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熱愛中國的美國人,入中國籍用中國名字,對外宣傳中國是她家

拿破崙曾說過:“人類最高的道德是什麼?那就是愛國之心。

”熱愛自己的祖國是每一個公民應盡的任務。但有這樣一個女子,她是美國人,卻一輩子熱愛中國這片土地,一輩子只用中國名字,把中國當成家,並且一生都在對外宣傳中國。

一位熱愛中國的美國人,入中國籍用中國名字,對外宣傳中國是她家

初識中國

1925年7月,吳雪莉出生於美國阿肯色州。吳雪莉是她的中文名字,而她的英文名字叫作雪莉•伍德。吳雪莉的父親是一名優秀的外交官,這使她從小就比同齡的孩子見識和思考更遠更廣。

因為父親的言傳身教,吳雪莉從小就喜歡看書。在她13歲那年,吳雪莉偶然間讀到一本由作家斯諾所寫的小說《西行漫記》。小小的雪莉被書中浪漫、美好的中國所吸引,這是她第一次知道,原來在遙遠的東方,有一個美麗的國度,叫作中國。

此時的吳雪莉只是被書中所描寫的充滿了東方韻味的中國所吸引,可讓她沒想到的是,7年後,她將踏上這個遙遠的國度,並與之結下不解之緣。

不怎麼美好的童年

吳雪莉的童年生活並不是美好的,她出生的時候正好趕上了經濟危機,那時候的美國紐約華爾街股市崩潰,使得美國的經濟迎來了大蕭條。

當時的美國大街上到處都是失業的工人,在這樣的環境下,雖然雪莉的父親是外交官,但也無法保證女兒的正常生活。

一位熱愛中國的美國人,入中國籍用中國名字,對外宣傳中國是她家

因為個人工作原因,小小的吳雪莉不得不跟著父親東奔西走。在雪莉的記憶裡,她的六年小學生活裡,她先後轉了七次學。這讓吳雪莉的童年充滿了離別和無奈。

也正是由於四處漂泊,吳雪莉愛上了看書,也因此而初次對中國有了瞭解。

愛情、婚姻

吳雪莉正是在這樣特殊的環境下慢慢長大,雖然童年不算幸福,但此時的她卻是很幸福的。因為她遇見了自己的愛情。那一年吳雪莉邂逅了從中國農業部前往美國留學的黃元波。風趣幽默的黃元波和年輕美麗的吳雪莉一見鍾情很快就墜入愛河。

1945年的聖誕節後第二天,全世界都歡呼雀躍,因為世界第二次大戰宣佈結束。為了紀念這個日子,美國開始喜慶的裝扮起大街小巷,喜氣洋洋的慶祝。而吳雪莉和黃元波也是很開心,因為他們一起步入了婚姻的殿堂。他們的婚禮雖然簡單卻很熱鬧,

婚禮上,吳雪莉多次泣不成聲,她不停的呢喃自己太幸福了。

一位熱愛中國的美國人,入中國籍用中國名字,對外宣傳中國是她家

第二年,吳雪莉隨丈夫黃元波回到中國的上海。這一年,雪莉21歲,去了上海後,她有了自己的中國名字吳雪莉。自此,吳雪莉一直長住在中國,除了幾次短暫的回家探親,吳雪莉都和丈夫住在一起。

入中國國籍

這一對異國夫妻的生活是幸福美滿的,1953年,黃元波應友人的邀請去了河南開封的一家制藥廠工作。很快,思念丈夫的吳雪莉也匆匆趕來開封,並且成為了河南大學的一名外教老師。

20世紀初期,百廢待興的新中國正處於建設階段。吳雪莉親眼見證了中國的變化並親自參與了中國的建設。在河南大學任教期間,吳雪莉絲毫沒有擔心和害怕,相反,她的教學方式別出心裁,很受學生們的喜愛。她還盡心盡力的把許多中文書籍翻譯成英文書籍投入教學。

除了教育當年,吳雪莉還不怕苦不怕累,她還陪同農民們下田插秧、種地、摘菜。在這段時間,吳雪莉深刻感覺到中國人的熱情好客和濃濃的人情味,這讓她更喜歡中國這個國家。

一位熱愛中國的美國人,入中國籍用中國名字,對外宣傳中國是她家

此時吳雪莉已經成了一個地地道道的中國人了。她的努力並不是白費的,1975年,在政府高層的批准下,50歲的吳雪莉正式入了中國國籍。此刻的她再也不是一個外教,而是一個實實在在的中國人民教師!

這讓吳雪莉又是激動又是感動。

把中國當成家

入了中國籍後,吳雪莉捨棄了自己的美國名字雪莉•伍德。在和別人介紹自己時,她都很驕傲的說,“我是中國人吳雪莉。”讓人哭笑不得。

吳雪莉把中國當成自己的家,她陪著丈夫排著長長的隊只為了買一面鮮紅的五星紅旗放在家中,到了國慶那一天就驕傲的插在自家門口。這一做就是幾十年。她還喜歡和鄰居婦女們嘮嗑嘮嗑一些瑣事,這位金髮碧眼的外國老太太和中國婦女們相處毫無壓力。

而吳雪莉也時常對孩子們說他們一輩子都是中國人,要熱愛中國這個偉大的國家。有一次家裡的孩子想要吃美國的食物,

吳雪莉知道後堅決的拒絕了他們的要求,她對孩子們解釋說我們中國人要外國人的食物讓人知道了不好。

一位熱愛中國的美國人,入中國籍用中國名字,對外宣傳中國是她家

這個可愛的老太太潛意識裡自己就是一個徹頭徹尾的中國人,美國,反而成了她遙不可及的外鄉了。

致力於宣傳中國

親眼見證了中國的建設和變化,這讓吳雪莉深深地迷戀著這個自強不息又魅力四射的國家,她知道國外的許多人都對中國抱有偏見和誤解,為了讓中國被更多的外國人理解接受,年過半百的吳雪莉開始著手於對外宣傳中國。

1979年,已經入了中國籍的吳雪莉每隔幾年就會回到美國探親。每一次探親,吳雪莉就會“抓緊機會”開始自己的宣傳活動。探親的那幾個月,吳雪莉忙得不可開交,介紹、宣傳中國的真實情況是她最主要的工作。

一位熱愛中國的美國人,入中國籍用中國名字,對外宣傳中國是她家

吳雪莉不僅會說到中國美麗的山山水水、悠久的歷史,還會說到中國最近的變化:比如中國婦女地位的提高、中國義務教育的開展……講的人如痴如醉,聽的人也是。有的時候吳雪莉還會笑,她都有些不懂自己是在向自己的同胞介紹另一個國家,還是作為中國人在跟美國人宣傳。

吳雪莉的努力並不是沒有效果,她的宣傳讓越來越多的外國人開始對遙遠的中國感興趣。可以說吳雪莉對中外的友好關係功不可沒。中西方的人都特別喜歡她,這讓吳雪莉受寵若驚。

有人曾問過吳雪莉為什麼待在中國,吳雪莉驕傲的回答道,“因為這是我的家!”這個因為熱愛中國而毅然加入中國籍的老人,值得我們尊敬、學習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