饭圈文化入侵,ACG文化滑坡,B站“变味”的原因究竟出在哪里?

“弹幕低龄化”,“饭圈文化入侵”,“去ACG化” b站上市以来体现出的种种问题​受到了广大老用户的诟病。那么导致​b站“变味”的原因究竟出自哪里?让我们从一张财报入手,深入探究老用户们不满的原因。​

"番剧不赚钱,就是交个朋友"


我们截取了b站2018年Q4季度的财报

饭圈文化入侵,ACG文化滑坡,B站“变味”的原因究竟出在哪里?


从这张财报中我们不难发现,哔哩哔哩作为一个二次元向的视频网站,最大的收入来源却是游戏和直播。让人更加难以置信的是,这62%,还是经过业务调整之后的比例。这也就意味着,b站的视频内容实际上只是一个"外衣",而这层外衣的内部,却是一家游戏与直播公司。

饭圈文化入侵,ACG文化滑坡,B站“变味”的原因究竟出在哪里?

虽然这份财报颠覆了很多人对b站营收来源的认知,但近年来b站内容的逐渐变化跟营收渠道是没有很大的关系的。b站营收渠道的倾斜,有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出自b站的"无广告"策略。既然没有广告可以拿来赚钱,那么从其他角度创造营收,也不失为一种妙计。


"放低门槛是吸引新用户的唯一选择"


众所周知,一家上市公司是要对股东负责的。为b站投入了大量资金的股东们会对数据的增长提出要求。

饭圈文化入侵,ACG文化滑坡,B站“变味”的原因究竟出在哪里?


但b站的账号可是要考试的。如果你们和我一样在b站待了5年以上,应该会清楚,当年b站的入站考试题可以说是地狱级难度,不是硬核二次元爱好者根本难以通过入站考试。这也就导致了过去b站的用户并不多,年龄层也大多聚集在大学生左右。所以当时如果有优质内容,很容易就造成"屠版"现象,引领一段时间内的互联网潮流。

饭圈文化入侵,ACG文化滑坡,B站“变味”的原因究竟出在哪里?


当年的这种运营方式,看似筛选了一大批的高素质高学历的优质用户,不过放在现在来看,是根本养活不了这么大一家上市公司的。想养活一家大公司,就需要大量的新用户,而且是愿意为产品付费的新用户。纵观全世界的二次元相关市场,无论是在中国还是在日本,"二次元"终究是小众文化。为了吸引更多不同领域的用户,这个比高考还难的入站考试自然成为了时代的眼泪。

门槛放低了,用户的质量自然难以保证。这并非单纯是因为用户平均年龄减小,近年来,"饭圈"文化的入侵,也成为了b站用户质量下滑的罪魁祸首。


"林子大了,什么鸟都有"


前面我们说到,为了养活一家这么大的上市公司,源源不断的新用户被引入了b站。这么庞大的用户群体,其对视频内容的偏好必然是多样的。这也就导致了b站想要留住这么多用户,势必需要庞大且囊括各方各面的新内容,这些新内容,冲淡了b站原有的二次元属性,也让原有的用户大呼"变味"

"饭圈"这种文化,天生带有热度,不断产生新内容,粉丝粘性极强。这种文化的出现,对于急需用户的b站来说,无疑是雪中送炭。只要邀请微博上大火的明星入驻,就会有海量的用户铺天盖地的涌过来。可是,饭圈带来的流量对于ACG起家的b站来说,究竟是蜜糖还是砒霜呢?

饭圈文化入侵,ACG文化滑坡,B站“变味”的原因究竟出在哪里?


追星和鬼畜,完全不是同一个领域的文化,也谈不上有任何相性。占据b站较长时间,并懂得弹幕礼仪的老用户自然是与饭圈来的新用户无法交流的。而饭圈来的新用户在b站发现了自己爱豆的鬼畜视频,于是对这些视频津津乐道的老用户发起嘲讽与谩骂。这两种用户之间的对立,造成了b站被"饭圈入侵"的假象。

在这里我们为什么要说饭圈入侵是"假象"呢?因为这种现象实际上是少数人的坏行为,导致的整个圈子遭到抵制。我们不妨仔细看一下,ACG爱好者和小鲜肉的粉丝团们并没有较大的年龄差距,有什么事情不能坐下来慢慢说呢?所以说,要解决"饭圈入侵"的难题,关键还是在于加强弹幕礼仪的学习,时间长了,环境自然就好了。


"网红经济"与"内容经济"之间的博弈


前面我们说过,b站需要大量能够产生价值变现的内容,饭圈是一个来源,而生活区中那些行走的人民币up主们,就更不能放过了。首先我们来看三张图片:


饭圈文化入侵,ACG文化滑坡,B站“变味”的原因究竟出在哪里?

2018


饭圈文化入侵,ACG文化滑坡,B站“变味”的原因究竟出在哪里?

2010


饭圈文化入侵,ACG文化滑坡,B站“变味”的原因究竟出在哪里?

2009


这三张图片分别表示了b站在2009年,2010年,2018年中各分区的播放量排行情况。

(数据来源:b站视频:【大数据】B站哪个区播放量最高,up:不科学的up组),

从图中我们不难发现,生活区在b站十年历史中成绩突飞猛进,以20.8%的播放量占比稳居第二。

这里有一位新生的up主,他在选择创作领域时遇到了一点小问题:鬼畜区有着高昂的技术力门槛,且制作周期长,加班加点最多也就一周一更。这样的投入和产出是不理智的。现在大行其道的网红经济,讲究的是更新快,内容垂直且能够持续输出。而以鬼畜区为首的内容市场,在网红经济的面前是不堪一击的。

这也就是为什么生活区可以快速在b站里"上分"的原因了。生活区的up主们开个箱吃个零食就可以拍个视频,制作周期仅仅为一两天,并且还能取得不少的关注量。相比之下,其他分区大多是以内容为核心,制作周期长,成本高。如果资本在这两种分区之间选择一个的话,是选择三天出片,自带宣传,一周见销量的生活区,还是选择百万制作,却缺乏广告植入的其他内容核心分区呢?答案不言而喻。有了资本来买单,b站自然可以分一杯羹。有了钱,有了持续输出的内容流。b站拿出大量流量来扶持生活区,又何乐而不为呢?在这么大的内容输出的冲击下,b站的ACG氛围自然就被冲淡了。也就是说,不是ACG相关视频的产出变少了,而是非二次元内容变多了。


总结

在全面对比完各方面内容之后,让我们回到这期文章的重点:b站为什么要去ACG化?

这不是站长或者股东们的决策。说的洋气一点,这是时代的抉择,是大数据下体现出的趋势。而说的通俗一点,这就是资本逐利的结果。哪个人会跟钱过不去呢?

纵观以上两种创作者的内容特点,我们不难发现,无论是网红经济还是内容市场,都是殊途同归不分贵贱的。最终的目的还是为了追逐利益。所以说,我们抱怨b站"变味"了的最大原因,还是来源于大部分观众的选择的。也许有一天,当ACG文化成为主流时,也会有其他视频平台的用户纷纷抱怨"变味了"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