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岁宝宝了总是用手打人是什么心理?还喜欢不喜欢的就扔就摔,怎么纠正?

无理小丫头


【2岁宝宝喜欢打人、扔东西,这是完全正常的,纠正孩子,是父母最大的错误!】

什么是敏感期?

婴儿在1-2岁之间,会进入到手臂发育的敏感期和肌肉发育的敏感期。

所谓敏感期,又被成为“关键期”或“最佳期”。

对于儿童的心理研究表明:

儿童在不同敏感期,心理过程某个方面的发展最为迅速,学习某种知识和行为相对于其他时期更容易。而一旦错过了敏感期,发展速度就比较缓慢,学习某种知识技能也比较困难。

发展心理学认为,孩子成长有30个敏感期,几乎全部是在7岁前形成的。

  • 0—4岁是智力发展最迅速的时期;
  • 2—4岁是语音学习的敏感期;
  • 5—5.5岁是数概念掌握的敏感期;
  • 5—6岁是词汇扩充的敏感期等等。

父母对孩子的教育,如果能够有效利用敏感期的有利时机,对儿童开展有针对性的教育和提供相应的环境刺激,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人体,就像是一部智能的机器,一般情况下,会自动地在某一时间内发展它某一方面的技能。

我们常说的三翻六坐七滚八爬,其实,就是儿童发展规律普遍性的体现!

孩子在敏感期的表现:

处于手臂发育敏感期的孩子,一个突出的表现就是:扔东西!

这个时期的孩子,不管这个东西是什么,只要你交给他,他随手就给你扔掉了。

父母可能会感觉很费解,或者很生气,认为孩子捣蛋、不听话。

那么,这样想,可就错了!

要知道,这只是小宝宝在练习使用自己手臂的力量而已,是他手眼协调发育的最初尝试!

所以,父母不仅不要强行纠正,还应该尽力拿一些适当的东西给孩子扔,帮助宝宝发育他的手臂!

处于肌肉发育敏感期的孩子,一个突出的表现就是喜欢使用肌肉的力量!

比如,不知疲倦地整日走来走去,甚至喜欢伸手打人。

这些表现,可不是小宝宝要故意给爸爸妈妈添麻烦,而是他需要发展自己肌肉的力量,将来变成一个强壮有力的个体呢!

所以,父母如果强行纠正孩子,禁止他整日走动,那才是做错了!

自我意识的觉醒:

此外,孩子动手打人,还与自我意识的觉醒有关。

所谓自我意识,就是他们开始认识到:我是“我”,而不是“别人”!

随着宝宝自我意识的觉醒,他们人生中的第一次叛逆,就开始了!

这个就是我们常说的“宝宝叛逆期”!

宝宝叛逆的本质,就是理解到了“我”的重要意义,因此不愿意再受制于人,而是希望遵从自己的意志。

在宝宝叛逆期,他们不仅常常违逆父母的意思,跟大人对着干,还会经常和小朋友抢玩具,因为,他需要证明:这是“我的”、不是“他的”!

他侵犯了“我”,所以我就得“打”他。

请父母们注意,这个时候的孩子是没有是非观念的(他们认识不到打人是错误的),他们所做的一切,只不过是在满足“自我意识”独立的需求而已!

对于宝宝叛逆、打人的问题,我们需要认识到,这是宝宝自我意识觉醒的表现,我们应该给予正确的引导:

一方面,尽量帮助孩子满足“我”的需求;一方面,要引导孩子通过正确的方式来表达“我的意志”!

我是心理咨询师镜心,《父母必读|60节课成就孩子的一生》,更多科学的养育观念,帮助你成为智慧父母,养育优秀的孩子

镜心谈心


这是正常的,是孩子成长的必经阶段。

2岁左右的宝宝一般爱哭、爱闹、性格有明显的特征倾向。

宝宝爱爱打人,尤其是两岁左右比较突出,但有的孩子却不是这样明显,主要原因是家庭环境影响所致。

2岁左右的孩子,意识和认知比较强,但碍于语言表达跟不上思维的发育。所以,会喜欢用最直接的方式发泄出来。

朋友家孩子想要吃东西,妈妈迟一会拿就会哭闹着打妈妈。而她看到我家孩子很多事情自己做的时候,自己收拾东西,她非常惊讶,后来我通过观察发现,是这位妈妈平时对孩子太溺爱,什么都积极地满足孩子,一旦因为心情不好迟延一会,孩子立马就会闹腾。平时,她妈妈对她所做的觉得理所当然,从不会感谢妈妈!

如果发现自己的孩子情绪不稳定,爱打人,爱摔东西,父母一定要反省自己,多少是与父母和家庭环境影响有关系。

父母对孩子温柔而坚定,不要因为父母的不确定和情绪化影响了孩子,如果父母随着心情对待孩子,没有原则,孩子就会屡次试探父母,哭闹着想要改变父母的行为。

不要强化孩子的行为,在孩子打人和摔东西的时候,父母要告诉孩子这是不好的,可以尝试用语言表达。而且,父母说了以后再不要多次唠叨,要用行为表现出来,让孩子意识到打人是不对的。妈妈要坚持一下,让孩子意识到,并且鼓励孩子以后改正。如果习惯下去,会影响孩子后面的性格,会很任性。


三城一郭


作为一个10岁孩子的妈妈,当年是自己带的孩子,我女儿小时候也有伸手打人,摔东西的习惯。之所以宝宝会有这样的行为,我想有以下几点原因:


1 以前宝宝出现过这种行为,大人没在意。不但不会制止,很多时候我们会觉得是宝宝活泼可爱的表现,习以为常不觉得这么做有什么错,都说隔辈亲,尤其爷爷奶奶带孩子,更是纵容溺爱。

宝宝的模仿能力很强,看见别的宝宝这么做,ta会有意识的模仿。

2 打人乱扔东西是想引起大人的注意。每个宝宝都有个体差异,比方我们常见的宝宝哭啼,就是为了引起大人的注意的表现,可能是饿了、渴了、身体不舒服或者单纯的只是想引起大人的注意。


以上行为很多宝宝会有,父母,尤其是新手父母也不必过于焦虑,正确的引导孩子的行为,并给予及时的反馈。比方说,孩子喜欢打人,当ta有这样行为时,大人要立即制止,并用你的表情,动作告诉ta这样的行为是不对的。很多父母看到这里可能会说,孩子还小不懂,那这就是太不了解孩子了,两岁的孩子就有了自我意识,ta能从大人的表情动作判断出,你是否喜欢ta这么做,并影响ta以后的行为选择。所有,家长在这个时候态度很关键,给宝宝正确的反馈,告诉ta你对ta的行为的赞成或反对。


环境对人的影响是深远的。身边有爱打人或摔东西的宝宝,跟对方家长沟通,这样默不作声的做法引发的严重后果,对方不认同,你就要远离这样的家长和孩子了,以免自己的孩子受到不好的影响。


秦人素素


亲,这是正常的。这是孩子的必经阶段。之前我对孩子打人这个事情很苦恼。

我家宝宝两岁半,也会有打人的情况,也叛逆,每次打我,我都会问他,打妈妈对不对,他会认真的摇头,说不对。

首先他会发出打人的行为,是他的观点得不到认同,他认为他的东西被占有,他不想分享,因此他条件反射发出攻击。

总是提醒他这样是不好的,他慢慢就会知道一些,而且会改正一些,现在他一般会打他爸,但是不会打我,高兴的时候会和我聊天,和我说“妈妈,打人是不对的,对不对,好吃的要分享”。其实他并不理解这句话,但是他在努力。

我家两岁半,特别叛逆,你让他东,他就西,之前不高兴也会摔东西,但是改了一段时间也好了。只要我们家长端正态度,不溺爱,他就会向好的一面发展,放心!


amanda育儿记


朋友的女儿是个2岁的小萌妹,可是最近朋友很苦恼,因为女儿总是冷不丁地就给哥哥一巴掌,然后哥哥就会跑过来告状。其实在我女儿2岁这个阶段时也会经常出现这样打人的一个现象,孩子在这个时期其实也处在一个混乱的阶段。


这个时候孩子的自我意识开始萌芽,知道“我”是独立的自我,是可以按照自己的想法做很多事情的,并想要尝试自己去探索这个世界。

那2岁宝宝总是用手打人是什么心理?


1、孩子还不会正确表达自己


可以说这个时期的孩子打人并不是有意地,也就说是无意识的。如果你打他一下,他绝对要打你回来,或者就算是你不打他,他也很爱打你。


这个年龄段的孩子还不会表达自己的想法,也不会表达自己的情绪,有时候喜欢你也打你一下,想跟你玩也打你一下,这个时候的打就是表示友好的意思。

2、想引起他人的关注


有时候孩子打人只是想引起别人的注意,比如父母,可能平时对孩子的关注和陪伴不够,孩子想要得到父母的关爱,或者想要父母陪他玩一下,也会可能出现打人这样的举动。


2岁的宝宝打人父母应该怎么做


1、不批评不指责


其实2岁的宝宝打人并不是一件多么严重的事,父母不要觉得宝宝打人就是不对而过分严肃对待,父母的过激反应反而会强化孩子打人的这一行为,他可能反而会觉得打人的话父母就会跑过来,是一件很好玩的事情。


因此,面对这个年龄段的孩子打人,不要生气也不要批评指责,可以选择用忽视的态度来面对。

2、帮助宝宝搞清楚自己情绪


但忽视并不是让父母对孩子打人这一行为无动于衷,而是忽视孩子的行为,但是重视打人背后的情绪引导。


父母可以蹲下来拥抱孩子,温柔的拥抱可以让孩子冷静下来。然后询问孩子是不是想跟那个哥哥玩,或者是不是想要妈妈陪你一会儿,如果是喜欢哥哥那可以轻轻地摸一下哥哥,哥哥也会很喜欢你。


3、引导宝宝学会用语言正确的表达


2岁的孩子也刚刚会说一些简单的词句,这个时候父母可以引导孩子用语言去表达自己的想法,比如想要玩那个玩具就可以说“要玩”,如果是玩具被哥哥姐姐抢走了,可以说“这是我的”。


有的孩子打人就是跟人打招呼,那我们可以跟孩子说“你是不是想跟他玩,那我们可以跟小朋友打招呼”,从这里也可以教孩子学会正确的交往方式。

2岁宝宝喜欢扔东西怎么纠正?


2岁宝宝喜欢扔东西,不管喜欢的还是不喜欢的都扔,其实这是孩子的空间敏感期来了。2-3岁的孩子,他们会觉得扔东西是一件很好玩、充满乐趣的事情,或者扔东西对他们来说更像一个游戏,他们会在这个反复扔的过程中得到认知上的发展。


而且在扔的过程中,如果能够得到父母的配合,那他们就会像找到一个“发泄口”一样,在扔的过程中满足了他对父母感情的需要,建立了足够的安全感,那可能孩子就不会再扔了。


但是孩子喜欢扔东西,父母也要注意一下事项:


1、不要强化孩子扔的行为


孩子爱扔,可以扔,但是不要鼓励孩子或者用物质强化孩子扔的行为,比如说有的父母会逗孩子说“你扔到那里我就给你糖”,这样有可能会把孩子扔东西的行为往一个坏的方向引。

2、孩子扔东西时要保证安全


有些东西怎么扔都可以,但是有些比较危险,扔对人或者对自己可能会产生安全隐患的,那就不要给孩子扔。比如易碎的、尖锐的物品,父母要先收起来,放到孩子看不到或者拿不到的地方。


而且可以告诉孩子,什么样的东西可以扔,什么样的不可以,这不光是为了孩子安全着想,更是为了建立孩子的一个底线而进行的教育。


3、如果孩子扔东西是为了发泄,一定要阻止


如果孩子是有目的地把东西扔想他人,是纯属为了发泄或攻击,那一定要阻止孩子,并告诉他“不可以这样做,会伤害别人”。而且孩子第一次有这样的行为,父母一定要态度坚决地制止,让他知道这样的行为是不被允许的。


我是沐之雨,希望我的回答对你有所帮助。

沐之雨


这是孩子必经得一个过程,或许是他喜欢这个人才打,或许是讨厌这个人才打,或许是他心里不舒服想发泄等。每个孩子都是独立的个体,不能一概而论。

记得我儿子是一岁半左右,见谁打谁,周边的小朋友都不敢和他玩,有时候他手里拿东西,就直接过去打人,有的家长说:“你家孩子有暴力倾向”有的家长说“怎么是这样的孩子,咋打人呢”还有的说:“是不是爷爷奶奶溺爱的了,你管不住他打人呀”当时我也很烦躁,我自己带的孩子,没有爷爷奶奶的溺爱,我们两个也不是很宠他,没有事事都以他。为什么才一岁多就这么“玩劣”我当时就是这样想的,有一次他打了来店里的小弟弟,我当时就问他,为什么打人,然后批评可一番,可第二次还是犯。有一次他手里拿了苍蝇拍打了邻居的小妹妹,我顺手就打了他的小手,他哭得很伤心,我没有安慰他,哭了很久,等他哭完了,我才和他说话,然后问他我打他疼不,他点头,我在问他你打小朋友,小朋友也和你一样会疼,所以你还能打人不?他摇摇头。我紧接着告诉他,打人是不对的。


又过了一段时间也就是一个周,我发现他打人时会有犹豫,然后看到他准备打人时,我会及时喊停,就这样,一个月后我发现他不再打人了,而且遇到打人的小朋友会说:“打人是不对的,你不能打人”。现在儿子两岁多了,即使很生气也不会动手打人,人人都说懂事,乖巧。其实孩子动手打人也是有原因的,家长要细心观察,然后教育他改正。

在这里我建议你可以和孩子一起看《小手不是用来打人的》这个绘本,它富有趣味而且也具有教育意义。


果果的妈咪


我是中国首批注册营养师,也是两个小暖男大钱&小白的妈妈,欢迎关注我~

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我们的烦恼就从每天吃啥变成了情绪管理,群里总是有妈妈问我,「菜妈,我家孩子一不高兴就扔东西怎么办?手里有啥扔啥,碗都打碎俩了」、「菜妈,我家娃情绪很激烈,一不如意就要大喊大叫,咬人打人,我该怎么办?」

今天菜妈就跟大家来讨论一下这个问题。


先来分享下我们家的情况,我虽然不是学心理和教育的,但我也是两个男孩的妈妈。

说起孩子有这些扔东西,打人等过于激烈的行为,相信每个爸妈都遇到过。我个人觉得不论是扔东西还是打人,最常见的原因有两个:

  • 想要引起别人的注意;

  • 不知道应该怎么处理。


比如有的时候我在做事,弟弟本来自己玩的好好的,突然“啪”地一下把玩具、绘本各种东西都扔到地上。你让他不要扔了,他仍然我行我素。

其实这时候最有用的方法很简单,就是放下任何你正在忙的事情,用心陪孩子一段时间。他们这样的行为并不是所谓的「无理取闹」而只是想引起爸爸妈妈们的注意。

还有的时候,弟弟看到哥哥在玩东西,也会伸手去拿。而哥哥会下意识地啪地打他手,甚至用力推开弟弟。

一开始家里人会下意识地指责哥哥,「你怎么这么小气,怎么可以打弟弟呢?」但是这样说没有丝毫帮助,弟弟大哭,哥哥也大哭。因为这不解决根本问题。

后来我才意识到,其实大钱也是第一次当哥哥,并不知道遇到这种情况要怎么处理。


之后再有类似的情况,我会做三件事:


停止冲突 → 肯定情绪 → 告诉他应该怎么做。

比如我会先拉开他们俩人,然后对哥哥说,「是不是弟弟抢你玩具,你有点生气,不开心了?」一般他会点头。

「其实弟弟也不知道应该怎么做,下次你不想给他的时候,不要打他。你可以告诉他,我现在在玩这个。然后你找一个其他玩具给他,你觉得怎么样?」

其实多给与孩子关注,肯定孩子的情绪,给他们提供正确的应对方法,我觉得就能解决一大部分这种事情啦。

育儿及营养知识,请关注我哟,我会每周2、4定期、1、6不定期在头条号上发布育儿的图文信息,当然有问题也可以直接在文章下面留言或者私信我,我看到会尽快回复哒~


菜妈和钱爸


几乎每个2岁大的孩子,都会时不时的耍一些脾气,有的孩子敏感发脾气的时间开始得更早。2岁的孩子,有很多难以对付的行为,比如打人、咬人,发脾气、哭喊,扔东西等等。甚至有的孩子到了3、4岁,还喜欢用手打人、咬人,故意摔东西。

为什么孩子总喜欢用手打人,是什么心理或原因导致的?

每个孩子的行为背后都会有一种行为心理。孩子打人要么被训斥,要么被温柔以待,在过去没有过多的解读,但现在讲究科学育儿,越来越多的爸爸妈妈们总想弄懂是为什么?那孩子打人到底是一种什么心理?

01、孩子打人是在表达自己的某种情感。《儿童心理学》一书中有这样一句话:儿童不需要教就会发怒、害怕、高兴,这些情绪是自然表露的,是人类遗传的一部分。这个年龄段的孩子天性就是关注自己的需要,不懂得在乎别人的感受,其表现非常自私。所以当有人让孩子感觉到不高兴时就希望通过“打人”来表达自己的情绪。

02、孩子喜欢用手打人跟其自身发育有关。孩子不高兴了为什么不用骂的,而用打的?为什么喜欢用手打人,而不是用脚踢?这其实跟孩子的发育是分不开的。孩子的整个发育都是自上而下的,先从头部开始,最后才到脚。而孩子2岁的语言能力还不强,有的孩子甚至才开始说话。即便说得很好,也不会合适宜的表达自己的情绪。

2岁孩子主要发育特征:


  • 动作发育

跑跑跳跳、踢东西、攀爬,走路的姿势接近成人,对身体的控制也更加熟练,可以倒着走,也可以转大弯。孩子此时的注意力时间短,当你想跟他做游戏时,它会立刻开始玩别的。这个年龄的孩子似乎一刻都安静不下来。

  • 手部和手指能力发育

2岁大的孩子,手部已经非常灵活,可以轻松的摆弄细小物体,还会翻书,能用6块积木搭高塔,脱鞋子,拉下比较粗的拉链等等。孩子的手腕、手指和手掌的协调能力也已经很成熟。可以转动门把手,也可以一只手拿杯子喝水,还能打开糖果的包装纸。

  • 语言发育

2岁大的孩子,已经可以表达50个以上的词汇。还会开始使用代词,比如你,我,他等。但这个阶段的孩子差异很明显,有的孩子语言能力发育很好,有的孩子有语言理解或表达障碍,甚至发育迟缓等等,大人说什么听不懂,跟其他小朋友比起来又有些差距,当孩子无法表达时,就只能用打的。当然不是说题主的孩子语言发育不好,这只是针对个体差异而言。

如果孩子经常用手打人,我们要如何正确引导或纠正?

  • 当孩子第一次出现打人时,就要制止。如何制止?可以把孩子打人的行为当做一种游戏来纠正引导,比如,孩子打你一下,你也打他一下,让他感觉到疼,他又打你,你再打他,孩子感觉疼会自己停止这样的游戏。以后打人的行为,会有所改善。

  • 当孩子频繁出现打人时,我们要及时提醒:打人是不对的。当孩子出现打人的行为时,有可能是孩子已经习惯了用这种方式来表达自己的情绪。那我们可以及时帮孩子表达情绪,比如,弟弟的苹果被姐姐咬了一口,这时弟弟非常生气,举手就打了姐姐一下。如果我们及时提醒,或者在孩子有情绪前帮助孩子表达情绪,比如,“姐姐吃了你的苹果,你是不是很难过?”当孩子听到有人理解他的情绪时,会停止攻击,这样就可以有效减少孩子打人的次数。

  • 陪孩子玩假装游戏,引导孩子主动养成好的习惯。 2岁的孩子认知发育不够,这个阶段特别喜欢玩假装游戏,大人可以利用此游戏来引导孩子,并且告诉孩子乱打人,就没有人愿意跟我们玩,没有人愿意跟我们做朋友。小朋友一听到没有人陪他玩就会紧张,就会意识到打人是不对的。

很多人说,孩子打人不要过于敏感,现在孩子还小不能分辨。其实现在的孩子个个精得很,因此,我认为在孩子还分辨不清的时候,就要告诉孩子什么是对的,什么是错的,以便养成良好的习惯。

我是花醒育儿,一个2岁宝宝的妈妈,持续分享0-6岁相关育儿知识。育儿先育己,记得关注@花醒育儿,育儿路上我们一起成长!

花醒育儿


我家宝宝快3周岁了,在她2岁多时也经历过这个阶段,老爱扔东西,玩着玩着就会拿手上的东西打人,告诉她不可以这样,可她就是不听,还嘻嘻哈哈的,特调皮,为此我真的好头疼!后来在网上查阅了不少相关的资料,慢慢地才将问题得以解决,孩子现在基本上已经改掉了那些坏毛病。

一、宝宝为什么爱打人,还爱扔东西?

1.爱扔东西,是自我意识的出现和自主性的展现。

自我意识是把自我当作明显的、可辨别的存在的意识,它的出现建立在感知自己和他人之间区别的基础上。15-18个月开始萌芽,20-24个月开始发展。孩子把感知自己和他人的反馈信息相结合,指导自己的活动。

心理学家埃里克森认为,18个月-3周岁的儿童处在人格发展的第二个阶段,即自主与害羞和怀疑阶段,这标志着从外部控制向自我控制的过渡。

随着儿童对世界建立基本信任感和自我意识的出现,学步期儿童开始有了自己的判断。 “可怕的两岁”其实是儿童自主性带来的一种正常表现。

儿童必须验证,自己对外部世界有控制力,他们有强烈的意愿去尝试自己的想法、实践自己的行动及自己进行判断。这些其实并不是他们对于照料者的倔强反抗,而是为了独立而进行的健康努力。

如果说一岁前,儿童通过吃手、咀嚼等来感知外部环境;到了二岁,扔东西是他拓展自己与外部世界的接触、感知边界的开始。二岁的儿童还没有能力来认知和辨别,哪些是可以扔的,哪些不能扔,或是应该扔在这里,而不是扔在那里。




2.爱打人行为是模仿习得 。

这个阶段的儿童,开始建立和其他儿童的关系。在交往时,常出现抢自己伙伴东西,抢不到就打人的;或是当自己的需求无法得到及时满足时,用力哭闹的情况。 孩子动手“打人”的内在原因是模仿习得。

0~3岁孩子最重要的学习方式就是模仿。父母对孩子用“打”的方式,本身就是一个不好的示范。父母是孩子学习的“镜子”,他只习得你打人的行为,并不具备能力分析你的“打”有什么含义。这样他只能学到,如果交流解决不了的问题可以通过“打”来解决。

这时父母不能急躁,自己也跟着发脾气,责骂儿童,甚至进行体罚。 如果这个时候父母仅责骂儿童,不给予儿童接纳、安抚,不给予儿童灵活的建议,儿童会感觉遭到了委屈、不公平,又无法表达清楚自己的生气,就会用哭、闹及破坏行为来表达自己的需要和不满,并逐渐固化。



二、父母该如何应对?

1.孩子爱打人,要这样做 。

首先,断绝模仿源。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言传身教的影响和重要性无须我在此多言,有则改之无则加勉,之前有打过孩子的,先反省自己,觉得该跟孩子道歉的,就用“拥抱法”来为孩子减压和减轻心理的伤害:把孩子拥在怀中,跟孩子真诚地说出自己的歉意,并告诉他你会感谢他原谅你,最后别忘了加一句:“我爱你宝贝!”

其次,孩子和其他人相处爱打人 。

和其他儿童的交往、互动,是儿童形成最初的边界、更多的意识到他人的意图和情绪的开始,对以后儿童形成正常的社会化有很多好处。 父母亲可以暂时分开情绪激动的儿童,积极采用“暂停”的方法,温柔地抱着自己的孩子,让孩子渲泄完自己的情绪后,耐心引导孩子表达自己的感受,即使这个阶段的孩子语言表达还不够清晰。 同时告诉他你的感受,知道他很生气、难受,告诉他一些灵活的建议。 孩子平静后,可以返回去继续和小伙伴玩、做游戏。



2.孩子爱扔东西,要这样做。

父母遇到这类行为时,首先要保护好孩子的安全,不要让孩子接触到危险的物品,同时保护家中的财物,其次,给孩子一些柔软的,纸质的,不会伤害到自己和他人的物品,在指定的空间内扔东西,满足孩子的大动作发展需求。 如果不是绝对需要,不要打扰孩子,让他一个人探索。

另外,当孩子有爱扔东西的不良行为时,请用“123”法则来应对:

“1”第一步,表达自己对他行为的感受,如:“你把玩具随便扔到地上了,妈妈很不喜欢你这样!真的。”

“2”第二步,跟他沟通,比如:“如果你不想要这个玩具了,那你把它捡起来丢到垃圾桶里面,如果你还想要这个玩具,那你就把它捡起来放好。”

“3”第三步,对孩子的改变给予鼓励和赞赏,比如:“宝宝太棒了,妈妈很高兴你能把它捡回来,玩具也感到很开心,因为你没有选择把它丢掉。”



同时父母亲提出要求时必须一致,不要出现相互矛盾的信息,让孩子明确的知道你的要求和期望。 家庭里的成人抚养者们也尽量达成一致的教养认知和养育方式。


动情M


打人是一种攻击性行为,往往是两岁左右的儿童,特别是男孩的常见行为。

我家宝宝2岁3个月,只要大人不能及时满足他的要求就大哭大闹,还爱打人。兴奋了打人,生气了打人,有时候甚至毫无来由地也打人。不仅在家这样,在外面也这样,弄得我成天给人家道歉。

我向心理医生咨询后,得到的解析:

对这个年龄段的孩子而言,打人只是一种表达感情、情绪的方式。这种行为叫作攻击性行为(或称侵犯性行为),是儿童社会性发展过程中一项非常重要的内容。人生来就具有一种内在的攻击倾向,比如婴儿生气、情绪发作时,会把东西往地上扔;想喝水了,妈妈晚来了几分钟,宝宝会一把推开水瓶……当出现争端或为达到某种目的向父母示威时,两三岁的宝宝通常采用踢打对手的方式。

但随着生理、心理的发展,如果加以正确引导,攻击倾向可以转化为成长过程中的力量,转化为勇敢、忍耐、坚毅等积极的品质。

阻止孩子打人行为出现的最好方法应该是防患于未然。父母应该仔细观察是什么促使孩子产生了打人的欲望,然后抢先有所行动。先回想一下,自己的孩子在什么情况下会打人。

打人事件发生时,父母不要有过分强烈的反应。大喊大叫,或者打孩子的这些反应,对打人行为可以说是一种变相鼓励。父母过于强烈的反应恰恰是向孩子表明了攻击是解决冲突和引起注意的一个非常恰当的方法。

鼓励他说出打人的原因。也许他说不清楚,大人要帮助他表达清楚,然后帮他分析。避免过长的训导和讲道理,因为这会使孩子一头雾水,不知所云了。

强制性地让孩子表示道歉并不可取。换一种做法,比如你直接向被打的小朋友道歉,并且表示你的关心,效果就会很好,因为你的行为给孩子做出了一个典范。

另外,父母的态度要坚决,并前后一致。比如说,当孩子打人的时候,父母不能这次还无所谓呢,下次就生气了。

父母平时也要经常注意表扬孩子好的行为,提高他的自信心,让他感到被爱、被注意。他能力强了,事情做好了,高兴了,自信心强了,也就不会去打人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