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病學:中醫治療溫病(下)

溫病的預防

溫病是急性外感熱病,大多具有傳染性,起病急驟,來勢兇猛,甚至引起流行,嚴重影響人民的健康,甚至威脅生命。及時有效的預防,能有效地控制發病及流行,因此,溫病的早期預防具有重要意義。


早在二千多年前的《內經》就已記載了關於預防疾病的思想。如《素問·四氣調神大論》說:“聖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亂治未亂,此之謂也。夫病已成而後藥之,亂已成而後治之,譬猶渴而穿井,鬥而鑄錐,不亦晚乎。”生動而形象地闡明瞭“治未病”的重要性,充分表明了當時對於無病早防的重要性的深刻認識。同時,古代醫學家還觀察到某些疾病可以傳染並造成流行,如《素問·刺法論》指出:“五疫之至,皆相染易,無問大小,病狀相似。”在此基礎上又提出了積極的預防方法:“如何可得不相移易者?……不相染者,正氣存內,邪不可幹,避其毒氣。”主張保持人體正氣的強盛以抵禦病邪侵襲,同時設法避免接觸病邪以染病。這些論述,至今仍為預防溫病的指導原則。


針對傳染病,古代醫家很早就重視環境衛生,注意個人衛生,保持飲食衛生,除害滅蟲等,值得一提的是他們主張:避邪隔患,藥物預防,接種免疫等方法。


01避邪隔患


古代醫家已經注意到躲避外邪、隔離患者對溫病預防的重要性。《素問·上古天真論》提出:“虛邪賊風,避之有時”。《晉書·王彪之傳》記載,有“朝臣家有時疾染易三人以上者,身雖無疾,百日不得入宮”。即不僅注意到對已有病人的隔離,而且還注意到對已與病人有接觸但尚未發病者的隔離。明·李時珍《本草綱目》提出:“天行瘟疫,取出病人衣服,於甑上蒸過,則一家不染”,提出了消毒病人衣物的方法。清初設有“查痘章京”一職,專司檢查京城的天花患者,一旦發現,即令其遷出四五十里以外。


02藥物預防


藥物預防溫病的發生是主要預防手段之一。早在《素問·刺法論》中就用小金丹預防疫病。在晉代《肘後方》、唐代《備急千金要方》等古醫籍中都列有闢溫方,如後者載有雄黃丸、太乙流金散、殺鬼燒藥、虎頭殺鬼丸、金牙散等,都是採用藥物來預防溫病的發生。元代滑壽主張在麻疹流行期間用消毒保嬰丹、代天宣化丸來預防溫病。歷代常用預防溫病的藥物有雄黃、硃砂、菖蒲、白芷、蕪荑、躑躅花等,用藥的方法大致有製成丸劑、散劑、藥酒等內服,或作薰藥,或作隨身佩帶等。


溫病學:中醫治療溫病(下)


03接種免疫


接種免疫是預防傳染的最有效的措施。古代醫家很早就發現某些傳染病在發病之後,一般不會再患該病。明·萬全《痘疹世醫心得》中說:“至於疹子則與痘疹相似,彼此傳染,但發過不再作耳。”亦即現在所說的“人工免疫”法。“免疫”之說在我國18世紀醫學文獻中即已出現,而《肘後備急方》中提出的:“療犬咬人方,仍殺所咬犬,取腦敷之,後不復發。”以及《諸病源候論》中所說的射工病預防可“得其病毒,仍以為屑,漸服之”等,均是人工免疫法的嘗試。而真正具有實用價值的,則是人痘接種術的發明。有文獻記載,我國至少在明代以前就已經發明瞭種痘法以預防天花,這是醫學科學的一項重大成就。《醫宗金鑑》記載的已有痘衣法、痘漿法、旱苗法、水苗法等。種痘術的發明,不僅對當時保護人民健康起了很大作用,而且為1796年英國人琴納發明牛痘疫苗預防天花,以至在全球消滅天花奠定了基礎。


溫病學:中醫治療溫病(下)


預防溫病的方法主要有以下方面:


第一點 培固正氣,強壯體質

《內經》雲:“正氣存內,邪不可幹,邪之所湊,其氣必虛。”人體正氣充足,體質壯實,溫邪就不易侵犯人體,即使發病其病情也較輕微,易於治癒康復。培固正氣,強壯體質的方法,大致有以下幾種:


1. 鍛鍊身體,增強體質 我國醫學家和廣大勞動人民創造了許多強身健體的方法,如五禽戲、太極拳、八段錦、氣功、保健按摩及武術運動等,都可以增強人的體質。可以根據個人的條件,如年齡、職業、居住環境、愛好等,選擇鍛鍊項目,提高自身的防病抗病能力。


溫病學:中醫治療溫病(下)

2. 順應四時,調適寒溫 人類生存在大自然中,與自然界的四時氣候變化息息相關。在日常生活中,應根據季節的變化和氣溫的升降,及時調整衣被和室內溫度。冬日不可受寒也不宜保暖過度,夏日不可過分勞作也不宜貪涼安逸、恣食生冷。這對於小兒尤為重要,因小兒臟腑嬌嫩,形氣未充,易受氣候變化的影響而生病。


3. 保護陰精,固守正氣 人體內的陰精對抵禦外來溫邪的侵襲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其方法除避免早婚、早育、房勞過度外,還要注意日常生活中必須勞逸結合,保持心情舒暢,情緒穩定等。《素問·金匱真言論》說:“夫精者,身之本也,故藏於精者,春不病溫。”強調了保護體內陰精對預防溫病的重要意義。《素問·陰陽應象大論》指出:“冬不藏精,春必病溫”。吳鞠通在《溫病條辨》中說:“不藏精三字須活看,不專主房勞說,一切人事之能搖動其精者皆是。”


第二點 及時診治,控制傳播

對具有傳染性的溫病患者,必須早期診治,及時隔離,控制傳播。並迅速向有關防疫部門報告,使防疫部門能隨時掌握疫情,採取相應措施。


第三點 預施藥物,防止染病

在溫病流行或可能流行的季節,目前較多采用的預防方法和使用的藥物主要有:


1. 燻蒸預防法 即用藥物燃燒煙燻,或將藥物煮沸蒸燻。此法一般適用於以呼吸道為傳播途徑的溫病的預防。如在風溫病流行期間,可用食醋按每立方米2~10ml加等量清水,在居室內煮沸蒸燻1小時,可預防該病的發生。又如採用蒼朮、艾葉煙燻劑在室內燃燒煙燻,對預防腮腺炎、水痘、猩紅熱、流感等傳染病有顯著效果。

溫病學:中醫治療溫病(下)


2. 滴噴預防法 即用藥物滴入鼻腔內,或用藥粉吸入鼻腔內或噴入咽喉。此法多用於呼吸道傳染性溫病的預防。例如:在風溫、春溫、暑溫流行期間,將食醋用冷開水稀釋後滴鼻,有一定預防作用。或用白芷3g,冰片1.5g,防風3g,共研細末,取少量吹入兩側鼻孔,或放在口罩內任其緩慢吸收,也有預防作用。又如在纏喉風(白喉)流行時,用錫類散噴入咽喉部,有預防的效果。


3. 中藥預防法 即用一味或多味中藥煎服以預防溫病。在臨床實際中應主張辨證施防,否則適得其反。無病者可根據個人體質進行調養,比如溼氣重的人可用健脾祛溼方,如四君子湯;體寒的人,可用溫中昇陽方,如附子理中丸;陰虛的人,可用養陰方,如沙參麥冬湯或六味地黃丸;溼熱體質者,可用清熱祛溼方,如三仁湯;火盛者,可用瀉火方,如黃連解毒湯等,在此基礎上,結合四季氣候特點加減,比如春季或冬春之交,流感很多,多屬溫病範疇,如風溫病多,可酌情加入銀花、連翹等;如春溫病多,可加入銀花、連翹、貫眾、蒲公英、三椏苦等;如溼溫多、可加入薏苡仁、杏仁、白蔻仁通利三焦溼氣。


4. 食物預防法 食療有助於預防某些溫病。如春天多風,易犯風溫,可多食鮮桑葉瘦肉湯,菊花茶等;如溼氣瀰漫天氣時,可多飲五指毛桃雞湯,薏苡仁赤小豆土茯苓生薑湯等,以預防溼溫;如秋末冬初,氣候乾燥,多飲甘蔗汁、胡蘿蔔湯、無花果湯等,預防秋燥。大蒜適量,進餐時拌食用,或馬齒莧加大蒜煎服,可預防痢疾。每日吃大蒜5g左右,可預防流腦等。

溫病學:中醫治療溫病(下)


溫疫——什麼是溫熱疫?

朋友們好!溫病的病種繁多,有風溫、春溫、暑溫、秋燥、溼溫、暑溼、伏暑、大頭瘟、爛喉痧、溫熱疫、暑熱疫、溼熱疫,還有霍亂、痢疾、纏喉風等等,針對最近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我們主要給大家普及一下溫疫的知識,溫疫有溫熱疫、暑熱疫、溼熱疫,還有一些不能歸類的雜疫。


我們在第三講的學習提過溫疫是指由癘氣引起的一類具有強烈傳染性的溫病,代表性的疫病有溫熱疫、暑熱疫、溼熱疫。這類溫病雖然與部分四時溫病在臨床表現和證治等方面有部分相通之處,但因其致病因素為癘氣,致病暴戾,沿門闔戶,可迅速傳播流行,故這類疾病屬於疫病範疇,多發病急劇,病情險惡,複雜多變,具有強烈的傳染性。


在古代,醫家們早有相關專著專論,一般認為,吳又可《溫疫論》所論之溫疫,主要是在講溼熱疫,提出溼熱癘氣始傷遏伏膜原,以流連氣分為多;而楊慄山《傷寒溫疫條辨》、劉松峰的《松峰說疫》所論疫病,主要是現在認為的溫熱疫,指出了癘氣怫鬱於裡,充斥表裡、上下、內外;餘師愚《疫疹一得》所論疫病,主要是現在認為為暑熱疫,火熱性質顯著,暑熱燔熾陽明,易動血閉竅,大家可以參閱原著。接下來,我們來了解一下什麼是溫熱疫。


溫熱疫是由溫熱癘氣引起的急性外感熱病。其特點為初起以裡熱外發為主要證候表現,臨床初起即出現但熱不惡寒、頭身痛、口乾咽燥、煩躁便乾等症狀。本病四季皆可見,以春季為多。


溫熱疫初起即見明顯的裡熱證,清代醫家以楊慄山和劉松峰為代表,他們論述的其實是傳染性極強的“溫疫”,如楊慄山所言“一切不正之氣,升降流行於上下之間,人在氣交中無可逃避,……禽獸往往不免,而況人乎”;劉松峰指出“以其為病,沿門闔戶皆同,如徭役然”。劉松峰將疫病分為“瘟疫”、“寒疫”和“雜疫”三種,其中“瘟疫者,不過疫中之一症耳,始終感溫熱之癘氣而發”,楊慄山也認為溫疫“從無陰證,皆毒火也”,說明兩位醫家所論之溫疫屬於溫熱疫。對於溫熱疫的認識,以楊慄山最具代表性,其受吳又可溫疫學說思想影響,在《傷寒溫疫條辨》中提出溫病(溫熱疫)是由雜氣、毒氣引起,其說:“溫病得之天地之雜氣,……;雜氣者,非風非寒非暑非溼非燥非火,天地間另為一種,偶荒旱潦疵癘煙瘴之毒氣也。”;其所論雜氣的致病特點與吳又可所述雜氣特點不同,具有溫熱性質顯著、易化火釀毒,充斥奔迫,致病多兇險等特點,如其說“其實不過專主上中下焦,毒火深重”,“且夫世之兇厲大病,死生人在反掌間者,盡屬溫病”;對於溫熱疫的治療,其承喻嘉言之說,“急以逐穢為第一要義”,指出“上焦如霧,升而逐之,兼以解毒;中焦如漚,疏而逐之,兼以解毒;下焦如瀆,決而逐之,兼以解毒”。


在現代醫學中,一些發生於春季的急性傳染病,如流行性感冒、流行性腦脊髓膜炎、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等具有初起以裡熱外發為主要證候表現,都可診斷為溫熱疫。


溫病學:中醫治療溫病(下)

溫熱疫的病因病機一


溫熱疫的病因是溫熱癘氣。而且其氣來無定時,著無定方,無論人之強弱,血氣之盛衰,有感受者,各隨其氣而發病。溫熱疫的發生雖不拘年歲四時,但以春夏季節多發,正氣不足者,病邪更易深入。


溫熱癘氣自口鼻而入,怫鬱於裡,伏於三焦,可因飲食、情志等誘發,亦由裡自發,充斥奔迫,表裡三焦多部位出現病變,正如楊慄山所說“溫病因雜氣怫熱,自裡達表,或飢飽勞碌,或憂思氣鬱,觸動其邪,故暴發競起,而合病並病為極多,甚有全無所觸,止是內鬱之熱,久則自然蒸動”。初起裡熱熾盛,浮越於表,突然出現凜凜惡寒、隨後但熱不惡寒、頭痛、口乾咽燥等,類似表證而實非表證的表現。大部分患者可在此階段潛伏數日而突然加重,溫熱癘氣充斥表裡三焦,各隨其氣導致多端變化。或結於陽明胃腸而出現壯熱、腹痛、便秘;或疫毒之邪充斥心經,逆亂心神,致譫妄發狂;或邪入血分,迫血動血,導致有斑疹、出血;或瘀熱搏結而發黃;或蓄血於下焦等。若患者素有腎虛,或房勞太過,疫邪可速陷下焦,導致氣道不施,出現便閉腹脹或至夜發熱等表現。因熱毒充斥,病變複雜,可出現多臟腑同病,即楊慄山所謂“兩感”、“並病”等複雜病情。溫熱疫後期,疫毒之邪傷氣陰,可出現氣陰兩虛。癘氣還可乘侵宿損之處,導致頭風痛,腰腿痛,心痛,腹痛,痰火喘嗽,吐血便血,崩帶淋瀝等舊病復發。


總之:溫熱癘氣從口鼻而入,怫鬱於裡,充斥三焦,初起即表現裡熱熾盛之證,溫熱疫邪熾盛可內攏心神,迫血動血,瘀熱搏結,或蓄血於下;還可出現多臟腑同病;後期溫熱疫邪傷及氣陰,可出現氣陰兩傷。


溫病學:中醫治療溫病(下)

溫熱疫因感受溫熱癘氣之邪,怫熱於裡,充斥表裡三焦,各隨其氣變化多端。故需注意幾個問題:


首先應注意辨別有無表邪,溫熱疫初起多由怫鬱於裡的疫毒之邪,浮越於外所發,楊慄山認為“雖有表證,實無表邪”,故初起雖可見凜凜惡寒,但很快就表現為但熱不寒,口渴頭痛等,不可強行發汗。


其次要注意結合體質和兼挾病邪辨別主要病變部位,溫熱癘氣隨充斥表裡三焦,但隨其氣而變,病位重心有所不同,或入陽明結於胃腸,或與痰熱結於心下,或與瘀血蓄於下焦,或入心經擾神閉竅等。


最後注意辨別有無宿疾,通過詢問病史可得明確。


總的治療原則:是升散清瀉,逐邪解毒,根據輕重緩急和病變部位的不同救治。裡熱疫毒輕者,可予輕清透邪,如神解散、清化湯之類;熱毒重者,可予芳香飲、加味涼膈散、升降散之類升清降濁。若癘氣充斥心經,躁擾心神,譫語發狂,宜瀉心經邪火,可予清宮湯合安宮牛黃丸。邪入血分,瘀熱搏結,蓄血於下焦或胃腸,宜瘀攻下,如桃仁承氣湯;瘀熱發黃,宜化瘀清解退黃,可予甘露消毒丹;熱與痰合,結於胸脘,宜化痰開結,可予小陷胸湯加減。溫熱疫後期,氣陰兩傷,可益氣養陰,可予沙參麥冬湯。若溫熱疫引發舊疾,當先治溫疫。


注意:溫熱疫初起,有類表證,不可辛溫發汗。若用辛溫解表,猶如抱薪投火,加重熱勢,助熱傷津,邪熱會隨升提之性而上逆,出現狂躁、斑黃、衄血、亡陽等重候。正如楊慄山所說:“在溫病邪熱內攻,凡見表證,皆裡證鬱結也。雖有表證,實無表邪,斷無正發汗之理”,“宜以辛涼苦寒清瀉為妙”。

溫疫——什麼是暑熱疫?

有人會注意到,溫熱疫和暑熱疫均是溫熱性質的溫病,臨床上有很多相似之處,如何區分呢?下面我們來了解一下。


暑熱疫是由暑熱癘氣所引起的急性外感熱病。其特點為初起即見熱毒燔熾陽明,充斥表裡、上下、內外,甚至衛氣營血幾個階段證候並見,臨床常見高熱、頭痛、身痛、斑疹、出血,甚至昏譫、痙厥等一派熱毒極盛的表現。本病具有劇烈的傳染性和流行性,嚴重威脅人民生命健康,夏暑季節多見。


清乾隆甲子五六月間,京都大暑,疫作,餘師愚根據當時溫疫特點採取相應治療方法,取得成功,他在前人理論基礎上,結合自己的實踐經驗,著成《疫疹一得》。其中疫疹之病,即指感受暑熱特點的癘氣所引起的以肌表發有斑疹為特點的溫疫病,與本節所論病證相當。餘氏認為溫疫乃感四時不正癘氣為病,力主火毒致病說,故在治療上,餘氏強調清熱解毒、涼血滋陰為主,擬清瘟敗毒飲為主方,融清熱、解毒、護陰為一法,為暑熱疫的治療開拓了新的境地,對此,王孟英譽之:“獨識淫熱之疫,別開生面,洵補昔賢之未逮,堪為仲景之功臣”。王孟英、丁甘仁等亦有重要發揮,進一步完善了溫疫學說。


現代醫學中的一些急性傳染病,如流行性出血熱、登革熱與登革出血熱、流行性乙型腦炎等發生於夏季的具有暑熱疫特點者可參考本病辨治。


溫病學:中醫治療溫病(下)

暑熱疫的病因病機一


本病因暑熱癘氣致病。癘氣不同於一般外感六淫之邪,它是在氣候反常或是出現自然災害、戰亂饑饉的情況下形成的,加上衛生不良、汙穢不潔之物處理不善等,都使癘氣容易形成並侵犯人體。不同的環境條件產生的疫癘病邪不同,如暑熱偏盛則性偏燥熱,而為暑熱疫;如溼熱穢濁者為溼熱疫。人體正氣的虛實在發病上起重要作用,吳又可說:“昔有三人,冒霧早行,空腹者死,飲酒者病,飽食者不病”。說明人體正氣虧虛,不足以抵禦病邪,則容易患溫疫病,此為溫疫致病的內因。


本病比溼熱疫發病更為急驟,傳變更為迅速。由於疫邪性質不同,人的體質不同,溫疫初起證候亦不同。暑熱疫為感受暑熱癘氣所致,初起多為衛氣同病,出現寒熱,少汗,頭項強痛,肢體痠疼等;入裡可閉結胃腸或燻蒸陽明,甚則見熱毒充斥表裡上下之證,見壯熱頭痛,兩目昏瞀,狂躁譫語,骨節煩疼,甚則痙厥、吐衄發斑,舌絳苔焦;熱毒深伏,可出現昏憒不語等。若邪來兇猛,病變迅速,則無明顯階段過程,而諸候並見,病甚危篤。


總之:本病發病急驟,傳變迅速,雖有衛氣營血階段可分,但往往邪氣迅速充斥上下內外,氣血熱毒熾盛明顯。


溫病學:中醫治療溫病(下)


暑熱疫起病急驟,傳變迅速,辨證應密切注意病情變化。初起即可見表裡同病而見熱毒充斥內外的表現,如壯熱、惡寒、頭痛如劈、肌肉骨節煩疼、甚則發展為昏譫、吐衄、項強、抽搐等熱入營血、閉竅動風之象。熱毒亦可蔓延臟腑,耗損津氣,甚或正氣潰敗,不治而亡。如經搶救,可好轉而愈,或後期可因正衰邪戀而留下低熱、痴呆、癱瘓等後遺症。


暑熱疫的治療當依據病邪性質和證候表現確定治法和方藥,其總的原則是選用針對暑燥癘氣的有效藥物,迅速祛除癘氣,扭轉病情。由於本病起病即以陽明胃熱為主,癘氣很快充斥表裡內外。在治療過程中,亦以清解陽明胃熱、解除疫毒為主。並隨時注意病情轉化,暑熱疫熱毒充斥表裡,則以大劑清熱解毒以救陰;熱毒亢盛而陰津將絕,當大劑苦寒解毒清熱護陰;其他如腑實、昏譫、痙厥等治療與其他溫病基本相同。暑熱疫後期,邪去正傷,以臨床所見為據,當以清除餘邪,恢復陰液為治。

溫疫——什麼是溼熱疫?

前面講的溫熱疫和暑熱疫都屬於溫熱類溫病,下面介紹一種溼熱類的溫疫,即溼熱疫。


溼熱疫是由溼熱癘氣引起的急性外感熱病。其特點為初起以癘氣遏伏膜原的表現為主要證候,臨床常見寒熱交作,苔白厚膩如積粉,脈不浮不沉而數等表現。以夏季和熱帶多雨水地區多見。


明末醫家吳又可,親身經歷了崇禎辛巳年間疫病的流行,將臨床治療體會寫成《溫疫論》一書,是第一部論述溫疫的專著,主要闡述了溼熱穢濁之癘氣所引起的疫病在病因、病機、傳變上的特點,並創立疏利透達法祛除疫邪,為溫疫學說的建立做出了巨大貢獻。吳氏認為溼熱疫“感天地之癘氣,在歲運有多寡,在方隅有厚薄,在四時有盛衰。此氣之來,無論老少強弱,觸之者即病。邪從口鼻而入,則其所客,內不在臟腑,外不在經絡,舍於夾脊之內,去表不遠,附近於胃,乃表裡之分界,是為半表半里,即《針經》所謂橫連膜原是也”。可見,溼熱疫癘之邪來勢兇猛,從口鼻而入,初起病機既非在表,亦非在裡,而是在半表半里之膜原。吳氏指出:“溫疫初起,先憎寒而後發熱,日後但熱而無憎寒也。初得之二三日,其脈不浮不沉而數,晝夜發熱,日晡益甚,頭疼身痛。其時邪在夾脊之前,腸胃之後,雖有頭疼身痛,此邪熱浮越於經,不可認為傷寒表證,輒用麻黃、桂枝之類強發其汗,此邪不在經,汗之徒傷表氣,熱亦不減。又不可下,此邪不在裡,下之徒傷胃氣,其渴愈甚。宜達原飲。”進一步描述了溼熱疫初起表現和治療方法。在吳又可《溫疫論》影響下,繼之而起研究溫疫者層出不窮。如清代戴天章的《廣瘟疫論》,即是在《溫疫論》基礎上,對溫疫的辨證施治廣為發揮,特別在辨氣、辨色、辨舌、辨脈、辨神、辨溫病兼夾證等方面尤有心得,並立汗、下、清、和、補五法施治。劉奎撰《松峰說疫》,沿襲吳又可溫疫學說,新組“除溼達原飲”,明確以溼熱相稱,為溫疫的分類奠定了基礎。此外,陸九芝、何廉臣等亦有所發揮,進一步豐富了本病辨證論治的內容。


據其傳染流行特點、發病方式和臨床表現,霍亂、急性肝炎、流感等,凡具有溼熱疫特徵者,可參考本病辨證論治。又如近期新型冠狀病毒性肺炎流行,有部分患者的臨床症狀與溼熱疫頗為相似,故亦可參考。


溫病學:中醫治療溫病(下)


1溼熱疫的病因病機


溼熱疫的外因是具有溼熱性質的溼熱癘氣。這類癘氣是引起溼熱疫發病的主要原因。溼熱疫不同於一般意義上的外感六淫致病之概念,與時氣、伏氣等諸學說也不盡相同,而屬疫氣致病的範疇。疫氣的產生與氣候條件、地理環境、衛生條件、生態環境等諸多自然和社會因素有關。《溫疫論》曰:“疫氣者亦雜氣中之一,但有甚於他氣,故為病頗重,因名之癘氣。”此類癘氣引起發病與正氣強弱、感邪輕重密切相關。如正氣相對充足,感邪較輕,不一定發病,即使發病也較為輕淺;如元氣虧乏,感邪又重,則為病深重。如《醫學原理》所說“夫瘟疫之病,乃天地不時之疫氣,……若體氣壯盛之人感之淺者,輕而易療,若元氣虛敗,感之深者,重而難愈”。因此,正氣不足,抗病能力低下,又是溼熱疫發病的內因。另外,發病輕重與癘氣致病力強弱有關,若致病力強者,無論體質強弱,一經感染即可發病,即《溫疫論》所謂“無論老幼強弱,觸之者即病”。


溫病學:中醫治療溫病(下)


溼熱癘氣多從口鼻而入,侵入人體之初,病邪既非在表,亦非在裡,而是遏伏表裡分界之膜原,影響氣機之出入。疫邪潰離膜原,因疫邪所傷輕重、體質強弱不同而病理演變有別。吳有性雖有九傳之說,概而言之,不外出表、入裡兩端。所謂出表,係指輕淺之證,稍加治療病邪即可外出,疾病向愈。而受邪深重,或元氣不支者,病邪勢必由膜原直走中道,內傳入裡,而犯及脾胃、大小腸、三焦等臟腑。潰離之邪內傳脾胃,與積滯夾雜,無路而出,愈蒸愈閉,則膠閉大腸;損傷脾胃,波及大腸、小腸,導致清濁相干,升降失常而吐瀉交作;癘氣夾穢濁或夾冷氣過重,鬱閉中焦,氣機窒塞而上下不通,病勢深重。癘氣化燥,可內傳陽明,或邪結腸腑。陰津耗竭則有亡陰之變,津液耗竭嚴重者,筋脈失於濡養,可引起肢體拘急,均為險惡之證;病情不能控制,進而陰損及陽,陰竭陽脫,又有性命之虞。病久深入厥陰,主客渾受,絡脈凝滯,正衰邪戀而為痼疾。診治恰當,客邪早逐,未行化燥而轉入恢復期,則與一般溼熱類溫病轉歸相近。如果化燥深入營血,卻與暑熱疫營血證病機相似。


總之:本病起病急驟,病情大多兇險,具有強烈傳染性並能引起流行;疫氣始傷,遏伏膜原,雖然傳變無常,總以流連氣分為多。



溼熱疫辨證,一是辨邪氣所在部位,若邪在半表半里,當有寒熱往來之證;若溼熱疫邪困阻脾胃,當有脘痞腹脹,甚者發黃、吐瀉;若溼熱疫邪閉塞心竅,可神志昏迷;邪結腸腑,可出現腹部脹痛,大便稀溏不爽;邪入營血,可化燥動血;二是辨溼熱疫邪的性質,即溼熱的偏重程度。若溼重於熱,多見於初起半表半里,舌苔白厚膩;若熱重於溼,可見舌紅苔黃膩。


溼熱疫的治療原則:初起癘氣遏伏膜原,治宜疏利透達。潰離膜原,傳變入裡,依其病候,隨證變法,總宜視其前後可解之處,逐邪為主,兼顧氣陰。膠閉大腸者,直行導滯通腑逐邪之法,輕法頻下。清濁相干,治宜芳香化濁,分利逐邪;疫穢鬱閉中焦,急以闢穢解毒,利氣宣中。疫困脾土,當運脾逐邪;邪入心竅,開竅為先,以復甦心神為急務。陽明熱盛,則清熱生津;邪結腸腑,宜攻下逐邪。耗氣亡陰,急急益氣養陰,生津救逆;陰竭陽脫,速予益氣固脫,回陽救逆。化燥深入營血者,考其在氣在血之不同,氣分為主兼入營血者,治氣分溼熱為主,兼治營血;營血證為主,參照暑熱疫證治。轉入恢復期可參考溼熱類溫病調治。


注意:溼熱疫初起邪伏膜原,入裡傳變無常,不單犯及脾胃、大小腸、三焦等臟腑,還可以出現肺、肝膽等臟腑病變,正如《傷寒緒論》指出“溼溫之證,即藏疫癘在內”,“瘟疫證類多端,豈可一律而論”。臨證時,應與溼熱類溫病證治,前後互參,不可偏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