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124师!


我的124师!


在124师建制71周年之际,原师长陈纪萱(前排中)发自内心的一段感言,在曾经服役于124师的指战员们中广为流传,为自己是124师其中一员深感自豪,为之骄傲。


有人说当了兵后悔三年,不当兵后悔一辈子。

我曾经不止一次地想过,部队到底是什么?124师是什么?我反复思考,每当我想起"部队"这两个字、想起124师番号时,心中便泛起一阵阵不平静的浪波,眼里便涌出一眶火热的泪水,胸中便奔腾着一股热血⋯⋯

部队是什么?是营房、是操场、是熔炉、是大学校;是新兵入伍时親如兄弟的情谊,是老兵退伍时难捨难分的拥抱;是令行禁止地动山摇的口令,是晩飯后和风细雨的談心。

部队是什么?是南泥湾的垦荒,是上甘岭的蘋果,是高山下的花环,是战士胸前的军功章,是抗御洪水的千里大堤,是扺抗外敌的万里长城。

部队是什么?她是一次次战斗,一次次挫折,一次次失利,又一次次战斗。她是战士手中的枪、烈士身上的血,是胜利后的狂欢,是军史上一页不朽的篇章!

世界上有许多国家的军队装备精良,但他们有三大纪律八项注意吗?有军民一致、军政一致、官兵一致的建军原则吗?有血肉相连、鱼水情深的军民关系吗?有二万五千里长征的壮举吗?有十四年抗战的坚韧吗?有三大战役的辉煌吗?有敢于又能夠把号称世界上最强大的侵畧者打得在仃战协议上签字的气概和能力吗?没有!

只有培育我们成长的部队才有我们所热爱的一切。

我虽然离开部队多年,但有一首歌在我心中长久的流淌,那就是我对部队最深沉的爱恋。我要说,124师,您是我心中永恒的恋歌!

我们都当过兵,今生无悔。都对部队有深厚的感情。

陈纪萱 ,1943年5月生,广东东莞人,汉族,1961年8月参加工作,1962年10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学历大专(解放军军事学院中青年干部培训班)。现任广州市政协副主席、党组副书记。

1961年8月任解放军124师警卫连战士、班长、广州军区参训队学员、370团八连排长;1965年10月后,任370团作训股参谋、124师作训科参谋;1977年2月后,任124师教导队副队长、124师作训科科长;1980年9月后,在军事学院中青年干部培训班学习;1982年8月后,任372团团长;1983年5月后,任124师师长。


我的124师!


1985年1月《解放军报》


我的124师!


1978年12月我参军入伍,有幸成为了一二四师的其中一员。听老兵们说:124师是一支有着光荣传统的部队,全国为数不多的战斗值班师之一。


我的124师!


我的124师!


我的124师!


 124师前身是1946年5月组建的辽南军区独立第1师,后相继改编成为辽东军区独立第1师、东北野战军第5纵队第13师,参加了辽沈、平津、安阳等等战役。于1948年11月,东北野战军第5纵队第13师已改称中国人民解放军第42军124师。在河南剿匪之后,124师曾奉命南下参加了鄂西战役,又在二野指挥下进入了川东作战,完成任务后北上归建。在1950年10月,124师随第42军赴朝参战了。在第一次战役之中,124师在黄草岭、烟台峰一线阻敌达13天,杀伤美韩军有2700余人,同时也付出1800余人的伤亡。其中124师370团4连在二天内打退敌军达20余次进攻,歼敌250余人,荣获“黄草岭英雄连”的称号;371团4连坚守着烟台峰,歼敌有300余人,荣获“烟台峰英雄连”的称号。在第三次战役之中,372团4连成为了全军第一个突破三八线的连队,被授予“三八线尖刀英雄连”的荣誉称号。124师参加第一至第四次战役,为志愿军在抗美援朝战争初期表现最为出色的几个师之一。1952年11月,124师奉命后回国,此后长驻广东。1961年1月,124师被中央军委确定为全军首批10个战备值班师之一。1970年10月,124师又承担了对外开放任务。


我的124师!


124师在对越作战中圆满完成任务。


我的124师!


据广州军区前指的作战命令,以42军及配属部队组成了南集团,集中了2个坦克团、1个自行火箭炮营的200余辆履带式车辆,搭载步兵形成了强大突击集团,从布局关走牛车小路向东溪进行着奇兵穿插。以第一梯队126师打开东溪的突破口之后,第二梯队124师进入4号公路继续向高平发起进攻。同时以125师向复和开始进攻,129师截断了七溪以北的4号公路,保了障主力顺利突向高平。

124师是第二梯队,决心集中2个步兵团、1个坦克团与1个炮兵团,共100余辆坦克与履带车辆、200余辆汽车和特种车辆,搭载步兵组成了装甲摩托化集团,紧随着第一梯队126师跟进,在嫩金山地区开始战斗,沿着4号公路向高平发展进攻。

从东溪到高平有4号公路相通,距离38左右公里,沿途多隘口、河流、桥梁、隧道,路况差。高平及其外围地区的越军主要有346师预备队一部、炮兵一部、特工20营与1个苏制冰雹反坦克火箭连,兵力较薄弱,阵地也是匆忙占领,未能形成严密的防线。

于1979年2月17日7时20分,124师主力从布局关进入了突破口,分两个梯队向东溪方向攻击前进。先头的42军坦克团搭载步兵是一路疾驰,率先抢渡了班波河,闯过越军制造的班翁水障,后面的轮式车辆则全被堵在了水障以东。随124师行动的广州军区的副司令员吴忠命令已经过河的坦克部队不许停留,一刻不停地沿着4号公路向高平猛插。同时还命令乘轮式车辆前进的124师步兵下车徒涉通过水障区,向东溪跑步前进,又调集了运动保障队紧急从水障中抢修道路。


我的124师!


在124师前锋372团连夜急行军,于19日早晨进至高平东南约7公里的博山处,又遭到山上及周围守敌的阻击。372团2营在上午向博山发起攻击,然而未能得手。此时,楠囊断路也被抢通,坦克部队已经跟了上来。在坦克火力支援之下,372团1营再次发起进攻,在下午17时许攻占了博山主峰。徒步跟进的371团与370团也进至博山附近,与372团共同形成威逼高平的态势。

20日8时,124师继续前进之时,又遭博山残敌阻击。372团与370团联手发起攻击,步坦密切地协同,最终全歼了博山守敌,打通了公路。124师各部继续进攻,在20日夜全线进至高平外围。124师炮兵群在抢修克服了班翁水障淤泥路段之后,沿4号公路兼程开进,在20日夜进至高平外围,占领了发射阵地。

于21日,吴忠指挥124师与126师378团向高平外围发起猛攻。在当日晚,高平外围要点已经基本被42军控制。这时,广州军区发来通报,称越军852团已从班庄退守了高平,并集结了几十辆坦克。因北集团的41军还未到达高平北侧,以42军1个多师兵力单独发起攻击没有把握,命令42军就地控制要点,待41军到达之后再行攻击。

42军在高平城下等了2天期间,其间派了370团2营穿插到高平西南侧的纳隆地区,还炸毁了纳隆桥,阻断高平通往太原的重要通道。

由北集团迟迟未能到达高平以北,吴忠与42军指挥员派出多组小分队抵近侦察,又用高倍望远镜反复观察后,最后认定高平城内已没有越军重兵驻扎,连高平省的党政机关似乎也已经撤离,高平总攻不能再继续拖延下去了。吴忠马上急电广州军区前指,建议立即向高平发动总攻。广州军区前指回电同意,命令吴忠统一指挥高平附近地区的全部部队,立即向高平发起了总攻。

在24日黄昏,在猛烈炮火掩护下,42军向高平城发起了总攻。372团与371团突入市区,并未遇到大的抵抗,其时越军主力早已经撤离。经过搜索清剿后,124师在午夜控制了高平全城。

在高平进攻战斗之中,124师与42军坦克团步坦协同,长途攻进达70余公里,攻克高平,共歼敌有1555人。广州军区前指迅速将攻占越北重要省会城市高平的消息上报了总参,很快中央军委就发来嘉奖电。在2月25日早晨6时,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向全世界公布这一具有重大意义的战报。


我的124师!


攻克高平之后,124师又奉命沿高平到茶灵公路两侧向茶灵方向发展进攻。经过385高地到光头清剿、攻克800高地、袭击班利等等战斗,在3月3日攻占了茶灵县城。于3月5日中国政府宣布从越南撤军后,124师沿3号公路开始清剿回撤,最后从水口关回国了。


我的124师!


36年前,124师组建足球队参加全军足球赛,我是这只足球队主力队员之一,并为124师赢得冠军立下汗马功劳,荣记三等功一次。


我的124师!


师长、政委及师首长们与足球队员合影留念。


我的124师!


我的124师!


我的124师!


我的124师!


我的124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