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十辆汽车投入运兵!35军的“闪击战”,让日军吃了大亏

简介:傅作义的35军是抗战中地方军战绩较好的一支部队,其早在1933年便开始对日作战,曾打出了百灵庙大捷、五原大捷等著名胜仗。

该部在作战中将汽车队和骑兵结合起来,较强的突击战术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不过阎锡山对傅作义并不信任,而且国军派系众多,龌龊不断,在35军抗日作战中多次因内部问题使得战绩受到影响,若非于此,该部抗日战果会更好一些。


数十辆汽车投入运兵!35军的“闪击战”,让日军吃了大亏

全面抗战初期,我国军队装备水平极其落后,绝大多数的部队都是徒步部队,真正意义上的机械化部队只有1938年由陆军装甲兵团扩编而来的200师,其余的具备摩托化行军能力的都极少。

在美援大批装备前,恐怕只有中央军的第5军具备一定的摩托化行军能力,其余精锐也绝大多数都是徒步状态。中央军尚且如此,得不到充分补充,反而被处处压制的地方军恐怕就更差劲了。

但是,让人难以置信的是在杂牌军中却有一支实现了部分摩托化的精锐之师。这支部队就是傅作义长期指挥下的第35军。

数十辆汽车投入运兵!35军的“闪击战”,让日军吃了大亏

35军原本为阎锡山的晋绥军序列,但后来傅作义和阎锡山渐行渐远,再加之35军长期驻扎绥远地区,因此之后虽名义上仍为晋绥军,但实际上则是阎锡山体系没多大关系了。

在抗战军队序列当中,35军是较早参加对日作战的一支部队,曾参加了1933年长城抗战的末尾战——怀柔之战。

数十辆汽车投入运兵!35军的“闪击战”,让日军吃了大亏

当时参战的35军73师以临时番号59军参战,由于傅作义擅守,因此该部构筑的防御体系非常完善:纵深阵地有三线、阵地外为2道4米深的外壕、壕沟外则遍布地雷;主阵地分上下两层,各火力点之间有交通壕相连,且各阵地伪装极佳。

日军以第8师团的铃木旅团及川原旅团的福田支队攻击傅军阵地,伤亡惨重.。但当时长城全线阵地大部已被日军突破,国府当局已经决定对日妥协,因此签署协议后,傅作义部也被迫撤离阵地。

战后统计,日军在战斗中阵亡246人,傅军阵亡367人。在日军拥有战机和大量火炮参战的情况下,35军能取得这样的战绩已经是非常不容易了,尤其对比当时长城一线接连溃败的其他军系部队等而言更是如此。

数十辆汽车投入运兵!35军的“闪击战”,让日军吃了大亏

因怀柔之战得胜,35军在全国的声望极高,获得了大量的现金和物资支援。傅作义以此组建了上百辆汽车组成的运输队,使得其核心主力35军具备一定的摩托化行军能力。

不过阎锡山对声望越来越高的傅作义有所警惕,于是要走了该军的72师,并将73师的番号也要走,使得35军成为一个直辖2旅6团的军。

1936年,就是以这个缩小了的军为基干部队,傅作义打出了著名的百灵庙大捷,重创了日本人扶持下的伪蒙军。并迫使一部伪军反正,光是杀掉的日军顾问就有27人。

在这次战役期间,35军的出击兵力中便有24辆汽车组成的输送队及20辆晋造装甲汽车组成的钢甲汽车队,其机动迅速远出日伪军所料,是取胜的重要因素。

当然了,如果之前阎锡山不刻意缩减35军兵力的话,百灵庙之战的战果会更大些。

数十辆汽车投入运兵!35军的“闪击战”,让日军吃了大亏

1937年全面抗战爆发后,傅作义的35军在山西战场辗转作战,遭受重创。

尤其在太原保卫战中,傅作义名为守备司令,但实际指挥的只有自己的部队。而且激战中戒严副司令马秉仁等先后出城逃跑,守军中传来了副军长、副司令跑了,由于“副”跟“傅”同音,很多战士以为是傅作义跑了,因而有组织作战变成了无组织混乱,35军元气大伤。

以至于战后,该军的2个主力旅仅分别收容了2000人和1000人,这还是此前作战中补充了4个团后的剩余力量。

太原失守后,阎锡山一度要处罚傅作义,由于上下各级的反对最终才作罢。这加剧了傅作义和阎锡山之间的隔阂,使得傅向蒋介石靠拢。

为了到1939年,35军转移至绥远战场,由此脱离了晋绥军,此后傅军专注于对绥远日军作战。

傅作义练兵极狠,其步兵经常是一夜行军60里,而且负重达50斤。35军练兵的最重要的口号为“平时多流汗,战时少流血”。所以,35军向以“集合快、出发快、行军快”著称。

35军在作战中极为重视突袭作战和斩首战术。

数十辆汽车投入运兵!35军的“闪击战”,让日军吃了大亏

当时傅作义部队利用所部卡车运载精锐部队可迅速将其投放到战场,打完之后,参战部队还可登车立即撤退,其中的装甲汽车队还可提供一定的火力掩护。再辅之以傅军中的精锐骑兵,这支号称“七路半”的部队在绥远战场逐渐打出了威名。

1939年12月,傅作义以35军为主力发起了包头战役,主动进攻日军重兵守备的包头城。

数十辆汽车投入运兵!35军的“闪击战”,让日军吃了大亏

此战虽因各部队配合出了问题,加之日军城防守备比较坚固,没能打下包头城。但是傅军仍给日军以重大杀伤。

据当时任101师师长的董其武将军回忆,这次奇袭包头之战,击毙了日军两个联队长以下军官20余人,歼灭日伪军合计达3000余人,击毁汽车一百多辆,坦克3辆,重创了绥远日军。

而中国军队参战各部的伤亡是2000余人。

数十辆汽车投入运兵!35军的“闪击战”,让日军吃了大亏

日军吃亏后,所谓的蒙疆驻屯军司令冈部直三郎叫嚣:一定要扫平河套,全部消灭傅作义军。为此,其调集了3万余人,分三路向绥西地区展开进攻。

这次日军的声势很大,其一度占领了五原城。其实本来傅作义的策略是集中兵力将日军消灭在运动战中,但配属的宁夏部队81军35师一经日军冲击便被打垮,而此时35军各部尚未部署完毕,因此计划流产。

此后傅作义调整战术,凭借机动性强的优势对日军实施快打快撤的骚扰战术。待日军疲惫后,反攻就开始了。

1940年3月,傅作义各部又向日军据守的五原城发动攻击,一举收复了五原城,歼敌3400余人,俘获300余人(大多为伪蒙军)。

五原战役后,绥远日军不敢再与傅作义部队硬碰硬,双方在绥远形成相持局面。

由于傅作义用兵习惯以奇袭、突袭著称,该部利用汽车队和骑兵队运载精锐部队屡屡对日军发起了骚扰作战,使其颇为头疼。

数十辆汽车投入运兵!35军的“闪击战”,让日军吃了大亏

在整个正面战场上,中国军队能和当面日军打得有来有回的战场不多,其中绥远战场就是其中一个。

其中能取得此等成就和傅作义大胆使用摩托化运兵及突袭斩首等战术有很大关系,而傅作义也逐步成为了国军中为数不多的高级指挥人员。

当然了,如果不是国军内部倾轧,反倒给日军创造不少机会的话,傅作义麾下的部队无疑会取得更好的战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