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童為什麼需要學點哲學

兒童,哲學,當這兩個詞語放在一起,或許有人疑惑:哲學,大人還搞不清楚呢,兒童,有必要學嗎?

  周國平曾這樣回答:如果你只想讓孩子現在做一架應試的機器,將來做一架就業的機器,當然就不必讓他“學”哲學了。可是,倘若不是如此,你更想使孩子成長為一個優秀的人,哲學就是“必修課”。通過對世界和人生的那些既“無用”又“無解”的重大問題的思考,哲學給予人的是開闊的眼光、自由的頭腦和智慧的生活態度,而這些品質必將造福整個人生。

兒童為什麼要學點哲學?

  兒童學點哲學,也就是要學會把一個概念放在與另一個概念的關係中,加以辯證的思考和討論。

能脫口而出,卻又懵懵懂懂

  兒童學一點哲學,是一種可以引導、培養的興趣。

  哲學是做什麼的呢?就是要把抽象的概念變得具體起來。

  兒童們通過識字已經學會了許多概念,但需要用一生的時間才能使這些概念變得具體,包括愛、友誼、朋友、紀律,甚至生命、死亡的意義等等。哲學的事業就是要捍衛對人類而言的一些最基本概念的力量,不要使之口號化、平庸化、抽象化。

  比如“權利”,如果只講“權利”,它也就只能停留在抽象的領域裡。我們在對兒童講到“權利”時,必須要講兒童是一個特殊的群體,同時又是人類的一部分,他們在權利方面所具有一系列的特殊性與普遍性,同時要講到權利與義務的關係;講到平等這個概念。至於“權利”的來源,還可以提一下“自然法”、“人性論”等等不同的說法,讓孩子們知道這是一個古今中西在一直爭論並逐步爭取到的概念,人們用這個概念來論證、推理、捍衛自己的有關訴求。

兒童會遇到哪些哲學問題?

  說是講“權利”,為什麼又會引出“特殊性與普遍性”“平等”“義務”這些概念呢?是不是把問題搞得越來越複雜了呢?這也是許多人懼怕或拒斥哲學的一個原因,但這恰恰說明一個民族的理論素養、理論興趣的重要。

  要提高我們的民族素質,就要從兒童開始培養哲學素養與興趣。哲學討論的是概念之間的辯證關係,而且大都是成雙成對的概念,其中就包括權利與義務、自由與責任、本質與現象、普遍性與特殊性等等。這些概念具體到兒童的生活中,往往體現在:學習上遇到的“上網與讀書”“超脫與執著”“苦學與樂學”“自由與紀律”“自主學習與接受性學習”“付出與回報”“特長與全面發展”“個人前途與社會需要”等等辯證關係。兒童學點哲學,也就是要學會把一個概念放在與另一個概念的關係中,加以辯證的思考和討論。

瞭解公德與私德關係,是兒童學一點哲學的重要任務

  對孩子們來說,個人的道德培養、道德教育無疑是很重要的,中國傳統社會所重視的一直就是私德,比如“五倫”關係中的君臣、父子、夫婦、兄弟、朋友,對“五倫”中人,要親愛、尊重、有禮,但不是親友的“生人”,不在“五倫”中的道德要求之內,我們就不知如何面對。這是一個很重要的問題,涉及對陌生的人的尊重,涉及我們的傳統文化中缺乏的公德意識。

  我讀過侯建飛先生《北歐孩子的“公共意識”》和王開林先生《四個國家的“小學生守則”比較》兩文。前者講他在北歐旅行,那裡的孩子在“公共場所”非常安靜,很守規矩,絕不會大聲說話;後者介紹日本、美國、英國的《小學生守則》,注重的都是個人安全、衛生以及如何與人相處,而中國的《小學生守則》強調的是一系列熱愛、孝敬、誠實、自強。於是就有了《人民日報》評論部的一篇文章,題為《素質提升需要培育“公共性”》。我們的兒童,在公共場所大聲喧譁、亂扔紙屑,在公交車上搶佔座位,在商場電梯上打鬧等等,均不鮮見。所有這一切,均說明培育公共意識,開展公德教育,與意見不同的人各抒己見,求同存異,實在是我們在各種需要“從娃娃抓起”的教育中,最為缺乏、也亟待解決的一個問題。

  有人可能會說:個人的私德好了,自然也就有了公德心。其實不一定,因為道德說到底,並不是為了證明這個人是怎樣一個人,而是要看它是如何處理人與人、人與物(比如自然界、動植物)之間的關係,特別是在群體中如何處理與陌生人的關係、傾聽不同意見等等。所有的孩子都要經歷學校的生活環境,這一點註定了他們必須以不同於在家庭、在父母、在爺爺奶奶面前的樣子出現。在這種“新的樣子”後面所提出的,其實就是一個真正的哲學問題。所以,讓孩子們瞭解公德與私德的關係,是兒童學一點哲學的重要任務之一。

  (陳家琪 作者系同濟大學教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