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產是你哥的,我倆是你的”父母讓女兒養老,女兒的做法很解氣

“家產是你哥的,我倆是你的”父母讓女兒養老,女兒的做法很解氣

曾經一部歡樂頌讓我們看到了最現實的重男輕女,樊勝美生活在那樣的家庭中,長大之後在外地工作卻仍然要擔負起撫養哥哥嫂子以及父母的重任。這樣的壓力幾乎讓她喘不過氣,其實也反映了大多數生活在重男輕女家庭中的女孩,都有共同的經歷。

“家產是你哥的,我倆是你的”父母讓女兒養老,女兒的做法很解氣

小林和哥哥是親兄妹,但是兄妹二人在父母那裡得到的待遇卻相差甚遠。在小林的記憶中,自己出生之後幾乎就沒有享受過很好的待遇,父母也沒有過多關注過自己,反而是把所有的注意力都放在了哥哥身上。

明明哥哥比自己大,卻什麼東西都有,而自己卻只能撿哥哥剩下來的東西去用。這樣的生活,讓她自小習慣了父母重男輕女的思想。所以在她長大之後遠離他鄉,每年只有過節的時候才回去小住,也算是暫時把對父母的既恨放下了。

“家產是你哥的,我倆是你的”父母讓女兒養老,女兒的做法很解氣

然而,隨著父母年齡的增大,有一天父母主動找小林和她的哥哥商量後事的問題。父母對小林說:家產是你哥的,我倆是你的。言外之意是告訴小林,所有的財產都要哥哥繼承,而小林卻還要承擔養老的責任,這讓小林直接喚醒了這過去幾十年來的委屈,她當著父母的面,宣佈和他們斷絕關係。

“家產是你哥的,我倆是你的”父母讓女兒養老,女兒的做法很解氣

小林父母對自己和哥哥不能做到一視同仁,才拒絕養老,也是能夠理解的。而在現實生活中,這樣的思想卻從未消失過。那麼,究竟是何原因,會讓許多老人重男輕女呢?

第一,認為有兒子才能給自己養老

養兒防老這句話是自古以來中國人就一直掛在嘴邊的,尤其是老年人。他們對於這句話深信不疑,認為生下一個女兒在成年之後,至於要嫁給他人的,不能為自己養老,反而是要為她的公婆養老。

可若生下一個兒子的話,兒媳嫁到自己家來,要與兒子一同為自己養老,這是理所應當的。真的有了兒子之後,許多老人才發現,給自己養老的往往是從來沒有得到公平對待的女兒,而不是那個自小被自己溺愛長大的兒子。

“家產是你哥的,我倆是你的”父母讓女兒養老,女兒的做法很解氣

第二,思想太過老舊,認為男性佔領主導地位

雖然現在講究男女平等,但真正做到的幾乎沒有。因為如今女性也是有好強心理的,她們也願意在外謀事,也並不願意成為全職太太。可生兒育女的事情全都在女人身上,女人9個多月生下孩子一直要養育孩子長大。

在教育的問題上,父親也沒有承擔太多的責任。可這並不會成為父母重視女性的理由,反而他們更會重視男人,認為即便女人可以在外工作,男人也是起到主導作用的。再加上自古以來就重男輕女,思想太過老舊也會導致這樣的情況出現。

“家產是你哥的,我倆是你的”父母讓女兒養老,女兒的做法很解氣

第三,認為男尊女卑是正常的

很多保守的家庭中一直講究男主外女主內,甚至會說男尊女卑,認為女人在男人面前是毫無尊嚴的,一定要按照男人的思想去做一件事情,才算是盡到了女人的義務。而女人理所應當要對丈夫有尊重的態度,但相反男人是否尊重女人就顯得不那麼重要了。就是因為有這樣的思想,才會出現重男輕女的情況。

“家產是你哥的,我倆是你的”父母讓女兒養老,女兒的做法很解氣

重男輕女是一種對女性來說很不公平的做法,畢竟生孩子和養孩子的都是女人,過於重視男人,只會讓男人在父母的庇佑下毀掉,卻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