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与员工,到底谁是谁的全部?

最近疫情期间,大家都是资金紧张,企业和员工之间的问题也变得格外敏感。甚至有个别的小企业因为人员集体辞职或者关键岗位离职而倒闭,更有个别员工因为裁员问题而放弃生命。到底企业和员工谁是谁的全部呢?

企业与员工,到底谁是谁的全部?

企业:这份工作是员工的全部

很多企业都以为这份工作是员工的全部,所以经常有管理者说员工要把工作排在第一位!要不是我用你,去哪里你也找不到工作、干不好。

所以企业对员工要求这要求那,要求下达后,不管是否合理,就撂下一句必须服从,不服从的就滚蛋!总之一句话,企业用裁员来要挟员工基本是一种常规手段。

员工:要不是我,这个企业(部门)早瘫痪了

很多员工都觉得自己是企业的或者部门的支柱,自己是那个辛辛苦苦的元老、改进者、企业支柱,但是这些支柱们觉得自己经常受到公司的不平等待遇,比如说工资低啦、加班多啦、领导脾气差啦………

觉得不爽的时候,员工就经常用辞职来报复企业,喊着

再不给我涨工资大爷就走人!在让我加班爷就不干了!说的时候好像企业离了他就不能运转了一样。

相互威胁,没有赢家

企业和员工,一直在如此不断地博弈与循环中挣扎着,发展着,然后形成了一句话,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

如此看来好像是企业更胜一筹,毕竟离开了那些辞职的员工,企业依然运营着。不过付出的代价如何,经营的成果如何?那些辞职的员工不得而知,企业老板及高管心知肚明。

不过员工也并没有因此被企业压榨的太狠,因为还有一句俗语叫做人挪活树挪死。

一般辞职跳槽的人最后工资好像都有一定程度的增长,然后拿着新的筹码和新的企业开始下一轮博弈。

谁胜了?谁败了吗?好像都没有。

企业与员工,到底谁是谁的全部?

企业与员工之间,是交易、更是合作

企业雇佣员工,支付报酬。员工付出时间和劳动,获取工资。所以企业和员工之间是交易关系,存在着招聘市场。

但是只要是交易,就容易出现给黑心商贩,所以造就了企业和员工的敌对关系。

当然了,有觉悟低的商贩存在,就有觉悟高的智者。这些聪慧的企业和员工都不把双方当成交易关系,而是当成合作伙伴。

他们有一个共同的目标,完成某一个精神使命,同时赚取更多的收益。然后他们开始分工合作,企业付出资源,员工付出能力,最终实现互惠共赢。

企业与员工,到底谁是谁的全部?


合作过程中,没有绝对的主导者。

企业与员工之间,谁也不是谁的全部,只是各付出一部分资源而已,谁也要挟不到谁,合则前进,不合则分手,仅此而已。

工资?目标的一小部分而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