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治“溫病”名醫吳鞠通

清代治“溫病”名醫吳鞠通

《溫病條辨》

清代治“溫病”名醫吳鞠通

吳鞠通中醫館

我國曆史上對大規模的流行性傳染病常以“瘟疫”“溫病”冠之,傳統中醫藥文化對於如何防治瘟疫、戰勝疫病,從長期的治療防治實踐中,總結出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寶貴經驗。東漢末年的張仲景撰成《傷寒雜病論》,為中醫治療傷寒等“瘟疫”奠定了基礎。明代名醫吳又可著有《溫熱論》,創造性的提出瘟疫病毒從口鼻入的科學觀點,摸清了瘟疫的傳染方式和發病特徵。清代初年的名醫葉天士編著《溫熱論》,創立了衛氣營血、類證辨治溫病的綱領。清代中期,淮安府的一位名醫吳鞠通將吳又可總結的辨證施治、治療“溫病”的方法發揚光大,其《溫病條辨》一書對於今天中醫戰“疫”依然有重要的指導意義。

立志從醫 嶄露頭角

吳鞠通(1758—1836),名瑭,字配珩,號鞠通,清代淮安府山陽縣(今淮安市淮安區)河下人。吳鞠通出生在一個書香家庭,父親吳守讓是當地秀才,古代傳統社會推崇“萬般皆下品,唯有讀書高”,年少的吳鞠通從小就受到儒家正統的教育,並未有懸壺濟世、治病救人的想法,但這一切在他18歲時發生了改變。

明清江淮地區水旱災害頻繁,“大災之後必有大疫”,因此傷寒、霍亂、鼠疫等各種瘟疫也常肆虐。吳鞠通18歲時,父親不幸感染上瘟疫,當時稱之為“溫熱病”,吳鞠通四處奔波尋找醫生,家裡積蓄花的精光,父親的病卻毫無起色,甚至父親臨終前都沒有診斷出到底得了什麼病。父親的病故令吳鞠通悲痛欲絕,他放棄“皓首窮經”的科舉之路,改而鑽研醫術。

吳鞠通購置了一批醫書,在為父親守孝期間便刻苦攻讀。數年後,吳鞠通的侄兒又患上了溫熱病,“發黃而死”。當時的吳鞠通雖然學了幾年醫書,但也沒有搞懂溫熱病是怎麼回事。親人接連染溫熱病亡故,更堅定了吳鞠通探索溫熱病的病理和醫治方法的決心。

當時全國中醫水平最高的地方是北京,26歲的吳鞠通毅然離開淮安,舉家遷往北京。他一面去應聘《四庫全書》抄寫員的差事,掙錢餬口,又請教當時著名的中醫前輩,利用各種條件研究醫書。正巧,他被分配抄寫和校對的《四庫全書》部分正是“子部·醫書類”,這給他提供了大量閱讀先賢醫書的機會。當然,他心中始終放不下他的父親感染溫熱病而去世的心結。吳鞠通綜合了吳又可的《瘟疫論》總結瘟疫傳染原理,又看到葉天士的溫病理論《溫熱論》書中的溫病理論,並且嘗試在治療病人的實踐中,摸索成功的方法經驗。

乾隆五十八年(1793),北京城瘟疫肆虐,許多患者因病情耽擱、診斷有誤、治療不當而死亡。諸藥不效,醫皆束手,病勢異常嚴峻。剛開始,吳鞠通也對自己的醫術缺乏自信,後來在朋友的勸說下,收治了一些重症病患。吳鞠通這時已經初步形成了一套救治溫病患者的理論和方法,挽救了數十人的生命。消息一出,京城震動,吳鞠通的大名也傳了出去。

名著傳世 澤被蒼生

吳鞠通一生懸壺近50年,勤于思考,不斷總結,常常標新立異,“醫皆奇效”,先後完成《溫病條辨》《醫醫病書》《吳鞠通醫案》3部著作。其中,以《溫病條辨》一書,影響最大。

《溫病條辨》模仿張仲景《傷寒雜病論》的體例,正文內容主要是一段古代醫書的文字,自己在文字下加一段自注說明,闡明觀點。全書卷首引《黃帝內經》十九條,卷一至卷三將溫病分為風溫、溫熱、溫疫、溫毒、暑溫、溼溫、秋燥、冬溫、溫瘧九種,共列三百九十八法,擬選一百九十八方,按上、中、下進行辨證施治,做到綱舉目張,使人一目瞭然;後附《雜說》《解產難》《解兒難》三卷。

《溫病條辨》繼承和發展我國兩千多年以來的中醫瘟疫治療思想,創造性的將瘟疫按季節分為伏氣、時氣、戾氣,按病症分為風溫、溫熱、溫疫、溫毒、暑溫、秋燥、冬溫、溫瘧九種,以便分類施治。吳鞠通認為,溫熱陽邪也,陽盛則傷人之陰,熱病未有不傷陰者,其耗之未盡者勝,盡則陽無所流戀,必脫而死。溫邪傷人致病,多自上焦而中焦、下焦,病變由淺而深,病勢、病情逐漸加重。上焦即心肺,溫病初由口鼻入,鼻通於肺,肺衛受邪;溫病順傳到中焦,則見脾胃之證,病情加重;溫邪深入下焦,多為肝腎陰傷之證。吳鞠通在《溫病條辨》中以上焦、中焦、下焦為綱,以溫病病名為目,將六經、臟腑及衛氣營血辨證理論貫穿其中,重點論述三焦臟腑在溫病過程中的病機變化,並以此概括證候類型,按臟腑進行定位、診斷和治療。

吳鞠通在《溫病條辨》一書中系統提出的三焦辯證理論,標誌著中醫溫病學完整理論體系的形成,是中醫學發展史上的里程碑。直到今天在中醫助力戰勝SARS、治療新冠肺炎中,《溫病條辨》提出的三焦辯證理論,依然發揮著巨大作用。

《溫病條辨》經大學士汪廷珍、吏部尚書朱士彥等名家點評、寫序後於嘉慶十八年(1813)出版。至今,海內外多種文字共出版了近百個版本。

懸壺一生 初心不改

吳鞠通遊歷各地,以精湛的醫術和盡心盡責的仁心救治百姓,許多“沉痾怪症”,賴他“應手而愈”。桃李不言,下自成蹊,吳鞠通得到那些飽受溫病折磨的百姓交口稱讚。

道光元年(1821)三月,北京周邊的任丘大疫,六月冠縣大疫、武城大疫,死者無算。當年各地舉人進京會試,考生到處流動,發生了瘟疫,一旦傳播開來,後果不堪設想。清朝一些官員處於兩難境地,正巧吳鞠通在北京附近行醫,針對溫病研製出新藥霹靂散。於是有人提出,集體購買霹靂散服用預防。於是主管考試的官員購買很多霹靂散,分給考生,在會試的過程中,沒有一位考生患上瘟疫。

吳鞠通生前將他從乾隆五十八年(1793)至道光十三年(1833)行醫遇到的各種病情撰寫下來,在人生的最後幾年整理成為《吳鞠通醫案》。《醫案》分溫病、傷寒、雜病、婦科、兒科等,共四卷,約500個醫案。這是他畢生精力之集萃,也是運用了張仲景至清初各家研究成果的行醫記錄,與《溫病條辨》《醫醫病書》形成了吳氏溫病學的系統理論,同樣是習中醫者不可不讀之經典著作。

技傳杏林 享譽後世

吳鞠通著述的《溫病條辨》,為淮安的醫家治療傳染性疾病開闢了一條嶄新的路徑,他們尊奉並汲取《溫病條辨》中精髓,用以診療不斷髮生的疫病。自清代道光以降,數十年間,淮安府山陽縣的醫家蜂起,名醫輩出,逐漸形成“山陽醫派”。

《溫病條辨》問世後傳到淮安,當地名醫劉振元、劉金方父子遵循《溫病條辨》的理法方藥治療疾病,獲得了不少經驗。到了道光、咸豐年間,河下劉氏醫家的醫徒李厚坤在學習、應用吳鞠通《溫病條辨》的理法方藥治病中,將該書編輯成《溫病賦》九篇和《方歌》一卷。光緒年間,著名學者劉鶚涉足醫學,在河下鎮開一家中藥店,學習吳鞠通《溫病條辨》,編著《溫病條辨湯頭歌括》。韓達哉醫士在太醫院供職期間,編輯出版《醫學摘瑜》一書,編選臨症經驗,收載了師授《溫病條辨湯頭歌括》以及《寒溫大要論》《傷寒舌鑑賦》等文章,供臨症醫家參考、學習。

新中國成立後,為繼承和發揚吳鞠通等中醫先賢醫學智慧和創新精神,淮安縣於1958年率先創辦了中醫院。2007年,在吳鞠通的出生地古鎮河下修建了吳鞠通中醫館。山陽醫學的一些治療實踐和成果陸續被列入省、市非物質文化遺產。清代溫病名醫吳鞠通關於治療和戰勝疫魔的理論和實踐,依然發揮著巨大功效。(羅 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