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可不能急於求成,眼光要放得長遠一些,學習能力才是決定因素


教育可不能急於求成,眼光要放得長遠一些,學習能力才是決定因素

教育的成果不是一朝一夕所能夠顯現出來。在對孩子的早期教育中,父母千萬不要急於求成,無論孩子學的快一點或是慢一點都無關緊要。在這個時候父母最應該重視的是孩子的心理體驗,幫助孩子形成健康向上的自我認同,為日後的成功打下良好的心理基礎。

幾乎所有的家長都會特別關注孩子的學習成績,認為學習成績的好壞就是成功與否的標誌,只要孩子學習好,其他的缺點就忽略了。這是不正確的,家長應該把眼光放得更長遠一些,重視孩子學習能力的培養,而不要老盯著眼下的考試成績。一個學習成績好的孩子不一定有很好的學習能力,但一個有很好學習能力的孩子將來遲早會有所成就,而且可以為他的長期發展打下良好基礎。

教育可不能急於求成,眼光要放得長遠一些,學習能力才是決定因素

人生是一條漫長的學習之路。根據專家的分析:在農業時代,一個人只要7至14歲接受教育,就足以應付往後40年生活之需;在工業時代,求學時間延伸為5至22歲;而在目前的知識經濟時代,由於科技急速發展,每個人必須隨時接受最新的教育。要在這個社會中成功,不只靠一張名牌大學的文憑,而取決於不斷持續的終身學習能力。

有報道說,在英國大約有65%的畢業生畢業後從事的職業與他們在學校所學的專業無關,這種現象在我國也許更為突出。這是為什麼?

教育可不能急於求成,眼光要放得長遠一些,學習能力才是決定因素

原因就在於當今世界信息和知識飛速增長,使灌輸知識為主的教育已無法面面俱到。針對世界發展變化的重大趨勢,著名的未來學家托夫勒在二十世紀九十年代早期預言:“未來的文盲不再是不識字的人,而是沒有學會學習的人。”

1999年,美國教育部組織了16位著名的心理學、認知學專家,對近三十年來學習科學領域大量湧現的研究成果,進行了兩年的研究分析,他們得出的結論是:“二十世紀九十年代以來,學習理論和教育研究發生了人類有史以來最本質與革命的變化。”

教育可不能急於求成,眼光要放得長遠一些,學習能力才是決定因素

並指出:新世紀的教育的目的要從傳統的灌輸知識為主的模式,轉變為“幫助學生髮展必要的認知(智力)工具和學習策略,使他們能夠獲得創造性地思考有關歷史、科學技術、社會現象、數學和藝術時所需的知識,使他們成為自我維持的終身學習者。”

有位社會學家曾經調查了幾十位諾貝爾獎獲得者,發現這些獲獎者大多認為,學生學習時期,並不一定是班上學習成績最好的,而是掌握了學習的方法,這是學生獲得學習能力的重要環節。偉大的科學家愛因斯坦回顧自身的教育經歷,在一篇《論教育》為題的講話中曾深刻指出:“發展獨立思考和獨立判斷的一般能力,應當始終放在首位,而不應當把獲得專業知識放在首位。如果一個人掌握了他的學科基礎理論,並且學會了獨立地思考和工作,他定會找到他自己的道路。”

教育可不能急於求成,眼光要放得長遠一些,學習能力才是決定因素

事實證明,學習能力是決定孩子能否成為優秀人才的決定因素。學習型組織的倡導者、《第五項修煉》的作者彼德•聖吉說過:“因為未來惟一持久的優勢,是有能力比你的競爭對手學習得更快。”為了讓我們的孩子在未來社會立於一席之地,家長有責任培養孩子一生受用的學習能力,並對著力培養孩子學習的濃厚興趣。教育應該從教孩子接受知識,轉於教導孩子全方位地學習,以滿足終生學習和成長的需要。在注重孩子學業成績的同時,家長更應關注全面培養孩子的學習能力,讓孩子享受學習的快樂,擁有成功的學習經驗。

教育可不能急於求成,眼光要放得長遠一些,學習能力才是決定因素

心理學家研究發現,學習能力應該是學習時的注意力、寫作業的速度和正確率、聽課能力、計算能力、書寫能力、語言表達能力,還有情緒的穩定性。這些能力又是相互影響的,上課注意力與前庭平衡能力、大腦對身體的控制能力、智商、情緒等因素都有關。寫作業速度與智力、注意力、手眼協調性、情緒因素有關。聽課能力與腦——耳協調訓練有關。計算和書寫能力與腦——手——眼協調訓練有關。語言能力與本體感訓練有關。情緒穩定性與觸覺訓練有關。也就是說,孩子的學習能力都是可以通過專門的訓練提高的。因此我們家長千萬不要因為孩子的成績不好而不分青紅皂白地批評他,如果盲目地以分數為標準來判斷孩子的學習,那很容易讓孩子的著眼點放在應付考試上,最終將影響孩子的求知慾和學習興趣。

父母不要用催促的態度讓孩子提高成績,這會讓孩子很反感,此時他不喜歡父母干涉他的生活,凡事喜歡按照自己的計劃進行。

教育可不能急於求成,眼光要放得長遠一些,學習能力才是決定因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