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楷書從“永字八法”開始,自古至今成為一個傳統。至於“永字八法”的成因,以及“永字八法”到底是何人創立,我們所能見到比較早的記載是唐代張懷瑞《玉堂禁經》裡的一段話,“八法起於隸字之始,後漢崔子玉曆鍾、王以下傳授,所用八體該於萬字。”這裡所說的“隸字”當然指的是楷書。通過張懷瑞這段話,我們應該認為,“永字八法”一說在後漢時期就已經形成了,並且後來魏晉時期的鐘繇、王義之也曾研究和傳授過。
在學習“永”字的八法之前,我們有必要將“永”字的基本狀態弄清楚,“永”字應該是五筆,即:點、橫折鉤、橫撤、短撤和捺。但在書法上,古人把這五筆分解成了八種筆法:點、橫、豎、鉤、挑、長撇、短撤、捺。並且還為這八種筆法起了專用名詞:側、勒、努、趣、策、掠、啄、磔。
下面,我們以歐楷筆法的要領和要求,對“永字八法”的八種筆法謹做一個簡單的講解。
點,側法
在楷書中,任何點筆都不取正勢,而應取側勢,所以下筆時應該以斜側的筆法行筆,至於斜側的角度大小,要因字而定,因字體不同而定。首先,寫楷書應在方格內,“永”字的點筆應在字格縱向中心線的上方,而且必須居中,不可偏左或偏右。
點筆不可太大,也不可太小,要稜角分明而飽滿,要求是“三角一肚”。行筆的方法是:下筆要虛而快,虛,就是露鋒,要輕入筆,要乾淨,要把第一個“角”寫出來;快,就是邊落筆邊行筆,要準確、堅定、快捷。然後,向右下方行筆,下壓筆毫,壓至要求的粗度(此時筆腹以下已基本全部鋪開),抬筆收鋒,收筆要實而緩。
在這個動作裡,要一次性完成上“角”、右“角”、下“角”和左側的“股”,不可以回偉向左或是向右,不可以借回鋒之“便”填補左、右筆畫攝跡的缺失,不可以“以回代描”。這一筆的關鍵要領,也是最難的地方,就是在收鋒時,筆鋒不可改向,從下筆到收筆都應該是中鋒行筆,向右下方行筆,行筆間不可轉筆,不可拐向下方。
或者簡單地說,只要能一筆完成“三角一股”,沒有“回鋒”或勾勒、描作,就算合格,基本筆法就應該是正確的。在歐楷中,此點的筆法相當嚴格,難度很大,遠不是“側”、“不側”的問題,關鍵是它的形態,併為此形態而要一筆完成,從難度指數來講,它僅次於直鉤。在歐楷上沒有功底的初學者,此一筆將是一個不可小視的“障礙”。只有在筆法完全正確的情況下,再經過反覆訓練,反覆書寫,才可成功。
橫,勒法
把橫筆稱為“勒法”,傳統的解釋是:寫橫筆要有勁澀之感,要勒住,不可失去控制,不可浮滑,猶如騎馬時的勒馬。其實,行筆要勒得住,不可浮滑,乂何止於橫呢?任何筆畫,任何書體的行筆都要有所控制,都是不可以浮滑的,這是一個最基本的行筆常識,古人焉能不知?
所以我們推測古人的意思是,因為在寫“永”字時此橫太短,落筆稽行便要停止,不可以寫長,故而要取“勒”勢。不管怎樣,我們還是來具體地分析一下筆法吧。我們在寫這一筆時,注意要側鋒落筆,然後行筆扛肩(扛肩,也作抗肩,即橫畫向右行筆時,要邊行筆邊向上,使筆畫呈左低右高之勢),注意此橫筆雖然要求遒勁有力,但筆畫不可粗,不可笨,梭角要分明。此一筆在“永字八法”中意義不很明顯,筆法也並不困難。
豎,努法
在書法中,“豎”也稱為“直”。這裡說的“努”應是通假字,與“弩”通,“弩”即射箭的弓。在此處意指豎筆要寫得堅挺剛直,峻峭精彩,如張弓搭箭,欲射欲發,有一種氣勢逼人、險勁刻厲的感覺。這一筆在“永字八法”中是起到“脊樑”作用的,它的好壞關乎全字的成敗,而這一筆的難度又是顯而易見的。
技法的要領是:橫筆拐過來之後,中鋒行筆向下,保持垂直,要堅挺有力。須要注意的是,行筆速度不可過慢,筆畫不可過粗,中間階段還要再稍微細些,整個豎筆要在方格內的縱向中心線上,要在點筆中心的正下方。
鉤,趯(ti,音涕)法
在歐楷裡,鉤的種類很多,粗算一下,應該不會少於40種。凡是豎筆下面向左挑鉤的,稱為“直鉤”,俗謂“豎鉤”。凡是學過歐楷的人,沒有不知道直鉤難寫的。至於古人將直鉤稱為“授法”,應該說意在蹺足向上踢起之意。更深層次地說,雖然鉤身不長,但書寫時要有“跳躍”、“彈起”的姿態,實踐證明,此鉤的難寫點也恰恰就在於此。如何使這一鉤既不長,還要出鋒,既要飽滿,還要“彈跳”,應該不是一件輕鬆的事,筆法當然最為關鍵。
豎筆行筆到位後,要輕抬鋒毫(但不可離開紙面),然後以筆尖向下方行筆,意在寫出直鉤最下方的鉤角;鉤角出現後,調整筆鋒,使筆尖向下,筆肚向上,成為一種“跪筆”的姿勢,然後向左上方再輕輕彈出筆鋒,完成這一筆的全部動作。
此筆法,筆者稱之為“跪筆彈鋒”。確切地說,“跪筆彈鋒”就其動作來看並不複雜,如初學者親眼看到筆者當場書寫,應該說看過幾遍就可明白,即使看著筆者錄製的教學光盤,跟著寫幾遍,也很快就能搞懂其中的動作要領。所以,在書法上有“百練不如一看”之說。然而實踐證明,對有些人來說,此鉤也許並不是那麼簡單,雖然基本筆法容易掌握,但是內中的技巧,內中的微妙,也頗費工夫,小視不得。在“跪筆彈像”時,毫釐的差錯,就會“失之千里”;微妙的偏頗,必然神采皆失。
此鉤在“永字八法”中應該是為難寫的一筆,也是歐楷筆法中最難寫的一筆。初學者務必注意的是:行筆如果太慢,筆態必然遲澀,多是臃腫粗笨,板滯僵死,其形大變;行筆如果太快,易失筆勢,輕飄浮滑,法式不備,便失於穩重和堅實。所以,初學者應多看多練,熟則生巧,巧必生神。
挑,策法
“策”,古人常將“策”字用於趕馬,如“策馬揚鞭”等。寫挑筆用“策”字,應是“輕掃”、“快捷”之意,即下筆後,行筆很短,然後儘快抬起,筆畫形態上應是前重後輕。但是,歐陽詢在寫“永”字時,把這一筆是作為橫畫來處理的,不獨歐陽詢,王義之、虞世南、褚遂良、顏真卿、柳公權等,寫到“永”字這一筆時,也都是寫為一橫。
這一橫筆在處理上與第二法的“勒”稍有不同,一是不可以寫得太粗太重,二是要左低右揚,從整個筆法上看,它應是虛筆。這一筆並不難寫,在技法上應該說沒有難度,但要從“永”字的結構上講,這一筆又是關鍵,即不可以和豎筆銜接,要和豎筆留有一定的空間。
長撇,掠法
將長嫩稱為“掠二應該理解為:要婉而暢,峻而堅,如飛燕掠槍而下,輕盈暢快、形神峻爽。柳宗元《八法誦〉雲:“掠,左出而鋒輕。”唐太宗《筆法訣〉雲:“為撤必掠,貴險而勁,掠須筆鋒左出而利。”長撤的技法難度不大,但必須要把握三點:
1.撤筆的中部稍靠下方的位置應有一個“肚”,即行筆至此時要稍稍將筆畫加粗(但不可太粗),然後慢慢收筆,行筆出鋒。初學者對於這個“肚”往往不好掌握,一般情況下,都是把“肚”寫得靠下,寫在了筆畫的“末梢”處,這是因為基本功不行,行筆提按沒有掌握熟練造成的。
2 .長撤的難點是長短和角度,這是下筆之前必須要確立的。要想確立準確,全靠經驗和臨帖知識的積累,同時,還要明白不同的字會有不同的處理要求和方法。歐陽詢的“永”,這一撤併不是很長,也沒有較為明顯的“肚”,但是這一長撤的角度,他寫得非常準確,筆態非常峻峭和挺拔,這是我們必須要認真觀察、認真臨習的。
3.長撤的最高境界是“瀟灑中和”、“無往不收”。所謂“瀟灑中和”,是指這一長撤要寫得戲揚縱展、不激不厲;所謂“無往不收”是指收放有度,運止有節。它的精神之美,是在挺拔秀健中,有一種H揚感,如同“行雲流水”、“飛鳥入林”。
短撇,啄法
在書法技法中,撤筆種類很少,但是,也許是古人為了湊夠“永”字的八個筆法,把本來是一種筆法的撤筆,分成了兩種筆法,若真是這樣,既看出“永”字的不足,也看出了古人擇字的無奈,因為很難找到各種筆法齊備而又一筆都不重複的字。當然,反過來說,儘管是一種筆畫,因其長短的不同、角度的不同、位置的不同,在運筆和筆法上也會發生變化,這是人所共知的常識。我們這裡要說的,是筆畫的長短以及筆法的差異,不獨撤筆而已。古人為什麼用“啄”字來解釋短撤的筆法,我們通常的理解是“如鳥啄物,銳而且速。”意思是說:短撤的筆法,如同禽鳥啄食一樣,要求快速而且峻利。如王義之說:“啄不可緩,緩則失勢。”柳宗元《八法誦》雲:“啄,倉皇而疾掩。
”顏真卿《八法頌》雲:“啄,騰凌而速進。”這些大家們都認為,寫短撤應該迅疾,不可遲緩,從實踐中來看,這些無疑都是正確的。但是,清代包世臣也根據古人的異議,猶豫地提出“……亦言其畫行以漸,而消如鳥喙也。”他的意思是:也有人說,因為筆畫越來越細,整個筆畫像鳥的喙一樣。如按照這種解釋,“啄法”的含義便是形容詞了,這也未可知。短撤的筆法不難,比較容易掌握。
捺,磔(zhe,音折)法
捺筆在一個字中,即使不是主筆.也都是非常重雙的一筆,是具有“色彩”的一筆,同時,也是最容易暴露功力不足的一筆。但要寫好這一筆,也會對一個字増色不小,所以我們必須要給予足夠的重視。這一筆難度相當大,從難度指數來講,儀次於直鉤和右點。
1 、起筆,筆法要領是:起筆時應該蔵株,特別是在寫“入”、“乂”、“之”、“更”等字時,因捺筆的頭部不與其他筆相連(也就是說.筆畫的頭部鼻第在其他筆畫之外),必須要蔵鋒,不可露鋒。如果露慄起筆,便給人一種尖銳、楝手的感覺,應寫出一個“蠶頭狀”;另外,當這一捺筆與其他筆畫相連(也就是說,筆畫的頭部不暴露在其他筆畫外邊的時候),比如“人”、“大”、“今”、“木”等字,起筆可以藏鋒.也可以不藏偉,但是,即使不蔵鋒,鋒毫也不可過尖過細。
2、行筆,起筆處理好後,然後要引鋒(即中鋒)下行,速度不可慢,慢則失勢。行筆開始時,筆圖要細,向右下方行筆後,要邊行筆邊加粗。一定要注意角度和彎度,初學者最易犯的毛病是,行筆過於僵死,角度難以準確。
3.、收筆,行筆至“波腳”處,此時的筆畫已達到最粗,然後稍頓筆,再緩慢抬筆平行直出,寫出尖鋒狀,整個筆畫成一“刀”形。此處的關鍵是抬筆的走向和最後收筆的方法。古人將捺筆的寫法叫做“一波三折”,指寫捺筆的三個階段,或稱三個過渡。
文字內容來自田英章《楷書要論》,侵刪!
閱讀更多 枚書書 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