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为酷吏的郅都与张汤谁的能力更强?

智汇者88


同为西汉武帝时期两大著名酷吏,前者郅都还是一位抵抗匈奴战功赫赫的名将,驻守雁门期间令匈奴一直不敢进犯。因此郅都能力更强,功勋更高,成就也更大。


小龙女5505


西汉皇帝名为尊崇儒家,前期甚至尊崇黄老学说,但是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任用法家治国,所以西汉初期,长期存在一大批酷吏。

酷吏中的代表人物,就有郅都和张汤这两个人。可能大家都比较熟悉,因为他们所处的时代,是汉朝最为辉煌的时代,那就是文景之治到汉武大帝时期。

01郅都才是不畏皇权的包青天原型,刚性的人生需要解释。

郅都本身是汉文帝身边的郎官,刚正不阿,谁的面子都不卖。到了汉景帝时期,被封为中郎将,依旧是一副令人胆寒的态度。

这样的人做了官,手里有了权力,那是最令豪族感到可怕的,因为他们不懂得通融,一切都按照法令来办事。不过这样的人,往往能够成为百姓心目中的好官,因为郅都让百姓们似乎找到了公平的感觉。

  1. 郅都做事讲究以暴制暴,他被任命为济南太守的时候,治理地方豪族的案件不计其数。当时豪强们横行乡野,完全把法令当做儿戏。
  2. 郅都到了这里以后,将几个大户人家的头领全都给杀了,又关押了一大批豪族。这些人就算有钱,可是买不通郅都,最终全都服软。甚至周围州郡的太守遇到郅都,都要让着走路,因为他们担心被郅都抓到小辫子。
  3. 郅都掌管京城治安以后,依旧我行我素,从来没有趋炎附势的时候。就连见到高傲的丞相周亚夫,郅都也只是作揖行礼而已。

百姓犯法者毕竟少数,大多数都是皇亲国戚、功臣子孙犯法。过去没人拿他们有什么办法,受伤害的老百姓也只能哀叹自己的悲惨命运。

可是郅都来了以后,不管你是皇亲国戚,还是功臣之后,只要犯了法,一律全都抓了按照法令处罚,该杀头的天王老子来了也拦不住。

临江王徵诣中尉府对簿,临江王欲得刀笔为书谢上,而都禁吏不予。魏其侯使人以间与临江王。临江王既为书谢上,因自杀。窦太后闻之,怒,以危法中都,都免归家。孝景帝乃使使持节拜都为雁门太守,而便道之官,得以便宜从事。匈奴素闻郅都节,居边,为引兵去,竟郅都死不近雁门。匈奴至为偶人象郅都,令骑驰射莫能中,见惮如此。匈奴患之。窦太后乃竟中都以汉法。景帝曰:“都忠臣。”欲释之。窦太后曰:“临江王独非忠臣邪?”於是遂斩郅都。---《史记,酷吏传》

那些侯爵、皇族们看到郅都,都要让着点走路,甚至送了他一个外号,叫做苍鹰。郅都甚至连汉景帝的母亲窦太后的面子都不给,强行逼死了窦太后犯了法的长孙刘荣。最终汉景帝也只是将郅都贬为雁门郡太守,因为这样的人才实在是太少了。

由此可见郅都的铁面无私,那可不是闹着玩的。听说镇守雁门的是郅都,导致匈奴人避之不及,没有人再敢进犯雁门关。不过他逼死了皇帝的儿子,必然是迎来厄运了,不久之后便被窦太后给强行杀掉了。

02张汤是酷吏中的清廉典范,权势甚至超过了丞相。

西汉最著名的酷吏,肯定就是张汤了。因为他是汉武帝最器重的酷吏,他的儿子张安世更是汉宣帝最器重的有功之臣。

最初张汤代替父亲,出任长安吏。后来他通过关系,搭上了丞相田蚡。田蚡是汉武帝的舅舅,又是当朝丞相。在田蚡的推荐下张汤逐渐平步青云,开始审理案件。

  1. 他审理的第一件大案,那就是陈皇后巫蛊大案。据说查出了一大批党羽,从而得到了汉武帝的信任,被提拔为太中大夫。
  2. 处理的第二件大案,是淮南王、衡山王以及江都王谋反的案子。他做事毫不留情,就算是皇族中人,他还是不会心慈手软。甚至连汉武帝的话,他都敢反驳,使得汉武帝对张汤更加信任,将他提拔为御史大夫。
  3. 张汤对国家财务,有自己的一套认识,汉武帝是在他的建议下,才提出了财政改革。包括盐铁生产买卖被朝廷垄断,铸造五铢钱等。

这一系列的措施,严重伤及了有钱人的利益,所以他们发动百姓闹事,以此反对张汤的改革。可是汉武帝对张汤非常信任。

得罪的人多了,自然会遭遇不测。汉武帝再信任张汤,也挡不住张汤被人暗中算计的事情,更何况张汤做事,有时候的确很过分。

是以汤虽文深意忌不专平,然得此声誉。而刻深吏多为爪牙用者,依於文学之士。丞相弘数称其美。及治淮南、衡山、江都反狱,皆穷根本。严助及伍被,上欲释之。汤争曰:“伍被本画反谋,而助亲幸出入禁闼爪牙臣,乃交私诸侯如此,弗诛,後不可治。”於是上可论之。其治狱所排大臣自为功,多此类。於是汤益尊任,迁为御史大夫。---《史记,酷吏传》

甚至在得罪丞相以后,被丞相府三位长史诬告,说张汤提出的所有建议,他的好有提前都知道,所以囤积居奇,以此获得丰厚利润。

因此汉武帝严厉责备张汤,张汤无奈之下,只能选择自杀。事后彻查张汤府邸,只有不超过五百金,还都是汉武帝赏赐的,可见他是廉洁之人,可惜遭受了不公平的待遇。

03张汤的综合能力,显然要比郅都强。

郅都在军事上的能力,张汤是比不了的。郅都毕竟是上过战场、镇守边疆的大将,而张汤只是捉刀小吏出身,完全不好比。

天子果以汤怀诈面欺,使使八辈簿责汤。汤具自道无此,不服。於是上使赵禹责汤。禹至,让汤曰:“君何不知分也。君所治夷灭者几何人矣?今人言君皆有状,天子重致君狱,欲令君自为计,何多以对簿为?”汤乃为书谢曰:“汤无尺寸功,起刀笔吏,陛下幸致为三公,无以塞责。然谋陷汤罪者,三长史也。”遂自杀。---《史记,酷吏传》

不过我们能说张汤的能力没有郅都强吗?当然不行,因为一个国家所需要的人才,不仅是军事人才,更需要的是治国人才。

  1. 张汤从一个名不经传的小吏,逐渐成长为位列三公的朝廷勋贵,其过程虽然有点卑劣,可是出发点是很好的,毕竟只有拥有地位,才能管理好天下。
  2. 张汤有较强的治国能力,尤其是对全国经济的把控,那是很出众的。比如说收取了盐铁的买卖权,这为汉武帝积攒军费,立下了很大的功劳。
  3. 此外五铢钱的问世,张汤也提出了不少可行性建议。五铢钱基本上是两汉时期最权威的钱币,一直到了三国时期,依旧是民间最可信的货币。

有如此出众的治国能力,却以酷吏的身份闻名天下,可见张汤这个人也不乏郅都的酷吏形象。后世只记得张汤的酷吏形象,却忘了他提出的治国条例。

总结:所谓酷吏,不过是权贵们对他们的蔑称罢了。

酷吏这个词是褒义词吗?当然不是,这是一种蔑称。之所以称他们为酷吏,那是因为他们对人用刑太狠。

可是我们有没有想过,他们施加刑罚的人,都是哪些人呢?其实大多数都是达官贵人。权贵们觉得郅都、张汤这一类人,不通情理,又不贪污受贿,实在是不可理喻。

所以郅都和张汤的名声,自然会被这帮权贵给搞臭了。铁面无私的官员,被称之为酷吏,那么那些贪污受贿的官员们,却能够得到好名声,这才是历史的真相。

百姓们不懂什么,权贵们传下来什么,他们就当成真理来看待。所以久而久之,张汤、郅都这些人,也就成为了百姓们心中的恶棍了。

《史记,酷吏传》


江湖小晓生


个人认为郅都这个人做官十分的正直,生活上也是十分清廉。

对于皇权,他不阿谀奉承,更不害怕。他敢于打击那些贵族,从废太子刘荣死在他手里他的能力与秉性就可见一斑。同时他还能让匈奴闻风丧胆。他在雁门当太守的时候,匈奴也不敢侵犯。就是放在现在也是不可多得的人才。对比他,我想起了明朝的海瑞。

再说张汤,我认为首先从人品上就不及郅都,有史料记载,这个人为人阴险。做官居然能攀附卖官鬻爵的田蚡,可见其做官处事是什么德行。




哈哈我的天呐1


非常荣幸回答你的问题

如果从全方位的角度来说的话我还是认为郅都更胜一筹。

首先,郅都外号苍鹰,这是说他的酷吏性质,但这也是他公正无私代表,说明他从不为家人某取利益,只会坚守心中的法律,

而张汤,虽然他也属于执法严明的酷吏,而且还平定了陈皇后,淮南王等的谋反阴谋,但他在当上御史大夫,位列三公之后,他也变得对权利迷恋起来,

甚至丞相的事,他都要管一管,所以他没有那么法治公正了,变成了一个权臣,尽管他最后说是被诬陷致死的,但如果不是他因为自己太过于对权利把控,又怎会引起别人不满,所以说他在历史上有缺点。

反观郅都,他这个人无论是在长安管理的时候执法严明,还是后来因为得罪人被贬雁门太守,他没有表现出不满,更没有踏入朝堂的风波,所以最后得了一个“战之克将,国之爪牙”的名号,

尤其是在他任职雁门太守期间,匈奴人都没有靠近过雁门,所以他也是有一定的军事头脑的。

所以高低立下可见而知了。

以上仅个人观点

希望我的回答对你有所帮助,谢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