紀念鄧小平逝世23週年!再道一聲:小平,您好!

今天,是鄧小平逝世23週年的日子。

紀念鄧小平逝世23週年!再道一聲:小平,您好!

1904年8月22日,鄧小平出生於四川廣安。那個風雨如晦的年代,孕育了鄧小平同志救國救民的理想和追求。他16歲遠渡重洋勤工儉學,並在那裡接受了馬克思主義,加入中國共產黨,從此矢志不渝為黨和人民事業奮鬥了70多年。

1979年,鄧小平第一次提出“小康”的概念。他對中國未來的這一構想,影響了無數普通中國人的命運。

1997年2月19日,鄧小平在北京逝世。作為改革開放的總設計師,鄧小平永遠留在國人的記憶裡。

紀念鄧小平逝世23週年!再道一聲:小平,您好!

鄧小平年少遊學,半生戎馬,三落三起,平亂求治,改變並創造了一個時代。

我們永遠不能忘記他!

我們永遠緬懷敬愛的——

小平同志!

紀念鄧小平逝世23週年!再道一聲:小平,您好!

鄧小平經典照片

回顧一生重要時刻

紀念鄧小平逝世23週年!再道一聲:小平,您好!

1920年,16歲的鄧小平在法國留學。

紀念鄧小平逝世23週年!再道一聲:小平,您好!

1938年,鄧小平奔赴太行山抗日前線。

紀念鄧小平逝世23週年!再道一聲:小平,您好!

1938年春,鄧小平在山西黎城縣向部隊進行戰鬥動員。

紀念鄧小平逝世23週年!再道一聲:小平,您好!

鄧小平在光山縣幹部大會上講話。

紀念鄧小平逝世23週年!再道一聲:小平,您好!

1945年,鄧小平、卓琳懷抱他們的孩子鄧樸方、鄧林在河北武安留影。

紀念鄧小平逝世23週年!再道一聲:小平,您好!

1948年11月,由劉伯承、陳毅、鄧小平、粟裕、譚震林五同志組成淮海戰役總前委,鄧小平同志為總前委書記。

紀念鄧小平逝世23週年!再道一聲:小平,您好!

紀念鄧小平逝世23週年!再道一聲:小平,您好!

1957年5月,中國新民主主義青年團第三次全國代表大會在北京召開,黨和國家領導人接見全體代表,中共中央總書記鄧小平(前排右一)參加會見。

紀念鄧小平逝世23週年!再道一聲:小平,您好!

1961年,鄧小平在北京出席招待會。

紀念鄧小平逝世23週年!再道一聲:小平,您好!

1974年4月6日,鄧小平在聯合國大會第六屆特別會議上發言

紀念鄧小平逝世23週年!再道一聲:小平,您好!

紀念鄧小平逝世23週年!再道一聲:小平,您好!

鄧小平1978年10月訪日,乘坐新幹線後,感慨地說:“我明白什麼叫現代化了!”彈指四十餘年過去了,今天我們有了世界運行里程第一的高鐵!

紀念鄧小平逝世23週年!再道一聲:小平,您好!

1979年1月29日,應邀訪美的鄧小平在白宮陽臺與美國總統卡特一同參加歡迎儀式。此前,中美兩國剛剛結束了近30年的敵對和隔絕,實現了兩國關係正常化。

紀念鄧小平逝世23週年!再道一聲:小平,您好!

訪美期間,卡特、鄧小平與尼克松三人同框。

紀念鄧小平逝世23週年!再道一聲:小平,您好!

鄧小平訪美,給美國人印象最深刻的無疑是鄧小平在休斯敦附近的西蒙頓小鎮觀看牛仔競技表演時,戴上寬邊牛仔帽的一幕,美國掀起“小平熱”、“中國熱”。他被《時代》評為風雲人物,登上該雜誌的封面。

紀念鄧小平逝世23週年!再道一聲:小平,您好!

1984年1月26日,鄧小平為深圳經濟特區題詞:“深圳的發展和經驗證明中國建立經濟特區的政策是正確的。”

紀念鄧小平逝世23週年!再道一聲:小平,您好!

1984年10月1日,首都北京舉行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三十五週年慶典。鄧小平乘敞篷汽車檢閱陸海空三軍。

紀念鄧小平逝世23週年!再道一聲:小平,您好!

1985年6月,在人民大會堂。時任中央軍委主席的鄧小平輕輕伸出的一個指頭震驚了世界——向世界宣告:“中國人民解放軍減少員額一百萬!”

紀念鄧小平逝世23週年!再道一聲:小平,您好!

1990年1月18日,鄧小平會見香港鉅富李嘉誠。

紀念鄧小平逝世23週年!再道一聲:小平,您好!

1992年歲首,改革開放總設計師鄧小平不顧已經88歲高齡動身南巡。當時的國內,針對改革的諸多爭論、質疑聲不斷,鄧小平以他獨有的睿智和眼光,在南巡過程中,發表了許多振聾發聵的講話,勇敢地為改革開放大業護航。

紀念鄧小平逝世23週年!再道一聲:小平,您好!

1992年,鄧小平南巡途經武漢武昌

紀念鄧小平逝世23週年!再道一聲:小平,您好!

1992年南巡講話

紀念鄧小平逝世23週年!再道一聲:小平,您好!

鄧小平喜歡大家庭中暖融融的氣氛和孩子們在一起他總是無比開心。

紀念鄧小平逝世23週年!再道一聲:小平,您好!

“我是中國人民的兒子。我深情地愛著我的祖國和人民。”——這是鄧小平的深情告白。

2月19日,讓我們一起緬懷,致敬!

再道一聲:小平,您好!


溫馨提示:更多相關內容,請關注微信公眾號:中華英烈網(ID:zhonghuayingliewang)

投稿須知:投稿請將作品以附件形式(建議將郵件主題命名為“作品形式+標題+投稿人姓名/單位/地址/聯繫方式(手機/QQ/微信)”)發送至郵箱[email protected],詳情請點擊 查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