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消失在神话里的历史——发现女娲

那些消失在神话里的历史——发现女娲

要探究女娲的来历,我们不得不去了解下中华民族史前史经历的三个阶段,氏族,部落,国家的诞生,炎帝黄帝属于典型的部落社会,尧舜时期属于部落联盟社会,大禹开启了中国历史上首个王朝夏朝,那么谁是氏族社会的代表呢?没错,那就是女娲,但女娲代表的是母系氏族社会,父系氏族社会的代表是伏羲,今天暂且不谈伏羲。

女娲在伏羲之前,伏羲在炎黄之前,已经没有任何文字记载可以让我们去还原那个时代,唯有后世留存的一些神话传说表明他们曾经存在过,现代考古学的出现对这段时期的史前文明有了更为清晰的认识,仰韶文化遗址,半坡遗址,河姆渡文化遗址的发掘,让我们逐渐触摸到了这段史前文明,这都是属于母系氏族社会文化类型,在原始氏族社会时期,人类的寿命很短暂,长的活不过三十岁,正常点的活不过20岁,这对人类文明的延续是极为不利的,人类要繁衍生息代代相传该怎么办?提高寿命在当时是不现实的,因为没有科技。所以只能靠提高人口数量来对抗这种高死亡率,于是就只有拼了命的生孩子,而生孩子这种事情男人做不了,只能靠女人,基于这样的现实情况,母系氏族社会就这样诞生了。

那些消失在神话里的历史——发现女娲

母系氏族社会最大的特点就是女性的地位相当高,因为只有女人才能生孩子,生的孩子越多,氏族就越繁荣越强大,那么这个女人在氏族的地位也就越高。氏族的首领必定是女性,这可以从仰韶文化发掘的墓葬中得到证实。今天我们在上古神话传说中看到的女娲应该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登上历史舞台的,我们现在只要提到女娲,立马想到的就是两件事,一是女娲用泥土造人的神话,二是女娲补天的传说。先说女娲造人的神话,这跟母系氏族时期女性繁衍生殖是同出一辙的。虽然无法去考证,但是我们可以去想象一下,如果真有女娲这么一个人存在,那她应该就是某个母系氏族的首领,她一生产下了非常多的孩子,在她去世后,氏族后代为了纪念这个人,在那个没有文字的时代,只能通过绘画的方式给她创造形象,随后在时间的长河里,通过代代的口述传承,逐渐被神化,最终女娲被塑造成了今天我们所了解的一个女神的形象,这样也能很好的解释女娲造人这一传说的由来。严格来说,女娲代表了那个母系氏族社会时代,代表了那个时期的女性。

那些消失在神话里的历史——发现女娲

我们回过头再来说说女娲补天的事情,所谓的补天肯定不是天真的有了个窟窿,而是出现了洪水,史前大洪水在世界文明史上都出奇的保持着一致,中华文明也记载了大洪水,女娲作为氏族首领,保护氏族成员不受到伤害有义不容辞的责任,所谓的补天其实也就是治理洪水,把洪水治理好了,也就是把天补好了。但为什么会是炼石补天呢?我们试着去想一下女娲为什么要炼石?肯定是能从炼石中得到什么东西,这个放在现在就应该很好理解了,所谓的炼石,不就是今天从矿石中提炼金属的工艺么?提炼出金属就能制造出金属工具,用金属工具去治理洪水这可是划时代的进步,人类终于可以摆脱用石头打造的工具了,这在文明史上具有里程碑的意义,对于还处于石器时代的母系氏族人类而言,女娲的这一发明无疑是神才能做出来的事情,女娲就是上天派来拯救人类的神。这也就不难想象考古出土夏商时期的青铜器工艺为什么那般成熟了,因为从矿石中冶炼金属从女娲时代就开始了。

我想关于传说中的女娲应该就是这样子的,女娲是对氏族部落有杰出贡献的一个人,她为氏族增添了不少后代,具体人口数量无从得知,但肯定是比当时一般的女性要多的,所以被奉为氏族的首领,在任首领期间,无意中发现了从矿石中提炼出金属的工艺,恰逢洪水泛滥,女娲于是用矿石提炼出的金属制造出了金属工具,带领氏族成员去治理洪水,最终洪水退去,于是女娲被氏族奉为神一般的存在,但当时还没有创造出文字,所以女娲的这些功绩只能靠口述代代相传,最终被神化成创世之神。

本文系咖啡时光原创,转摘请联系作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