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蒙古的启蒙文学家和蒙古现代文学奠基人——达·那楚克道尔吉

达希道尔吉·那楚克道尔吉(蒙古语:Дашдоржийн Нацагдорж,1906年11月17日-1937年7月13日),蒙古诗人、小说家、剧作家,蒙古新文学的代表人物。其家族属于孛儿只斤部落。

那楚克道尔吉出生于清朝外蒙古土谢图汗部(今中央省巴彦德尔格勒县),父亲达希道尔基是没落的“台吉”(台吉是明代和清代时蒙古王公贵族的称号),家境十分窘迫。他8岁时,父亲把他送到朋友家读书。12岁起,跟着父亲做抄写工作,因此有了一定的汉文化修养。

他是蒙古的启蒙文学家和蒙古现代文学奠基人——达·那楚克道尔吉

1921年7月蒙古人民革命胜利后,年青的那楚克道尔吉积极投身革命,出任军事委员会秘书,之后又兼任政府秘书。1922年参加蒙古人民党和苏赫巴托尔俱乐部——一个红色文艺团体。那楚克道尔吉是俱乐部的积极分子,他参加节目的编排与演出,还写了许多歌词,著名的《青山翠谷》就是其中的一首。他还出任少先队工作局局长,写下了《少先队夏令营》、《少先队进行曲》等作品,后者成为少先队的队歌。

他是蒙古的启蒙文学家和蒙古现代文学奠基人——达·那楚克道尔吉

1925至1929年,那楚克道尔吉先后在列宁格勒、柏林、莱比锡学习期间,他写下了《从乌兰巴托到柏林》、《去远方学习》等诗文。1929年春,那楚克道尔吉回到蒙古,先后在语言研究所和历史研究所工作,写过《蒙古历史概论》等专著及一些关于蒙古的译作。他的文学创作则在这一时期达到高峰,写出了许多名篇佳作,如诗歌《期望》、《晚生的绵羊羔》、《冬天的一个夜晚》、《四季》等;散文《青灰马》、《草原的美景》、《拂晓的凉风和声息》等;短篇小说《旧时代的儿子》、《喇嘛的眼泪》、《白月和黑泪》、《呼沁夫》等;剧本《三座山》等。之后又写了《两个作家》、《奇》、《晚生的小羊羔》、《冬夜》、《盼》、《与妻女离别》等小诗。和他最出名的长诗《我的祖国》。

他是蒙古的启蒙文学家和蒙古现代文学奠基人——达·那楚克道尔吉

那楚克道尔吉与帕格玛杜拉姆

他是蒙古的启蒙文学家和蒙古现代文学奠基人——达·那楚克道尔吉

那楚克道尔吉与帕格玛杜拉姆

他的第一任妻子是帕格玛杜拉姆,他们一起在列宁格勒和莱比锡学习,但1930年他们结束了八年的感情,之后纳楚克道尔吉还被捕入狱,170天后获释。1932年又被捕,期间创作大量诗文。出狱后与第二任妻子是尼娜·科里索特亚科娃(是个有德国血统的苏联人)结婚生下一女。但是1935年蒙古国反苏情绪高涨,妻女离他而去,返回列宁格勒居住了。后来,他对极左思想产生怀疑,1936年他再次被捕,判强制劳动5个月。在狱中,那楚克道尔吉没有停下手中的笔,他在诗歌中或者抒发对妻子的思念,或者表达不能工作的苦闷之情,或者渴望能被早日洗去不白之冤。这次出狱后不久,那楚克道尔吉就于1937年7月17日与世长辞,年仅31岁,英年早逝,令人痛惜!后他的诗集被同时代另一个文豪策·达木丁苏伦整理出版。

他是蒙古的启蒙文学家和蒙古现代文学奠基人——达·那楚克道尔吉

那楚克道尔吉与女儿阿南达

20世纪60年代初和90年代初,蒙古国政府两次为包括那楚克道尔吉在内的遭受迫害的人士平反,对那楚克道尔吉的文学创作给予高度评价,并举办活动,进行纪念。

那楚克道尔吉在这短暂的一生中究竟写了多少作品,已无法确知,仅留存至今的诗歌就有102首。他的作品不仅为蒙古人民所熟悉,而且介绍到了国外。那楚克道尔吉当之无愧地成为蒙古的启蒙文学家和现代文学的奠基人,他对蒙古现代文学作出了比同时代人更大的贡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