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降清廷的太平天國將領中,他活得最好,成湖北黃岡首富,九頭鳥

說起投降清廷的太平軍將領,很多人都知道韋俊,他做了清朝的官,最後平安地老去。當然,除了他,還有很多,如悍將程學啟,投降清軍後不久就戰死了,還有苗沛霖、李昭壽、童容海、黃中庸、馬融和、黃文誥、倪隆懷、範立川等等,包括韋俊在內,他們投降後要麼急於立功而戰死,要麼受到冷落而鬱郁不得志或辭官,很少有活得很滋潤的。不過,永宣近期查閱史料,發現了一位在太平天國地位不高,但投降清廷後活得算是最滋潤的將領。

投降清廷的太平天國將領中,他活得最好,成湖北黃岡首富,九頭鳥

他叫劉維楨,是黃岡縣(今湖北省黃岡市黃州區)揚鷹嶺人,《湖北通志》載:“維楨應郡試,為賊虜,令幫文件,至是受之兵使,佐守蘄州。”根據黃岡籍的萬學華、史智鵬與陳棟三位本土文史學者合編的《黃州掌故》,再結合太平天國的相關史料記載,我們可以比較詳細地整理出劉維楨這個人的生平事蹟。

劉維楨出生在一個教書先生家裡,自然也是一個讀書人,後面還學過篾匠,1853年,太平軍攻下武昌,席捲周邊郡縣,此時的他是童生身份,正準備參加考秀才的第二關:郡試。但途中被太平軍俘獲了,他就加入了太平軍,由於他懂文墨,是知識分子,於是擔任文書。就這樣默默無聞地幹了六七年後才被陳玉成的親信將領賴文光看重,賴文光很器重他,把軍中的財貨及俸餉全交付他掌管。

投降清廷的太平天國將領中,他活得最好,成湖北黃岡首富,九頭鳥

1861年,陳玉成為解安慶之圍,採取圍魏救趙之策,率主力大軍奔長江中上游而去,直逼湖北省城武昌,太平軍很快殺到了武昌附近,陳玉成率大隊駐守黃州,賴文光所部數萬人據守蘄州(今蘄春)。這時候,策應陳玉成的李秀成大軍未到,武昌城裡的英國人又阻止陳玉成攻城,這使得陳玉成一時陷入猶豫和被動之中。

也就在這時候,協助賴文光守蘄州的劉維楨打起了歪主意,他秘密聯繫“湖北漢黃德道”候補道員蔣凝學(湖南人),密告黃州軍情,願獻計收復黃州。湖廣總督官文立刻以“藍翎五品軍功”相許。

投降清廷的太平天國將領中,他活得最好,成湖北黃岡首富,九頭鳥

劉維楨所獻毒計是這樣的:先由清將胡林翼、彭玉麟水陸夾攻黃州,讓陳玉成傳令賴文光部去救,救援軍到達黃州外圍時,又用計誘騙陳玉成出城和援軍合擊清軍,待陳玉成率軍出城後,再讓一部清軍當作誘餌,引誘太平軍主力追到一個叫三臺河地方,而清軍主力在那裡早已設下了埋伏。

因為太平軍對劉維楨的叛變毫不知情,所以完全中計了。陳玉成的主力損失了萬數人,河水都被屍體隔斷了,黃州也被清軍攻陷。

此戰,劉維楨為清廷立下了大功,被封為“振威將軍”,但不僅於此,從他獻的計策就可以窺知,他是一個非常精明的狠人。他一直掌管太平軍中的財貨及俸餉,早就謀劃好了,私下留了一手。在太平軍慘敗而去時,他趁亂安排親信把軍中的金銀財寶用騾馬連綿不斷地偷運回老家揚鷹嶺。

投降清廷的太平天國將領中,他活得最好,成湖北黃岡首富,九頭鳥

不可描述

投降清廷後,他所部人馬被編為“忠以營”,瘋狂鎮壓太平軍,每次打仗後,把劫奪的財寶都運回老家。太平天國覆亡後,也許是感覺沒什麼撈錢機會了,或者說錢已經夠多了,開始萌生退役的想法,1870年,在記名提督山海關的官位上隱退。

回到老家後,看著那堆積如山的財寶,劉維楨開始做富翁了。先購置田地。相傳,劉維楨揚言從揚鷹嶺到黃州城不走人家的路,因為方圓近15平方公里的田地他都買了。家裡僱有長工、短工近百人。從武漢到黃州周邊州縣,開了很多家當鋪和商號,長江裡還有好幾條客輪。號稱“七倉五典八商三條船”,也就是有七個糧倉,五個當鋪,八家商號,三艘輪船。又在武昌胭脂山建了一座別墅,先後娶嬌妻美妾10人......

投降清廷的太平天國將領中,他活得最好,成湖北黃岡首富,九頭鳥

不可描述

毫無疑問,他成了湖北的鉅富,黃岡的首富。

錢莊裡每天都有白花花的銀子進賬,倉庫裡還有無數過去不正當手段劫奪的金銀珠寶,這讓精明的劉維楨產生了首富們共有的心病,那就是怎麼讓自己的財產保持安全,於是他想出了一個辦法,別人是“狡兔三窟”,他是“狡兔百窟”。他把財寶分為一百份,分別藏匿在一百個地方,這些地方據說只有他一個人知道,父母妻兒都不告訴,要等到他臨終時才吐露。

這位首富享了很多年福後,人老心善,開始回憶過去的罪孽,於是打算做些善事。

投降清廷的太平天國將領中,他活得最好,成湖北黃岡首富,九頭鳥

據光緒八年《黃岡縣誌》記載,劉維楨“次第舉義如京師岡邑會館,江夏勺庭、高觀兩書院暨郡城河東書院、賓興館,施捨孤、貧口糧以及赤壁、黃鶴樓、洪山塔廟、三泉亭、長亭諸名勝古蹟。直、晉兩省大荒,先後賑災尤巨。”

光緒二十八(1902年),張之洞在湖北辦“新學”,勸在漢紳商富戶捐資建學堂,劉維楨捐白銀10萬兩(見《張文襄公治鄂記》),張之洞請他入上座。

另外,不得不提,精明的劉維楨還做了一件大“善事”。1900年,八國聯軍攻陷了北京,慈禧和光緒帝狼狽逃往西安。1902年1月8日,兩宮迴鑾,劉維楨趁機奉上鉅額銀兩前去慰問,慈禧大為歡喜,親賜“樂善好施”匾額,御封“提督軍門”,加賞尚書銜,這等殊榮,很值!

三年後,他就帶著那份殊榮去世了,留下了一堆有關藏寶洞的傳說在當地瘋狂流傳。

“天上九頭鳥,地上湖北佬”,此言不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