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蘭娟:從赤腳醫生到院士,73歲再戰一線

李蘭娟:從赤腳醫生到院士,73歲再戰一線

李蘭娟:俠之大者,為國為民

文 | 薺麥青青


“李蘭娟院士每天只睡3小時。”樹蘭醫院副院長湯靈玲說道。


面對記者,李蘭娟搖了搖頭:“只是剛來的時候睡眠比較少一點,現在……”


這時,她的話被身後的醫生打斷:“現在每天凌晨一點多,李老師還會和我們討論病情。”


夙興夜寐,爭分奪秒,向時間要效率,這就是疫情當前,忙碌的傳染病學家李蘭娟在一線的真實寫照。


窺一斑而見全豹,這或許就是為什麼當這場疫情在向全球蔓延,中國卻在慢慢著陸的原因之一。


家國有難,無數人都在披肝瀝膽,共克時艱,73歲的李蘭娟更是老當益壯,慨然赴險,這也正如武漢大學人民醫院副院長江應安感嘆的那樣:


“這個老太太,真的是我們中華民族的脊樑。 ”


李蘭娟:從赤腳醫生到院士,73歲再戰一線


最近,李蘭娟的一張照片再次刷屏:摘下了護目鏡的老人眼裡佈滿了血絲,但仍透著篤定的光芒。由於長期穿防護服和戴護目鏡,她的臉上被勒出了一道道深深的印痕。


李蘭娟:從赤腳醫生到院士,73歲再戰一線

▲ 圖源:中新網


這張照片是她2月20號深入武漢人民大學醫院,去重症監護室探視完8位新冠肺炎重症患者後被拍下的。


她說,ICU集中了全院病情最嚴重的病人,面對面交流是增加他們信心的一種方式。


“這也有利於我直接瞭解他們的情況,更好地與同事們討論、制定治療方案。”


在充滿了病毒的戰役“前沿”,防護服成了她的戰袍。上面除了名字,前後都書寫著四個大字:“武漢加油”!


很多人都驚歎如今已年逾古稀的李蘭娟仍然身先士卒,奮戰在第一線。


其實從打響疫情狙擊戰的第一天開始, 李蘭娟院士就曾莊嚴承諾:“我打算長期在武漢,與那裡的醫護人員並肩戰鬥”。


武漢“封城”至今,從朔風凜冽,到春回大地,40多個日日夜夜,她一直與武漢同在,與最危險的“陣地”同在。


作為國家衛健委高級別專家組成員,早在1月18日,李蘭娟就同84歲的鐘南山院士等人一起奔赴了武漢 。


在做完深入調查後,李蘭娟和鍾南山又火速趕往北京,參加國務院常務會議,向國家進行彙報。


在20日下午的記者會上,李蘭娟就提出了“武漢應該採取‘不進不出'措施”的建議。


她的建議讓不少人為之震驚。稍有常識的人都會知道,對一個高達1000萬人口的城市進行“封城”意味著什麼。


臘月二十八,她回到杭州,仍密切關注著千里之外的武漢。當她發現短短的24個小時,武漢又新增確診病例149例後,面對漸有“燎原之勢”的疫情,這位中國唯一的傳染病學科女院士憂心如焚:武漢作為四通八達的交通樞紐,若不能及時從源頭進行阻斷,一旦大規模擴散的後果會不堪設想。


李蘭娟:從赤腳醫生到院士,73歲再戰一線

▲ 鍾南山、李蘭娟去武漢視察疫情


1月22日,在刻不容緩的情況下,她再次向國家建議武漢必須“封城”!儘管無論從決策到實施都異常艱難,但鑑於當時迫在眉睫的疫情威脅,第二天,國家就採取了這一史無前例的重大舉措。


“作為傳染病學家,這其實是一個基本的自我要求,因為專家學者不做表態,更加沒有人說了。”


危難之際,她以自己的專業性與前瞻性做出了及時的決斷。也正是這份果決,才讓武漢這座被稱作九省通衢的偌大城市,一夜之間,切斷了向更大範圍擴散蔓延的渠道。


李蘭娟:從赤腳醫生到院士,73歲再戰一線


今年的除夕之夜九點多,李蘭娟從北京參加完科技部召開的關於新型冠狀病毒研究的會議後,又匆匆趕回杭州:“我個人已經向國家提出來了,我可以帶隊去支援武漢。”


73歲,早該“戰靴高掛”,頤養天年,但她絲毫沒有考慮自己的年齡,主動請纓。


2月2日凌晨,她與團隊再次出發,馳援武漢。


到達武漢後,她的日程表便沒有了晝夜之別:


“白天在醫院觀察患者病情變化,與救治團隊共同討論救治方案,同時還為浙江的危重症患者救治進行遠程會診;晚上則馬不停蹄與團隊討論科研攻關難題,為國家疫情防控建言獻策。”


李蘭娟:從赤腳醫生到院士,73歲再戰一線


2月4日,就在李蘭娟抵達武漢的第三天,她帶領的團隊經過夜以繼日的奮戰,發佈了重大抗病毒研究成果——“阿比朵爾、達蘆那韋能有效抑制新型冠狀病毒。”


這個研究成果本是抗擊這場疫情的“福音”之一,但第二天,就有媒體對此發文。


文章稱李蘭娟院士推薦的“阿比朵爾”和“達蘆那韋”兩個藥物是杭州華卓信息科技等機構的專利,而杭州華卓公司董事長鄭傑為李蘭娟的兒子。


矛頭直指李蘭娟,謂其進行利益輸送,大發國難財。


陰謀之論,煞有介事,在牽強附會的“因果邏輯”鏈條中,充滿了子虛烏有的臆測。


《科創板日報》經過調查發現,李蘭娟推薦的兩種藥,一種是前蘇聯研發的,另一個則是西安一家醫藥公司開發的。


造謠者混淆視聽,她卻對此異常冷靜:“我沒有時間對付這些謠言!”


連日來高負荷的運轉,已經讓李蘭娟身心俱疲,她的平靜語氣裡充滿了疲憊。


事實上,李蘭娟兒子鄭傑公司的業務範疇,是醫學信息,而非藥物生產。


李蘭娟:從赤腳醫生到院士,73歲再戰一線

▲ 李蘭娟手寫感謝信,圖源:中國院士館


在此前刻不容緩的疫情形勢下,相較於開發新藥物,通過大數據技術手段對已有藥物進行嚴格篩選,找出更合適的藥物用於臨床治療,才能以儘快速度搶佔先機。


她的救治模式已從“鬼門關”上連續搶救了很多重症、危重症病人,讓瀕臨險境的垂危者化險為夷。


在這場生與死的考驗中,她始終像一個戰士,與死神搶人的同時,也將自己置於隨時被傳染的境地。


但殞身不恤的人,自然無暇他顧。


多日來奮戰於“重災區”,年輕人尚且不勝負荷,李蘭娟所承受的煎熬可想而知。


兒子鄭傑說:“從1月18日開始,她沒有一天不是2點之後睡的。”


採訪中的他數度哽咽。常言道,兒行千里母擔憂,但現在,是兒子日夜憂心一線的年邁母親。


李蘭娟:從赤腳醫生到院士,73歲再戰一線


今天在武漢前線大顯身手的李蘭娟,早在17年前,就已經創造了“非典奇蹟”。


2003年4月,非典爆發,疫情之重,擴散之快,遠超人們的想象,中國因此收到世界衛生組織“黃牌警告”。

那年,李蘭娟56歲,時任浙江省衛生廳廳長。


19日,她接到緊急彙報電話:杭州市一醫院發現3位疑似非典病人。


當晚李蘭娟就組織專家會診,晚上十點即確診。


作為一名傳染病學的行家,對疫情的高度警覺讓李蘭娟火速下達了三道命令:


2.調查並找到所有與患者有過接觸的人並予以隔離;

3.研究人員連夜採樣,對SARS進行深入的細菌分析和研究。


性命攸關,十萬火急。其中一位患者居住的住宅樓,被整幢隔離,成為中國大陸第一個大範圍隔離區,與之相關的1000多名接觸者也全部被找到並第一時間隔離。


由於判斷精準,行動快速,措施得力,讓一場稍有疏忽或輕慢便可能導致大規模蔓延的疫情得到了有效遏制。


李蘭娟:從赤腳醫生到院士,73歲再戰一線

▲ 李蘭娟,圖源:中國院士館


但在當時,很多人對這種傳染疾病的認識非常淡漠,李蘭娟作為那個非常時期的“吹哨人”,她的預判與決斷,不僅讓輿論大譁,隨之也引發了相當多的質疑,但她頂住了巨大的壓力,逐級上報。


她及時拉響“警報”後,在浙江率先健全了省市縣三級疫情監測網絡。


由於嚴防死守,非典結束後,浙江的感染者僅此三例。


同時,由於在救治過程中沒有濫用抗生素,3位重症病人均未出現股骨頭壞死等嚴重後遺症。


李蘭娟的一系列舉措,為浙江省創造了“零嚴重後遺症、無醫務人員感染、無二代感染”的“非典奇蹟”。


此外,在確診病例後的48小時內,李蘭娟還率攻關小組開展病毒檢測、發病機理及有效防治等研究,並研製開發出診斷試劑,助力國家最終打贏了“非典”之戰。


但當我們對奇蹟去溯本追源時,往往發現“草木灰線”早已深埋在她的人生軌跡中。


李蘭娟:從赤腳醫生到院士,73歲再戰一線


1947年,李蘭娟出生在紹興縣夏履橋村,父親因患有嚴重的眼病,無法勞作,維持一家人生計的重擔,就落在了母親的身上。


母親靠賣山貨來養活全家,求生維艱,直至有一天,母親含淚告訴李蘭娟,實在沒有辦法繼續供她上學了。


當“活著”成為壓倒一切的首要問題時,那麼,讀書的夢想便成為了一種奢侈,懂事的李蘭娟只能選擇放棄。


後來,在班主任老師的幫助下,李蘭娟靠著助學金堅持讀完了初中,並參加了浙江省統一中考。


她說:“能走到今天,我要感謝很多人。”


高中畢業後,李蘭娟回到老家教書。


在教書育人的同時,她也看到了同鄉人飽受疾病困擾的處境。


生於斯,長於斯,面對父老鄉親的病痛,她無法做一個旁觀者。


“我當時真的很矛盾。代課老師每個月的工資是24元,相當於每天能有8毛錢,而‘赤腳醫生’每天只有5個工分,相當於1毛錢。收入相差甚遠,家裡日子捉襟見肘。”


然而兩難之下,她還是選擇了做“赤腳醫生”。


其實在回鄉前,對鄉親們無醫可看充滿了同情的李蘭娟,就已拿出僅有的生活費,購買了針灸和其他醫學方面的書籍,併到省中醫院學起了針灸技術,短短几個月,她就對人體經絡爛熟於心。


山村的赤腳醫生並不好當,資金嚴重匱乏,設備非常簡陋。為了節省開支,李蘭娟常常獨自跑到山上採草藥。


李蘭娟:從赤腳醫生到院士,73歲再戰一線


半年多時間裡,胼手胝足,櫛風沐雨,她認識了幾十種藥材。對於每一種草藥的用法和功能,她都牢記在心。


零成本的草藥不僅節省了醫療社的開支,而且效用良好。很多村民的病,在喝了李蘭娟給煎的草藥後都逐漸康復。


當了兩年赤腳醫生,她幾乎踏遍了山山水水,去過每一家每一戶,風雨無阻地上門為鄉親們診治。全村1300多個村民,沒有一個人不認識她。


後來因為業務能力精湛,廣受好評,李蘭娟以“赤腳醫生”的身份被推薦到浙江醫科大學(現浙江大學醫學院)深造。


李蘭娟:從赤腳醫生到院士,73歲再戰一線


1973年夏,李蘭娟以優異成績畢業後,被分配到浙大一院感染科工作,她的醫學之路從此拾級而上。


那時,中國被稱作“肝炎大國”,有一個令人觸目驚心的的數據表明:全球有7.8%的病毒性肝炎病例都發生在中國。


讓李蘭娟迄今為止仍記憶猶新的一幕是,曾有一名重度肝炎患者的家屬,跪在地上懇請她:“李醫生,你能不能救救他”,苦苦哀求的眼神,充滿了無助。


在電視劇《醫者仁心》中,鍾立行說過:


“我們作為醫生,作為一群保衛生命的人,我們卻救不了我們自己的病人,那種無力感,真的是令人感到很絕望 你永遠沒有辦法明白,一個醫生失去他自己病人的痛苦。”


“當初,我們工作的314重病室就像被施了魔咒一樣,進去的病人很少能活著出來。”李蘭娟想起當年的情景,仍心有慼慼。


為了讓悲劇不再繼續上演,李蘭娟暗下決心,一定要攻克這個醫學領域世界級的難題。


1986年,她拿著申請來的3000元科研基金,開始鑽研採用“人工肝”治療重型肝炎的尖端技術。


肝臟作為人體的最大排毒器官,也是唯一沒有痛感神經的器官,機制複雜,人工模擬肝臟在當時看來簡直是天方夜譚。


即便在很多業界專家眼裡,這項研究也毫無前途與希望!在不斷的懷疑和反對聲中,課題組的一些成員陸續退出。


她只好另外招募隊員,她不想曙光未現,就鎩羽而歸。她在乎的不是名利,而是無數因為重型肝病而可能殞命的患者,和那些因此破碎的家庭。


終於,她的團隊在1996年創立出一套獨特有效的“人工肝”支持系統。


為此,她十年磨一劍,才攻克了這個難關。


這套系統經過全國專家鑑定,被一致認為處於國內領先、國際先進水平,解決了我國肝炎治療高病死率的難題。


然而,李蘭娟並沒有為此申請專利:“我是一名醫生,對於重症患者來說,就地治療才會有更大的希望,因為肝衰竭病人等不起。所以我毫無保留地向全國同行傳授人工肝技術,並在全國30多個省市、300餘家醫院推廣使用。”


《無問西東》裡有一句經典的臺詞:


“這個時代缺的不是完美的人,缺的是從自己心底裡給出的,真心、正義、無畏和同情。”


李蘭娟:從赤腳醫生到院士,73歲再戰一線

▲ 圖源:央視新聞微博


這句話用在李蘭娟身上可謂實至名歸。


從躬身鄉野,懸壺濟世,到十年苦鑽,首創“人工肝”,挽救了無數病患的生命;從當機立斷,成功狙擊“非典”,到如今以年邁之軀重新站在疫情的最前線,成為14億國人的“安全屏障”,這就是李蘭娟的擔當。


“俠之大者,為國為民”,這不應該僅僅是出現在泛黃的史書裡或者刀光劍影的江湖中的人物,在大時代的背景下,在災難猝然而至,需要“定海神針”穩固民心時,像李蘭娟、鍾南山這樣的“鐵肩擔道義”的國士成為了另一重意義上的“俠者”。


作為中國傳染病領域的泰斗級人物,李蘭娟的身上有太多耀眼的光環,但她回望自己幾乎與共和國同齡的人生履歷,她始終最愛“李醫生”這一稱號。


“中國外科之父”裘法祖曾說過:“德不近佛者不可以為醫,才不近仙者不可以為醫。”


當被問及最大的快樂是什麼時,她說:“我看到那麼多病人得到救治,把他們從死亡線上拉過來,這就是我們最大的快樂!”


“一身報國有萬死,雙鬢向人無再青。”秋霜染芳華,但赤心終不泯,這就是我們的中華民族雖歷經磨難,但仍生生不息的明證之一。


翹首山河錦繡,笑看萬家燈火!


謹以此文向所有奮戰於一線,鞠躬盡瘁的廣大醫護人員致敬!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