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宗憲平徐海,戰役背後矛盾:窒息的體制氛圍泯滅了將領的鬥志

十多年前的歷史大劇《大明王朝1566》裡有很多經典而難忘的角色。在王慶祥老師一臉正氣、自帶清官屬性的演繹下,浙直總督胡宗憲這個角色無疑更多了一分悲情色彩。但在歷史中,胡宗憲是一個富有爭議而複雜的人物。


胡宗憲平徐海,戰役背後矛盾:窒息的體制氛圍泯滅了將領的鬥志

《大明王朝1566》胡宗憲


胡宗憲和後來的李成梁等名將都有點相似,在地區內擁有強大的便宜行事之權,獨立自主的意識,許多做法也不須上報朝廷。在平定徐海的立威之戰中,他集籠絡、收買、毒酒、假情報、賄賂、封官、恐嚇、暗殺多種手段於一身,堪稱權謀集大成者。自此役後,嚴峻的東南形勢得到緩和。

像胡宗憲這樣以進士文人的身份總督各路總兵,在明中後期非常普遍。這些軍事型文官雖功勳卓著卻也性情複雜,他們精明而善於聚斂,受朝廷節制卻也談不上忠誠。某些時候他們還會拉攏安撫的對象,對朝廷的策略消極而左右逢源。從平定徐海這場戰役中,我們可以發現督師們有哪些共性的特質?胡宗憲功勳卓著仍不能避免下獄身故的結局,又是什麼造成他們和朝廷奇怪的相處模式?本文嘗試作一探討。


初到浙江:形勢嚴峻,可用之兵不多


胡宗憲為嘉靖十七年(1538年)進士,從知縣一路做到浙江巡按御史,被拔擢為總督。初上任時,面臨的形勢非常嚴峻,要承受多個方面的重壓。

首先,前幾任總督悲慘的下場讓胡宗憲明白小心站隊的重要。他依附嚴嵩、趙文華,也必須搜刮百姓來奉承自己的恩師。而前幾任總督,都栽了跟頭。前任總督張經、浙江巡撫李天寵,曾在王江涇之役大勝過倭寇,卻輕易地被嚴黨彈劾,下獄處死。隨後連著兩任總督周玧、楊宜都被革職。

1555年,工部侍郎趙文華到東南監軍。不到一年之後,他覺得局勢得到控制,返京並上疏向嘉靖帝報喜。但不久,倭亂卻更加嚴重,浙江嘉興、杭州、紹興、寧波、台州、溫州等地都慘遭劫掠,有一夥匪徒甚至向西深入,到達南京郊外。在此情形下,胡宗憲的上任無疑接過了棘手的難題。

其次,世襲衛所的沒落也使得胡宗憲缺少可用之兵。在浙西有三個衛所,杭州前衛、杭州後衛和海寧衛。每衛有5600人和29名軍官的編制。但明中期以來,衛所缺員的情況已盡人皆知,如海寧衛只剩下一千二百多人,並且還是分散部署。同時,官兵等級分化嚴重,普通士兵低下的地位,生活困苦也造成了普遍士氣低下,戰鬥力不強。


胡宗憲平徐海,戰役背後矛盾:窒息的體制氛圍泯滅了將領的鬥志

浙西主要衛所分佈圖


可以看出,鬆散的地區組織,戰力低下世襲衛所軍,成分來源冗雜,即使守衛據點,也恕難勝任。假如胡宗憲想成為一方軍閥,憑藉缺兵少員的衛所也絕無可能,這也是地方力量薄弱的原因。而且之前趙文華由於樂觀的估計,外省的援軍撤走了不少,胡宗憲必須募兵組建特殊武裝才能達成目的。在這種情形下,也只有一些僱傭兵性質的募卒可以勝任,如遊擊將軍宗禮新募的八百壯丁,總兵俞大猷和副總兵廬鏜所部,還有胡宗憲本部,機動兵力不足一萬人。

同時,對現實軍力的估計,也使得胡宗憲希望施展其他手段來分化瓦解敵人,這也是在胡之後的明軍將領常用策略,傾向於用招撫、利誘、迷惑等手段緩和矛盾,通過調和和妥協讓大家共同獲利,這樣比消滅他們成本更低,只有招撫無效時,官軍才會考慮最後的手段,軍事剿滅。


戰役經過:連環設計,統籌東南


在倭寇的行動中,有很多中國的海盜、商旅混跡其中,如徐海就是原來杭州古剎虎跑寺的僧人,在他的背後,還有一個大頭目叫做王直。1556年二月,王直指揮倭寇分幾處在東南沿海登陸,各數千人,徐海自領萬餘人,想先下杭州,再劫掠湖州、蘇州。

戰役的第一階段,是慘烈的。徐海的人馬,首先進犯乍浦,消滅了當地水師,並與另兩個盟友陳東和葉麻會合。胡宗憲派軍士扮成送酒差役,載著滿船毒酒,讓倭寇截獲,毒死數百人。徐海雖吃了一虧,但隨即從乍浦撤退,轉而內犯海寧、海鹽,燒殺搶掠,如入無人之境。四月十八,開始劫掠皂林、烏鎮。

遊擊將軍宗禮率領的八百人在皂林與敵遭遇,血戰數日,幾乎全軍覆沒。《世宗實錄》中稱讚宗禮”兵興以來,用寡敵眾,血戰第一功“,此戰徐海認識到了官軍的厲害,本人也負了傷。權衡之下,他放棄進攻堅城,轉而包圍糧草物資足備的桐鄉。


胡宗憲平徐海,戰役背後矛盾:窒息的體制氛圍泯滅了將領的鬥志

第一階段官軍及敵寇路線


激戰過後,雙方開始進入第二階段的談判期。胡宗憲一面調各路援軍做出合圍桐鄉的姿態,一面試圖和徐海談判。他極力誘導徐海背叛自己的盟友陳東,告訴他陳東已經和自己達成協議,向他許以重禮,招撫其部下。而此時的陳東得知消息,怒不可遏,盟友間的信任已蕩然無存。

胡宗憲慣於騙人,向徐海許下了很多承諾,如劫得的船貨都歸他所有,請他幫忙解決松江的倭寇。結果徐海遵守約定,出了大力,但敵人都帶著財物逃之夭夭,收益甚微,自身力量還損失不少。這個時間段已值夏季,趙文華的朝廷援軍才漸漸到位,預感到朝廷力量雄厚的徐海不得不一再接受胡宗憲的條件。

胡宗憲與嘉興知府款待了這些頭領,席間徐海按約定交出了他的盟友葉麻。胡總督得寸進尺,收買了徐海身邊寵愛的侍女,勸他幫忙降服陳東。為了使其下定決心,胡宗憲又使出連環計。讓獄中的葉麻寫信給陳東,痛陳徐海出賣朋友的無恥,卻故意讓這封信落入徐海的手中。

胡宗憲的這一連串離間可謂精彩,徐海還覺得胡總督是真心幫助自己,欠了他好大一樁人情。等到八月二十五日左右,徐海、陳東的人馬自相火併,官軍開始了收網行動,徐海這才發現自己上當了。

在平定徐海的一系列行動中,胡宗憲並不總處於力量的優勢地位。但他善於虛張聲勢,當各省援軍未到時,讓徐海確信朝廷力量的強大。在戰力低下的現實面前,清醒的胡宗憲轉而發動各種心理攻勢,終於成功。 


評析:有智略雄心,窒息氛圍難施展 


不可否認,胡宗憲上任後,東南邊境面臨的最危險的時候已經過去,後來的倭寇常常越過南直隸和浙江,侵擾福建和廣東。胡宗憲在此役中,有兩個方面特別成功:

一是越過了常規的指揮系統,總督及其下屬都具有一定的自主性。胡宗憲雖然聽命於朝廷,也受趙文華這樣在朝中的強硬後臺節制,但在具體的平亂行動中,嘉靖很少對胡宗憲提出特別具體的指示。

不僅如此,胡宗憲的下屬也頗有獨立自主的意識。在乍浦和桐鄉的官兵被圍時,完全依靠自己想辦法支撐下去,遊擊將軍宗禮在皂林阻擊徐海,也沒有經過胡宗憲批准,自作主張。可以看出,這種一線指揮官的獨立性,固然有有缺乏紀律和組織性的嫌疑,但各個指揮層級都熟悉一線戰場情形,比得上朝廷派一個不懂軍事的文官或太監做監軍效果要好得多。但在明中後期,被朝廷賦予絕對的信任,並擁有一定自主的軍事決策權實在太難,要顧慮朝中文官的彈劾,還有中央派下來的監軍,各種束手束腳,在戰略上也就只能處於消極被動的防禦態勢。


胡宗憲平徐海,戰役背後矛盾:窒息的體制氛圍泯滅了將領的鬥志

宗禮,宗澤後人,與倭寇血戰三戰三捷。後因叛徒告密,與全體官兵壯烈殉國


二是胡宗憲成功地避開了“縱寇”的陷阱。他還特意請示皇上如何處置另一個倭寇頭目王直。其實他本想留王直性命,因為大頭目一死,下屬小頭目各自為戰,東南沿海又會再起禍亂。但為了充分考慮皇上的情緒還有朝中大臣的意見,他還是交出了王直,事實正如他預測的那樣。

實際在對敵人是“剿”還是“撫”的問題上,有很多官員,例如胡宗憲的前任張經,後來的袁崇煥,都因此斷送了政治生命。在胡宗憲平叛的七八個月中,只要他表現出和倭寇媾和的意願,並且動用各種權限對敵頭領進行封賞,朝中的批評之聲就不絕如縷。

朝廷傾向於武力剿滅,主要是由於明廷不肯開放海上貿易,使得常規貿易無法正常化。如果要實施招撫,這些原先的土匪也很難安置,事實證明,在胡宗憲和徐海約定投降後,徐海依然在鄉間誘使二三百壯丁加入了自己的隊伍。他們原先劫掠海疆賺的盆滿缽滿,現在也很難安於做個普通的軍戶。

而讓朝廷答應招撫,有時並不容易。因為這隻比妥協好聽些,意味著開放海疆,可能還要面對得寸進尺的條件。對於邊境將領來說,這是個兩難抉擇。剿,可能戰鬥力低下,風險很大,撫有時是一種必要的緩兵之計,但可能又會落下“養寇”的名聲,受到彈劾。如果沒有取得朝中人的支持,可以說什麼事也做不成。

胡宗憲正是這樣。《明史》中這樣評價他:“宗憲以奢黷蒙垢。然令徐海、王直之徒不死,貽患更為可知矣。“

他統籌東南大局,深得嘉靖倚重,但還是未能走出功臣不得善終的怪圈。1557年趙文華倒臺,1562年嚴嵩倒臺,他失去了朝中的支柱,”光榮“地退休了。嘉靖皇帝一直同情他,但朝臣一直把他劃為嚴黨,胡宗憲還是在1565年下獄瘐死。


胡宗憲平徐海,戰役背後矛盾:窒息的體制氛圍泯滅了將領的鬥志

安徽績溪,胡宗憲故居


胡宗憲的結局對後世是一個令人扼腕的案例,在這以後,明廷把應付東南的經驗轉用於北方戰事。倭寇無論如何猖獗,組織性會差一些,但當後期應付遼東危局時,將領們被動消極的態度暴露無遺。

並非是他們缺少能力,而是明廷的體制,不得不讓將領們盤算自己的前途。如果真打起來,習慣於後發制人的明廷各路人馬需要軍事型文官統籌節制調派,效率不能相比。更不用說那些受督師節制的純武將總兵官了,無論是中期的戚繼光、俞大猷,還是後期的祖大壽、吳三桂,沒有文官配合,他們無法單方面展開行動,一定程度上限制了軍事自主能力。


胡宗憲平徐海,戰役背後矛盾:窒息的體制氛圍泯滅了將領的鬥志

戚繼光塑像


在文官中,不熟軍務的書生有不少,但也不乏名將,只不過被自己人坑死的名將也屢見不鮮,包括中期的胡宗憲,後期的袁崇煥、盧象升等。這些令人寒心的案例,使得更多的明廷將領們表現出一種萬馬齊喑的消極狀態,他們並不會在軍隊譁變時選擇謀反,卻也談不上忠誠,長於權力鬥爭,也擅於推諉過錯。更多的精力,都用在瞭如何遮掩不作為,苟身立命上。


子恆結語


以上,胡宗憲以非常的手段平定了徐海之亂,這也體現了中國古代“不戰而屈人之兵”的軍事思想。他縱橫東南十餘年,沒有倒在倭寇手中,終究倒在了自己人手中。他給後人的啟示是,無論多麼才智卓越,對國家有巨大功勳,明廷將領在皇帝官僚前都過得如履薄冰,沒有尊嚴。

正如我們發現明後期很多將領會投降清廷,並且一投降,往往表現更出彩,只因權限到了,效率高了,不再有顧慮的緣故。

明廷的督師總兵們,不是沒有獨到的將略才幹,但是在一條條看不見的枷鎖前畏手畏腳,不敢擔責,沒有想法,在無限的內耗中耗掉了自身全部的聰明才智。這是在高壓的君主專制狀態、盤根錯節的官僚體系的窒息氛圍下,已經寒心將領們的消極選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