園林假山景觀設計

園林假山景觀設計

張南垣(1587—1671),名漣,字南垣,以字行。明末清初造園家。事蹟被列入《清史稿》。張南垣常從自然主義的藝術觀出發,從技術理性、材料理性等層面解決了寫意與寫實、自然與人工協調的問題。將大範圍的土築假山與局部的疊石造型相結合,形成了一種全新的土石相間的園林假山景觀設計風格。這種用土山陂陀代替純石的園林假山景觀設計的做法,不僅有其意境和風格上的考量,而且在節約經濟、人力和材料等方面都具有深遠意義。

園林假山景觀設計

他反對一味縮小尺度的抽象的園林假山景觀設計,倡導“大山一麓”的細節表現中國園林自南北朝以後,開始以尚小求全為宗旨。私家園林都習慣以“半畝”、“一勺”、“芥子”、“殘粒”名園,以標榜其小。覆簣土,環鬥水為園的做法在明清時期早已屢見不鮮。就園林假山景觀設計而言,明清以來最為常見的一種趨勢是假山尺度越來越小,形式卻越來越繁縟複雜。園林假山景觀設計風格和園林一樣走向了尚小求全的境地。

園林假山景觀設計

典型者如《帝京景物略》中所記冉附馬園假山景觀設計:“入垣一方,假山一座滿之,如器承餐,如巾紗中所影頂髻。山前一石,數百萬群石結成,曰:‘萬年聚’。”將假山堆綴成如同盛菜餚的餐盤,又如紗巾中的髮髻,其繁瑣惡俗已到了令人啼笑皆非的地步。黃宗羲將這種過分做作的小假山稱之為“徒據盆盎之致,以籠嶽讀”,“使入之者如鼠穴蟻垤,氣象蹙促。”這種評價完全符合當時園林假山景觀發展的實際狀況。張南垣對這種“徒據盆盎之致”的假山深不以為然。他認為這種非其地而強為的結果只能是將園林假山景觀設計藝術降格到只可望不可遊的境地。他認為園林假山景觀設計大可不必亦步亦趨地全盤描摹自然,將自然山水壓縮的如模型一般。他主張用真實尺度表現自然真山的一隅,使遊者入之如同身處“大山之麓”,取自然一角入園,造成“奇峰絕嶂,累累乎牆外”的想象。

園林假山景觀設計

這種以一斑而窺全豹,寫山水一角的園林假山景觀設計做法,直接來自南宗山水畫“一角”、“半邊” 的表現原則。所謂“雲林一角”,“大痴半邊”,幾乎成為明代園林假山景觀設計的常用術語,《園冶》中有多處以此作比附論述園林假山景觀。但將這種山水佈局手法運用於園林假山景觀設計的實踐,大體始於張南垣園林假山景觀設計。這種寫意與寫實相結合的園林假山景觀設計方法,確實為場地日益狹小的中國園林假山景觀設計找到了另一條可行的風格之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