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觉得袁世凯坟里有宝贝吗?

蒙腾


袁世凯是我国近代最“精明能干”的人之一,他能后成为清政府最后指望的“救命稻草”,完全靠的是他的勤奋。

但是,袁世凯最大的错误在于他的野心太大,妄自称帝,为了一己之私同日本签订了一系列丧权辱国的条约,险些将中国带更深的深渊之中,最终也把他自己钉在了历史的耻辱柱上面。

但客观来讲,袁世凯对我国也做出了一定的贡献,尽最大的可能捍卫领土完整,一度让他成为日本人最想杀掉的中国人。

对外蒙古的问题上,袁世凯逼迫外蒙古取消独立,当时俄国也承认了外蒙古是中国领土,可惜最终没有将外蒙古收回。袁世凯在对外政策上的坚决,帮助他积累了一定的拥护者。

1916年,袁世凯因尿毒症不治而亡,去世后被安葬于河南安阳,还专门为他修建了一座园林,被称为“袁林”。

这座园林的修建共花费了70万银元,其中北洋政府出资50万,其余的20万由他的那些拥护者集资而成。

自从袁世凯的墓地修建成功后,直到新中国成立,也没有遭遇过盗墓贼的光顾,如今成了一处景点保存的非常完整。

那么,袁世凯的墓中就宝贝吗?如果有的话究竟是多是少呢?

既然是之前是民国的大总统,袁世凯的墓中自然少不了一些陪葬品。

毕竟之前地位在那里摆着了,袁世凯平日里真正需要花钱的地方不多,全部由公款承担。

据当时总统府的财政经费记载发现,袁世凯一年的法定俸禄为36万元大洋,而且,他随时可以批条子到银行去取款,而无须说明用途。

这么多的俸禄,即便是袁世凯那些姨太太和孩子们再怎么挥霍,一年也花不完,更何况袁世凯本人根本用不着怎么花钱。

袁世凯去世后,总统府清点他生前的主要遗产,其中包括现款,股票,房产,地产等,另有法国存款200万法郎。

但是,这些财产是无法带到袁世凯的墓地中的,全部留给了他的家人们。

当年办丧事的时候,主要有袁世凯的五太太和长子袁克定主持。据一位丧葬品店的老板口述,袁克定为袁世凯的葬礼买了很多丧葬品,他一家根本不能再短时间内完成,不得不把这些活计分给了一些其他的丧葬品店。

袁世凯的葬礼阵仗相当大,各种纸钱、纸人堪比当年慈禧下葬的规模。

在收藏宝贝上,袁世凯生前不仅本人非常喜欢收藏各种金银珠宝,还有很多达官显贵送给了袁世凯不少宝贝。

后来很多宝贝都流入到了他儿子的手中,特别是袁克文,家中收藏品球都数不清,就连袁世凯的大管家在建国后还给故宫捐了不少宝贝。

生前喜欢收藏各种宝贝,规模庞大的园林墓地,加上阵仗浩大的葬礼仪式都指明了袁世凯的墓中肯定有宝贝。

至于那些宝贝是多是少,这我们就不知道了,袁世凯墓没有被发掘过,也没有被盗墓贼光顾过,里面的宝藏暂时也难以重见天日。


夏目历史君


作为陪葬品“袁大头”肯定有一些,什么稀世珍宝估计倒是没有。

因为虽说他当了皇帝,但是在全国人民反对的呼声下,只当了83天就不得不退位了。


袁世凯的遗产。

袁世凯因为位高权重,真正花钱的地方不多,因为一切都有政府买单。据当时总统府的财政经费记载发现,袁世凯一年的法定俸禄为36万元大洋,当然他随时可以批条子到银行去取款,而无须说明用途。

袁世凯的遗产虽说不多,但也是够吓人的,1916年袁世凯去世后,总统府清点他的主要遗产包括:现款,股票,房产,地产,贵重细软等几大宗,另有法国存款200万法郎。


这些遗产由长子袁克定主持分配,现金财产17个儿子,每人一股得12万元,袁克定因是长子独分40万。15个女儿,每人分得8000元。共计244万元。可以说袁世凯的儿孙们也算不错了。

(袁世凯之墓)

袁世凯的各个妃子也每人分得了10几万不等。

可是分钱最多的长子袁克定晚年生活十分不堪,甚至只能领取56块钱的工资,还寄人篱下,在表弟家里生活。

期待关注,欢迎评论!


史里淘声


这个问题,文史十八拍来回答。我很肯定地说:里面有宝贝。就目前所知的,就有其生前爱好的各种玉器古玩,还有两座高约四尺的“金灯”,还可能有一个玉质宝瓶。此乃其葬礼扎彩工人亲眼所见。而这些古玩玉器中,很可能有袁世凯利用其特殊身份地位从清宫和博物馆拿来据为己有的国宝。

1 扎彩工人看到,墓室大殿石桌上铺陈着袁生前喜爱的玉器古玩

袁世凯出殡的场面豪华壮观,其坟墓内怎么可能会太寒碜?

我很肯定地说里面有宝贝,是有根据的。这个根据,就是在袁世凯葬礼上为其扎彩的工人萧景泉的回忆文章(别人根据其回忆整理而成的文章)。

萧景泉当时在北京前门外东珠市口贵寿彩子行当扎彩工人,其掌柜叫罗茀田。罗茀田知道袁世凯最宠爱的五姨太太有时到广和楼夹道同益和绸庄购买衣料,与绸庄掌柜相识。袁世凯死后,丧葬事务由其五太太和长子袁克定主持,罗茀田就找同益和这条路子,接到了这笔大买卖。但贵寿彩子行规模不大,扎彩部分也不能独立经营,只好找几家同业合作。

萧景泉被派到中南海怀仁堂,后来又到袁世凯的老家彰德洹上村住了两个多月,因此,对袁世凯的丧葬排场亲眼看到了一些。

别的先不说,就先说萧景泉在其墓内看到的情形,也就是说他看到了哪些“宝贝”。

袁世凯的墓地,在其生前就已经请看地先生选好了,就在其住宅之北约一里远处,共圈用了200多亩地,与住宅余地相连。他还特地请来了德国工程师,按照皇帝陵墓格式加以设计,墓地四周建有花墙,引彰德河水围住,并种植了不少松柏,当时这些松柏已有一人多高。

其墓地最前为大门,面对的是安阳桥。门内建有宽约两三丈的大石块铺成的甬道,两旁树木蓊郁,共有石兽十二对,中间为享殿,下葬时才刚打好地基,甬道逐渐倾斜,通入坟墓。

其坟墓分上下两层:上层为室顶,用红色花岗岩砌成,高约三四丈;下层为石室,有大石门两扇,雕有龙纹。中间大殿三间,两旁各有朝房五间。大殿中间有石桌、石座,均用汉白玉制成,也雕有龙纹。

袁世凯出殡过程中使用的彩扎名堂极多,这是彩扎的“八抬大轿”。

在下葬的前一天,袁家叫萧景泉他们到墓内大殿里面扎素彩,所以能进去参观。萧景泉看到,墓内大殿的石桌上铺陈着五供及袁世凯生前爱好的各种玉器古玩。两旁有“金灯”两座,高约四尺,灌满灯油,为的是在下葬时点上。

下葬那天,大杠把袁世凯的灵柩抬到了坟地,改用二十四软杠抬入墓内石室大殿,依照择定的时辰,挨到晚上才安放在正中石座之上。这时候袁克定以下的家属和亲友又向袁世凯的灵柩行礼。然后,他们都走出去,闭上石门。

这就意味着,大殿的石桌上铺陈着的袁世凯生前爱好的各种玉器古玩并没有被拿出来,而是关在了里面。

萧景泉还提到,进去的时候,大太太手里捧着一个玉质宝瓶,他不记得是否放入了。但依据常理推测,既然捧进去了,肯定是要放进去的,没有再拿走的道理。不然,岂不是多此一举。

2. 袁世凯墓内很可能有来自清宫和博物馆的珍贵文物

袁世凯的坟墓下,是否如萧景泉所说的那样,有不少玉器古玩?

至于那些放在大殿里的古玩玉器到底有多少,都是什么品质的宝贝,萧景泉并没有说。想来袁世凯不会玩低级货,应该有一些来自清宫和博物馆里的珍贵文物。

之所以有此一说,因为历史学家候宜杰在其作品中提到,袁世凯四子袁克端的儿子袁家宾长大成人后,曾见到一份分家的账单。在这份账单中提到,袁克定所分的,尚不包括民国后他利用特殊身份地位从清宫和博物馆取来据为己有的珍贵文物。

袁克定能拿,袁世凯就更不用说。他“生前爱好”玉器古玩,而最好的玉器古玩,肯定是清宫和博物馆里的;外面市场流通的大路货,袁世凯也肯定看不上。再说,堂堂一个大总统乃至一个当了“皇帝”的人,还花银子到市场上去买,这有点说笑了。

当然,也不排除他的玉器古玩中有在未当总统、“皇帝”之前就购买了的。但可以试想一下,一个有癖好的人,不可能因地位提高了就断了癖好,这比杀了他还更难受。当了总统和“皇帝”,天下就是他的了,到清宫和博物馆“借”几件古玩把玩把玩,没有谁敢拒绝。当然,这有赖于更有心的人去耙梳史料,去证实袁有没有从清宫或博物馆拿过文物。

但我的推测,他“生前爱好”而死后又陪葬的陪葬品中,很可能会有来自清宫或博物馆的珍贵文物。那么,果真如此,则在袁世凯的墓中,所陪葬的宝贝的含金量就不是一般的了。

3.袁世凯墓内的“宝贝”被盗过吗?

袁林离殷墟不太远,殷墟解放前盗墓者众多。

也许有朋友会问:即便袁世凯墓内有宝贝,到现在也过了上百年了,可能早就被盗过了。我的回答是,被盗的可能性不大。

袁林我去过六七次,也曾寻访过袁家旧宅遗址,对那一带的的情况相对还是比较熟悉一些。先来说说我的判断。

袁林的位置,离殷墟不远。殷墟以出土带有甲骨文的甲骨闻名,当然还有青铜器,著名的司母戊大方鼎就在那出土的。事实上,安阳的殷商遗址并不仅仅只在殷墟那一块,分布范围很大。袁世凯生前,那一带的盗墓和挖甲骨的就已经很厉害了。当地不少村民,农闲时节,挖甲骨赚钱的现象很普遍。外国的传教士和文物贩子,在那收甲骨和文物的都有。国内著名的研究甲骨文的学者,比如罗振玉之流,就曾派自己的一位亲戚前去收购过,后来嫌不过瘾,罗振玉还亲自去收购过,收获巨丰。

这些情况袁世凯不可能不知道。将自己栖身于这样一个盗墓贼风行之地,他不可能不事先考虑周详,以防万一。这是一方面。

另一方面,袁世凯下葬后,殷墟那一带,民国政府在上个世纪二三十年代陆续进行了多次考古挖掘。现场离袁林并不太远,如果袁林被盗,考古专家们肯定会有反应。但从李济等人的作品中,没发现提到这方面的事情。他们做过甲骨流失的记录,若袁林被盗,这么重大的事情,总会顺便提一提的。

大约在上个世纪40年代左右,著名学者縢固等人也曾来河南安阳等地进行考察,在跟河南省政府领导座谈时特别提到安阳的盗墓行为很猖獗,要求河南方面在安阳组织人员进行巡逻。在其相关记述中,也并没有提到袁林被盗之事。

建国后的几十年间,更不存在被盗的情况。那么六七十年代那个特殊时期呢?这可能是最容易“出事”的时间。连历史形象比袁世凯好的张之洞等人的墓都曾经被挖开过,更何况“窃国大盗”袁世凯呢?

我曾经就此问题问过袁林的一位负责人。她说:毛主席来河南考察时曾来过这里,并说要把袁林保存着当反面教材,这在一定程度上保护了袁林。但也有小将们来收拾过袁世凯的墓,他们刚开始用䦆头等刨,但刨不动;后来又用炸药炸,炸了两次,只炸掉了一小块水泥,只好作罢。

4. 袁世凯墓是用德国水泥砌起来的

巩县兵工厂的大水塔就是“德国造”,“德国造”的过硬或是袁世凯选择德国工程师筑墓的原因。

袁世凯的墓为何炸不动呢?原因就在于,它是用德国水泥砌起来的。上文中提到,他的墓,是特意请的德国工程师来设计建造的。为啥要请德国工程师?肯定还是相信“德国造”。

“德国造”当时是个啥概念?先说一个故事。10多年前,我曾到巩义市踏访巩县兵工厂,那是1915年建造的一座兵工厂,是20世纪初中国四大兵工厂之一。有趣的是,过去了将近百年,我见到的建造兵工厂所用的红砖,还跟刚烧出来的一样。由于该兵工厂已经废弃,附近的村民都将这些不用的红砖收集起来,有的盖了房子,有的打了院墙,有的成垛成垛地垛在门前。这些红砖上有的刻着六角星,有的刻着烧制的年代。

这些红砖,就是“德国造”。而事实上,这个兵工厂也是德国人给建造的。而且还跟袁世凯有关。是他1914年出于充实自己的军事实力、改良军队武器以及统一武器制造业的目的而建造的。该厂1915年8月动工,3年后完工。不过完工时,袁世凯已经呜呼哀哉了,等不到新生产的武器为他保驾护航了。倒是便宜了蒋介石,后来的“中正式”步枪,就是在这儿造的。

从这个小故事可以看出,“德国造”在当时就是质量的保证,袁世凯也相信这一点。事实也是这样,巩县兵工厂1937年曾遭到过日军的大空袭,它的武器库楞是没事儿。这也可以看出袁世凯的眼光了。所以,他的墓地请德国人来建造,也不是白请的。炸药炸不开,就是个明证。既然炸药都炸不开,过去那些技术含量并不太高的盗墓贼们,就更没招儿了。

5.为防母亲墓被盗,他用了“苦肉计”和假棺

袁世凯事母至孝,因而在母亲的坟墓上很花了些心思。

袁世凯选择德国水泥来保证自己的“长眠”,显然警惕性和防备性是十足的。这从他给他母亲造墓就可以看出了。

袁世凯这个人,有点像曹操,所谓“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也。“能臣”与“奸雄”,能将之统一为一体的人,心眼必定不会少。曹操传说布下“七十二疑冢”,让人找了上千年最近才找到;袁世凯虽然没有那么过分,但也不是吃素的。从他给他母亲的坟墓上耍的心思就可以看到这一点。

1901年,袁世凯的母亲刘氏去世。但她去世得不是时候,因为此时中国刚被八国联军欺负过,《辛丑条约》签了,签《条约》的李鸿章也刚含恨去世,慈禧又躲到西安不敢回来。袁世凯请假回去给母亲办丧事,慈禧不批。

后来局势逐渐稳定,袁世凯又当了直隶总督,并加封太子少保,慈禧便答应了他的再次请求,给他40天假期,并赏赐3000两银子,让他回去风光葬母。

1902年8月,袁世凯就回老家给母亲办丧事了。是朝廷重臣,还有慈禧的谕旨,那么风光的葬礼肯定会惹得盗墓贼惦记。袁世凯自然明白,就想了一条“苦肉计”,要吓吓那些盗墓贼们。

他母亲下葬第五天,墓就被挖了。袁世凯这个痛啊,在母亲的坟头哭得死去活来。“哭”还不够,还叫来守墓的手下朱奎,痛斥其看管不力,骂着骂着,就叫人把他给杀了。

其实朱奎是冤枉的。墓是袁世凯授意让挖的,但挖了之后,朱奎没想到,他要杀掉自己立威,让盗墓贼不敢再挖。他陪袁世凯演这出戏,没想到把自己的命都演丢了。

袁世凯的这出戏果然起到了效果,真没谁敢动他妈的坟了。但他一死,他妈的坟还是被挖了。挖他坟的,是朱奎的儿子。朱奎的儿子知道自己的父亲被冤杀,所以就以盗墓来报仇。但挖开墓,并没有找到袁世凯母亲的骸骨,只看到了一些已破碎了的衣服残片。原来只是个衣冠冢。

其实,袁世凯母亲的棺材,在下面。上面的只是个骗人的假棺。这种招数,我们的老祖先,在春秋时期就已经用过了。我曾经在上蔡见过这样的一座楚国贵族墓,汉代时曾遭遇过揭顶盗,但挖开的也是一座假棺。真正的棺椁,在假棺的下面。袁世凯这招儿,可谓深得古人智慧。

上蔡楚国贵族墓,下面是流沙飞石,上面也是假棺骗人。

只可惜,他的这点聪明,还是没有顶多久,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他母亲的墓,还是被发现了。人家就觉得上面是个假棺,真的棺材肯定在下面。果然,真在下面,就把他母亲的棺材挖了出来,还挖出了不少的宝贝。

显然,袁世凯学古人,只学了点皮毛,没学到真谛。人家春秋时期的那座古墓,虽然也弄了假棺加以防护,但下面的真棺材,也是设计了重重机关——外层是七八百斤重的尖利巨石环绕,巨石中间填满了流沙。盗墓贼挖了几十个盗洞,从民国到现在的都有,都没有得手。要么挖到巨石,就挖不动了;要么绕过巨石,挖到了流沙,流沙流下来,你得清理,清理得多了,沙子支撑不了巨石,巨石又坍塌下来,把你建的巷道又给压塌了。即便一个很有想象力的盗洞,采取的是“地攻天”的手法,从一侧绕到棺材的最下面,地下二三十米的一个地方,再向上朝着棺材的位置挖过去,本以为这下没有流沙飞石了,结果流沙飞石还是下来了,把他搭建的巷道还是压塌了。

这一点,袁世凯还是没有古人聪明。不过,也许他已经意识到了这一点,把戏终究是把戏,早晚会被人发现。与其早晚被发现,不如把墓地建造得坚固一些更保险。所以,十几年后,他给自己设计坟墓的时候,不再相信“苦肉计”、假棺之类的把戏,就采用现代科学技术,用坚固的水泥,把坟墓的质量搞上去,才能确保万无一失。当然,他没遇到老乡孙殿英那样的人物。要是再有一个孙殿英,给他几炮,他也好不过慈禧。

6.袁世凯身后到底有多少家产可分?

袁世凯看着家产不少,但子女众多,分之者众。

讨论袁世凯墓有没有宝贝的时候,不少朋友提到了他的家产问题。这里也附带着交代一下。

袁世凯临终前,曾召长子袁克定于病榻前,令夏寿田执笔记录,对其口述遗训。这个遗训,除了让孩子们恪守家风、互相“护惜”外,还提到了遗产问题:

“夫予辛苦半生,积得财产约百数十万英镑,尔曹(指诸子)将来啖饭之地,尚可无忧竭蹶。果使感情浃洽,意见不生,共族而居,同室而处,岂不甚善,第患不能副予之期望耳。

“万一他日分产,除汝母(指于氏)与汝当然分受优异之份不计外,其余约分三种:(一)随予多年而生有子女者;(二)随予多年而无子女者;(三)事予未久而有所出及无所出者。当酌量以予之,大率以予财产百分之十、之八、之六,依次递减。

“若我女,其出室者,各给以百分之一;未受聘者,各给百分之三。”

袁世凯共有17个儿子,15个女儿。他死后不久,这个大家庭就难以维持了。于是就按照袁世凯的遗嘱,请来徐世昌主持着分了家。

袁世凯究竟有多少家产,没有一个准确的数字,很难估计。他在遗训中所说的一百多万英镑,未必包括全部的财产。

关于分家的详情,说法也不太一致。据袁世凯的三女儿说,袁克定是因嫡出长子,独得了40万元,其余诸子皆庶出,各分了20万元(包括开滦煤矿、启新洋灰公司、北京自来水公司的股票在内)。另外,还各分10条金子。各个女儿分得嫁妆8000元。于氏和各位姨太太均不另分,各随所生之子一块生活。袁世凯生前的贵重衣物,大部分都被五姨太太偷运到自己的屋内了,所剩不多,各房仅分得皮箱一只,里面都是一些旧衣物。袁家的房产,一向由袁乃宽管理经营,据他说,北京锡拉胡同有两所,炒豆胡同有一所,海淀挂甲屯一所,天津小白楼一所,河北地纬路一所。大家认为实际情况相差很远,但袁世凯没有留下遗嘱,只得罢休。房产的分配,袁世凯的三女儿也不太清楚。

袁世凯的四子克端说,此次分家,于氏因系嫡夫人,分得较多。袁克定除了多年的个人积蓄和彰德老家的全部财产外,还分了全家公产总和的六分之一强。

袁克端之子袁家宾长大后,曾见到一份分家的账单。此单未记于氏所得多少,而姨太太们,除了三、四、七姨太太逝世外,大、二、五、六、八、九姨太太,每人分得银元六万,黄金三十两,作为养老费用。诸子各得现款八万,黄金四十两,股票(包括开滦煤矿、启新洋灰公司、江南水泥厂、耀华玻璃厂、盐业银行、华新纱厂、天津造胰公司等的股票)总面值约七万元。诸女中四、八两位早逝,其余每人各得嫁妆费现款约一万元。袁克定分的,尚不包括民国后他利用特殊身份地位从清宫和博物馆取来据为己有的珍贵文物。

还有一说,因遗训中言明袁克定享有特权,结果他一人得了全部财产的百分之四十,全家未有敢持异议者。

分多分少,在老百姓看来,都是天文数字。老百姓鼓捣多少代,能弄了这么多钱?

但即便这么多钱,也不够这些大家子弟挥霍。比如袁克定,多年来不治生计,且挥金如土,到解放前夕,全部家私已花得差不多了,最后陷入极端贫困的境地。一日三餐,无鱼无肉,甚至没有菜蔬,仅以窝窝头切片,佐以咸菜。后来实在无法,只得迁到张伯驹家寄居,一切费用由张伯驹承担。1958年病逝时,还是张伯驹代为料理的丧事。


文史十八拍


袁世凯是一位家喻户晓的人物,清朝还没有灭亡之前,曾是慈禧面前的红人,后来又为了自己相当总统,劝说隆裕太后,要溥仪退位,当了民国第一任总统后还不满族,还想复辟做皇帝,当了83天皇帝,在全国人民的讨伐声中,因为尿毒症而猝然离世。死后,按照他身前的遗愿“扶柩回籍,葬吾洹上”。那袁世凯的陵墓里会不会像封建王朝的皇陵那样有无数珍奇异宝陪葬品呢?小编认为,肯定会有。我们且来分析以下。

北洋政府财政空虚,集资建陵

而后北洋国民政府开始安排为袁世凯修建陵寝,经过两年多的时间,耗资70余万袁大头,在洹水河畔建起了这座由德国设计师设计占地近140亩的陵墓。当时国民政府穷啊,光顾着花钱打仗了,给大总统修陵墓居然一时间拿不出这么多钱来,怎么办呢?凑吧,政府出一部分,袁世凯家族出一部分,然后再有袁世凯的亲信部下捐一部分,总算凑合给修好了。

据《袁公林墓工报告》记载,袁世凯墓地 “仿明陵而略小”,而墓冢部分则仿照美国总统格兰特的墓地。墓地布局如下,坐北朝南,照壁、石桥、牌楼、望柱、石像生、碑亭、值房、大门、配殿、景仁堂、铁门、石五供和功德碑、墓冢一应俱全,俨然一座帝王陵。袁世凯虽然没有正式登基,但毕竟还是当了八十多天皇帝的,所以这陵墓自然也就是按照帝王的规制来建造的。

既然政府都出不起钱建陵,想必这陪葬品自然也就毕竟逊色了,不过作为大总统怎么着也得有几个像样的物件作为陪葬吧。

葬礼奢华,场面浩大打龙旗,堪比慈禧葬礼规模

我们再来看看袁世凯出殡的豪华场面,袁世凯死后按照过去皇帝死后的规矩停灵21天,当时北洋政府决定为他举行国葬,命令全国下半旗致哀,停止娱乐活动1天,学校停课1天,官员停止宴会27天,然后将灵柩通过火车运回河南安葬。

整个葬礼全部参照清朝皇帝以及慈禧出殡时的礼仪举行,其灵柩甚至比慈禧的还奢华。“堂罩”(棺罩)是御用规格,这顶“堂罩”顶端饰以火焰宝珠,四周以黄云缎作底,绣以五彩龙纹。“堂罩”下即袁世凯的棺椁,据记载“堂罩”前还设有一张灵床,灵床上竖着袁世凯的巨幅遗像。杠夫有80人,也同样是满清帝王的规制,其他诸如陪葬纸扎一应俱全。

出殡当天,场面浩大,各路北洋政府要员、地方乡绅、北洋军阀悉数登场,夹道相送。场面浩大,而且袁世凯的葬礼还出现了许多“龙旗”,这可是最高规格的礼葬。

这样奢华的葬礼,没几样拿得出手的陪葬品显然不匹配啊。

袁世凯生前地位显赫,收到不少奇珍异宝

袁世凯自从巴结上慈禧成为御前红人之后,这巴结袁世凯的人自然就多了,免不了有人送个礼啥的,再加上过个大寿,婚丧嫁娶的,家里势必收藏了诸多宝贝,要不然他的儿子袁文定怎么来的那么多收藏品,就连袁世凯的大管家在建国后还给故宫捐了不少宝贝,而袁世凯的表侄子据说给故宫捐的文物价值上千亿之巨。

当年袁世凯也没少给慈禧进献宝贝,除了送马桶,小轿车之外,他还送给慈禧一座金塔。如果自己家里没点存货,他怎么能给慈禧送去。

虽然袁世凯遗嘱上让自己的姨太太们和儿子们分了遗产,但也不能一样不给自己留吧,就算都分了,那入葬的时候,家里人也不可能让他光秃秃的下葬啊,肯定会把袁世凯生前喜欢的物件给放进去的,好比那些纸扎陪葬品一样:轿子、汽车、宫殿、侍女等。

葬礼亲历者传言,里面确实有宝贝

据袁世凯葬礼的纸扎工人萧景泉所撰《袁世凯丧葬琐记》中记载,袁世凯入葬时,地宫的供桌上是摆满了袁世凯身前最喜欢的古玩玉器,陵墓石门关闭时,这些东西是没有拿出来的,然后填土埋葬,最后再用水泥层层包裹宝顶,况且袁世凯的墓到如今也是保存完好,并未被盗,所以说,袁世凯的墓里肯定有宝贝,但是多少不好确定,至于价值嘛,只有等陵墓打开的那一天才知道了。


古曲古风


袁世凯的陪葬品肯定有,但应该不会很多,看看他的家产就知道了。

(袁世凯)

袁世凯临死时到底留下了多少遗产?目前有几种说法,比如其中一种说法是袁世凯临终前曾让总统府内史夏寿田执笔,写下了一份遗嘱,上面有“积得财产约一百数十万镑”,这些应该没有包括房产和地产。

还有一种说法,张伯驹说他的父亲张镇芳帮助袁家分财产的时候,每个子女分了两三万银元的现钱,还有两三万银元的股票。另外,袁世凯在河南还有田产2000多亩。

总而言之,虽然没有明确数目,但大概分析,袁世凯临死前应该留下了1000万银元以上的财产。


但是,钱虽然多,等着分钱的人也多啊!

袁世凯一妻九妾,17个儿子,15个女儿,这些人(除了早亡的)都眼巴巴的等着分钱。虽然网上有很多说法,但是当时分财产是长子袁克定主持的。袁克定这个人,腿有残疾,野心非常大,一直把自己当成是“太子”。

在袁克定的主持下,儿子和女儿都分到了一部分钱(具体数目也有不同说法)。但是,袁克定本人到底拿了多少钱,一直保密。

1938年袁克定又主持了第二次分家,把北平和天津等地卖掉的房产,又分了一次。但是袁克定独吞了袁世凯在法国银行的200万法郎存款,还有大量的古玩字画等,拿到了太多的钱。


袁克定是个“败家子”,拿到了这么多钱,只会挥霍浪费,解放前他就穷困潦倒了。

(袁克定)

据说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初,刚开始分家的钱已经被花完,袁克定只能靠一个老仆人上街捡白菜帮子,蒸窝窝头勉强过日子。即使这样,他还在摆“太子”的架子,非要戴好餐巾,用刀叉把窝头切好,就着咸菜吃。

袁世凯的二儿子袁克文,被称为“天津青帮帮主”,也是个“吃喝嫖赌抽”的浪荡公子,42岁死的时候,连丧事都办不起,全靠别人凑钱才得以安葬。

袁世凯的陵墓就是“袁林”,是当时的中华民国政府筹资兴建的。我们无法猜测到底袁世凯的子女放了多少陪葬品进去,但是从分家产的袁克定脾性来看,应该不会太多吧。

袁世凯死后,妻妾子女大多做不了主,也只能眼巴巴的等着分钱,估计也不会操心陪葬品的事情。

所以,猜测一下,可能有宝贝,但一定不多。


七追风


袁世凯,河南项城人,1859年生1916年逝世。是北洋政府主要负责人。

袁世凯兴于朝鲜,成名于天津小站。

其主要功绩是让清帝和平退位,并就任中华民国首任大总统。

后来因为野心太大,总想要称帝。一个人有野心是好的,但是一个对人民无益的野心却是万万要不得的。

后来袁世凯不顾全国人民反对,恢复了帝制,并成了中华帝国的第一位皇帝。果然,全国骂声一片。很快便退位了,仅仅在位83天,在全国人民的一致反对中,便宣布了退位。

退位以后不久变郁郁而终,结束了相对传奇的一生。

死后安葬在了河南,即今天的袁林。

至于袁世凯的墓里到底有多少宝物?具体数量难以估计,但肯定不会太少。


原因有几;

1、袁世凯在当时是权力顶尖的人。

不管是作为曾经的直隶总督也好。还是中华民国第一任大总统也好,还是洪宪帝制也罢。那都是常人不可企及的位置。所以陵墓中的陪葬自然不会少。

2、陵墓的豪华程度。

要知道,袁林最开始的时候,是想要叫袁陵的。后来,徐世昌不同意,才改叫袁林的。

袁林是一座规模宏大的陵墓,建筑中西结合,很有特色。想象一下,当时的国民政府花巨资建了一座豪华的陵墓,会让地宫空空如也吗?

3、家族势力

我们知道,袁世凯出生于名门望族,即便是民国政府没有出资陪葬品。仅是袁世凯在清朝时期作为直隶总督这一点就可以让很多人没法想象了。

所以,袁世凯的家人一定会在其墓里放一些符合他生前身份的陪葬品。



综上所述,袁世凯的墓里一定会有很多宝贝,甚至有个很多国家级文物。

但是我国不主动挖掘任何陵墓,因为挖掘就等于破坏。即便是他的墓里有再多的宝贝,也只能永远的陪着它的主人安睡。


观复一鉴


要看怎么定义宝贝了。

可以说有,也可以说没有。

说那种金银财宝,稀世珍奇,肯定是没有的,袁世凯再怎么也是“经过共和”的人,他又是办洋务,又是办新军的,第一个不信义和团“怪力乱神”的也是他,他怎么也是被现代科技冲击过的过来人。

“事死如事生”的思想在他那里肯定是没有市场了,古代帝王喜欢埋的东西他是不会去埋的,也确实没有埋。

所以说,袁世凯墓中并没有什么了不得的宝贝。

但是呢,袁世凯人物太大了,关于他的所有的一切都可以成为宝贝,哪怕他的一颗牙齿呢!还是他手写的某一张纸条,全是价值不菲的文物。

所以说,袁世凯墓中还是有宝贝的。

笔者个人猜想,题主之所以有此一问,大概是觉得“袁林”很奢华,以及当年袁世凯的葬礼很隆重吧?

老百姓有一句话“死人的场面,活人的脸面。”

袁世凯复辟称帝虽然失败了,他的北洋军系还是好好的在那里的,当时全国各地的实权人物基本上全是他的门生。

门生们是要面子的,他们虽然不支持自己的“老上级”做皇帝,给他操办一个隆重的葬礼,建一个奢华的坟墓还是很愿意的,又不是花他私人的钱。

但是呢,说让他把什么稀世珍宝给袁世凯带走,他们是不会同意的,毕竟袁世凯只是“老上级”还不是亲爹。

袁世凯倒是也有亲儿子,但袁克文,袁克定都是玩闹家,不争气的主儿,有好玩意自己还留着呢,更不会给袁世凯带走了。

所以说,袁世凯的墓中只能有些“关于袁世凯本人的文物宝贝”,不会有其他宝贝的。


葭明通半瓶历史


看我是哪里人,再看我的话!

宝贝,理论上应该是有的!宝贝儿,就不见得有了。。。

小时候,据说,被盗过,从下面挖的地道,走的时候没有掩埋好大概,下雨过后,被大水冲了个坑,后来大家都知道了。。。


安阳酒局扛把子渊哥


袁世凯于1916年6月6日去世,安葬在河南安阳洹水北岸太平庄一带,袁世凯曾经在此处定居和练兵,现今成为他的墓地。

袁世凯的墓地名为“袁林”,占地140多亩,设计庄重。依据当时的下葬习惯,应陪葬相当多的陪葬品。袁世凯墓虽遭到一定的破坏,但没有被打开。


聊聊更开心的


估计没有吧,有的话,革命党的人早就挖掘了,还留着给后世?痛恨袁世凯的可是革命党的人,比如当时的国民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