未分化组合体,所以,离热性能量表现光量子的对称性分化,只表现于光在传递过程中的电磁性波动过程。


周庆和1178559755


量子纠缠最神秘的就是无论两个量子距离多远,它们都没有时间差的产生纠缠,用三维空间的理论很难解释清楚,量子纠缠是更高维度空间所发生的现象。但用二维和三维空间举个例子就可以明白了。

比如一张纸的两端各有一个点A和B,这个面和点就都是二维的,不论这张纸如何折叠弯曲,从A点到另B点沿着纸面的距离永远不变。假设有一个人也是二维的,从其中A点要走到B点,就只能沿着纸的表面向B点走,即使世面折叠了也一样必须这样走,所以在他看来,这两个点就该这么远。

但从三维角度看,如果纸张被弯曲对折,那纸上的AB两点的距离就非常近了。但二维的人不会飞过去,只能沿着纸走才能到达。就像一只虫子要爬到树枝上,只能从地面一点点的爬到树干,再到树枝上。但如果是鸟或是能飞的昆虫,就可以直接飞到树枝上去。在这里虫子的能力就是二维的,鸟或者飞虫就是三维的了。

量子纠缠就是更高维度的现象。三维空间里两个纠缠的量子的距离无论多大,在更高维度空间里就没有距离,整个宇宙都是一个很小的空间。


老于0815


量子为何会纠缠、本质原因是什么?如果真的想知道,可以看爱因斯坦的论文(量子力学真的完备吗?)。正是这一篇论文,提出来量子纠缠。



量子纠缠的来源

在最早的时候,量子的概念才刚刚诞生。爱因斯坦、普朗克、波尔等人都是量子力学的开创者。虽然他们都发现了量子,但这些人却对于量子的理解看法不同。爱因斯坦还是以经典物理的眼光来看到量子,他认为量子的运动是精确可测可计算可预期的。但波尔等人却认为量子的行为不可测量,只能够通过波函数来猜测。这种像“上帝掷骰子般的运动形式”,让爱因斯坦很不舒服。



于是,爱因斯坦经过潜心研究,终于找出来一个有力的证据来反驳波尔等哥本哈根派人。这个有力的证据就是,按照如今的量子理论,会推出来一种量子强关联现象。这种强关联使得两个量子像有心灵感应一样,一个被动另外一个立马也会感知并相应。这种信息传递行为,明显超过了光速。所以爱因斯坦认为量子力学还不完备,一定存在一个人们还没有发现的物理量,可以精确描述量子的运动。



这个强关联的量子,其实就是量子纠缠。只不过爱因斯坦定义为强关联,薛定谔读完爱因斯坦的论文大受启发,把这种现象改为了量子纠缠。所以,如果各位真的想了解量子为何会纠缠,又是如何纠缠的,本质原因是什么,不妨看看爱因斯坦的论文。不过,相信各位和我一样,几乎看不懂。我们唯一做的就是,记住量子纠缠存在,以及纠缠态量子的一些特点就行。


科学探秘频道


“运动是储存能量的一种方式”好比就是水杯储存水能一样。微观世界里面,微粒非常容易将“水杯”储存满,不像现实世界宏观物质那么容易储存满(我们几乎做不到让石头以光速运行,而光速运行在微观时间是很普遍的),这是微观世界不同于宏观世界的地方。微观世界里面微粒一般都是以光速的大小运行,遇见额外能量的施加以后,它们非常容易导致“水杯”储慢“水能”,现实世界里面,水杯蓄满水以后,水能会溢出水杯,这些溢出的水会由于重力的作用流走,如果这个溢出的水杯是处于太空中,那么溢出的水则失去了重力作用,溢出的水会以单个或多个水球的形式存在,太空中水杯溢出的水,依然受到自身引力等作用,使得溢出的水形成了“水球”,所以太空中依然不是一种理想条件。我们站在地球上,向太空扔一块石头出去,由于重力作用,这块石头几乎很难逃逸地球的引力作用,但是我们向太空发射一束激光,这束光却很容易逃逸地球的引力作用。也就是说,微观世界里面微粒的运作模式很难受到类似于重力,自身引力等作用的影响,它的许多行为环境,比太空水杯溢水更接近“理想条件”。OK,既然“运动是储存能量的一种方式”,而那些极速运行的微粒又极易产生“水杯溢水”的行为,那么请问溢出的这些水怎么了?地球上,溢出水杯的水流走了,较为理想条件下太空中溢出水杯的水则形成了“水球”,作为最为理想条件中微粒溢出的水,我们可以更大胆一点的这样来想一下:微粒溢出的水,它不是简单的形成“水球”,由于受到自身引力及重力的影响微乎其微,所以这个溢出的水几乎就是复制了另一个自己,而量子纠缠现象的发生正是母体与复制体之间的一种扰动。哦,当然,“运动是储存能量的一种方式”这个结论很陌生吧?这是民科我的结论啦,这个结论来源于笔者的一种发现。我发现所有高深的物理定律及物理大师们的研究,都来源于视觉感知的思维方式,很奇怪的哟。然后我就以触觉感知的思维方式重新推导了物理学,很很多你闻所未闻的发现呢,当然,这些都是民科行为,民科就是个屁嘛,你也别太认真了。如果大家有兴趣,可以来我微博看看(微博:h木乃伊归来y),我的口号是以全新的东方思维、全新的感观重新编著初高中物理教科书,欢迎您的光临哟!八集视频共悬赏了五万元,嘿,这是逼不得已的下下之策,但是真实有效。


无翅雄鹰2


量子是一种物质或光粒子形式的存在。通俗讲就是我们使用电的原理,使用光。量子纠缠原理是在量子或光的基础上特定的条件下,量子或光跟其它物质或光发生变化反应。通俗讲就是让两台特殊设备捕捉无数光粒子束缚在特殊机器设备容器里,在类似强大人工黑洞引力若干倍作用下,量子或光粒子做围绕着圆形轨道做规律的运动,让第三台特殊设备捕捉无数光粒子反射,折射,全方位无间隙不断循环叠加地轰击量子或光粒子产生量子或光粒子聚变反应产生量子或光粒子的巨大能量,实现量子或者光粒子不断循环叠加超光速运行。高度文明人类宇宙飞船动力系统~量子废墟就是利用量子纠缠原理实现宇宙飞船超光速飞行~可以若干倍超光速飞行到达宇宙任何星系星球的地方。首先什么是量子的理论,高度文明人类单单研究完全量子的理论需要若干千年。对于现在人类来讲属于神学,2,量子纠缠原理更是神学中神学。对于这些理论人类有的凭空想象的理论。高度文明人类套用量子纠缠原理的名称和人类所理解量子纠缠原理的理论完全两回事。不要说制造巨形量子对撞机,研究去验证量子的理论,人类速度无法实现超光速去验证量子纠缠的理论等。现在最有效果的理论基础,就是电磁理论例如马伟明研究成功航母电磁弹射器,电磁炮等基础上继续加深研究质量加速器,将来实现用质量加速器发射各种卫星,航天器,甚至宇宙飞船等可以重复使用,效率高,经济,环境,安全等。实现登月正常化,因月球引力小,宇宙飞船可以把高度文明人类储存月球上丰富氚,氦一3核燃料运回地球人类用于核发电,高效清洁安全无污染等。国家集中人物物力优先发展质量加速器,利用月球上丰富氚,氦一3核燃料,研究发展各种类型核电池用于飞机,船,汽车,火车,以及工业发电等,使中国彻底摆脱能源危险,告别使用煤,石油,天燃气,发电核污染等,让中国天空更蓝,水更绿。使崛起中国进入新世纪。


擦肩而过的世界


关于量子纠缠,物理大神的流行解释,嫣然蒙上了神秘的面纱,尤其是超距论、非定域论、非因果论、薛猫论、波函数塌陷论,甚嚣尘上,网上的炒作者与搬运工,也是纷纷出工,乐此不疲。

学者们提出各种假说与理论无可非议,但非得差强人意强词夺理,搞得像真的一样,就不免过分了。因为所谓的量子,主要指光量子或光子,即电磁波的一个周期或一个波长。但光子究竟是什么,大神小神们都是稀里糊涂。

据主流大神说,光子是光波的传播子,即光子是光子的载体,这显然就是逻辑上的恶性循环,狗屁不通。光子究竟是什么个玩意尚未搞清楚。那么光子纠缠就更加不甚了了。

量子纠缠的典型案例有:薛定谔的猫论、单光子的双缝干涉实验、单光子的延迟实验。既有烧脑的思想实验,又有强大的仪器实验。

可我要提醒的是:虽然实验数据不可否认,但是理论解释未必靠谱。现在的对量子纠缠的解释,不惜否定因果律,违背基本逻辑常识。

现在流行一个神逻辑:如果你拿不出自己的合理解释,那么别人的解释就是最好的。例如,那些小神们追捧宇宙大爆炸理论,就这么霸道。——你行你上啊?!你敢上就是民科!

我多次强调:量子纠缠,其实就是单光子激发的真空涟漪簇之间的交集与共振,很像两列层层推进的波浪之间相互叠加的涨落。

如果A与B两地的两个光源a与b,分别发射光子a与b,取AB之间任意一点为参照原点O,那么ab分别激发的两列真空涟漪,皆以光速涌向O点,并在O点处实现纠缠,设距离AO=a',BO=b',相遇时间:t=(a'+b')/c,t≠0,即量子纠缠不可能有超距效应,也不可能超光速。因此,所谓的非定域论、波函数塌陷论、薛定谔猫论,皆不成立。


物理新视野


量子纠缠发生的机制或原因,迄今是未明的,这个问题目前属于理论物理学家的前沿课题。所以,在这里探讨其原因是不明智的。

作为科普的认识,只要了解什么是量子纠缠现象就可以了。

简而言之,量子纠缠就是指微观的粒子对之间,其量子态的相关性可以不受距离约束。将粒子对的量子态纠缠比喻为人之间的行为相应的话,这好比说住在两个遥远星球之间的两个星球上的人,两者之间可以有同步的“心灵感应”,譬如甲星球的人笑一下,乙星球与其具有相关纠缠态的人也会同步笑一下。这是不是很诡异?

这在宏观事物中是不可能发生的,因为这种联系显然是超光速的,是违反相对论的。

但在量子层面,这种事情确实会发生。

至于具体原因,迄今为止没有圆满解释。

有些人认为量子纠缠对之间具有超光速的联系,个人认为肯定是错的。这种超光速的解释机制是经不起严格的逻辑推敲的。

我以为这肯定不是一种物理机制,只能用一种非物理机制的因果现象来解释,应由纯数学解释而不是物理解释来解决这个问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