诏安:忆高坑江鱼往事

诏安梅岭,因地势从凤山岭蜿蜒逶迤至宫口港,状似一枝倒挂梅花,故名。高坑村就座落在梅岭半岛中部,今属沿海平原地带,新旧诏宫公路从村前村后经过。该村古时三面环海,村前和村北面(今田畔埭)临前江海,村后靠近后江海(后埭盐埕)。海水涨潮时,潮水从前江和后江一起涨到进出乡里一条狭小古道两边,人称牵丝过脉(今旧下宫公路)。

诏安:忆高坑江鱼往事

高坑村历史产业特产江鱼,是全县唯一盛产江鱼的渔村,高坑江鱼或因传说,或因名产而闻名县内外。

明清朝代,高坑村的祖先就发挥、利用靠海的条件和优势,先后在诏安湾城州岛周边的赤礁、乌土港、沃后、白礁、瓮仔桁、石四桁和五都沃角(今东山县)的湖仔,以及该村前江海等海域都发展挂桁船定置网(俗称“下网”)。清朝年间,是高坑村江鱼产业发展高峰时期,后江海和前江海共有18艘船(即18槽桁,每槽桁多者11张网,少者3张网),从事江鱼捕捞产业的渔民达200多人,历经了一代人又一代人的发展历程。定置网捕捞江鱼,由于季节气候的原因,采用不同的捕捞方法,夏季以退潮时候捕捞,而冬季在涨潮时候捕捞。该村捕捞江鱼产业年代久远,产品销往城乡各地。久而久之,就被人们冠名誉为“高坑江鱼”的美称。高坑江鱼的字号,一直在民间流传着,而今提起高坑江鱼,上了年纪的人们仍然是记忆犹新,耳熟能详,无人不晓。历史上民间曾流传着高坑江鱼起水不新鲜,不新鲜也有人要的传说,流传甚广,影响深远。

江鱼为何被称不新鲜

相传,从前有一个人叫卢远,传说其皇帝嘴乞丐身,流浪在闽南一带,每到一处乞讨,都说些戏谑的话,据说很灵验。有一天,他经过高坑后江时,要与渔民乞讨江鱼,当时有的渔民忙于卸鱼交易,有的渔民忙于洗晒渔网,就没有拿江鱼给他。于是卢远很不高兴,就说高坑江鱼起水不新鲜。这一传说到底是真是假,今无从考查。其实江鱼起网时是很新鲜的,一些较好的鱼货(大虾、鲳鱼、红鲟、尤鱼等),都被渔民们选捡起来,因为他们在船上做饭,就被当作下饭菜吃了。事实上,造成江鱼不新鲜,并非全是卢远的“皇帝嘴”所说才导致的。究其原因还是受自然条件限制、诸多因素造成的。

一是捕捞时间长,每次大约6小时左右才起网,江鱼就在海里的网中,随流水翻来覆去,导致鱼肚破损。

二是产量多,起网后的江鱼,全部被堆放入船仓内,江鱼体积又小,受不了挤压,船仓内通风透气又差,易产生变质异味。如是数量较少时就用渔筐盛装,放在船仓上面,又是受太阳光照射,又没遮阳,整筐的江鱼极易产生热量变质变味。

诏安:忆高坑江鱼往事

三是那个年代都是木帆船,行驶速度慢,有风还好,能顺风顺水尽快返回。有时虽有风,而是逆风,驶船就要借风顺向,以之字形驶过来又驶过去的方法。若是无风行驶,就要靠人力划浆,须2小时左右才能到达,既费力且延时。

四是夏天气温高,捕捞中诸如一些水母(小海蜇)、“水银”等杂质的东西,与江鱼含混掺和在一起,也容易质变、产生异味。

五是客商、渔贩从高坑后江交易后,再到市场或走村串巷买卖,时间一久,也会变化不新鲜。

总而言之,待渔船回到海边江鱼起水,经过客商渔贩交易,再到市场或走村窜巷买卖,看上去江鱼肚破确实有异味,不是很新鲜的感觉。那个时候,虽然看起来江鱼不是很新鲜的样子,然而它是原生态的、自然的,没有人为技术加工的,非常好吃。就该村而言,过去,由于家庭经济收入差,物资匮乏,人们生活水平一般,有的家庭平常生活中,有江鱼作菜就算很不错了。据说,当年有一位渔民为给其妻子做月子,准备三砵的咸江鱼过生活。逢年过节,或为改善一下生活,或者家里来客人,有的家庭才用江鱼裹面粉再下点姜末,用花生油浮(炸)成江鱼粒,外酥里嫩,味道独特,新鲜诱人又“滂沛”,真的很好吃。现而今市场上销售的江鱼,并非高坑江鱼。当然现在有条件和技术处理做保障,江鱼是很新鲜,但口感就不如以前的高坑江鱼好吃。

为公平交易立碑规定

清朝时期,各地客商、渔贩(包括高坑本村人)来往高坑后江交易,后江就形成了一个鱼产品贸易繁荣的商埠。

诏安:忆高坑江鱼往事

当年,为文明经商,公平交易,经村族老商定,制订交易制度,立下石碑明确规定。碑文曰:“言有正约卖有秤约伐有足巨每斤重禁次伐每百次伐十文不够多少秤重百陸陶为介公秤为每大筐除三斤小筐除一斤大笞除一斤小笞除半斤伐项为约伐为不怨不可有违如敢有违众为之四方贵客来往交关照看此文为准不能强买強卖得桁槽总点光绪二十一年(即1895年)拾二月立碑。”碑高71.5公分,宽40公分,厚度10公分,立于当时一条古道旁的后江澳中部(即大坑出海口)。此碑今犹存,有的文字已风化模糊,它见证了高坑村江鱼产业发展兴盛时期。江鱼产业对高坑的经济发展和乡村建设发挥了重大作用。

挂桁船逐渐被淘汰

由于江鱼价廉,效益低,成本高。解放后,挂桁船逐渐被淘汰,因此,江鱼随着船少而减产,渔贩往来交易也就减少。随后,昔日繁华的商埠也就消失了。至1954年,该村挂桁船只剩下船号“老研”“新研”“新顺利”“留后”等四艘,仍保持古老的传统作业。虽然各条渔船同等条件(每船11人),因捕捞海域不同,又受潮流和气候的影响,因而其产量也就大不一样。有时有的渔船连续几天都一无所获,正如渔谚所说的“好下(许愿)山顶一只猪,莫下海里一尾鱼”。有时有的渔船却满载而归,据老渔民黄明琛回忆说:有一次,“新研”号船大丰收,捕捞到江鱼100多担(一担100斤),返回时“歕哱”(用大海螺壳吹号角),船上插"红旗”(用裙围代替)。且此次捕捞的江鱼很新鲜,品质又好又专,全部在后江处晒成生鱼脯。

由于高坑村渔、副业船只较多,都在后江停靠,为方便管理,1956年村集体在后江海边,建设管理房、仓库、晒鱼灰埕和开挖水井等功能配套设施。此前,村还成立一个渔副业队,协调管理渔副业生产。上世纪六十年代间,为传承和发展村集体经济,该村又购置四条小船,在靠近下傅的"三礁”海域捕捞。此时,全村虽有大小八艘挂桁船,但江鱼捕捞产量较以前少,而品质较以前好。

高坑江鱼成为历史典故

在计划经济时代,渔船渔需品由下河水产购销站(位于岭港,在下河圩设门市)供应。渔民粮油由国家按规定供给,每人每月定量45斤,由下河粮站供应。捕捞的江鱼或多或少,用大渔筐盛装,由渔民们共同抬到下河水产购销站,按质定价收购。后由水产工作人员依据江鱼的品质,有的以生鱼发货随行就市,有的加工成熟鱼,或晒成鱼干,有的晒成生鱼脯,销往城乡各地。有的时候一些品质较差的鱼货,就加工成半成品,做为鱼露原材料,外销广东等地。也有的时候,捕捞的江鱼很多,品质较差,就被该村生产队购买去掺和草木灰当作肥料下田,施禾苗或地瓜。

随着社会经济发展,为方便进出东山县,遂将八尺门海域填平修建公路。八尺门海域被截流后,诏安湾潮汐流水就不会回流而成为“死海”。渔谚称:人靠嘴水(口才),鱼靠流水。江鱼靠潮汐流水,不能从东山湾随流水经八尺门进入诏安湾,直接导致诏安湾海域江鱼锐减,造成高坑村经历了长达几百年,捕捞江鱼的传统产业,失去发展前景,于上世纪七十年代停产歇业了。昔日闻名各地的高坑江鱼消失了,一去不复返。岁月流逝,高坑江鱼就剩下人们永远的回忆,成为历史典故。

黄吉成,梅岭高坑人,高小文化,1970年参加工作,副科级干部,2014年退休。2016一2017届本村董事会副会长,现为县黄氏研究会理事。在“南大门官网”发表的文稿中,有一篇登《诏安文史资料》第38期,另一篇编入《诏安县古代孝廉人物》第二辑。近年对本宗渊源和进士历史,探讨性研究,以弘扬黄氏文化,传播正能量为己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