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觉得山东哪个地方的人最好客?

i村小二


这个问题作为山东人都不知道如何作答,在我看来山东各个地区人都是朴实豪爽、热情好客的。山东省的旅游形象标志上面清清楚楚的写着四个大字“好客山东”山东是一个整体,省内齐鲁文化的大气、孔孟之乡的礼仪都代表着山东是一个欢迎五湖四海朋友的省份。而且,山东人走到全国各地,基本都会被人竖起大拇指。

不过山东省各个城市虽然都比较热情好客,但是各个地区还是有一些差异的,尤其是东部沿海地区和西部内陆地区有很大差异,每个地方的一些人文风情不同,物产菜系不同,所以招待客人的风俗也不尽相同,下面就简单的就几个城市招待客人方式说说看法。主要体现在酒文化上。
首先说下临沂,临沂的沂蒙儿女在山东的好客程度是实打实的,没有藏着掖着的说法,别看沂蒙山区以前比较贫穷,但是现在已经完全不是过去。去了临沂酒桌上一般都是可劲喝,有给长辈端酒的说法。外地朋友去临沂基本严格按照酒桌的风俗坐在大客的位置。并且临沂人很有陪酒的说法,一般来了客人都会喊当地比较德高望重的人来陪酒,以显示对客人的重视。
再说下烟台,烟台地处胶东,胶东地区的农村一般是有“炕”的存在,冬天去烟台家里做客,主人一般都会说一句“脱鞋上炕”在炕上吃饭,这是因为炕上比较暖和,只有真正把你当成客人对待才会让你上炕,不要认为在炕上吃饭有多么不卫生或者不习惯,不会盘腿的人主人也会给你拿个小凳子。其他各个城市都有自己好客的方式,欢迎留言评论。


地理有意思


我是山东本地人,这些年去过山东很多地方,如果要说哪里最好客,我觉得很难比较。

但要说给我印象最深的地方,应该是胶东的威海荣成一带。

九十年代中期,我当兵在青岛,我们部队有个下属单位在威海荣成石岛那边,由于是导航需要,运转的是大型柴油机,每个月都要用解放车送十几桶柴油过去。

有一天我们一行四个人,驾驶一辆大解放给那边送油,因为下午走得晚,又是冬天,刚进入威海地界天已经黑了,离目的地还有一百来里路的时候,忽然车胎爆了,前不着村,后不着店,没有备胎,公路上几乎没有了行人。加上车上没有工具,当时可真愁坏了。

就在我们大眼瞪小眼的时候,有个人骑着摩托车经过,看到我们站在车下面,停下来问我们怎么了?我们赶紧说明了情况,他告诉我们最近的补胎地方在前面大概三公里左右,当听说我们工具没有的时候。他让我们等一下,他们村离这边不远,他回去给我们拿。

过了半个小时左右,来了三辆三轮车,呼啦啦下来四五个人,其中一个竟然是村长和村书记,二话没说,就开始帮我们拆轮胎,然后帮着装到三轮车上。我正想跟着三轮车一起去补胎的时候,村书记一把拉住我说:不用了,让开车的自己去就行了。你们留下一个看车的,其他三个人跟我回村吃饭去,等吃完饭回来轮胎也就差不多拉回来了,不耽误时间。

盛情难却,于是留下一个司机看车,三个上了他们的三轮车,顺着路边一小路走了一里多路,来到一个渔村,不远处就是海。

进到村主任家,炕上摆好一张饭桌,饭菜早已经做好了,七八个菜。全是大盘子装的,有鱼有肉,海鲜居多。印象特别深的有一盘鲍鱼片拌香菜梗,溜尖的一盘子,估计至少得七八个大鲍鱼。拿到现在城市酒店的标准,这一盘鲍鱼片没有一千块钱绝对拿不下。

总之那顿饭吃的特别忐忑,虽然人家三个人陪着,一个劲劝酒,但我心里光想着一会吃完给人家多少钱合适啊?只喝了一杯白酒,就匆匆作罢,等我拿出三百块钱(身上全部家当)的时候,村主任立刻急了,对我说:你这是干么?看不起我们咋滴,拿钱打我们脸呢,我们再穷还管不起你们解放军一顿饭了?

说完,他提起早准备好的给我们看车司机吃的饭菜,就去发动三轮车。

后来,实在觉得过意不去,硬给他们卸了一桶柴油。(380斤那种圆铁桶),正好他们渔船用。

至今多年过去,一直忘不了那天的盛情款待,那个渔村,还有那盘鲍鱼片。。。。。。


我心渡


山东人是好客之人,最好客之人当属沂蒙山区的老乡。1980年,我受单位工会委托,两人一组到沂水沂南农村搞职工家庭情况调查。从县城我是骑自行车依照县地图一路咨询,由于居住分散,一天最多能去两家,带着中午干粮和水。农村我去过多个地区,没见过这一带的老乡们待人如何“粘糊“的,进村一打听,听说是到谁家的,放下手中活计,一路小跑在前领路到家,不管是否饭点,是否带有干粮,是否再三推辞,不吃顿饭是坚决不行,上来先把自行车锁住,千方百计给我们备菜饭,那时正值冬季,又不象如今集市,搜刮找借弄上四个菜,有的烙饼,有的擀面条,并且连连说对不住。家家只能拿出的最高待遇的墩鸡、炒鸡蛋、煮腌蛋,吃得我眼含泪。这是吃的钱罐子啊。临走的核桃栗子熟鸡蛋装一袋子。我偷偷放下5元钱,那时我的工资46元/月,每天补助1.20元。近40年过去的事,我不该占用头条篇幅浪费大家浏览时间,不过跑题也不算远吧。我和我的同事和家人多年叙说让他们都听的腻腻的。可我想起来又说,唉!人老了没治。

(当时的照片交单位归档,以下图片来自网络)。


泰山木32140178


你要是问山东什么地方放最好客,我只能告诉你山东大多数地区都比较好客。我给大家说说为什么山东人那么好客,我给大家举几个方面。

我们都知道只要山东人不管再任何地方,只要人家问你你是哪里人,你说是山东的人家就会说山东人实在、能干、老实、能攒钱、还有最大的特别就是犟。我们大家都知道山东人出了很多文人孔孟之乡,作为孔孟之乡山东人的礼节特别多,如果我受过你的恩惠那作为山东人我的加倍的奉还。从过节过年的时候就能看到到处都是送礼的(送给亲戚的人情往来),送礼越多越好,不管你是哪里来的朋友只要你到山东来做客你的第一感受就是实在,什么吃的喝的走的时候还的给你拿一些特产。所以说山东人都是好客的。





农村小哥乐趣多


就冲题主这个话题的意义、文采斐然的表达、宽广博大的知识面,就应该认真回答这个问题。


我是土生土长山东人。

既然题主从历史、地理、人文等角度简要阐述了山东,那么我也从这个角度入手。

首先,我认为山东是中国的缩影。

啥个意思?中国人文风土的南北分界线是长江,气候地理的分界线是秦岭淮河。那么,山东也存在这样一个分界线。这条线就是胶莱河。


中国南北分界线:


山东东西分界线

胶东地区属齐国的范围。称为胶东,广义上这几个城市主要包括青岛、烟台、威海、潍坊;通常专指青、威、烟。如果按饮食习惯和民俗民情来说,潍坊属胶东是无疑的,尤其是高密、昌邑、安丘、老潍县,这些都在胶莱河附近。

当然,山东还有个分界线,这要从齐鲁两个古国说起。这条分界线基本就是齐长城的走向。


齐鲁分界线

从民风、经济发展水平等来说,胶东板块很明显迥异于鲁中鲁西南鲁西北鲁南地区;而齐鲁分界线(齐长城)的南北差异反倒不那么明显了。

所以,一般认为,胶东地区地处沿海,向来有开放、领风气之先的意识和气质,比较类似中国南方地区;而胶莱河以西,民风更加朴实、包容,更接近中国北方的风土人情。


结论

到底是北方人还是南方人更好客?山东哪个地区更好客?我想这两个问题可以合并一起回答。从历史、地理、民风传承角度分析,应该是旧鲁地、胶莱河以西两个区域的叠加部分(当然,胶东本不是鲁地,问题就更简化了),才是山东最好客的地区。


长可以万言,短可以单字。

无论长短,不抄袭、不敷衍。

“略深刻的理工狗”荣誉出品,我的每一个回答都是认真的。

喜欢请点赞、关注、转发、收藏。期待!


略深刻的理工狗



手机用户金清美颜


越穷的地方越好客,越富的地方越欺生!太偏远的地区除外!旅游区除外!全国都一祥!

本质上山东人好客源自祖传的礼数,不管识字不识字,礼数都是言传身教的,比如出门见到熟人要按照辈分喊称谓,七十多的喊三十来岁的一声大姥爷,这不稀奇!遇到生人打招呼就喊老师,就算对方是个孩子,你是个大人也一样!

还记得以前大街上来了卖菜的,中午在谁家大门口歇脚,主家都会沏一壶茶端给卖菜的喝,虽然不是什么好茶,也尽了地主之谊!

还比如说,家里来了亲戚,虽然很穷,但也得尽其所能即便是借钱也得好酒好菜伺候着,饭菜紧着客人吃,自家人陪客的基本舍不得吃菜,等着客人吃完了,吃些残羹冷炙勉强管饱!

现在么,时移世易,没那么讲究了,老的传统虽然觉得很迂腐,与现代人格格不入,但却怀念那种待人接物的样式!遥远而又亲切有人情味!

虽然风俗改变了,但大部分山东人骨子里的忠厚老实义气一直传承着!即便干了什么糊涂坏事,也都勇于担当改过自新!


鲁小蛇


首先要说,“好客”是山东在全国人民心目当中的一个标签,走到哪里,但凡说是山东人,一般都会让人觉得大方、踏实、厚道,这点是山东人的优点,当然也有理由为此自豪。

但要说山东哪个地方“最好客”,这个还真不好说,笔者试着从文化角度做点小分析吧。

山东主要分为“齐”、“鲁”两大文化圈,虽然同属儒家传统影响,但两个文化圈的表现,还是略有差异,相对来说,鲁文化以农耕为基,更注重传统礼仪,偏保守一些,齐文化面向海洋,偏开放也更加现实一些,由此也就造就了两者不同的待客之道。

以喝酒为例,如果你在鲁西一带做客,上了酒桌,基本上就要按照主人的要求来喝,不过你一旦表现出不想喝,或真的是量到了喝不下去了,主人一般也会尽量尊重客人的要求,不再强行劝酒。但如果是在胶东,那情况可能就不太一样了。胶东酒风之盛,在以“能喝”著称的山东,可谓首屈一指,主人为了表达热情,往往会尽全力劝酒,即便你不喝,他也会自己“先干为敬”,这样无形中让你不好意思不喝了。

山东“好客文化”源远流长,有一种说法是齐鲁大地内陆既有大片良田,东边又濒临海洋,物产丰饶,人民吃穿不愁,所谓“仓廪实而知礼节”,这当然不无道理。更重要的是,在“热情好客”文化氛围下,大家都会自觉不自觉的按照那样的标准来要求自己,文化一旦被认可和传播,会产生非常大的影响力,这也是山东人为啥给人“热情”印象的重要原因。


齐鲁壹点


要回答这个问题,首先要知道在山东,凡是遇到外乡人问路的必须给予认真、正确答案的,那么这里的人们则具有豁达的包容心态,肯定是好客的;同时,好客热情的客观因素则是丰衣足食、乡里乡党之间能和谐相处,这些关键因素就形成了好客的民生特点。山东孔先圣道: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则道出了千百年以来做为山东人必须好客、包容异乡的千古绝训;回归到现今,我们浏览一下山东版图可以大致划分为四大区域:鲁北、鲁西、鲁南、胶东半岛,四大区域各自形成了独特的民风特点,比如鲁北鲁西地区在四大名著之一的水浒传中勾勒出来的山东人都是豪爽有致的形象,而鲁南地区的民众给国人的历史印象之一,就是五十万民工推着小轮车帮助人民解放军南下淮海战役,这种对新中国的企盼与对解放军的热爱炽热之心,为后人留下了宝贵的“沂蒙精神”;而胶东半岛是当年许世友将军领导的解放军华野第九纵队根据地,在这片土地上也是民风淳朴,善良包容。因此,我们说,山东人好客具有普遍的时代特征与遗风积淀,几乎很难区分哪些地方的人、区域最好客,而山东旅游局当年打出来的“好客山东”这一品牌都被省内的十七个弟兄视为自家的门脸去争相呵护着……








璞行天下361度


鲁西南之菏泽、聊城、济宁一带,豫东与之民风相同,语言相近,情感相亲。皆说豫语、听豫剧团之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