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俗语:“莫瞅廿岁姑娘装,要看八十婆婆丧”,是什么意思?

新大风歌


俗语就是约定俗成的语言,不要看二十岁结婚女人的装扮,要看她八十岁的丧事情况。

这句俗语的起因故事,很多朋友已经讲的很明白了,我没必要再进行一次赘述了。

中国的汉语言博大精深,短短一句话不仅仅是前人经验的总结,更是一种文化的锤炼。一起探索俗语背后的故事。

  • 勤俭持家

这句俗语说了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姑娘出嫁,一方面是婆婆丧葬。也是农村里常说的红白事,是农村最重大的事情。结婚往往娘家会置办贵重的嫁妆,为了让女儿在婆家更有地位也为了留给女儿财富,因为嫁出去的姑娘泼出去的水。

国人一向讲究勤俭持家,若是姑娘铺张浪费,家庭一定过不好,最后的结果就是年老后的丧事难堪。

  • 家族地位展示

中华上下五千年历史,文化沉淀下来后,中国人比较含蓄内敛。喜欢透过一些现象观察评价别人,农村人憨厚朴实更是如此。一个有文化有内涵值得敬仰的家族不是看他嫁女儿时的嫁妆多么富贵,而是要看家族里老人去世时的丧葬。

俗语的形成和传播,一定要能沉淀出文化内涵,否则就像无根之水—不长久。所以我觉得这也是孝文化的一种体现。

  • 无远虑必近忧

换一种方式解读,不要忧虑年轻时的物质享受,要长远的去思考年老精神富足。

解读前人智慧,是为惊醒后人。作为当代的我们,有多少人已经泯灭在这滚滚的物欲横流中,每天追逐着金钱名利,甚至放弃了家人放弃了健康放弃了灵魂,只能孤寂的面对着一个个不眠的黑夜。

希望每个人都能活成自己喜欢的样子,八十岁的时候还能健康的给儿孙谈谈年少追逐梦想的艰辛,挑灯夜读时的宁静等等。


石门高高


对于农村俗语:“莫瞅廿岁姑娘装,要看八十婆婆丧”这句话的来源,读者已经知道了,意思也基本明确了。有人解释这句话是:不要去看二十几岁的姑娘出嫁时的装扮,而要去看八十多岁的老婆婆的丧事。但是,笔者却不这样认为。

廿岁姑娘(网络图片)

我们认真分析研究这句话的意思,并不那么简单,寓意还是很深刻的。实际上这是一个“盖棺定论”说。意思是不要看年轻的美,那都是貌美,不是真正的美。真正的美是在自己仙逝之后,人们议论你美,“盖棺定论”那才是真美。

因此,农村俗语:“莫瞅廿岁姑娘装,要看八十婆婆丧”这句话可以解读为:人们的眼光不要只瞅着,盯着廿岁姑娘长得好看,和她们所穿戴的漂亮而美丽的服装,这都是外表,不一定永远是这样秀色动人的。

子孙满堂(网络图片)

真要看美,就去看看那仙逝之后,子孙满堂,人人点赞“盖棺定论”的老婆婆。为什么人家过世后能得到子孙和众人的赞扬?因为,人家年轻时付出了,奉献了,为他人做了许多好事,处处事事表现出了自己心灵美,所以,当婆婆老去,人们会主动地前来送行。这样去理解,意义就深远深刻的多了,涉及的面也大了。

农村俗语:“莫瞅廿岁姑娘装,要看八十婆婆丧”这两句话,包含着两层意思。一是对年轻人的教育:年轻时就要励志,脚踏实地做事,处事,做人,并获得成功,以得到亲朋好友肯定与赞扬。二是要弘扬传统美德:这就是尊老敬老的寓意。

勤奋(网络图片)

总而言之,农村俗语:“莫瞅廿岁姑娘装,要看八十婆婆丧”这句话,是人们在长期人生路上总结出来的经验,是在教导年轻人要懂得人生不易,要励志,要亲勤劳动,努力奋斗,争取 “盖棺定论”的好名声。


言者青青


农村俗语:”莫瞅廿姑娘装,要看八十婆婆丧”是什么意思?

这个俗语的直面意思是,不要去看20多岁姑娘穿什么样的衣服,要去看看80岁老婆婆去世葬礼的场面,这句话看起来莫棱两可让人无法理解是什么意思,但这里边蕴含有很深的人生哲理。

首先80岁的老婆婆都是由20多岁的姑娘变来的,年轻时穿着好坏,不能看出一辈子过得好坏,只有到了老年才能看出来,80岁的老婆婆如果去世送葬,场面宏大,儿孙孝子一大片,那么这个老太太一辈子肯定活的很有意义。由他送葬的场面,就可以看到他生前的的辉煌以及幸福美满的大家庭。

所以这句话的真实含义是,20岁多的姑娘,穿的好坏无关要紧,没必要去看,去平头论足,因为人生的道路还很漫长,一辈子活得是否有意义,那么到80岁去世的时候,去世的场面就可以看出这个女人一辈子活得怎么样?

从而也揭示出,人年轻时日子好坏,生活好坏,都不大要紧,人生还有长远的路要走。人到老了去世的时候。才能对人的一生做出一个正确的总结。从一个人去世办丧礼的场面上。就可以看得出这个人一辈子为人处事,在这个世界上混得怎么样?

这就是我理解的“莫瞅廿姑娘装,要看八十婆婆丧”的意思。

[我是农人潘哥,一名热爱三农的退伍军人,喜欢我的观点或文章记得点赞加关注哈!]


农人潘哥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寓意丰富。而农村俗语也总是以一种最直白,最简单的方式告诉我们不凡的道理。一句话或者几个字都揭示着人生哲理,实在值得我们仔细思考。

莫瞅廿岁姑娘装,要看八十婆婆丧”什么意思?

这是一句俗语,大概意思是:不要去看二十岁姑娘出嫁时花红柳绿的装束,那并不代表她以后会比别人过得更好。我们应该去看她八十岁去世时,是否儿孙满堂,干净整洁,有人养老送终,这样才算是福气。

这句话有个故事

传说在古代,有户姓王的家庭,他们虽然不算是富足,但是全家也是饱读诗书的文化人。他们尤其重视儿女的教育,想要培养儿女吃苦耐劳的品质。因此,平时对儿女管教甚严,不让女儿随意出街,不许女儿去看别人出嫁,反而让她去看老婆婆的葬礼。


期初不只是女儿,连街坊四邻也不明白王家这是为什么。

他说:“二十岁的女孩子出嫁,这是她人生的起点,即便是金银满堂,身披花红柳绿,但是这不能代表什么。如果她不懂得勤俭持家,不去努力奋斗,那么这一切也会烟消云散。反观八十岁的婆婆葬礼,如果儿孙满堂,家境优越,这才是人一生真正的福分”

后来王家的女儿逐渐懂得了长辈的良苦用心,明白了勤俭持家的重要性。而王家也慢慢的变成了名门望族。后来百姓们就编了这么一句顺口溜,教育后代不要去羡慕别人的起点,要用一生去努力变得更好。

这就是这句话的由来。


我们的农村俗语不亚于任何先贤所说的至理名言,需要我们好好理解好好实践。“莫瞅廿岁姑娘装,要看八十婆婆丧”这句话就是在教育我们勤俭持家,努力奋斗的美好品质。


闻香书坊


农村有很多俗语,有些是在全国各地普遍流行或流传的,而有些则是属于地方性的。普遍流行也好,在地方上流传也罢,无一不是千百年来农民对其社会实践经验的归纳和总结。朴实的谚语,朴素的经验一次次带给人启示,令人深思。

题主问题中的莫瞅廿岁姑娘装,要看八十婆婆丧,它不是一句在全国普遍流行的俗语,而是属于杭州谚语,浙江杭州才是这句谚语流行的地区,特定的谚语必定有其特定的解释。看到问题下面好多的回答,纷纷把这句谚语解释成:不要羡慕20岁年轻姑娘出嫁时的花红柳绿,那不代表她今后就一定会生活的更好。要看80岁的老婆婆去世时晚辈们的行事做派。其实,这是不准确或者说是不对的。

有研究杭州民俗的专业人士,对“莫瞅廿岁姑娘装,要看八十婆婆丧”这句杭州谚语给出过相对权威的解释:装,是服饰、打扮的意思;丧,引申为结局和归宿。整个谚语的意思是姑娘莫以服饰炫耀自己,当知自己也有老的一天。从上述解释看,它更多的应该是劝诫年轻人行事和言语低调一点,不要总是摆谱或自以为是地显示自己,看扁他人,瞧不起哪些已经青春不再的老年人。人生易老,谁都逃不过宿命。年轻人学会尊老敬老,才会有好的结局。

说到这,想起来前些年还没有智能手机的时候,我们村子里有一位平时比较咕咚的老人在村边与人下棋,有外来年轻人问路却让他感觉没有礼貌。于是老人指路给年轻人说:向西走,再走10里后打听就差不多了。过了好一段时间,问路的年轻人无奈地折返回来。那成想,我们村那咕咚的老人还在原地等着他。这次年轻人才开口叫了句“大伯”,老人便说:小伙子,你这“大伯”叫晚了,刚才要是这么叫的话,你早到了。这就是年轻人不懂得尊老的教训啊!


乡村萤火虫


你好,很高兴回答你的问题。俗语:"莫瞅廿岁姑娘装,要看八十婆婆表"。这里的意思是:不要去看二十⺇岁姑娘出嫁时拥有多少的嫁装财富,阔气的排场。而是要去看八十岁老人寿终时有多少人为她披麻戴考的景象。

在民间传说有一户王姓氏,对女儿严格管的故事。教育她不要去看别人出嫁时拥有多少丰厚的嫁装,阔气场面,做人要上进勤勉,不等坐吃山空,为人孝道。而是要去看八十多岁的老人临终时有多少子孙为她披麻戴孝,场面隆重。故事内容耐人寻味,说一个人的幸福不是看她出嫁时拥有多少金钱财富来决定的,而是要看她有多少子孙披麻戴孝来决定的。

特别是当今社会物质纵横的世界里,持财敖物,不思进取,酒醉金迷,金钱至上的人生错误价值观。使人述失了自己的本性,变得贪婪,虚荣,好面子。勤勉,和谐,子孝才是人生美德。


夫子悟语录


大家好,我是海海文化闲谈,很高兴能够回答这个问题。

"莫瞅廿岁姑娘装,要看八十婆婆丧",这是一句农村俗语,意思是说看女人不要看20多岁青春貌美时的穿着,而是要看80多岁时举行丧礼的情形。

看人要长远

俗话说“谁笑到最后,谁才笑的最好”。一个人在20多岁的时候,他可以通过自己天生就拥有的东西去获得远远超过同龄人的成就和荣耀。

比如说,一个颜值很高的人,他更能获得异性的青睐;比如说一个家庭富有的人,他更能获得事业上的助力,更容易成功。

但是这些条件往往只是一块敲门砖。如果把人生比作一次长跑的话,他们只是比同龄人领先了一点而已。在漫长的人生道路上,我们拼的是体力、耐力、更是智力。到最终你如果依旧领先于同龄人,那么你才算是真正成功的人。

从一个人的心里能看出他一生的成就

一个姑娘在20多岁时,青春年少,自然有很多人的追逐。这时候,她可以依靠自己的年轻漂亮,让追逐她的男性,为她花钱买漂亮的衣服;或者依靠自己的父母。

但是等她到了80多岁办丧事的时候,那就可以看到她这一生的成就。如果子女孝顺,说明她是一个成功的母亲;如果她的丧事办得很隆重体面,说明她这一生在财富上取得了成功 ;如果亲朋好友在她去世之后为她痛哭,那说明她在人际关系方面取得了成就;如果她去世之后,有很多人来怀念她,那说明她在社会影响方面贡献了不少力量。


海海文化闲谈


“莫瞅廿岁姑娘装,要看八十婆婆丧”这句俗话的字面意思是不要看二十二岁年轻姑娘出嫁的的装 扮,要看到八十多岁成为婆婆的时候的丧事如何。农村的俗话老语虽然看起来简单,但是却轻松揭 示了某些道理。

二十几岁的姑娘在出嫁的时候正是人生最好的状态,是她结婚生活的一个新的起点,即使是结婚的 时候收到的彩礼再多,父母给的嫁妆再好,如果结婚之后不思进取,好吃懒做,家产也会很快的被 败光,生活也将不再光彩,这种年轻时候的光彩只是暂时的,如果想要生活过的更好出人头地,还 是需要自身勤劳持家,依靠自己努力上进。

八十几岁的老婆婆的丧礼反而是人生的结束时刻,如果这个时候葬礼浓重,满堂儿孙为其披麻戴孝 ,送其最后一程。说明她的儿孙满堂,子女家族兴旺,自己持家有道。

年轻的时候不管你当时多风光,只是暂时的,年老的时候能穿戴整齐,儿孙满堂,子女孝顺才是真 正的风光,所以一定要勤劳持家,努力奋斗,吃苦耐劳,让自己家庭家族蒸蒸日上,自己的人生越 来越好才是真正的风光。还有另外一句俗话表达了同样的意思:“勿慕嫁妆看出丧,勤俭治家家业 旺”。不要羡慕出嫁时候的嫁妆和风光要看就看出丧时候的情况,勤俭治家才能家业旺盛。





知相知命


不知道是哪本书上看到的了…,

"那坟墓里的白骨,正以自己的长久,来嘲笑姑娘们脸上的红晕…"

看到这段话的时候还很年轻,很是不依为然的。心里想,那么多美丽的姑娘,怎么可能说老就老了呢?那得是多少年以后的事儿啊?为什么现在就去想它呢?

真是天知道!好象在不经意间,就发现同龄的美女们都不年轻了。又好像在不经意间,又一个一个的老去了…,紧接着又发现,那些欢蹦活跳的孩子们,也一个又一个的,逐渐的失去了青春的稚嫩,褪去了往日的光泽…

我的心在隐隐的作疼。人生,原来是这么的不堪,这么的短暂啊!那曾经的,那么多的骄傲的"小公主",她们的脸上已经写满了沧桑,布满了皱纹。那曾经的,那么多的帅气的小伙子,也差不多的都将变成了"秃头",垂下了他们的笔挺的身躯…

“人生易老天难老,岁岁重阳今又重阳"。

"人生短暂如白驹过隙“。人们在风华正茂的时候,是应该挥洒青春,享受生活的。但人们也更应该敬畏生命,敬畏人生。趁着青春尚在,年富力强的时候,更应该为国为民,为家人也为自己,多做工作多贡献,莫要等到年老体衰时,才知道已经虚度了年华,枉过了此生…

"天若有情天易老,人间正道是沧桑"。


邀你看夕阳


“莫瞅廿岁姑娘装,要看八十婆婆丧”这句老话的意思是:不要去看二十几岁的姑娘出嫁时的装扮,而要去看八十多岁的老婆婆的丧事。很多人看到这里可能会不知所然,这句老话有什么道理?

要理解其背后的慈风孝道,要从一则有趣的故事说起。

在民间,传说有户王姓的人家,他的家庭虽然不富裕,但算是饱读诗书的文化人,其非常重视对儿女的教育。他希望儿女成家立业后能吃苦耐劳、兴业起家。因此,平日里对儿女管教严格,不让儿女上街游荡,尤其不让他们看人家姑娘的嫁妆,反倒鼓励儿女观看去世老人的丧事现场。

起初,街坊四邻对王姓人家的这种育人理念并不理解,他说:“二十几岁姑娘出嫁,这仅是她新的人生起点,即便父母给的嫁妆再多再好,如果嫁人后好吃懒做,家产很快就会耗光;然而,八十几岁老婆婆逝去却是她一生的结束,此时若葬礼隆重、披麻戴孝的满堂,说明她的家庭兴旺、儿孙满堂,这才是好福气”。

后来这位王家儿女渐渐懂得父母的良苦用心,若干年过后,王姓人家富裕起来,成了四邻八乡的名门望族。为此,当地人编了一句顺口溜“勿慕嫁妆看出丧,勤俭治家家业旺”。

农村俗语:“莫瞅廿岁姑娘装,要看八十婆婆丧”告诉人们,年轻人不要羡慕别人在某个阶段活得有多体面,要想出人头地只有脚踏实地、吃苦耐劳。

光阴似箭,人的一生也不过是短短数十载,功成名就留给众人评说,而人生只在逝去后才能盖棺定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