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奉“哭了不抱”的媽媽,養出乖寶寶了嗎?創始人已自證“愚蠢”

“孩子哭了怎麼辦?”相信很多媽媽都會遇到這樣的問題,按照傳統的育兒理念,當然抱起來是哄了。

“不,讓他哭!”這就是20世紀初期,美國的心理學家、行為主義心理學創始人約翰·華生提出的“哭了不抱,不哭才抱”的哭聲免疫育兒法。

該方法傳入國內後,被很多人譽為“科學”的育兒方法,曾經風靡一時。但是這個方法在實際應用中,卻一次次以令人心痛的結果證明了它的不可取。

信奉“哭了不抱”的媽媽,養出乖寶寶了嗎?創始人已自證“愚蠢”

8個月幼童用頭撞牆,只因媽媽的關注太少

有位媽媽帶著自己8個月的孩子來看心理醫生,原因是8個月大的孩子會時常用頭撞牆。這樣怪異和暴力的舉動把孩子的父母嚇壞了,醫院檢查沒有問題,只好來看心理醫生。

經過諮詢,醫生了解到,孩子的媽媽一直比較奉行國外的科學育兒方法。所以從孩子出生後,對孩子的哭鬧,她一直採用“哭了不抱,不哭才抱”的方法。起初這個方法也很管用,孩子確實很少哭鬧,她就更加信奉這些所謂的心理大咖的育兒方法。

在孩子四五個月的時候,她還在家裡專門設置了“冷靜角”,如果孩子無故哭鬧,或者打擾她做事情,就把他放進“冷靜角”冷靜,對他的哭鬧不理不睬。

漸漸地,孩子哭得少了,但卻出現了“自殘”的行為

,而且越來越嚴重,把他們夫妻嚇壞了。

信奉“哭了不抱”的媽媽,養出乖寶寶了嗎?創始人已自證“愚蠢”

信奉“哭了不抱”的媽媽,養出乖寶寶了嗎?創始人已自證“愚蠢”

該育兒方法的創始人約翰·華生,他在最初用該方法養育自己的孩子時,暫時是獲得了乖巧的孩子,但是隨著孩子們的成長,問題便出現了。

華生的大兒子多次出現自殺行為,最終在30多歲時自殺身亡。另外一個兒子一直流浪,女兒也曾經多次自殺。一直延續到他的第三代子孫,每個人生活都不幸福。

雖然早已說明這種養育方法不靠譜,可因為流傳度太廣,很多中國媽媽還對此深信不疑,釀出了很多養育悲劇。

信奉“哭了不抱”的媽媽,養出乖寶寶了嗎?創始人已自證“愚蠢”

哭聲免疫育兒法,需要科學實施

該育兒法的養育目的是避免孩子太過依賴父母,以培養孩子的獨立性,使孩子將來更有出息。

但是對於過早,過於機械地執行,往往會事與願違。

1、新生兒需要無條件滿足

剛出生的寶寶,世界對於他們是陌生的,在媽媽肚子裡的記憶使得他們對媽媽有特殊的依賴。哭是他們唯一表達自我情緒的方法,這時,只有媽媽的懷抱是最安全、溫暖的。

對於新生兒的需求,媽媽應該給予無條件滿足,這樣孩子才能有安全感。安全感在孩子將來的人生中,會陪伴他們很長時間,也是一個人獲得成功和幸福的根本。

信奉“哭了不抱”的媽媽,養出乖寶寶了嗎?創始人已自證“愚蠢”

2、擁抱啼哭的寶寶,讓他們感受媽媽的愛

隨著寶寶年齡的增長,不排除孩子會把哭作為要挾媽媽、達到自己目的的方法。但是學會情緒宣洩對一個人來說也很重要。

當寶寶啼哭的時候,我們要給予回應,擁抱他們,讓寶寶知道,即便我們不會滿足他的無理要求,但是爸爸媽媽的愛還在,更不會因為哭泣而被拋棄。

3、6歲以上的寶寶,可以酌情處理

6歲以上的寶寶,對事物有了基本的判斷能力,對自我也有了正確的認識。這個時候,如果寶寶經常無故啼哭,爸爸媽媽就要適當置之不理,用冷處理的方法使得孩子明白自己行為的不當。

等寶寶停止啼哭後,要和他們深度溝通,引導他們把自己的想法和情緒說出來,讓他們懂得,長大了,很多事情,哭是不能解決問題的。

還可以告訴他們一些方法,讓他們知道除了哭,其實解決問題的方法有很多。

信奉“哭了不抱”的媽媽,養出乖寶寶了嗎?創始人已自證“愚蠢”

後面的話:約翰·華生確實是一位著名的心理學家,他的科學理論也有很多可取之處,但是育兒不是馴化,爸爸媽媽們還是要讓孩子感受到愛,讓孩子在愛中成長才是一切育兒方法實施的前提。

寶媽們,你們信奉過哭了不抱的育兒理論嗎?分享你的故事一起討論吧!

ps:本文配圖均源網絡,圖文均無關,如有侵權聯繫刪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