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外交家王玄策:“一人灭一国”的他为何史书中鲜有记载?

王玄策,生卒年不详,洛阳(今河南洛阳)人,唐朝官员、外交家,先后三次出使印度(还有一说是四次)。曾任融州黄水县令,后升任朝散大夫。

主要著作有记录天竺旅行见闻的《中天竺行记》一书,其完本早已失却,只余下《法苑珠林》、《解迦方志》等散逸残篇。

大唐外交家王玄策:“一人灭一国”的他为何史书中鲜有记载?

关于他创造“一人灭一国”的传奇是在贞观二十一年(647年)发生的,当时作为正使的王玄策和副使蒋师仁一行三十余人出使天竺,正巧赶上天竺朝政混乱,戒日王病逝,大臣阿罗那顺篡位。不知天高地厚的那伏帝阿罗那竟派人伏击王玄策的使团,王玄策一行数十人悉数被俘,投入大牢,在戒日王之妹拉迦室利公主的暗中帮助下,王玄策和副使蒋师仁成功越狱出逃至吐蕃。

大唐外交家王玄策:“一人灭一国”的他为何史书中鲜有记载?

立誓要复仇的王玄策凭借其出色的外交才能跟当时已和唐朝联姻的吐蕃及其属国泥婆罗共借兵8000余骑,浩浩荡荡地返回天竺跟阿罗那顺大战。

这场战争的结果在《旧唐书》中这样记载:“玄策与副使蒋师仁率二国兵进至中天竺国城,连战三日,大破之,斩首三千余级,赴水溺死者且万人,阿罗那顺弃城而遁,师仁进擒获之。虏男女万二千人,牛马三万余头匹。”

大唐外交家王玄策:“一人灭一国”的他为何史书中鲜有记载?

大仇得报的王玄策和蒋师仁带着阿罗那顺以及他老婆孩子等一大堆俘虏回到了长安,献俘于阙下。唐太宗大喜,封赏了王玄策,授散朝大夫。

立下如此功勋的王玄策却在史书中几近没有记载,究其原因,小编认为不外呼以下几点:

第一,唐初期将星闪耀、名将如云,像李靖、程知节、李孝恭等都是立下汗马功劳的名将,相比较而言王玄策打败一个“化外蛮夷”实在不值一提。

第二,对于当时的盛唐来说,灭一个已经陷入内乱的撮尔小国,实在不值一提,何况这个小国远在海外,对强盛的大唐没有任何威胁,很难让人对其记忆深刻。

大唐外交家王玄策:“一人灭一国”的他为何史书中鲜有记载?

第三,也是小编认为最主要的一点,就是他犯了政治错误。当时的王玄策还带回来一个人——天竺方士那罗迩娑婆,他向当时已经病重的太宗皇帝鼓吹自己已经两百多岁,可以专门炼制长生不老药,而唐太宗在服用了“仙丹”之后,很快就逝世了。因为他带回来的人致使太宗皇帝死亡,所以再也没有提拔和重用的可能了,史书对其也鲜有记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