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這部電影已經預言到了今天的疫情:身在暗處才看到人性美好

最近所有人都被一場突如其來的疫情影響著,不管是生活還是心情…… 每天都在關注著數據走向,每天都被無盡的信息充斥著,從來沒想到有一天,

出門自在行走、呼吸、會見朋友、聚會暢談會成為一種奢侈的念頭。

一種靠著空氣和接觸就能傳播的病毒;

一場全民對抗病毒蔓延的“戰役”;

一群前沿醫藥專家緊急研製疫苗;

一幕幕人性百態的呈現……

以上是不是讓你以為是在描述這個冬天的這場“意外”,事實上,以上這段描述說的是一部拍攝自9年前的好萊塢電影,在2011年,就有一部這樣的電影,“預見”到了當前會發生的一切。

這部電影叫《傳染病》,是由華納兄弟影片公司出品,由史蒂文·索德伯格執導,演員都大有來頭,瑪麗昂·歌迪亞、馬特·達蒙、勞倫斯·菲什伯恩、裘德·洛、格溫妮絲·帕特洛、凱特·溫絲萊特、布萊恩·科蘭斯頓等都在其中有露面。影片於2011年9月9日在美國上映。

2011年這部電影已經預言到了今天的疫情:身在暗處才看到人性美好

影片靈感來源於2003年SARS,但如果你看了電影,會發現與當前正在發生的反而更為接近,或者說當面臨一場“意外”時,我們看到了更多在平常的日子中沒有注意到的真實人性。

如何站在生命面前直面背叛 電影的第一個鏡頭顯示著“Day 2(第二天)”,貝絲·埃姆霍夫(格溫妮絲·帕特洛飾)結束香港出差回到明尼阿波利斯,突然感到身體不適,原以為只是時差問題,沒想到病情急轉直下,很快死在了醫院的急診室裡。隨之,她的兒子也因為在迎接母親時擁抱了她,而染上病毒死去。

2011年這部電影已經預言到了今天的疫情:身在暗處才看到人性美好

此時貝絲的丈夫托馬斯(馬特·達蒙飾),來不及沉浸在悲傷中,就被疾控專家告知,這是一種未知的致命傳染病毒,而托馬斯雖然被傳染,卻自己痊癒,沒有發病,這意味著他體內已經產生了抗體。

這個消息對於托馬斯來說本來應該是個好消息,然而隨後疾控專家在詢問他妻子的出差軌跡時卻無意透露出了一個事實:妻子貝絲出差途中藉機去幽會了自己的前任,甚至還發生了關係。

2011年這部電影已經預言到了今天的疫情:身在暗處才看到人性美好

原本應該是一次可以被掩蓋掉的出軌行跡,卻因為一場傳染病,被完全暴露在公眾面前,可想而知,作為丈夫的托馬斯內心的衝擊。這個劇情的設計,也可以看出整部電影都在直擊人心,你或許根本都想不到,意外與背叛居然會在同一時間到來。

2.叵測的言論比肆意的病毒更可怕

原本以為只是一起個案傳染,卻很快發現在世界其他地區也出現了類似病症,東京、倫敦、香港…… 世衛組織開始介入調查,最後發現所有發病的人都與貝絲有過接觸,也就是說理論上貝絲就是那個第一號傳染者。

2011年這部電影已經預言到了今天的疫情:身在暗處才看到人性美好


電影講述到這裡,就開始在不同的場景下切換,一邊是正在為找到病毒源頭而不斷調查的世衛專家,一邊是正在為研發疫苗而夜以繼日的醫學病理學專家,而在民眾這邊,恐慌情緒不斷蔓延。

其中有一個在網絡上擁有1200W粉絲的自媒體公知,一邊通過各種渠道散佈傳言,尋找官方口徑中的細節疏漏,誇大事件的嚴重性製造恐慌,一邊又假裝自己被感染,在網絡上直播服用連翹這一種藥物,而逐漸痊癒的過程,導致大批民眾排隊搶購此類藥物,甚至引發暴力打砸搶的場景。

2011年這部電影已經預言到了今天的疫情:身在暗處才看到人性美好


2011年這部電影已經預言到了今天的疫情:身在暗處才看到人性美好


災難面前,人性百態就都顯露出來了。普羅大眾因為信息來源的侷限以及缺少自主判斷的能力,伴隨著恐懼情緒,更容易被誘導和鼓動。

就像《烏合之眾》裡說的:群體的疊加只是愚蠢的疊加,而真正的智慧卻被愚蠢的洪流淹沒了。

3.身在暗處更容易看到人性的美好

令人印象深刻的是扮演疾病控制專家的凱特·溫斯萊特,被派往一線的她在一開始意識到人群已經擴散的時候,就著手組織將大型的場館改建成隔離病區。

2011年這部電影已經預言到了今天的疫情:身在暗處才看到人性美好

最後她也被傳染了。

2011年這部電影已經預言到了今天的疫情:身在暗處才看到人性美好

研發出疫苗的醫學專家在面對疫情擴散和疫苗需要臨床試驗的矛盾時,毅然決定用自己的身體作試驗。


2011年這部電影已經預言到了今天的疫情:身在暗處才看到人性美好


當她告訴同樣作為醫生的父親,自己正在以身犯險測試疫苗時,因為照顧病人而被傳染的父親露出憐愛的神情,他們都知道這是作為醫護人士必然要面對的抉擇,而為了人類的福祉犧牲自己,就是他們不悔的選擇。

2011年這部電影已經預言到了今天的疫情:身在暗處才看到人性美好

2011年這部電影已經預言到了今天的疫情:身在暗處才看到人性美好


電影的最後,疫苗被批量生產,但由於要分批次獲取疫苗,就存在誰先獲取的問題,影片中曾經為了自己的私慾悄然通知愛人離開疫區的醫生,最終卻將自己的疫苗讓給了相識保潔員的兒子,明明存在的階級資源差異,在這一刻被人性中的善念填補了。

2011年這部電影已經預言到了今天的疫情:身在暗處才看到人性美好


隨著疫苗的投入使用,一場對抗新型病毒的人類保衛戰終於迎來了曙光,而一切究竟為何會發生呢?電影的最後回放到了“Day 1(第一天)”。

因為人類對郊野的肆意開採佔領,導致蝙蝠遷移,而在某個關鍵的時間節點,蝙蝠所食過用的果實被人類畜養的豬仔誤食了,這一偶發事件成了所有噩夢的來源……

整部電影節奏緊湊,看完才發現,人類不是不清楚野生動物所攜帶病毒有多可怕,只是清楚這些的人集中在少部分而已。

而一旦疫情來臨,依靠群居存在的人類,就會暴露出更多的集體潛意識。有些潛意識是為了幫助我們生存,也有一些則只是曝露出了更多的底層人性。

好在,世界的奇妙之處就在於,黑暗與光明總是交替出現。

文章來源:“幸知在線”女性心理成長平臺,以中國首個女性主義自媒體“潘幸知”(SharpShow)為依託,覆蓋上百萬用戶的海內外華人情感圈。秉承女性情感自立的價值觀,切切實實幫助華人女性走出當下困境。授權圖片來源:©圖蟲創意、網絡,版權歸作者享有,侵刪。


分享到:


相關文章: