騰訊玩金融,好像有點慫

作者Leo劉尊

大象起舞,空見其影。

這是氫媒財經從金融科技的視角讀騰訊2018年度財報後的感受。

財報顯示,騰訊在報告期內的總營收為3126.94億元,同比上漲32%;淨利潤為787.19億元人民幣,同比上漲10%。

財報稱“2018騰訊總收入同比增長32%,主要是受金融科技服務、社交及視頻廣告、數字內容訂購及銷售的推動”。

這裡,金融科技服務排第一。

當媒體們還在分析遊戲收入、社交廣告行業時,騰訊巨輪已經偷偷換了新引擎——金融科技。

只是這個新引擎在未來不一定那麼給力......

2018年度財報中關於騰訊金融值得玩味的點很多,比如叫法就從Q3財報中“支付相關業務”統一成了“金融科技服務”,並取消了前者的提法;再比如首提“收入增長來源”。

加上2018年9月,騰訊FiT線(騰訊支付基礎平臺與金融應用線)首次以“騰訊金融科技”的整體形象對外呈現。騰訊金融科技的屬性更濃了。

但奇葩的是,騰訊的金融科技與雲業務仍合併“躲”在“其他業務”板塊裡。而這項收入已超過網絡廣告,佔總收入達25%。

騰訊玩金融,好像有點慫


下份財報真的不考慮將金融科技數據單拎出來嗎?

1、金融科技如履薄冰

其他業務在二零一八年收入錄得同比增長80%,主要來自金融科技及雲服務。金融科技服務收入的增長來自向商戶收取商業交易手續率、向用戶收取提現費用及信用卡還款費用,以及向金融機構收取分銷金融科技產品(例如「微粒貸」及在「理財通」平臺提供的財富管理產品)的服務費。二零一九年一月,我們完成遷移至中央的清算及結算系統,並將所有託管現金轉入中國人民銀行的賬戶。

↑這是2018年度財報中關於金融科技的主要說法。

需要再次強調的是:金融科技服務已經成為推動騰訊“其他業務”以及總收入的中堅力量。

上一份Q3財報首提金融科技,這次2018年度財報首提金融科技的收入增長來源。兩次披露金融科技的數據種類都不同,且說法含糊。

可見,雖然營收給力,但騰訊金融科技依然猶抱琵琶。

騰訊金融科技恰似躲在企鵝身後快速成長的大象——它終究藏不住,遲早要站到臺前起舞。現在我們暫且能看到這頭大象的身影。

概況起來,騰訊金融科技賺得就是三種費:手續費、通道費、服務費。這與京東金融(後改名京東數科)非常相似。

京東數科的邏輯,是去資產化,由“做金融”全面轉向“做技術”。用京東數科CEO陳生強的話說是:由金融機構直接去做資產、資金以及用戶運營,京東金融本身不再持有這些資產,轉型為科技輸出的角色,業務形態由B2C轉變為B2B2C。

這其實是整個Fintech行業的一大趨勢。

除了騰訊與京東外,行業龍頭螞蟻金服其實也在向“做技術”轉型。此前有媒體報道稱,螞蟻金服未來重心將由支付及消費金融轉向技術服務,並給出數項數據——目標是技術服務佔收入比重由去年的34%升至65%;來自金融服務的收入預計將從11%下降到6%,支付收入將從2017年的54%下降到28%。螞蟻金服在最近的一次融資中,估值已經高達1500億美元,高估值的關鍵支撐正來自於技術實力。

從目前的收入增長來源的構成來看,所謂的騰訊金融科技更偏向“騰訊數科”。

有意思的是,騰訊金融版圖橫跨第三方支付、保險、證券、銀行、基金、徵信、小貸等領域,牌照種類豐富程度超過所有競爭對手,是名副其實的金融帝國。理論上來說它可以同時腳踏“做金融”和“做技術”兩條船。

然而,眾所周知金融是強監管行業,加之騰訊已從遊戲行業中用生命體驗過“強監管”三個字的威力,騰訊金融科技偏科“做技術”是相對穩妥甚至保守的。

或者說,騰訊金融科技如履薄冰。

2、重金押寶利潤可觀

雖然穩妥,但“做技術”也是有代價的,一方面它沒有“做金融”那樣的暴利,另一方面我們也從2018年度財報中看到,“做技術”的成本並不低。

2018年度財報顯示,集團總體收入成本同比增長41%至人民幣1706億元。該項增長主要反映較高的內容成本、金融科技服務相關成本以及渠道成本。

近年來內容成本(如版權價格)是眾所周知的天價,但“金融科技服務相關成本”竟然排在它之後位列第二。此外,表現在“收入成本同比增長”這一項上,也是“其他業務”的增長率最高(見下文)。

可見騰訊金融這一年砸下了重金。

重金之下,必有迴響。一整年下來,“其他業務”收入增長基本能維持70%以上的增長。

2018年騰訊雲服務總收入是91億。拿“其他業務”779億的總收入減去這個數,可得這一年來騰訊的金融科技業務累計營收約為688億元(含別的收入,有誤差)。

騰訊玩金融,好像有點慫


利潤率方面,騰訊今年一直將“其他業務”的收入成本控制得很好,“收入成本佔分部收入”這一項Q1至Q4一直在75%—77%之間,全年下來平均是76%。

騰訊玩金融,好像有點慫


這意味著“其他業務”利潤率是三項業務中最低的——平均只有24%左右。

騰訊玩金融,好像有點慫


假設騰訊的金融科技業務也有24%左右的利潤率,那麼,用剛剛算出的688億的金融科技業務累計營收與之相乘,可得其利潤大致約為165億。

粗略對比螞蟻金服2018財年的稅前利潤——91.84億元,以及京東數科2018年剛實現“全年盈利”,騰訊的金融科技業務算交出了優異的成績單(當然,大家業務形態與戰略差距較大,如此對比不嚴謹)。

3、支付之爭略遜一籌

支付業務,是騰訊金融科技業務的基礎。用財報中的話說“支付是公司關鍵基礎設施平臺之一”。

然而,支付行業,尤其是線下場景的爭奪戰,騰訊始終略遜於阿里。

氫媒財經翻查了易觀數據關於2018年前三季度移動支付報告發現,

Q1時,支付寶、騰訊金融的市場份額分別為44%和31%;

Q2時這個比例變成了44%、30%;

Q3時是53%和38%。

騰訊玩金融,好像有點慫


可見,支付寶總是“將微信支付壓在身下”。

氫媒財經在深圳市福田區的一家711內發現,掃碼付款設備上多處貼著支付寶廣告——儘管該設備同時也支持微信支付。

騰訊玩金融,好像有點慫


此前也有接近騰訊FiT的人士告訴氫媒財經,在線下支付場景上,騰訊推廣的力度和能力確實不如阿里。

除了支付業務仍需持續加碼以外,騰訊還有一個頭大的難題——單筆支付金額太小。

微信的基因是社交+遊戲,而支付寶的則是電商+金融,這就決定了微信上的支付多是小額、高頻的,定位是“零錢口袋”,用戶一般不會存儲較多現金;而支付寶面對的場景則是大額、低頻的,自然會被看作是錢包或私人銀行。

由於單筆支付金額小,騰訊在C端金融服務上本就不佔優。

全球知名市場研究集團益普索去年11月的一項調查顯示,支付寶在金融支付領域仍然具有明顯優勢,交易金額和筆數佔比分別為62%和55%,財付通分別為29%和37%;而且,與2018年5月調查相比,支付寶的領先優勢似還有所擴大。

騰訊玩金融,好像有點慫


AT的目前的打法是:支付寶通過爭奪線下支付場景向高頻邁進,騰訊通過擴大金融業務範圍等方式向高額度邁進。大家都力爭補齊短板。

然而難度是天壤之別的。前面提到,支付寶在線下支付戰中總是“壓微信支付打”,可見其“陽謀”進展順利。那麼騰訊這邊呢?

2018年度財報說法較為含糊,如“微眾銀行亦將貸款業務延伸到企業,以微業貸服務小型及微型企業客戶。”沒有具體可衡量的數據。

當然,掘金B端金融,騰訊才剛剛起步。

4、B端掘金困境重重

在騰訊二季報中,騰訊總裁劉熾平明確提到國家政策調整使得支付業務本身開始面臨收入來源壓力。這數十億的收入從哪裡補,目標指向對企業和商戶的金融服務。

可見,在C端有巨大流量優勢的騰訊,下一步需要在B端掘金金融。

然而,第一,在轉型成為金融行業的服務商後,B端的場景和數據去哪找?是巨大難題。

“重賦能,輕控制”是騰訊自3Q大戰以來對外的主要思路。這之後,佔據交易場景的京東、美團、唯品會都已經自建了金融,拼多多自建金融也只是時間問題。這就導致,它們所擁有的場景、所沉澱的數據無法被騰訊所用。

第二,B端的場景和數據這一難題遭遇騰訊內部數據牆、部門牆的時候,可謂“難上加難”。

就目前來看,更接近B端金融企業的當屬“雲與智慧產業事業群(CSIG)”,它在數據的深度上更具優勢。2018財報中稱“(騰訊雲)進一步擴大了在金融及零售等其他重要行業的業務。我們是中行、建行及招行等頭部銀行的首選合作伙伴。大部分的頭部互聯網金融和保險公司是我們的客戶。”

騰訊玩金融,好像有點慫


騰訊雲擁有金融業務支撐平臺,能解決金融機構數字化轉型中關鍵技術自主可控問題。這一平臺主要面大銀行等金融機構。比如,騰訊雲先後與 ISV、容聯等企業雲領域的先行者合作,目的就是為了觸及更多B端客戶,包括金融機構。

然而在廣度方面,騰訊做金融TO B的優勢以及抓手——微信支付,卻在微信事業群WXG。FIT官網顯示,微信支付與QQ支付兩大支付平臺已連接200多家金融機構,與70多萬家商戶合作。

這其中數據牆、部門牆就是需要解決的難題。以徵信為例,CSIG更有機會接觸金融場景、獲得金融數據,但WXG則在線下中小企業(如便利店)的數據累積以及個人徵信方面走得更遠。雙方能否在組織框架調整之後的2019年實現優勢互補,仍有待觀察。

要知道,過去幾年,騰訊金融雲方面的客戶發展了超過6000家,分別來自不同的團隊,存在不少業務部門“打架”的情況。這是前車之鑑。

5、總結:企鵝轉身,與象共舞

忘了遊戲和社交吧,騰訊金融科技才是2019乃至未來十年騰訊投資者應該關注的新增長點。

從騰訊的視角出發,科技金融一直如履薄冰,小心翼翼,表現得已經無可挑剔了;

但客觀而言,騰訊在科技金融上仍有諸多“基因缺陷”和艱難險阻。

企鵝轉身,與象共舞。最大的阻礙,可能還在於企鵝自身。(作者Leo劉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