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春三月,到青羊宫去看花


阳春三月,到青羊宫去看花

一路烟波认板桥,清游未惜马蹄遥。

东风不解春人恨,吹绿垂杨万万条。

-

眼底沧桑几度尘,看花犹剩此闲身。

棕鞋桐帽青羊肆,便是《神仙传》里人。

这两首诗是曾被称为“只手打倒孔家店的老英雄”吴虞在一九一六年三月所写的《同裴铁侠(钢)游青羊肆看花》。

阳春三月,到青羊宫去看花

裴铁侠是川派泛古琴家,师承 张瑞山的弟子程馥。其琴风恬静冲淡,古朴自然,有虞山余风。其弟子有李璠等。裴铁侠后来著有《沙堰琴编》,于民国刻印刊行。裴铁侠和吴虞均居住在少城,裴居于同仁路,而吴虞居于栅子街,故两人有交集,也就有时间一同去青羊肆看花。

民国时,成都的花会最为闹热,因之,留下来的诗词数量很多,这些诗词从不同的角度书写了花会的与众不同。

吴虞的第一首诗是写看花人的形态,虽然未曾看到花会的现场,由各类看花人的行走状态来看,透着成都人的休闲,“清游未惜马蹄遥”,距离花会远一些的人家骑马过来观花,可谓游人如织。

成都人的休闲,在民国依然有着自己的风度。

阳春三月,到青羊宫去看花

在第二首诗里,作者提到了“棕鞋桐帽”,是指游人的衣着。所谓“桐帽”即是以桐木为骨子做成的幞头。幞头,相传始于北周,用软帛垂脚,至隋始以桐木为骨子,使顶高起成形,唐以后沿用之。宋黄庭坚《次韵子瞻以红带寄王宣义》:“白头不是折腰具,桐帽棕鞵称老夫。”宋陆游《游前山》诗:“平生一桐帽,自惜犯尘埃。”接下来吴虞提到了《神仙传》,这是东晋道教学者葛洪所著的一部书,书中收录了中国古代传说中的九十二位仙人的事迹。

这里也是可以看作游客的身着打扮,就像《神仙传》里的人物,在青羊肆闲逛、赏花、品茶、尝美食。这种风雅的玩法,在成都的春天,也是难得的享受。也正因是有这份闲情,他们看到的市井是接地气的。

不过,裴铁侠游览青羊肆之后,虽未有诗歌流传下来,想来会和同路人有着几乎一致的观花感受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